桂林山水 教案

    時間:2022-03-19 10:34:3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 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似”“卷”能正確讀寫“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段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的意思。

      教學課時:二課時

      課前準備:1、課前搜集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文字資料。2、小黑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去過哪些地方?(請同學說)你們知道廣西什么地方的風景最美?你們誰到過桂林?你們覺得桂林怎樣?沒去過桂林的同學們借助課文到桂林游覽一下,好嗎?(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二、范讀課文:

      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聽老師讀讀課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樣美。

      三、自學課文,理清層次:

      1、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嗎?好。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節課文寫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節的內容。

      2、學生自學。

      3、交流:誰能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4、小結:課文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別寫桂林的水怎樣,山怎樣,最后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全文順序是先總后分再總。

      四、講讀課文第一節。

      1、師:誰能用一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甲天下;引導學生理解“甲”的意思。

      2、出示圖畫,讓學生觀察圖象并說說。

      3、生交流。

      4、引導學生辨析理解“觀賞”和“欣賞”。

      五、講讀課文第二節

      1、師提出要求:先看圖,再讀書。看看漓江水怎樣美,主要特點是什么?大家讀書時,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漓江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來并畫上_____。2、學生自學。3、全班交流。4、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5、為了讓學生體會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字、詞、句訓練。

      ①師:誰能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②師:如果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漓江的水……

      ③師: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該怎么說?再讓學生念課文中的這句話,師指導讀。

      ④師:光感嘆能把漓江怎么靜,怎么清,怎么綠告訴別人嗎?(不能)那課文是怎么寫的?指名讀,指導讀,自由讀,齊讀。

      ⑤啟發想象,體會“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的情景。

      6、引導學生比較,體會排比句的作用。出示三個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吧,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見。漓江的水又很綠,像無瑕的翡翠。這樣寫美不美?為什么?結合回答,教給學生排比句的知識。

      7、指導學生體會襯托的寫法。①師:這段是寫漓江的水的,為什么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②結合學生回答,相機指導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鏡”。③再讓學生讀“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

      8、小結。

      六、作業:

      我愛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把這個句子說成排比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二、講讀第三節。

      1、師:提出要求:同學們先看看圖,再讀課文,要抓住重點,把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詞畫出,不懂的要做上記號。

      2、學生自學。

      3、生:提出不懂的詞語,師通過圖畫、簡筆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形態萬千、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4、讓學生再讀課文,要求用上一堂課學習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課文。

      5、全班交流,師啟發其他同學糾正補充。

      6、齊讀課文第三節。

      7、師小結:這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說明桂林的山……(生說)

      三、講讀: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交流:最后一節課文還寫了哪些景物?

      3、結合學生回答:指導理解“畫卷”“舟行碧波,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4、再齊讀課文。

      四、師引導學生總結課文,再指名朗讀全文。

      五、總結性訓練。

      1、假如我們現在來到桂林,看到這兒山清水秀,我們說一句什么話?

      2、這時你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

      3、你能說幾個形容祖國山河美的詞語嗎?你能說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河的美嗎?改成感嘆句會嗎?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

      六、作業:

      1、找出文中寫山寫水的詞,歸好類抄寫。

      2、用排比的句式來描繪家鄉的一處風景。

      板書:總述: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 教學模式:質疑問難,主動求解

      圍繞課題 初悟課文 扣重難點 總結質疑

      產生疑惑 解決初疑 質疑釋難 拓寬思維

      引疑 疏導 點撥

      ● 教學目標:

      1、 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 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 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 重點難點: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 教學時間:2課時

      ●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1、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 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

      一、 欣賞錄象,導入新課。

      1、 同學們去過桂林嗎?想去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桂林游覽一番。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錄象)

      2、 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3、 揭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認為作者會寫些什么內容?(圍繞課題質疑)

      估計: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

      課文怎樣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 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欣賞桂林水“美”。

      1、 聽錄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你認為哪句話寫得最“美”,劃出來,朗讀體會“美”在哪里?

      2、 根據學生的發現,隨機學習。

      討論:(1)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2)學習第1句,水“美”在哪里?“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體會水的獨特“美”。

      再讀第1句,質疑。(估計)看似這句與文章聯系不很密切,為什么要寫這句話?釋疑想象:“波瀾壯闊”、“水平如靜”的景象。通過對比體會漓江水的獨特“美”。(出示課件:“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畫面)

      (3)學習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讀,自由說。

      A、比較句子,你認為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道它在流動。

      討論,比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贊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么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感情朗讀課文第2句話。

      B、填空練習,體會寫法。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

      先填空,再體會所填內容,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討論: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重點詞(靜、清、綠)的具體描寫。

      (出示漓江水的課件畫面,體會靜、清、綠的程度)引讀整句話。

      C、 課堂練習,照第2句樣子說句子。

      公園里的花香()

      校園里干凈()

      樹林里的空氣清新()

      3、 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試讀、齊讀。(配上音樂畫面)

      4、 小結。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怎樣讀懂的。

      三、 自主學習第3自然段,欣賞桂林山“美”。

      1、 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用簡潔的語言或畫面表達出來。(每人發一張白紙)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

      2、 交流討論。

      (1) 你有什么發現?討論時把練習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共同評議。

      A、 寫作方法上:(比較簡單,學生大多能發現)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險

      B、 理解詞意。(較難理解,主要通過學生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幫助結合理解。)

      如:奇峰羅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屏障色彩明麗(出示課件,“屏障”的樣子與桂林山比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 聽課文錄音,欣賞桂林山的畫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 配樂有感情齊讀第3自然段。

      ü 總結。質疑問難,開拓思維。

      ü 再次欣賞配樂、配畫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

      四、 作業。

      1、作業本(1)第4題。

      2、根據板書試背2-3自然段。

      板書:19 桂林山水

      大 海 靜…..

      水 清……

      西 湖 綠……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險……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漓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贊嘆。

      1.出示書中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錄像;

      3.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么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贊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結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漓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板書:

      3.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么句?說說“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凈;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美來,讀出對漓江水喜愛贊美之情。

      5.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點。

      2.背誦全文。

      3.檢查生字、新詞。

      4.總結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文,看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點畫下來。

      特點:奇(拔地而起,形態萬千)

      秀(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

      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結合課文解釋: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漸高上去,而是仿佛從地面上突然高出來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連: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連綿起伏,接連不斷。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連。

      奇峰羅列:羅列:排列。奇形怪狀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擋著這一帶。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聳立著。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3.練習朗讀(可小組中互相讀)讀出桂林山的特點和喜愛之情。

      板書

      4.小結:作者在觀察桂林山時用了什么方法?描寫時又用了什么方法?

      觀察:抓特點。觀察時注意了山的形與色并進行了豐富的想象。

      描寫: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點,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讀起朗朗上口,富有詩韻。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朗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說一說。

      (三)檢查生字預習。

      漓 lí

      瀾 lán 注意門里是“柬”

      瑕 xiá 注意與“假”和“段”對比。

      (凡韻母為“ia”的字右上應是 ;凡韻母為“an”的字右上應是

      翡 fěi 上下結構

      巒 luán 注意上半部“亦”不帶鉤。

      障 翹舌音字,不要誤讀為平舌音。

      筏 fá 注意右下不丟撇。

      綿 與“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棉,棉花。綿,綿長、綿延、連綿。

      (四)指導背誦

      1.朗讀練習。

      2.熟讀后再練習背誦。背誦時先求熟練,后求有感情。

      (五)指導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

      (六)作業

      1.抄寫字、詞。

      2.背誦全文。

    【有關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有關桂林山水教案3篇03-11

    桂林山水教案合集九篇03-18

    精選桂林山水 教案4篇03-18

    桂林山水 教案匯編8篇03-15

    桂林山水 教案匯總五篇03-15

    精選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03-15

    【必備】桂林山水 教案三篇03-15

    桂林山水 教案匯編9篇03-13

    桂林山水教案范文6篇03-06

    【精華】桂林山水教案4篇02-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114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