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時間:2022-03-22 14:02:1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文言文教案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文言文教案三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文言文翻譯常犯以下錯誤:

      一、錯譯。

      主要表現在實詞、虛詞和句式的運用方面。

      1.譯錯詞義。混淆實詞的古今意義和詞類活用規律,忽視多義詞的義項選擇,不熟悉詞的通假現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識,都會導致錯譯實詞,例如有的同學把“沛公軍霸上”(《鴻門宴》)這一句,譯成“沛公劉邦的軍隊在霸上”,這里的“軍”字已由名詞活用為動詞.作“駐軍”講。

      2.混淆虛實。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虛詞的用法,導致錯譯虛詞。例如把“特與嬰兒戲耳”,錯譯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顯然,譯者把虛詞“特”、“耳”譯錯了——“特”是副詞,在此作“不過”講,不能譯為“特地”;“耳”是語氣詞,表限止語氣,可譯為“而已”、“罷了”,不能誤作實詞,錯譯為“耳朵”;這里“特”、“耳”連用,構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譯為“不過是……罷了”。因此,“特與嬰兒戲耳”,應譯為“(我)不過是跟孩子開個玩笑罷了。”

      二、漏譯

      1.省略成分不增補。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須補出卻沒有補譯出來。例如“觸草木,盡死”(《捕蛇者說》),這兩個分句的主語分別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補出“觸草木”的主語“蛇”,而漏補“盡死”的主語“草木”,就會漏譯成“蛇觸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補全,那么譯為“蛇觸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這才對。

      2.該譯詞語被“遺忘”。原文中本該譯出的詞語,保留未譯。例如有同學把“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這一句,譯成“假如我不干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這里就漏譯了“病”字。如果把這個“病”字譯出,原文后一分句譯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這樣處理,譯文就完整、準確了。

      三、硬譯

      1.照搬注釋不變通。“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中的“犧牲”,因為其注釋是“指豬、牛、羊等”,有的同學就把這一句譯成“豬牛羊、珠玉、絲綢,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做到誠實可信”。

      2.倒裝句式不調整。有同學把“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這一句,譯成“尋找一個人可以派他去回復秦國的”。忽視了原句定語后置的特點,未調整原句的語序就硬譯。

      四、贅譯

      翻譯游離原文,任意發揮,譯而無據。有同學把“秦人開關延敵”(《過秦論》),譯成“秦國人大擺空城計,打開關門想引誘敵軍進城”。這里的所謂“大擺空城計”等,就游離原文太遠了。翻譯一定要緊貼原文。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明確中考考綱關于課外文言文閱讀的考試要求。

      2、 掌握課外文言文基本內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3、 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課外文言文基本內容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加強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能力。

      教學設想:

      1、 教師以理論指導和實例示范相結合。

      2、 學生以獨立思考,互助合作結合。

      3、 通過加強解題思路和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二、 研討新課內容

      (一)、考點探究

      (二)、以例探法

      1、學生自讀文段,要求拿出筆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自己不懂得字詞、句子劃下來,準備交流。

      2、點化重點的字詞,疏通文意。

      3、師生交流并歸納答題方法。

      (三)、實戰演練

      1、學生自讀文段,疏通文意。

      2、學生回答,老師點評引導,師生完善答案。

      3、:答題時注意細審題,相同考點不同的提法。

      (四)、強化訓練

      三、課堂

      四、布置作業

      人物形象分析

      板書設計

    文言文教案 篇3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

      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

      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

      (2)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3)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楚,學生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4)"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

      師:哪個詞是第二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四、流利朗讀,積累語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五、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學生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反思:

      通過教學,自主與合作能夠有機融合,為學生的真正學習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板塊式教學使教學脈絡清晰,教學語言簡潔明了,評價重視激勵性。

      在創設情境過程中,學生朗讀不充分,能夠在體會中熟練誦讀的同學不足80%,那么也就是課堂教學目標沒有完全實現。如果能夠采用領讀的方式,在學生初讀過程中引路,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在創設情境中,加因為眼操鈴聲的打擾,學生和聽課教師沒有完全聽清,不明白"孟子講學"是什么意思,所以此處的目標沒有達成。可見教師還要在教育機智上多磨練自己,要能夠靈活處理突發事件。另外要準確計時,若沒有提前下課這節課的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另外,教師的示范作用很好,應該充分發揮,與學生對讀,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如何朗讀好文言文。

      總之,任何的教學策略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所以每一個設計都要考慮怎樣更有實效。

    【【精華】文言文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文言文《觀潮》教案11-17

    蘇幕遮范仲淹文言文教案11-21

    文言文《觀潮》優秀教案11-18

    【實用】文言文教案3篇03-12

    九年級文言文斷句教案12-06

    文言文《后赤壁賦》教案匯總12-16

    初二文言文《觀潮》教案11-17

    文言文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07

    《虎丘》文言文09-13

    胡麻文言文08-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亚洲尤物在线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