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大班教案

    時間:2023-03-29 10:57:47 振濠 教案 我要投稿

    清明大班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大班教案(精選15篇)

      清明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準備:

      事先進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況。

      班級準備:

      1、讓家長了解此次活動和意義

      2、幼兒帶好水、小零食,穿簡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進行安全教育

      過程:

      一、談話,知道4月4日是清明節,初步感受清明節的習俗。

      二、出發前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導孩子遵守紀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識。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頂烈士墓前。

      四、祭掃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榮事跡

      2、向烈士獻花致敬

      3、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點小零食

      六、踏青:欣賞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隊回幼兒園

      八、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9:00準時在操場集合。

      2、出發前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后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阿姨跟好隊伍,保證幼兒安全。

      3、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4、回來后引導孩子將感想記錄、分享。

      清明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去掃墓,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

      2、培養幼兒了解我國的烈士,尊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兒愛國愛家,珍惜今天的和平且富裕的幸福生活。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白紙

      2、線

      3、彩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知道4月4日是什么節日。

      教師介紹:4月4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同時還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回去掃墓,緬懷先烈,祭奠祖先。

      2、引導幼兒知道為何人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

      教師介紹:清明節天氣變暖,大地回春、萬物復蘇,在這草長鶯飛的時節里是非常那個適合出門踏青郊游的。因此這一天也很適合去陵園墓地掃墓,也很適合組織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以及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

      3、教師組織幼兒集體手工制作清明節花圈。

      (1)教師扎一個小型的`竹圈,然后寫上挽聯

      (2)幼兒用白色的紙做小花,然后將這些白色的花粘貼在老師制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后再貼上挽聯。

      4、教師組織幼兒去掃墓。

      (1)在掃墓之前,教師先給幼兒講解注意事項

      (2)掃墓的過程中要嚴肅不要講話不要打鬧,要表示自己對先烈的尊重

      (3)教師選出兩名力氣大、體力好的幼兒抬著小花圈,其余的幼兒排著隊出發。

      清明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毛主席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毛主席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門廣場樹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制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涂色、剪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并與朋友們一起玩,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

      清明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1.古詩教學的自制PPT。

      2.幼兒前期經驗準備: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一)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優美的古曲,慢慢的進場,然后輕輕地找個座位坐下來。

      (二)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教師:之前清明節,我們放了一個小長假,那請你們回憶一下,清明節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紹PPT",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么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三)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教師:剛才我們了解了在清明節人們會做的.事情,那古時候的詩人,在清明節這天會做些什么呢?

      欣賞古詩朗誦。(播放課件)教師:請小朋友看大屏幕,剛才電腦里的老師已經把《清明》這首古詩誦讀了一遍,現在請你們跟著老師再來讀一遍,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詩背景)幼兒跟著教師誦讀。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教師:如果要給這些句卡寶寶找圖片朋友,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找。誰能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教師:誰能為"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教師:第三句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對應哪一幅畫面?

      教師:那是誰回答老爺爺的?那個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對應的就是第四幅圖片了。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古詩和這些圖畫的關系了嗎?原來圖片上的內容說的就是古詩中的內容。

      (四)朗誦古詩

      1.幼兒整體誦讀。

      教師:那這首古詩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寫這首詩的詩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詩人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教師:你們讀得真好聽。那現在我們邊讀古詩邊做動作,我們來表演一下這首古詩吧!

      5.古詩接龍。

      (五)認字活動:學習"明"字。

      教師講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師:"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教師:我們今天學的這個字寶寶讀什么呀?(明)(六)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清明》,它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活動延伸:

      學習歌曲《清明》。

      清明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4、參與節日游戲。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清明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兒歌,能變念兒歌,邊游戲。

      2、知道清明節有做青團,吃青團的風俗。

      3、讓幼兒知道清明節的時間。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關于清明的做青團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引出

      師:小朋友們,清明節到了,誰知道清明節要吃什么?

      二、學兒歌

      1、教師示范兒歌。

      做青團、做青團,好吃的青團哪里來,糯米、青汁揉出來,想吃青團做出來。

      誰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兒學習兒歌(3-4遍)

      三、游戲

      幼兒邊念兒歌,邊手拉手走圓圈,等念完兒歌,聽老師口令,老師說:兩個人做青團,幼兒就兩個人抱在一起,說三個人做青團,就三個人抱在一起,抱錯的組,就被老師“啊嗚”一口吃掉。

      四、結束

      教學反思:

      在本次的活動中,幼兒能較快的掌握兒歌,但是在玩游戲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如:一開始讓他們手拉手邊轉邊念兒歌,本以為很簡單的一個環節,有個別調皮的幼兒就拉著跑,導致有幼兒就摔倒了,不過經過提醒后,就沒有這種現象發生了;還有最后幼兒做青團的`環節,兩個抱在一起,大部分都會抱對,數量增加了就出現了很多的錯誤,有些能力稍微差點的孩子就亂抱。不過幾次游戲以后,大部分幼兒都能掌握游戲方法了。

      我覺得下次游戲時,可以再增加一項比賽的環節,把幼兒分成紅、黃兩隊,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比賽,看哪對幼兒能根據老師的提示,正確的“做”出青團。如果“做”錯了,就退出游戲,最后哪對人數多,哪對就獲勝。

      清明大班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

      細雨飄。——風箏)

      2、教師啟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么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3、出示各類風箏讓幼兒欣賞。如鳥形風箏:仙鶴;蟲形風箏:蝴蝶;水族風箏:金魚;人物風箏:孫悟空;器物風箏:宮燈;變形幾何圖形風箏:五角星等。

      ①教師邊出示各類風箏邊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色彩、結構,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②讓幼兒了解風箏的'制作材料(紙、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繪畫),并自制一個風箏。

      4、畫風箏。將燕子風箏的輪廓發給幼兒,請幼兒發揮想象自己制作,畫風箏,畫好后進行展示。

      5、游戲“放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煉跑的能力。

      清明大班教案 篇8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一、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

      2、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4、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

      請幼兒注意清明節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家中是否長輩(如姑姑等)來自己家,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你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提示:你吃過雞蛋嗎?是否同爸爸媽媽到過烈士陵園,又做了些什么?你在電視上看到過祭掃烈士嗎?)

      4、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原因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原因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斗故事。

      5、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斗故事。

      6、聽軍人講完后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7、教師播放清明節習俗的一些圖片,以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認識。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大班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3、學習認識清明節的由來及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目標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難點(目標3):學習認識清明節的由來及意義。

      三、教學準備:

      1、場地(多媒體)

      2、PPT

      3、《清明》視頻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教學內容

      1、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看完之后告訴老師這個故事藏了哪個中國傳統節日。(播放視頻)

      2、教師:這個故事里藏了哪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二)講述清明節習俗

      1、教師:大家知道清明節是哪天嗎?(4月5日)

      2、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現在的人們清明節都在做什么嗎? (掃墓、踏青、放風箏、蕩秋千)

      3、教師:我們再來看看古時候的人們在清明節的時候都在做什么?

      播放課件中的古代清明節習俗。(清明上河圖、蹴鞠、寒食、牽鉤)

      針對圖片做出講解

      蹴鞠:和現在的足球規則一樣,是古代藤編的足球。 寒食:清明前一天不生火,吃涼食。

      牽鉤:古時候的拔河。

      (三)講述清明節的由來與意義

      1、教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清明節是怎么來的?

      一個重要的.節氣,萬物復蘇,是掃墓踏青的好日子。也是因為寒食節。

      2、教師:那我們為什么要過清明節呢?

      為了表達對已經去世的親人的懷念,我們都會去墓前祭拜,表達哀思。

      (四)結束,并觀看烈士陵園掃墓圖片

      教師:小朋友們,在清明節我們不僅要去祭拜我們去世的親人,還要去烈士陵園祭拜那些為了保護人們而犧牲的烈士哦!

      清明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動重點:

      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活動難點:

      體驗感受清明的氣氛,懂得懷念先祖與革命烈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古詩導入:《清明》

      師:這首古詩里藏著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并能夠簡單講述。師:為什么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清明節是怎么來的?

      清明節到了,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播放清明節由來的視頻,幼兒觀看。

      2、交流:

      師:清明節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會有清明節呢?在清明節這天我們都要做些什么?(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3、引導幼兒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掃墓圖片。

      師:瞧!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去掃墓呢?

      小結:每年清明前后,為了表達對已經去世的.親人的懷念,我們都會去他的墓前祭拜,表達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圖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播放關于"革命烈士"的事跡,請幼兒觀看,引導幼兒了解"烈士":董存瑞、黃繼光、消防英雄等。

      清明大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祭拜,掃墓,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再看一幅圖片,你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路上很多人,人們都很惆悵,天上下著雨)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地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地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清明大班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借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大膽仿編歌詞,產生對“懶惰蟲”的否定情緒,知道要做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歌曲的圖譜、一些幼兒勞動的圖片若干、歌名

      活動重點:

      能用詼諧有趣的的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難點:

      根據歌詞內容能用不同情緒、節奏等表現歌曲。

      活動過程:

      一、進場律動《趕小鳥》——入座律動

      二、創設情境,引出懶惰蟲的形象。(布置好亂糟糟的場景)

      師:這是怎么了?伸出我們勤快的.小手,來整理一下吧!

      這里剛才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變成這樣了呢?一定有個懶惰蟲,讓我來找找吧!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二遍,邊唱邊逐個指點幼兒,點到最后一幼兒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2、引出歌曲的圖譜。

      師:看來這個懶惰蟲不是你們,那是誰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來在這里呢!

      三、看圖譜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清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聲回應)

      2、我再來唱一遍,你們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我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用肢體語言,邊唱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了這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有點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兒看圖譜學唱

      4、看譜慢速唱一遍(懶惰蟲很懶,我們唱懶惰蟲的時候應該快些還是慢些呢)

      5、邊表演邊唱,選擇幼兒自己創造的動作來演(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懶惰蟲吧!)

      四、學習創編歌詞:

      1、提問:你是懶惰蟲嗎?那你在家會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嘗試創編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師選擇幼兒的一種回答,出示圖譜)

      看圖譜跟唱:

      師:剛才xxx說,她會洗手帕,我覺得她是個勤快的人,我要來唱唱最這個勤快人。

      xxx小朋友還會掃地,我們也來唱一唱會掃地的勤快人吧。

      邊動作邊唱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這些勤快人吧。

      3幼兒創編、表演

      師:除了洗衣服、掃地,你還會做些什么?讓幼兒嘗試把說的唱進歌曲里。

      ●選一名幼兒嘗試我會擦桌子,我會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凈。(我會自己擦桌子)

      ●你還會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來吧(個別幼兒——集體跟學——上來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來這首歌是唱懶惰蟲的,我們又給它編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們就把這首歌取個《懶惰蟲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兩段連起來唱一唱,隨琴聲完整唱一遍。

      懶惰蟲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們怎么樣唱才能表現出他們的不一樣呢?(懶惰蟲:唱的慢一些,懶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的快些、有力些、高興點)

      3、集體表演:

      (1)要求前奏做簡單的動作,隨音樂一起表演(提示:表現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據要求動作做)

      (2)繼續游戲:教師用動作告訴幼兒第二段唱什么。

      (3)邀請爸爸媽媽、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清明大班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2.對古詩吟誦有興趣,嘗試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

      掛圖、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師: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情呀?

      2.幼兒討論交流。

      3.師:現在老師要請大家再看一幅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春天里有一天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都要干什么呀?(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時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詩人,在清明節這天寫了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這個老人就是行人,這個小孩是牧童,這幅圖描繪的就是行人在清明節向牧童問路的情節,這首古詩說的也就是這個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請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誦,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地跟讀。

      4.教師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邊進行指導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次朗誦詩歌1-2遍。

      (四)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們回家可以把這首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和鄰居的小伙伴分享哦。

      清明大班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節活動時,我一直在考慮用不用告訴幼兒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經過和大家的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小班幼兒很多的都沒經歷過掃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當還給幼兒一個純凈的心靈,不該知道的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法為主要活動方法,通過幼兒的討論、已有的社會經驗及觀看視頻,從而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習俗和表達對親人思念的方法。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幼兒興趣很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節習俗課間的時候沒有對一些習俗進行簡單的講述,只是一遍而過,效果不太明顯,幼兒記憶不深刻。再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制簡單的花朵,風箏等,既環保,又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清明大班教案 篇15

      一、活動目的

      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爭做文明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發奮學習的精神,使幼兒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參加人員

      活動對象:大班年級

      外出人員配備:

      1、每班2名教師、1名保育員、1名行政人員、1名實習生

      2、校醫隨行,帶好藥箱

      3、2名保安護送幼兒至亭林公園后返回學校

      五、活動準備

      話筒、花圈、錄音機、人手一朵小白花

      六、活動程序

      1、全體師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園

      2、儀式開始

      主持人清明掃墓致辭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站在哪里嗎?(烈士陵園)

      你們看,這塊高大的石碑上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這塊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紹一下烈士),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貢獻永遠被我們所銘記,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們的靈魂永垂不朽!而將來,建設、保衛祖國和家鄉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們小朋友的身上,等你們長大了能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每個小朋友都很有志氣,只要我們從小努力學好本領,長大了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兒代表獻花圈

      為了表示對烈士們的崇敬與懷念,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我們都要來烈士陵園掃墓,今天我們xx幼兒園的大班年級組的老師小朋友聚集在這里緬懷革命烈士,下面,請小朋友代表敬獻花圈。

      4、默哀3分鐘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體默哀3分鐘。禮畢!我們小朋友還親手做了禮物要送給烈士們,下面請老師和小朋友依次獻花。

      5、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6、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七、注意事項

      ①穿著整潔,行為大方。

      ②不準在烈士紀念碑下嬉戲打鬧。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了解烈士事跡。

      ④講衛生,不準在烈士陵園里亂吃零食,亂丟垃圾。

      ⑤不要亂跑,不破壞綠蔭草地。

    【清明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清明教案04-25

    大班清明繪畫教案03-17

    清明大班教案11-30

    清明的大班音樂教案01-30

    大班清明教案04-25

    清明大班教案07-30

    清明大班教案11-30

    大班歌唱清明教案03-17

    清明節大班教案03-25

    大班教案《清明節》12-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中文字幕高清色婷婷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