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

    時間:2022-03-30 16:10: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點和主題傾向。

      2、幫助幼兒感知童話故事結構,嘗試在認識和想象的基礎上,改編故事結尾,并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3、幫助幼兒體驗勞動、愛動腦筋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愉快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1、圖片4幅、

      2、錄音機、配樂故事磁帶

      3、大西瓜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師:對了,有一只蛤蟆種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個個又大又圓,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想)

      二、文學欣賞

      1、故事《蛤蟆吃西瓜》,出示圖片。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講到第二小節完。

      師:蛤蟆想不到辦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們來幫它想個吃西瓜的好辦法吧?

      (幼兒自由想象)

      2、后來蛤蟆有沒有想到吃西瓜的辦法,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

      問: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

      3、到底怎樣呢?我們再來聽一聽。(聽故事錄音)

      4、后來蛤蟆是用什么辦法吃到西瓜的?

      5、蛤蟆動腦筋想出了好辦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沒有一個人吃?它是怎樣做的?

      6、你們喜不喜歡蛤蟆,為什么?

      三、音樂游戲

      我們一起來做個愛勞動的、動腦筋、會關心別人的蛤蟆吧!

      (帶頭飾演唱歌曲)

      四、吃西瓜

      蛤蟆你們心里開心嗎?我們一起去用各種辦法吃西瓜吧。

      幼兒自由吃西瓜,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要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多說、多思考,為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提供機會;在讓幼兒多說的同時,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詞匯豐富、句型練習等也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基礎,應將其恰當地融入到活動方案設計中。《蛤蟆吃西瓜》注重培養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它利用了原故事里慣有的模式,繼續創編故事……利用兩兩討論多給幼兒機會去說,去嘗試。

      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發現、有所提高,從而我們開始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學會了反思,不斷地提升自我、挑戰自我,學習用新的理念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模式來完善和完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2

      設計思路:

      數蛤蟆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童謠,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了它們可愛的形象,襯詞的運用也很有特色,不僅增添了民歌風味,而且使兒歌結構更加完整。通過學習《數蛤蟆》讓幼兒體會民間童謠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童謠,理解童謠內容并學習創編童謠。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愛護青蛙。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視頻玩具蛤蟆蛤蟆的叫聲歌曲《數蛤蟆》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幼兒:聽一聽是誰在叫?

      二、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1、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2、教師小結:青蛙還有一個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會捉害蟲幫助我們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別傷害它。

      三、引導幼兒學習童謠。

      1、出示一只蛤蟆,請幼兒說說蛤蟆的特征。

      (1)提問幼兒:一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一段童謠。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二段童謠。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誦讀整首童謠。

      四、引導幼兒創編童謠。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把創編好的童謠連起來朗誦一遍。

      3、引導幼兒給童謠取名字。

      五、復習童謠。

      1、引導幼兒復習童謠一遍,教幼兒用方言說一遍童謠。

      2、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還學會了朗誦童謠,又有了新的本領,你們真棒。

      六、結束部分:放音樂《數蛤蟆》,師幼一起邊朗誦童謠邊表演。

      附童謠: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蛤蟆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3

      設計思路:

      數蛤蟆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童謠,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了它們可愛的形象,襯詞的運用也很有特色,不僅增添了民歌風味,而且使兒歌結構更加完整。通過學習《數蛤蟆》讓幼兒體會民間童謠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童謠,理解童謠內容并學習創編童謠。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愛護青蛙。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視頻玩具蛤蟆蛤蟆的叫聲歌曲《數蛤蟆》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幼兒:聽一聽是誰在叫?

      二、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1、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2、教師小結:青蛙還有一個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會捉害蟲幫助我們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別傷害它。

      三、引導幼兒學習童謠。

      1、出示一只蛤蟆,請幼兒說說蛤蟆的特征。

      (1)提問幼兒:一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一段童謠。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二段童謠。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誦讀整首童謠。

      四、引導幼兒創編童謠。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把創編好的童謠連起來朗誦一遍。

      3、引導幼兒給童謠取名字。

      五、復習童謠。

      1、引導幼兒復習童謠一遍,教幼兒用方言說一遍童謠。

      2、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還學會了朗誦童謠,又有了新的本領,你們真棒。

      六、結束部分:放音樂《數蛤蟆》,師幼一起邊朗誦童謠邊表演。

      附童謠: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蛤蟆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4

      活動目標

      1、愿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知道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著急。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錄音。

      2、西瓜(哈密瓜、甜瓜)一只。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

      1、出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請幼兒說出名稱,激發幼兒的興趣。

      2、有一只蛤蟆也想種瓜,我們來聽聽蛤蟆種瓜的故事。

      二、播放故事錄音,請幼兒傾聽。

      1.結合掛圖,講述故事第二遍。

      2.蛤蟆見種子沒有長出來,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青蛙告訴蛤蟆,種子怎樣才會長出來?

      4.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來發現了什么?它是怎么說的?

      三、討論。

      1.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嗎?

      2.為什么蛤蟆會說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故事:蛤蟆種瓜

      蛤蟆看見青蛙在種瓜,他也要種瓜。他剛把種子種在地里,就對種子喊:“種子,種子,快快長出來吧!”

      過了一會兒,種子沒有長出來。蛤蟆又趴在地上大聲喊:“種子聽見了沒有,現在就長出來!”種子沒有長出來。青蛙跑過來,對蛤蟆說:“你那么大聲地喊,會嚇壞種子的。種子睡在地里,陽光照著它們,小雨澆著它們,慢慢就會長出來了。”

      到了晚上,蛤蟆又著急了。他說:“種子大概怕黑吧,我給你們講故事、唱歌。”蛤蟆點上蠟燭,給種子講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唱了好多好多的歌。

      蛤蟆講一會兒,看一看;唱一會兒,看一看。種子一直沒有長出來。蛤蟆累了,倒在地上“呼呼”睡著了,睡了很久很久。

      “蛤蟆,蛤蟆,快起來,快來看你種的瓜。”青蛙叫醒了蛤蟆。蛤蟆往地上一瞧,哇,長出了許多青青的小苗。

      青蛙說:“青青的小苗會慢慢長大,以后會結出許多許多瓜。”蛤蟆打了個呵欠,說:“種瓜真不容易啊!”(根據馬麗編譯的同名故事改編)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5

      設計思路:

      數蛤蟆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童謠,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了它們可愛的形象,襯詞的運用也很有特色,不僅增添了民歌風味,而且使兒歌結構更加完整。通過學習《數蛤蟆》讓幼兒體會民間童謠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童謠,理解童謠內容并學習創編童謠。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愛護青蛙。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視頻玩具蛤蟆蛤蟆的叫聲歌曲《數蛤蟆》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幼兒:聽一聽是誰在叫?

      二、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1、提問幼兒:圖上有什么?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2、教師小結:青蛙還有一個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會捉害蟲幫助我們保護莊稼,我們要愛護它,別傷害它。

      三、引導幼兒學習童謠。

      1、出示一只蛤蟆,請幼兒說說蛤蟆的特征。

      (1)提問幼兒:一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一段童謠。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二段童謠。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誦讀整首童謠。

      四、引導幼兒創編童謠。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幾只蛤蟆?幾只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把創編好的童謠連起來朗誦一遍。

      3、引導幼兒給童謠取名字。

      五、復習童謠。

      1、引導幼兒復習童謠一遍,教幼兒用方言說一遍童謠。

      2、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還學會了朗誦童謠,又有了新的本領,你們真棒。

      六、結束部分:放音樂《數蛤蟆》,師幼一起邊朗誦童謠邊表演。

      附童謠:

      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蛤蟆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教學反思:

      活動中為了達到第一個目標:唱準61612之處。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與幼兒一起玩青蛙跳水的游戲。請每個幼兒用手指來做蛤蟆跳水的.動作,我的手做湖面,與幼兒互動,幼兒一個個的跳的同時,我在唱著“蛤蟆跳下水”的樂句。幫助幼兒在游戲中保持傾聽的興趣。因此幼兒在演唱過程中,基本上都能唱準這一樂句。由于幼兒在平時習慣了用一些簡單的語句回答問題,因此幼兒在回答第一句時“一只蛤蟆幾張嘴”時總是會忘記“一只蛤蟆一張嘴”中的“一只蛤蟆”而用“一張嘴”來代替,在歌曲中間部分的3、4兩句樂句后面和前面部分都是“蛤蟆跳下水”,幼兒又只唱一句,這是我預先沒有猜測到的。如果在這里我的提示性動作能夠明確些,能夠幫助幼兒比較完整地演唱歌曲了。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數一數》,理解兒歌內容。

      2.掌握兒歌中方位詞名稱,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3.體驗兒歌中詼諧的情感、情緒,愉快、積極地參與活動。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重點: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掌握兒歌中方位詞名稱,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活動準備:

      1.虎、鹿、豬、兔、鼠圖片各一

      2.自制相應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小動物

      師: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很多動物朋友呢,來一起看看都有誰?(出示動物圖片)

      (強調一下每種動物的準確發音。)

      二、感知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

      1.師:來了這么多的動物朋友,它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躲貓貓”游戲呢,頑皮的小老虎先躲起來了,你們愿意去找一找它嗎?那就快閉上小眼睛吧。(教師準備山的背景圖)張開你們的小眼睛來看看小老虎躲在哪兒呢?

      幼兒回答后,教師隨機用兒歌里的話小結,如幼兒說老虎藏在山里,可引導幼兒說:山上一只虎,并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師: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藏起來了,看看小鹿藏在哪里了?(樹里面,告訴幼兒是樹林)并歸納為林中一只鹿,請幼兒學說。PPT第二畫面也是如此。PPT第三畫面,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哪里一只X”,可以先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最后再個別回答,播放課件,集體學說。

      3.引出兒歌最后兩句。師:一共有幾位朋友來和我們玩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數數看。(1、2、3、4、5)它們是誰呀?這一次,請小朋友用一個字來說說看。

      在幼兒回答后集體練習說:數一數,1、2、3、4、5,虎,鹿,豬,兔,鼠。三、完整學習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圖畫里面其實還隱藏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現在我們也來說一說這首兒歌吧。幼兒學說兒歌一遍。

      3.接龍游戲。老師說:山上——幼兒接:一只虎……游戲兩次,第二次相反。

      4.再次完整朗讀。

      四、游戲“捉迷藏”。

      1.師:剛才動物朋友跟我們玩了捉迷藏的游戲,他們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把自己藏起來?

      2.幼兒自由藏在活動室里的某一個地方。

      3.交流:剛才你藏在哪里?(桌子下面……)

      附:

      數一數

      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邊一頭豬,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

      數一數,1,2,3,4,5——虎、鹿、豬、兔、鼠。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7

      目標:

      1.愿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知道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著急。

      準備:

      1.掛圖。

      2.故事磁帶。

      3.西瓜(哈密瓜、甜瓜)一只。

      過程:

      1.傾聽故事。

      ――出示西瓜(哈密瓜、甜瓜),請幼兒說出名稱,激發幼兒的興趣。

      ――有一只蛤蟆也想種瓜,我們來聽聽蛤蟆種瓜的故事。

      2.播放故事錄音,請幼兒傾聽。

      ――結合掛圖,講述故事第二遍。

      ――蛤蟆見種子沒有長出來,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青蛙告訴蛤蟆,種子怎樣才會長出來?

      ――蛤蟆睡了很久很久,醒來發現了什么?它是怎么說的?

      3.討論。

      ――蛤蟆想的那些方法有用嗎?

      ――為什么蛤蟆會說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附:蛤蟆種瓜蛤蟆看見青蛙在種瓜,他也要種瓜。他剛把種子種在地里,就對種子喊:“種子,種子,快快長出來吧!”

      過了一會兒,種子沒有長出來。蛤蟆又趴在地上大聲喊:“種子聽見了沒有,現在就長出來!”種子沒有長出來。

      青蛙跑過來,對蛤蟆說:“你那么大聲地喊,會嚇壞種子的。種子睡在地里,陽光照著它們,小雨澆著它們,慢慢就會長出來了。”

      到了晚上,蛤蟆又著急了。他說:“種子大概怕黑吧,我給你們講故事、唱歌。”蛤蟆點上蠟燭,給種子講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唱了好多好多的歌。

      蛤蟆講一會兒,看一看;唱一會兒,看一看。種子一直沒有長出來。蛤蟆累了,倒在地上“呼呼”睡著了,睡了很久很久。

      “蛤蟆,蛤蟆,快起來,快來看你種的瓜。”青蛙叫醒了蛤蟆。蛤蟆往地上一瞧,哇,長出了許多青青的小苗。

      青蛙說:“青青的小苗會慢慢長大,以后會結出許多許多瓜。”蛤蟆打了個呵欠,說:“種瓜真不容易啊!”

      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節課基本上達成了教學目標,充分的提高了幼兒愿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知道種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著急。這個活動的重點不是理解種植的有關知識,而是讓幼兒在校生領悟一個道理;種瓜不是一種容易的事情,因而,蛤蟆種瓜時的焦急心情與滑稽可笑的行為應該予以充分渲染。

    【小班語言數蛤蟆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教案蛤蟆種瓜03-23

    小班語言教案數星星03-28

    數蛤蟆說課稿11-13

    數蛤蟆說課稿11-02

    《數蛤蟆》音樂教學設計12-24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數一數》09-23

    小班語言刷牙教案03-21

    小班語言抱抱教案03-21

    小班語言合影教案03-22

    小班語言漱口教案03-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日本中文一二区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