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時間:2025-02-19 10:54:50 銀鳳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通用6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通用6篇)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1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區別長短、寬窄、厚薄,并能用詞表達。

      2. 讓幼兒學習按照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照物體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不受物體顏色、形狀、材料的干擾,進行長短、寬窄、厚薄差異的排序,并在選擇的過程中強化幼兒對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的體驗。

      活動準備

      1. 活動室布置:擺放一些寬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圍巾、毛巾、皮帶、桌子、凳子、積木、書、毛衣、襯衫等。

      2. 教具:寬窄的紙條若干(同顏色、同長度;同顏色、不同長度);按長短、寬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異排序好的材料紙各一張(如圖1-圖7);錄音機、磁帶。

      3. 學具:每人一個信封,信封內有兩張形狀相同、厚薄不同的紙片;每人兩張寬窄、顏色各不同的紙條:黃色的寬,綠色的窄;墊板若干;寬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組:寬窄排序材料(同顏色、同長度、寬窄不同);數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質料、不同厚薄);長短排序材料(同顏色、同寬窄、不同長度)。

      第二組:寬窄排序材料(不同顏色、同長度、不同寬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厚薄);長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長度)。

      第三組:寬窄排序材料(顏色、長度、寬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顏色、質料、厚薄均不同);長短排序材料(顏色、質料、長短均不同)。

      活動過程

      1. 集體活動: 游戲:說相反。

      2. 區別寬窄:老師啟發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別寬窄。

      3. 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

      4. 幼兒練習按寬窄排序。(老師重點指導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分紙條的寬窄。)幼兒操作,老師檢查。(幼兒邊操作邊講述:從怎樣排到怎樣。)

      5. 教師在幼兒摸索按寬窄排序的'基礎上概括按寬窄排序的方法。(再讓幼兒在屏幕上操作不同的排序方法,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6. 區別厚。

      1. 摸一摸信封里哪一塊片片厚,哪一塊片片薄。

      2. 玩踩墊游戲。(體驗哪塊墊厚,哪塊墊薄)

      3.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厚,哪些東西寶。

      小組活動: 按不同難度分成三個小組。(要求邊操作邊講述)(爭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種活動)

      1. 活動評價 在實物投影儀中出示幼兒的操作結果,幼兒集體檢查。

      2. 小結。 游戲活動 彩布排序。

      活動結束:音樂起,小朋友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2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直觀認識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能準確辨別物體的這些屬性。

      引導學生掌握比較長短、寬窄、厚薄的方法,并能按要求進行排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長短、寬窄、厚薄的含義,學會比較和排序的方法。

      難點:能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比較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實踐操作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展示不同長度的鉛筆,提問學生哪支長哪支短,引入長短的概念。

      新授(20 分鐘):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如書本的寬窄、字典的厚薄,講解寬窄和厚薄的概念。然后,讓學生用手中的文具進行長短、寬窄、厚薄的.比較,教師巡視指導。

      練習(10 分鐘):給出一些物體的圖片,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排序,并請幾位同學上臺展示答案。

      總結(5 分鐘):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比較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讓他們在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指導。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3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能正確判斷物體的這些特征。

      指導學生學會用一端對齊、重疊等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寬窄、厚薄,并能按順序排列。

      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長短、寬窄、厚薄的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排序。

      難點:理解比較的相對性,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比較方法。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7 分鐘):創設 “小動物比身高” 的`情境,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引出長短的比較。

      探究新知(18 分鐘):利用紙條、書本等道具,讓學生分組探究比較長短、寬窄、厚薄的方法。小組代表匯報探究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

      游戲鞏固(10 分鐘):開展 “小小排序師” 游戲,教師說出排序要求,如 “從厚到薄排列書本”,學生迅速完成排序,獲勝者給予獎勵。

      課堂總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收獲,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比較物體。

      五、教學反思

      游戲環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要注意組織好課堂秩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4

      一、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建立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能準確區分不同物體的這些屬性。

      教會學生用觀察、測量等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寬窄、厚薄,并能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和排序的方法,理解其實際意義。

      難點:能在復雜情境中準確比較和排序,理解比較結果的相對性。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討論法、實踐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5 分鐘):展示不同寬窄的彩帶,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從而引入寬窄的概念。

      講授新課(20 分鐘):分別講解長短、寬窄、厚薄的比較方法,通過實例演示,讓學生明白如何進行準確比較。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身邊的物體進行比較和排序,并記錄結果。

      拓展練習(10 分鐘):給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如 “比較家里不同厚度的床墊”,讓學生思考并討論解決方案。

      課堂小結(5 分鐘):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強調比較和排序在生活中的應用。

      五、教學反思

      在拓展練習環節,要引導學生充分討論,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5

      一、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能在生活中準確識別物體的這些特征。

      使學生掌握用目測、工具測量等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寬窄、厚薄,并能按要求進行排序。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比較和排序的方法,理解其本質。

      難點:能靈活運用比較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

      演示法、操作法、提問法

      四、教學過程

      趣味導入(8 分鐘):播放一段關于小動物排隊的動畫視頻,提問學生誰站在最前面,誰站在最后面,從而引出排序的概念,進而導入本節課內容。

      知識講解(17 分鐘):通過實物展示,詳細講解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和比較方法。如用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來比較長短,用書本的封面比較寬窄等。

      實踐操作(10 分鐘):給每個學生發放不同長度、寬窄、厚薄的`卡片,讓他們自己動手進行比較和排序,并向同桌講解自己的排序方法。

      課堂總結(5 分鐘):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觀察生活中的物體,進行比較和排序。

      五、教學反思

      在實踐操作環節,要關注學生的操作過程,及時糾正錯誤,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 6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理解長短、寬窄、厚薄的概念,能清晰辨別物體的這些屬性差異。

      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長短、寬窄、厚薄,并能熟練進行排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和排序的方法,能正確進行操作。

      難點:理解比較的`原理,能在不同情況下運用合適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小組競賽法、歸納總結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6 分鐘):展示不同厚度的字典,提問學生如何判斷哪本字典更厚,由此導入厚薄的概念。

      新授(19 分鐘):分別講解長短、寬窄、厚薄的比較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和小組討論,讓學生掌握這些方法。例如,比較兩根繩子的長短時,可以將它們的一端對齊,看另一端的長短。

      小組競賽(10 分鐘):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 “排序大比拼” 競賽。教師給出一些物體,如不同寬窄的紙條、不同長短的小棒等,要求小組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排序,獲勝小組給予獎勵。

      總結(5 分鐘):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強調比較和排序的要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

      五、教學反思

      小組競賽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要注意競賽規則的明確和公平性,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競賽中有所收獲。

    【中班數學教案長短寬窄厚薄排序】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長短、寬窄、厚薄排序》08-12

    幼兒園大班數學《長短、寬窄、厚薄排序》教案05-25

    大班數學寬窄厚薄排序教案反思03-02

    寬窄排序中班排序活動教案設計(精選10篇)08-31

    中班數學教案:按厚薄,高矮,粗細排序教案及教學反思11-20

    數學《長短排序》的教案09-04

    排序中班數學教案05-30

    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6-24

    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5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比較厚薄》05-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色老99在线精品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午夜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