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

    時間:2022-06-10 11:18: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發展參差不齊,有的膽小,不敢講;有的喜歡講方言,不習慣講普通話;有的還不能講完整的句子。另外,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差,任性自由,缺乏安全意識。因此設計此課題《愛玩的小雞》,將愛玩的小雞編成一個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并根據故事情節制作成形象的動畫課件來吸引幼兒,讓幼兒不知不覺地欣賞、講述故事情節,在模仿動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外出不能隨便離開大人,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能看懂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積極地講述故事情節;豐富詞匯“著急”。

      3、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動畫課件(1、雞媽媽找小雞。2、狐貍捉小雞。3、獅子救小雞。),狐貍頭飾一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動畫課件)請幼兒欣賞動畫課件第一段。提示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它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走來走去?(雞媽媽的孩子走失了。)你們想想,雞媽媽找不到孩子,心里怎么樣?(著急)”請幼兒模仿著急的樣子。

      二、基本過程。

      1、欣賞課件第二段,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雞上哪兒去了?

      2、“小雞在森林里會不會發生危險?為什么?”教師小結:樹林里有很多動物,老虎、獅子它們都很兇。小雞實在太小,沒辦法保護自己。

      3、“看誰來了?(狐貍)你們知道它來做什么?(吃小雞)我們趕緊想辦法來救救小雞。(找個棍子、挖個洞、躲起來、設置陷井。)”“請小朋友們扮演小雞,老師扮演狐貍,我們一起來玩狐貍捉小雞的游戲。”

      4、欣賞課件第三段。“誰救了小雞?它怎么會來救它的?(聽到聲音)”

      三、完整欣賞故事。講述故事《愛玩的小雞》。

      四、結合幼兒實際,對幼兒進行危險意識的教育。

      五、活動延伸:

      1、畫小雞或棉簽畫小雞。

      2、語言區情境表演“愛玩的小雞”。

      附:自編故事:《愛玩的小雞》

      一天,天氣真好,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草地上找蟲子吃。突然,蝴蝶飛過來了,小雞看見了,就追上去捉蝴蝶。蝴蝶飛得高飛得快,小雞追呀追,一轉眼就離開了媽媽。媽媽發現寶寶不見了,心里很著急。小雞上哪兒去了呢?原來,它已經追著蝴蝶來到了樹林里。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狐貍。狐貍對小雞說:“小雞,你怎么啦?”小雞說:“我媽媽不見了。”狡猾的狐貍一聽,眼珠骨碌碌一轉,不懷好意地說:“我知道你媽在哪里。我帶你去找媽媽吧。”小雞就跟狐貍走了。不一會兒,狐貍把小雞帶到了自己的家門口。小雞一看是狐貍的家,就嚇得哭起來。這一哭被獅子爺爺聽到了。獅子爺爺趕緊從樹林里跑出來救小雞。狐貍一看見獅子爺爺,連忙躲進了家,把門關得緊緊地。就這樣,獅子爺爺把愛玩的小雞救了回來,并幫小雞找到了媽媽。以后,小雞再也不敢隨便離開媽媽了。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發展參差不齊,有的膽小,不敢講;有的喜歡講方言,不習慣講普通話;有的還不能講完整的句子。另外,小班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差,任性自由,缺乏安全意識。通過故事《愛玩的小雞》,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外出不能隨便離開大人,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

      四幅圖片,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學雞叫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并提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2.教師學(母雞.小雞)的叫聲,讓小朋友猜。

      “咯咯咯”聽是誰在說話?

      “嘰嘰嘰”聽現在唱歌的又是誰?

      3.引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講看圖講述《離群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提問邊講述。

      (一)出示圖片一

      1.圖片上有誰?

      2.雞媽媽和小雞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雞媽媽,小黃雞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誰來了?

      2.大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

      2.小黃雞怎么說?

      三、結合圖片,跟述圖片內容。

      小朋友,根據出示的圖片,同老師一起講述圖片內容。

      四、分角色游戲五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請幼兒主動跟隨,并招呼未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喜歡在情境中學習。所以在故事的開頭我就設置了雞媽媽帶領雞寶寶出去找食這樣的情境,即:教師扮演雞媽媽,其他孩子扮演小雞,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在休息的時候發現一只小雞不見了,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中,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但在實際的課堂中,情境表演時“雞媽媽”可以從門外將“小雞”帶到教室里的“草地”上,這樣的話活動場地更大,情節性也更強,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講故事,模仿動物之間的對話。

      2.能根據小動物運動特點的不同推理故事內容。

      3.樂意參加講述活動,體驗故事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雞的游泳圈》掛圖(見教具盒)。

      ◎《小雞的游泳圈》游戲卡(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引導幼兒談論關于游泳的話題。

      教師:夏天到了,小朋友游泳時需要什么用具?

      小貓到海邊釣魚撿到一個游泳圈,會是誰的呢?

      ☆理解依次出示《小雞的游泳圈》掛圖,引導幼兒感知理解畫面主要情節。

      教師:小貓看見誰了?它會怎么對青蛙說?青蛙又會怎么回答?

      小貓還看見誰了?它會怎么說?他們又會怎么回答?

      小雞在干什么?小雞怎么會游泳的?

      ☆講述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感知故事內容。

      教師:這四幅圖連起來講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師生結合掛圖共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模仿角色對話。

      ☆表演

      1.出示《小雞的游泳圈》游戲卡,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什么小動物?

      故事里說到哪只小動物,扮演這只小動物的小朋友出來表演?

      2.請一組幼兒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合作表演故事。

      ◆活動建議:

      《小雞的游泳圈》故事內容簡單、生動、有趣,以擬人的手法描述小貓在找游泳圈的主人過程中與不同小動物之間對話情景。本活動的重點是在看圖講述過程中,通過根據小動物運動特點的不同推理故事內容。在此基礎上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進行故事表演。

      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幼兒結合圖片進行聯想講述,通過提問、追問、討論、提供線索等方式幫助幼兒有序講述,根據小動物運動特點的不同推理故事內容。

      表演故事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根據故事中對小動物說話時所做的動作描述,進行動作表現。教師領誦故事旁白時,要注意使用極富感情色彩的語調串連情節,使幼兒表演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更增強了幼兒表演的興趣。

      ◆資源包故事小雞的游泳圈小貓去釣魚,撿到一個游泳圈。"喂!這是誰的游泳圈?"它看見小青蛙問:"這是你的游泳圈嗎?""不是。"小青蛙"撲通"一聲跳進水里。它看見小烏龜問:"這是你的游泳圈嗎??""不是。"小烏龜搖搖頭爬向水里游起來。它看見小鴨子問:"小鴨子,這是你的游泳圈嗎?""不是。"小鴨子快活地揚起了一串串水花。這時,小雞急急忙忙地跑來了。原來,游泳圈是它丟的。瞧,有了游泳圈,小雞也會游泳了!

      教學反思:

      幼兒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進步,并且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這真是可喜可賀,我發覺孩子們在玩中、在動態中更有積極性,更能發揮他們自己潛在的能力,思維都變得活躍而富有前進性。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活動準備:

      四幅圖片,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學雞叫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并提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2.教師學(母雞.小雞)的叫聲,讓小朋友猜。

      “咯咯咯”聽是誰在說話?

      “嘰嘰嘰”聽現在唱歌的又是誰?

      3.引出看圖講述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講看圖講述《離群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提問邊講述。

      (一)出示圖片一

      1.圖片上有誰?

      2.雞媽媽和小雞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雞媽媽,小黃雞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來到了什么地方?突然誰來了?

      2.大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心里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

      (三)出示圖三

      1.誰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

      2.小黃雞怎么說?

      三、結合圖片,跟述圖片內容。

      小朋友,根據出示的圖片,同老師一起講述圖片內容。

      四、分角色游戲五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當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請幼兒主動跟隨,并招呼未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喜歡在情境中學習。所以在故事的開頭我就設置了雞媽媽帶領雞寶寶出去找食這樣的情境,即:教師扮演雞媽媽,其他孩子扮演小雞,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在休息的時候發現一只小雞不見了,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中,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但在實際的課堂中,情境表演時“雞媽媽”可以從門外將“小雞”帶到教室里的“草地”上,這樣的話活動場地更大,情節性也更強,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上學期語言《離群的小雞》教案12-25

    離群的小雞教案01-20

    小班語言活動小雞做客教案01-08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愛玩的小雞08-23

    小班語言教案:愛玩的小雞01-09

    小班語言教案《可愛的小雞》03-31

    小雞的聚會小班語言教案11-14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小雞吃米》09-24

    小班語言教案《小雞和小鴨》10-20

    小班語言公開課《小雞過河》教案01-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丝袜在线播放国产二区 | 亚洲顶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