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

    時間:2022-09-05 15:01:32 教案 我要投稿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通用5篇)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1

      活動內容:

      認識中秋節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活動重、難點:

      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活動準備: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品嘗月餅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2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過程:

      中隊長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中隊長: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中隊長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

      中隊長: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講。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二、中秋佳節話月餅

      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中隊長:你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2、舉辦月餅宴

      中隊長: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隊輔導員總結

      隊員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2、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及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電腦課件,通過觀察、交流和討論,感受并理解古詩。

      (1)完整欣賞電腦課件,初步感受畫面。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課件,感受古詩中寂靜的環境。

      (3)再次欣賞,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

      2、學習古詩,能較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4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

      (多媒體課件:月餅)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中秋討論會

      討論:對于現在的高價月餅現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嘗月餅。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5

      【地點】:

      四(1)班教室

      【與會人員】:

      四1班全體同學

      一、活動設想:

      學校周計劃中要求以詩歌朗誦為主題,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樣可自行組織。所以,此次活動加入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音樂欣賞、圖片欣賞、視頻等,內容較豐富,可以拓展學生視野。

      二、活動目標:

      1、中秋即將來臨,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同時,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通過朗誦,是同學們能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朗誦能力。

      3、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一些傳說、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民族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精美課件

      2.學生報名(朗誦的詩歌名、配樂等)

      3.查資料知道有關中秋的風俗或故事

      4.確定主持人(我)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配樂(琵琶語))

      時光的車輪年過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團聚。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賢的中秋情懷,體驗詩歌中月的美麗,情的芬芳。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大家明天會更好,真心祝福,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八一班“中秋詩歌朗誦會”正式開始。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已經成為表達美滿、和諧、團圓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為團結、慶豐收的象征,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內容。此時此刻,就讓我們隨著美妙的旋律走進詩的海洋。

      (二)、詩歌朗誦

      《我的思念是圓的》 艾青

      《月亮》

      詩歌總是那么優美,或憂傷,或活潑,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評價,并選出優勝者。

      (三)、說一說(多媒體展示)

      1.本地的中秋風俗有哪些?(學生互相交流,自由發言)

      2.你知道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或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流傳著各種傳說和神話故事,讓我們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

      3.有關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餅到底出現于什么時侯?②有關月的成語和典故)(競賽,優勝者可獲中性筆)

      4.欣賞視頻《中國民俗大觀——中秋節》

      (四) 朗誦

      教師以飽含激情的語調朗誦: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教師小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通過今天的學習,現新同學們對此也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傳統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 只要心里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弘揚我們的傳統。

      最后,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共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學業進步。

      五、活動結束

      在 王菲 主唱(水調歌頭)的歌聲中宣布活動結束

    【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的教案】相關文章:

    祖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06-10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08-31

    “走進傳統節日春節”主題班會教案02-02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的教案(精選9篇)09-05

    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精選9篇)08-20

    中秋節的主題班會教案09-13

    中秋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09-13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07-22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09-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