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2-09-24 20:07:46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大班語言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大班語言教案四篇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目標

      1.能根據圖片的線索找尋答案,并根據自身的理解進行描述。

      2.重組圖片進行創造性講述。

      準備:掛圖。

      過程

      1.這是什么。

      ――出示圖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對幼兒的回答,教師暫時不作肯定或否定。

      2.原來是會游動的小島。

      ――將圖一放置在圖二的前面,教師開始講述這兩幅畫面的圖意。

      ――小鳥看見了小島,它會怎么做呢?出示第三幅圖,請幼兒看著畫面將三幅圖聯系起來講述,教師再作簡單的小結。

      ――出示第四幅圖,請幼兒說一說:天亮了,小鳥到了哪里?這個會游動的小島原來是什么?

      ――教師帶幼兒一起將四幅圖連貫地講述一遍。

      ――每名幼兒按以上的順序結合圖片和同伴相互講述,教師巡回傾聽,了解幼兒的講述情況。

      ――請個別幼兒講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講述,教師和其他幼兒給予評價。

      3.圖片移動了。

      ――教師神秘地將圖片的次序打亂,使故事情節發生變化,教師把新的故事講給幼兒聽,并將剛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較。

      ――請幼兒將試著改變圖片次序,編一個新的故事。

      ――根據個別幼兒的講述,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

      建議

      1.似龜似島的畫面把幼兒帶進懸念之中,誘發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巧妙地運用這個懸念,引導幼兒饒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節。

      2.重組圖片次序講述故事,可以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與創造性。按照原來次序講述是“基礎”,一般的幼兒能夠對著原順序圖片有序、清楚地講述即可。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將圖片重新編排順序進行創造性講述。

      3.由于時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請幼兒在語言區中繼續操作和講述,對于精彩的片段,教師可以作一些記錄。

      附講述參考:

      圖一:一只小鳥從湖上飛過,湖面很寬很寬,小鳥飛了很久很久。

      圖二:天黑了,下起雨來,小鳥飛不動了。嗬,前面有個黑色的東西,像是一座小島。

      圖三:小鳥落在小島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圖四: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鳥醒來揉揉眼睛,咦!怎么到岸邊了呀?嗬,小鳥不是停在小島上,而是停在一只大烏龜的背上。大烏龜就像是一座會游動的小島,把小鳥送到了岸邊。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讀詩歌。

      2、感受詩歌生動有趣的風格。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詩歌里的窗花圖案。

      2、經驗準備:初步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欣賞窗花。

      出示窗花給幼兒欣賞,讓幼兒簡單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義。

      二、學習詩歌。

      1、教師:小朋友你們都知道很快就要過年了,有一個姐姐為了慶祝新年也剪了好多窗花,據說她剪的窗花能叫又能動,你們一起聽一首詩歌就知道了。

      2、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兒歌一次。

      3、提問:兒歌里的姐姐是怎么剪窗花的?

      4、她剪了哪些圖案?

      5、圖案上的小動物好像是在做什么?

      6、幼兒每回答出一個圖案,教師就出示一個相應的窗花,并用詩歌里的語言進行小結。

      7、教師結合剪紙圖案再次朗讀兒歌。

      8、提問:小貓喜歡姐姐剪的窗花嗎?

      9、你是從哪句話里聽出來的?(用兒歌的最后兩句進行小結)討論:為什么小貓會看得著了迷連老鼠都忘了抓呢?

      教師:姐姐剪的窗花太美了,每一個圖案都跟真的似的,剪對喜鵲叫喳喳,剪條金魚搖尾巴,小貓看得著了迷,連老鼠來了都忘了抓。

      三、學習朗讀兒歌。

      1、結合剪紙圖案練習朗讀兒歌,增強對兒歌的理解和記。

      2、邊做動作邊讀兒歌,增強幼兒學習朗讀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兒歌的生動有趣。

      四、組織活動。

      剪窗花。學習剪窗花的基本方法。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了解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20圖;小朋友的書。

      2、漢字:樹真好。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樹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幼兒喜歡樹木,保護樹木的情感。

      1、出示:一棵大樹

      2、提問:你喜歡樹么?說說你的理由。

      追問:樹真好,我們怎么保護樹呢?

      3、小結:看來大家都很喜歡樹,樹讓城市變美,保護了環境,樹為人們提供資源,帶來了便利。樹真好。

      二、感受詩歌的格式,通過欣賞散文中的好詞以及體驗文中的動作等,對作品有更深的認識。

      1、老師帶來一篇優美的散文詩,讓我們聽聽散文詩里是怎么說的.?

      2、欣賞詩歌—樹真好。

      3、提問:還記得散文詩里說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優美的語言敘述,教師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還可以用動作體驗一下)

      4、分析感受詩歌格式念三段,根據詩歌拉出相應的圖片仔細看看,詩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詩歌每一句先說了什么,然后說的是什么?

      小結:散文詩每一段的都先說了“樹真好”,然后說清楚了樹好在哪里。

      三、嘗試用詩歌的格式進行想象創編。

      1、幼兒嘗試用詩歌的格式予以仿編你們剛才說到樹有那么多好處,那請你們編進散文詩好么?

      2、幼兒分組,三個朋友為一組,在樂曲的伴奏下進行仿編。

      3、展示并交流。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詩歌《太陽和月亮》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形式簡單,語言多重復易于小班幼兒理解,記憶。為了讓幼兒理解“太陽出來了”與“……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與“……睡著了”的關系,我設計運用兩段不同性質(熱鬧、寧靜)的音樂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所表達的“熱鬧”與“靜悄悄”,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讓幼兒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及白天與黑夜的不同。為讓幼兒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創編,設計了讓幼兒帶上胸飾和頭飾進行詩歌表演的形式,以擺脫創編的單調、枯燥。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學習說“……醒來了”“……睡著了” 。

      2.區分兩段音樂不同的性質,體驗詩歌所表現的“熱鬧”和“靜悄悄”。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掌握詩歌對比的寫法。

      活動難點:嘗試簡單的詩歌創編。

      活動準備

      1.課件。

      2.太陽、月亮、小草、花、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

      ⒊音樂:《歡樂頌》、《搖呀搖》。

      活動過程

      ㈠理解詩歌第一段內容:

      ⒈看課件,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

      教師小結: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樹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⒉太陽出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小結:太陽出來了,……醒來了……醒來了……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⒊小動物、小朋友都醒來了,他們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們會唱歌跳舞真熱鬧呀。讓我們也來唱歌跳舞熱鬧一下。

      ⒋感受熱鬧的音樂:隨《歡樂頌》的音樂,師生共舞。

      ㈡繼續看課件,理解第二段內容。

      ⒈提問:看,誰出來了?小草在干什么?還有誰在睡覺?

      教師用詩歌小結:月亮出來了,小草睡著了,小花睡著了,小朋友睡著了,黑夜靜悄悄。

      ⒉提問:月亮出來了,還有誰睡著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結構說出來。

      ⒊感受安靜的音樂:黑夜靜悄悄,大家都睡著了。我們也休息吧。

      在《搖啊搖》的音樂中做花、草、睡覺的動作。

      ㈢完整欣賞:

      ⒈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今天,太陽和月亮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

      ⒉提問: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月亮出來了,誰睡著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⒊看圖片師生朗誦詩歌。

      (四)感受音樂的性質,體驗白天的熱鬧和黑夜的靜悄悄。

      ⒈太陽和月亮帶來了兩段音樂。一段是白天,很熱鬧的;一段是黑夜,靜悄悄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⒉聽音樂:《歡樂頌》和《搖呀搖》

      提問:哪段是白天,熱鬧的;哪段是黑夜,靜悄悄的?

      ⒊小結:第一段音樂好象許多的小朋友和小動物一起出來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戲。熱熱鬧鬧的,是白天。第二段音樂好象小朋友、小動物都睡著了,靜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戲:白天和黑夜。

      游戲規則:《歡樂頌》的音樂時,小朋友離開座位,做花、草、動物醒來蹦蹦跳跳的動作,《搖呀搖》時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覺的動作。

      活動延伸:

      用《太陽和月亮》的格式創編詩歌。

      附:太陽和月亮

      太陽出來了,

      小鳥醒來了,

      小樹醒來了,

      小朋友醒來了,

      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

      小草睡著了,

      小花睡著了

      小朋友睡著了,

      黑夜靜悄悄。

      教學反思

      本節課準備充分,學生很感興趣,教學效果很好,只是在幼兒創編表演時,教師應該提供動物、植物、人物的卡片,這樣創編的詩歌更接近原詩歌的結構,使幼兒的思路更廣闊。幼兒在學習朗誦詩歌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語氣來朗誦白天和黑夜,讓幼兒充分表達出白天與黑夜的不同,感受朗誦詩歌時應該注意運用語言表達出詩歌的意境。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春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古詩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認識方向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大班語言教案09-21

    大班語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野貓的城市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教案10-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精品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五月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夜夜夜爽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