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時間:2022-10-28 14:11:42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通用10篇)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1

      活動目標: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講述出來。

      2.對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動準備

      電腦一臺,放大鏡、觀察記錄本、蝌蚪實物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老師:春天來了,池塘里又多了誰?(小蝌蚪)

      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著什么樣?

      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著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

      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

      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

      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老師追問:你們知道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

      評析:

      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

      看完后讓幼兒再來說說小蝌蚪----青蛙的過程。

      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

      幼兒可能答:先長后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動手操作,再現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

      評析:通過動作制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印象。

      五、延伸活動: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編故事。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大自然因受季節更替的影響產生的變化。

      2、增強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

      3、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培養集體意識、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

      提前為幼兒準備水、少量零食、濕巾紙、垃圾袋。

      活動流程:

      一、出發前準備

      1、教育幼兒注意安全,保持環境衛生

      2、幫助幼兒脫去衣物

      3、小便,拿好自己的一份食物

      二、幼兒游園

      1、整隊出發,老師分別顧幼兒。(路途中老師隨機為幼兒講解交通安全知識)

      2、組織幼兒游覽公園春景,老師根據環境為幼兒講解春天的知識。

      3、幼兒分享食物

      4、組織幼兒游戲

      活動內容:

      (1)幼兒表演,背頌唐詩、兒歌

      (2)歌曲:春天在哪里、春雨、郊游去……

      三、整隊,組織幼兒回園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2.積極投入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1.在《郊游》樂曲的伴奏下進教室。

      2.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做動作。

      3.傾聽教師范唱。

      4.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5.在歌曲的旋律下,嘗試配唱歌曲,學唱歌曲。

      6.邊唱歌,邊玩游戲。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里游,玩的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魚網來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的游回家去了。”

      完整游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活動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自主地閱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唱一唱歌曲《小蝌蚪》。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畫故事連環畫,并在畫面上寫數字以表示閱讀順序。

      2.感受故事連環畫與其他繪畫形式的不同的風格效果。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彩色筆人手一盒。

      2.鴨、魚、鵝、青蛙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師生共同看圖講述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內容。

      2.今天我們也來做一本故事連環畫。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找出主要角色,理解畫面內容。幼兒在幼兒用書畫面中的池塘里,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交流作品,師生進行閱讀和評價。

      活動建議:

      在美術區域中,提供白紙和筆,讓幼兒自主地進行創作。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在幼兒已有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3.有保護青蛙的意識,知道青蛙是我們的朋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鉛筆人手一支。

      2.青蛙生長圖片一套。

      3.玻璃缸里養了許多小蝌蚪。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蝌蚪。

      教師:這是什么?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呢?

      教師和幼兒一起,隨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小蝌蚪〉,引出主題。

      2.通過提問的方式,初步了解青蛙的餓特點。

      3.出示青蛙圖片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了解青蛙的主要特征。

      4.出示青蛙的生長過程,組織幼兒討論,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

      5.操作活動:啟發幼兒用畫箭頭的方式,表現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活動建議:

      在班級自然角里飼養小蝌蚪,供幼兒觀察了解小蝌蚪邊青蛙的演變過程。培養幼兒對觀察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6

      教學目的:

      1、幼兒通過仔細觀察,取得關于蝌蚪的趣事,能夠大方的講述出來。

      2、講述關于蝌蚪的趣事。

      教學準備:

      電腦、放大鏡、記錄本、小蝌蚪。

      教學設計: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周圍環境產生了極大地好奇心,他們不停地看、聽、摸。尤其對周圍的小動物非常感興趣。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可是小蝌蚪長什么樣呢,是如何變成小青蛙的呢?它們游來游去做什么呢?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小蝌蚪》,讓幼兒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對小蝌蚪的了解,同時也培養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中,老師重視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我們用引導、鼓勵、指導等方式讓幼兒思維活躍,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主題

      春天來了,池塘里又多了一些新朋友?是誰呀?小朋友們認識它們嗎?它們長什么樣呢?

      小蝌蚪是黑色的,長著大大的腦袋,后面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小朋友們想認真的看小蝌蚪嗎?

      老師給幼兒每人一個放大鏡和記錄本,幼兒觀察小蝌蚪,然后把蝌蚪的樣子畫下來。

      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交流觀察結果,并講述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提出問題,知道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1、小朋友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會變成什么?

      有的變成青蛙,有的則變成癩蛤蟆。

      2、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呢?

      幼兒大膽設想,創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看完之后,請幼兒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提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如何變的?尾巴又有怎樣變化?

      先長后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小蝌蚪現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制作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節的理解。

      五、教學延伸

      觀看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學習故事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續編故事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簽朝不同的方向大膽畫小蝌蚪的方法。

      2、體驗棉簽畫帶來的快樂。

      3、樂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提供小蝌蚪照片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盤黑色水粉顏料,棉簽,圖畫紙。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聽了一首什么好聽的兒歌呢?(小蝌蚪找媽媽)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教師邊播放小蝌蚪的圖片邊提問:可愛的小蝌蚪是什么顏色?它長的什么樣子,在水中是怎么游泳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和細細的尾巴,在水里向各個方向游動。并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樣子。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現場示范)。

      教師在畫紙上示范并講解:我們請小蝌蚪來游玩吧!輕輕地用棉簽蘸黑色顏料點在畫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畫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畫小蝌蚪,要畫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畫出朝著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5、評價和欣賞作品。

      教師邊展示作品邊說:小蝌蚪在河里游得真開心,他們長著圓圓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它們怎么游的?(幼兒用動作模仿)它們要去找媽媽了。(幼兒跟著音樂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上做的不夠。部分幼兒畫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在個別指導上做的不夠,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對凌亂些,最后桌面也沒能保持干凈,可能因為平時缺少這方面的鍛煉,所以幼兒對此次活動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靈活性也不夠,以后結合教學活動多給孩子一些這方面的訓練。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8

      前言

      都說春天到了,春天的信息在廣泛流傳,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一邊尋找媽媽,一邊聽到了無數的議論,大家都在說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看著周圍人開心的樣子,小蝌蚪沮喪了,看不到媽媽的小蝌蚪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就在這個時候,金魚阿姨過來了,帶著小蝌蚪找到了媽媽,也找到了春天。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到春天到來時候的預言。

      目的

      1、培養幼兒的觀察、動手及表現能力。

      2、引導幼兒學習分泥、團圓、搓條、壓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準備

      一次性盤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張桌上放一只魚缸(事先用布遮蓋),內有蝌蚪、水草、玻璃彈子等:背景圖一幅(上面畫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蓋):錄音機及錄有青蛙叫聲的磁帶。

      過程

      一、引起興趣

      1、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新葉,迎春花張開了小嗽叭,小螞蟻伸伸懶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們聽,又有誰來了?(錄音機傳出青蛙的叫聲,教師適時掀開背景圖上的遮布。)

      2、青蛙媽媽的小寶寶是誰?它們來了嗎?(幼兒回答后,教師掀開魚缸上的遮布。)

      二、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長得什么模樣?

      3、它們游水的姿態是怎么樣的?

      三、幼兒操作

      1、青蛙媽媽想請你們給它的.小寶寶塑像。這樣吧,我們用橡皮泥來試一試。

      2、幼兒觀察的基礎上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3、請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兒講述造型的方法和過程。

      4、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兩種方法來做蝌蚪,正面我來介紹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9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小蝌蚪的基礎上,學習用記號筆繪畫橢圓形的小蝌蚪,用波浪線繪畫尾巴。

      2.嘗試畫出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布局合理。

      3.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

      【活動準備】

      實物小蝌蚪、幼兒人手一份繪畫材料、記號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春天到了,看看在小池塘里游來了誰?

      2.觀察感知,探究畫法。

      (1)局部觀察: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它由幾部分組成?

      小結:小蝌蚪有一個黑黑的、橢圓形的腦袋,還有一條細細的尾巴,在水里游來游去。

      (2)整體觀察:你想按什么順序畫小蝌蚪?它們可以怎樣快樂的游戲?

      小結:先畫一個橢圓形的腦袋,用記號筆涂黑,再用波浪線畫一條彎彎曲曲的尾巴。 兒歌:小蝌蚪,真快樂。左游游、右游游、上游游、下游游,自由自在真快活。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并提要求。

      (1)鼓勵幼兒畫出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

      (2)盡量畫大,可添畫背景豐富畫面。

      (3)糾正幼兒握筆姿勢,養成好習慣。

      4.分享交流,進一步感受繪畫的快樂。

      說一說:你在哪里找到的小蝌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它哪里?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 篇10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 式表現出來,了解連環畫的形式,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順序,制作成連環畫,并且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順序,并能通過繪畫表現出來,制作成連環畫。

      3、與同伴協商,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白紙裁成32k,數量7倍于幼兒人數。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3、水彩筆、連環畫、動物圖片、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么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碰到了誰?后來又碰到了誰?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二、討論:怎樣制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內容按照先后順序排列并寫上頁碼。

      ③.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欣賞圖畫書,邊思考邊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這么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么畫?(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時怎么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張?

      四、播放故事,幼兒繪畫,制作連環畫,老師巡回指導,給予及時的幫助。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情節的發展表現完整的畫面。

      難點: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五、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交流。

      教學反思:

      在上好一節課時,我們一定要做好活動準備,包括了物質準備,我做了40個小蝌蚪的頭飾,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模仿蝌蚪的樂趣、畫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圖,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體驗美的樂趣,受到美的熏陶。同時要做好經驗準備,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需要孩子們都能了解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于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制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非常認真地觀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只活的小蝌蚪,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很開心。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了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里養幾只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觀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了解,雖然這個知識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系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老師也要有經驗準備,做好預設問題,熟記教案,把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預想到,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方案。孩子們上課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厚,尤其是讓兩個孩子到前面做示范,畫蝌蚪,兩個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沒有用過棉簽畫畫,所以很好奇,興趣很高。美術活動,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確,畫畫要求,衛生要求,把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想到,對幼兒要提出要求。

    【幼兒園教案設計科學活動:觀察小蝌蚪】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設計04-01

    觀察螞蟻的科學教案設計06-11

    幼兒園與春天有關的科學活動教案設計07-14

    幼兒園與春天有關的科學活動教案設計08-25

    小蝌蚪的觀察日記「精選」04-06

    小蝌蚪的觀察日記05-15

    觀察小蝌蚪日記06-09

    觀察小蝌蚪作文07-08

    小蝌蚪觀察日記03-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欧美一区 |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丁香五月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