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七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29 17:31:42 教案 我要投稿

    望岳七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望岳七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岳七年級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a、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b、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重點:

      a、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b、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難點:

      a、詩中哲理的理解;

      基礎知識: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關知識;

      c、字音、字形;

      教學方法:

      朗讀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國家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單說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誰最有名呢?那當然是“五岳”,因為有語云:“五岳歸來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誰的名氣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歸來不看岳”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杜甫筆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師板書: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圣;其詩被喻為“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范讀課文,強調字音、字形。

      這首詩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學們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決眥;同學們一齊讀兩遍。

      3、初讀課文,了解詩句大意。

      下面同學們自讀課文,借助文中的注釋理解詩句的含義。閱讀后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提問詞句的含義。然后老師將點名抽查掌握情況。

      4、精讀課文,體會詩句所表現的情感。

      下面同學們將課文一齊朗讀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兩句,我們應該用什么感情來讀呢?為什么?討論一下,再試著讀讀。

      同學們再一起將這首詩朗讀一遍。首聯遠望泰山,表現了作者驚嘆之情;那么頷聯、頸聯、尾聯又分別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討論一下,然后我請同學來讀。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岳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嘆、贊美、陶醉、豪邁之情。

      5、品讀課文,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好,讀得很好,比開始有很大的進步。同學們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嘆什么,又贊美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里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視萬物。

      齊讀。聯系自己的社會生活實際,談談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達雄心壯志和遠大的抱負的名言名句。哪個同學能說兩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詩《登鸛雀樓》,哪個同學將它背一下?其中有兩句詩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意境相似。哪兩句?“

      同學們一齊將這首詩再朗讀一遍,領略詩中美景,感悟詩人的豪情。

      這首詩寫得很美,下面我請同學來談一談自己學了這首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賞詩中這一句,是因為。”格式說一說。

      說得都不錯,課后將這首感情背誦。課前,我讓同學們找一關于泰山的資料,有沒有找到?下面我請同學拿出來讀一讀。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材料。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

      三、總結課文:

      1、小結:很好,通過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東西,我請同學來總結一下。好,下課。

      2、布置作業:當堂檢測。

      《望岳》復習指南

      《望岳》(六年級上)復習指南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1、題解:這是杜甫青年時期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岳:高大的山,這里指泰山。

      2、岱宗:對泰山的尊稱。泰山別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夫如何:怎么樣。

      3、齊魯: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未了:不盡。

      4、造化:大自然。鐘:聚集。

      5、陰陽割昏曉:古代山南叫“陽”,山北叫“陰”。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6、決眥入歸鳥:決:裂開。眥:眼眶。決眥:極力張大眼睛。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7、會當:應當,定要。凌:登上。

      詩句大意:

      第一二句:岱宗究竟是怎樣的雄偉壯觀呢?齊魯大地上它青翠的山色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

      (設問領起,答句遠望其廣闊綿延。)

      第三四句:大自然在這里聚集了所有了神奇秀麗,高聳險峻的泰山山南山北判若黃昏和清晨。(近望泰山,寫出其神奇秀麗和山勢之高。)

      第五六句:山中生出層層云氣,心胸為之激蕩,極目遠望,歸巢的鳥兒盡收眼底。(寫細望黃昏時的山景和產生的感受。)

      (前六句寫盡泰山景色,突出泰山氣勢,流露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第七八句:總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泰山的絕頂,到那時,俯瞰群峰,它們將是多么渺小!(篇末點睛,寫由望岳而生的'登岳的豪情壯志,也包含了人生的雄心壯志。)

      主題思想:

      全詩以“望”字為線,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情景交融,抒發自己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出蓬勃的朝氣。

      《望岳》課堂實錄

      《望岳》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這些詩歌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被稱為“詩史”,杜甫本人也被稱為“詩圣”。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杜少陵。杜甫的創作歷程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壯游時期。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調。如《望岳》就寫于這一時期,表現了他青年時代的氣概和報復。

      (二)長安十年時期。公元746年,杜甫到長安考試求官,由于李林甫玩弄騙術,使考試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長安達十年之久,過著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朽,創作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杰出的現實主義詩篇。詩的風格情調,也由早期的熱情奔、樂觀坦蕩變地悲壯凄涼,形成“沉郁頓挫”的詩風。

      (三)戰亂流離時期。由于“安史之亂”,他攜家人和人民一道受凍挨餓,避難流亡,災難的時代,震撼著詩人的心靈,使他寫出了《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詩篇,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

      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杜甫的兩首古詩《望岳》和《春望》。

      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望岳》,先請同學們自由的把《望岳》讀上三遍。指名兩位同學朗讀,其余學生點評。全體學生齊讀。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岱宗即泰山,古時認為泰山是五岳之首,為眾山所宗。岱宗夫如何,泰山是個什么樣子呢?青指山色,未了指綿延不絕,齊魯青未了是說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望見。這一聯是遠望泰山所見。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造化指大自然,鐘是聚集、集中的意思,神秀是神奇秀麗的意思。造化鐘神秀是說大自然將神奇秀麗都集中在了泰山身上。陰陽指山的南北兩面,山南有陽光,故說曉。山北不見陽光,在曉猶昏。“割”字用的極好,是說陽光就像被一把刀切斷了一樣,突出泰山的遮天蔽日。這一聯是近望泰山所見。一二兩聯著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曾通“層”,層層的云氣飄蕩在胸前,形容泰山極高。眥指眼角,黃昏時可以望見歸巢的鳥兒漸漸隱入山谷之中,寫泰山的幽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這里它不僅是詩人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

      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杜甫早期的作品,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學生齊背《望岳》

      《春望》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杜甫的另一首詩《春望》。先請同學們自由的把《望岳》讀上三遍。指名兩位同學朗讀,其余學生點評。全體學生齊讀。

      詩歌的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點,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明確: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國破,山河依舊,城春,草木深。這是一幅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使人滿目凄涼。

      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了哪幾個形象,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明確: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爽心悅耳,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著他,他怎能不見花落淚、聞鳥而驚心呢?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開春以來戰火愈燒愈熾,和家人難通音信,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白頭”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他蒼老的這么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前四句抒發了詩人面對國都淪陷,山河破碎而產生的沉痛和憂傷之情,頸聯抒發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牽掛之情,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嘆息衰老,又多了一層悲哀。

      學生齊背《望岳》、《春望》。

    【望岳七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望岳04-14

    大班語文《望岳》教案11-07

    《望岳》教案09-15

    《望岳》經典教案09-15

    望岳教案08-25

    望岳幼教語文教案11-07

    初二語文望岳教案11-07

    望岳的語文教案課件11-10

    望岳語文教案模板11-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 | 午夜爽爽福利影院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