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時間:2024-12-09 08:24:27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范文(精選1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范文(精選17篇)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優美詞句,了解下雪對人類的好處。

      2、使幼兒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培養幼兒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在雪地里的照片。

      2、將幼兒帶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動室的墻壁上。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老師:請幼兒拿出自己帶回的照片,說說滾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快樂,引入課題。老師:你在照相時看到的雪景是怎樣的?老師:跟別人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結合圖片,配樂欣賞散文《冬爺爺的禮物》,初步感受散文內容。老師:小朋友,聽完這篇散文后,你覺得怎樣?像不像一幅美麗的冬天圖畫?欣賞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老師:誰到世界上來了?他帶來了什么禮物?他認為人們一定會喜歡他的禮物,是真的嗎?欣賞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自然段)老師:誰不喜歡他?為什么?老師:有誰喜歡他?為什么?欣賞第三部分(最后部分)老師:冬爺爺來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有的.……有的……"引導幼兒用這個句式說話。

      3、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詞句老師:詩中用了哪些優美的詞語、句子來贊美冬爺爺?請幼兒大膽地說出來。請幼兒談談下雪對人類有什么好處。老師:小朋友,雪對人類還有什么好處呢?老師:再次欣賞散文,幼兒邊聽邊點讀或邊表演。

      四、小結

      1、各領域滲透科學:了解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

      2、生活中滲透鼓勵幼兒冬天不怕冷,積極勇敢地參加體育鍛煉。

      3、環境中滲透在活動室中布置一幅雪景墻,由幼兒自己用各地照片來布置;在小畫廊展出"冬天到"幼兒作品。

      4、家庭中滲透節假日讓家長帶幼兒外出旅行,欣賞雪景,為幼兒拍照。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2

      活動目標

      01、了解下雪期間的活動形式。

      02、在跟小雪人互動中獲得快樂。

      03、增進小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

      活動準備

      雪人圖片若干、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01、談話導入

      師:下大雪的時候小朋友都玩些什么呢?師:小朋友們,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在下雪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呢?(引導孩子說出堆雪人這一活動名稱。)師:我們都跟誰一起玩過堆雪人的游戲呀?喜歡堆雪人嗎?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小雪人,但是小雪人出門太著急,忘記帶上美麗的顏色了。請小朋友們用彩筆畫一畫,給小雪人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圍巾。

      02、給小雪人涂顏色

      a.小朋友分組進行,2人一組

      b.小朋友們看看雪人的鼻子、帽子、還有圍巾、嘴巴都是什么顏色的,然后給它涂上顏色,并且要互相商量。

      03、雪人大比評

      a.小朋友把涂好顏色的小雪人放在桌子上。

      b.排隊觀賞每一組的作品,給喜歡的小雪人貼上小紅花。

      c.數一數自己得了幾朵小紅花?

      活動總結

      總結:今天我們自己動手給小雪人涂上了顏色,也要感謝我們的小隊友,請小朋友回家之后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堆雪人的游戲,在戶外記得戴好帽子圍巾御寒哦。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3

      活動目標

      01、讓孩子了解大雪節氣的特點。

      02、在做手工中加深對節氣的認識。

      活動準備

      雪花剪紙圖樣、兒童剪刀、大雪圖片

      活動過程

      01、圖片導入:展示雪花圖片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現在是什么季節呢?

      師:這個季節有什么特點呢?

      師:我們今天就要一起學習的一個冬天里面的節氣,叫大雪,在大雪這天,天氣會變得很冷,會出現降雪、霜凍、霧霾等天氣。

      02、雪花剪紙師:天氣這么冷,圣誕節馬上到了,老師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手工來裝扮一下我們的教室,我們一起來把今天學習的大雪花做成剪紙窗花,貼在教室里。發放物品,提示小朋友不要剪到手指。

      活動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知道了大雪節氣的特點,還做了剪紙,真的是特別優秀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手工,讓我們的小手更加的靈活哦。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4

      活動名稱:

      《大雪的由來》

      活動目標:

      1、復習童謠,學習詩詞大雪。

      2、積極參與晨談,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兒歌《二十四節氣歌》、《大雪》兒歌,ppt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大雪”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好!寒冷的冬天來了,你們最喜歡做什么?(堆雪人)雪是怎么來的.呢?今天我們分享的內容是:大雪的由來。

      二、出示圖片,播放課件。

      1.本周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大雪”這個節氣:

      教師小結:大雪節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2.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3.教師:小朋友,如果我們這里下雪了,你想堆個什么樣的雪人呢?(出示雪人圖片)

      讓我們一起期待雪花的到來吧!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5

      活動目標:

      1、愿意通過兒歌理解大雪的節氣特征,喜歡朗讀兒歌。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能夠較熟練的朗誦兒歌。

      3、通過學習大雪兒歌,知道大雪節氣里河水、動物天氣變化的明顯特征。

      《大雪》

      小雪小雪剛剛過,

      大雪大雪要封河。

      小兔小兔毛毛厚,

      大熊大熊躲進窩。

      北風婆婆來巡邏,

      太陽公公不敢惹。

      烏云哥哥把天遮,

      雪花姑娘好做客。

      小提問:

      1、兒歌里都有誰呢?它們都是什么樣子呢?

      2、太陽公公為什么不敢惹北風婆婆呢?

      3、雪花飄落的'時候,天空什么樣子?大地會是什么樣子?

      4、雪花姑娘長什么樣子?下雪的時候,你試著接上一朵小雪花在手心,仔細地觀察觀察她吧。

      家長指導建議:

      1、我們可以把兒歌的每一句歌詞都想象成畫面,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理解內容。

      2、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各種事物進行聯想和想象,比如河面結冰或大雪覆蓋的情景;毛茸茸的兔子會是什么樣;大熊怎么躲在洞里睡覺……爸爸媽媽可以進行這樣的提問,如:北風婆婆太陽公公烏云哥哥雪花妹妹會是什么樣子呢?引導孩子把想象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也是提高記憶力的好方法!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6

      活動目標

      01、知道大雪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了解大雪節氣的氣候特點。

      02、喜歡觀看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感受欣賞美麗的景色。

      03、幼兒能夠表達出下雪的感受,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感受。

      活動準備

      雪景圖片

      活動過程

      01、圖片導入放下雪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圖中有什么呢?師:是的`,下雪了,那什么時候才會下雪呀?總結:冬天到了,下雪了。馬路上都是雪,樹木都被雪花變成了白色。

      02、交流感受師:小朋友們,下雪天美不美?我們能不能用一句好聽的話來描述一下呢?請小朋友用一句完整的話表述下雪天的場景,老師可以做示范(冬天來了,下了一場大雪,路上,樹上都是雪,白花花一片,真好看。)

      03、大雪節氣小總結

      師:其實呀,大雪是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哦。到了這個節氣的時候,天氣會變得很冷,外出要穿的很暖和并且注意防滑,要是下了雪,我們還可以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玩堆雪人的游戲。

      活動總結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大雪節氣,大雪節氣里天氣會變得很冷,還會下雪,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推雪人的游戲,下節課我們要畫小雪人了哦。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7

      活動目標

      1、了解大雪節氣后,南北方氣候的變化。

      2、了解各地相應的習俗(給樹木保溫、腌臘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樹木保溫的方法。

      4、體驗串山楂,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用草秸包裹樹木的'圖片、腌制臘肉、制作糍粑的過程圖、草秸草繩(或薄膜紙、繩子)、山楂、木簽。

      2、諺語:節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凍,趕快把樹種;瑞雪兆豐年;大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等。

      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簡單了解大雪節氣時各地的習俗。

      2、一起學習幾個諺語,理解諺語的意思。

      3、戶外實踐:到戶外幫助樹木保暖。

      4、室內實踐:串山楂活動。

      活動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習慣的幼兒家庭,請幼兒回家與父母共同制作臘肉,并帶來幼兒園觀察臘肉的變化。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體驗冬天里體育鍛煉前后的身體感受。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結合體育活動,小動物模仿操,幼兒感受運動前后的變化。

      老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模仿操吧!(可組織幼兒連做兩遍,讓幼兒能明顯感受身體的變化。)

      老師:小朋友們做完模仿操后,感受身體和做操前有什么不同?

      老師小結:做操前我們的身體覺得有點冷,剛剛鍛煉身體后覺得身體有點熱了,是因為我們運動了,所以身體就有點熱了!

      2、引導幼兒談談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法。老師:現在的天氣,我們身體有什么感覺?哪些方面的改變讓你覺得天氣已經很冷了呢?老師:書上的小朋友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

      3、老師:我們平時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呢?老師小結:平時在室內的時候,感覺不會冷,就是在外出的時候覺得天氣特別的冷,這時候我們可以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或者是戴上保暖用具:帽子、圍巾、手套。

      4、幼兒聽故事《北風爺爺你吹吧》老師:北風爺爺一來,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老師:小鳥和小貓怎么了?小女孩在做什么?她怕北風爺爺嗎?她用哪些方式證明了自己不怕北風爺爺?北風爺爺最后到哪里去了?老師小結:冬天來了,北風爺爺把樹葉都吹落到了地上,水缸里的水因為溫度太低了也變的特別冷!小動物都躲到溫暖的地方去了,小女孩正在鍛煉身體,冬天不怕冷,運動后身體就熱起來了,所以就不怕冷了!

      5、師生共同總結抵御寒冷的方法。老師:我們聽了故事,自己也試了試,大家說說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抵御寒冷呢?讓幼兒說一說。老師小結:我們可以適當的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出門戴手套、圍巾、帽子、口罩等,要多參加鍛煉身體,這樣我們的身體就不怕冷了!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聽音樂做雪花飄的動作。

      2、學習走跑交替,并會聽信號做相應的動作。

      3、鼓勵幼兒進行紙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與創造的樂趣。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掛飾”。

      2、廢報紙折好若干。

      3、錄音機及磁帶(快慢不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雪花的興趣

      提問:

      (1)冬爺爺給我們教室里送來了許多新朋友,它們是誰?(大雪花)

      (2)大雪花,大雪花輕輕的從天空飄下來,飄到了我們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大雪花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3)大雪花有幾個小花瓣?一起來數一數。

      (4)大雪花有六個瓣,跟著風兒跑,飄到這兒,飄到那兒,可高興了,小朋友我們來學學大雪花飄起來好嗎?

      (5)大雪花飄的這段音樂好聽嗎?一起來聽一聽。小朋友這段音樂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樣嗎?你覺的在前面的音樂中大雪花該怎么飄?后面的音樂中大雪花又該怎么飄?

      (二)幼兒聽節奏慢的音樂做動作

      提問:

      (1)小耳朵聽的真仔細,讓大雪花跟著音樂飄起來吧!

      (2)誰愿意把你學大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做)

      (三)幼兒聽節奏快的音樂做動作

      提問:

      (1)千朵花、萬朵花,開在藍天下,飄飄灑灑(放音樂),哎呀!大風吹來了,大雪花會怎樣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誰愿意把大風來大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

      (3)學大雪花飄來飄去可真美,現在讓我們聽著音樂,學著大雪花飄起來吧!(完整表演音樂)

      (四)幼兒撕雪花

      提問:

      (1)師:小朋友學大雪花飄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變成一朵大雪花?

      (2)老師介紹玩法: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大雪花的紙片,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手來撕一斯,撕成一朵大雪花,把它帶在自己的身上,讓我們大家都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好嗎?(幼兒撕紙,老師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五)和大雪花做的游戲

      提問: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準備游戲。

      (2)大雪花說:小朋友們,我非常喜歡你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游戲嗎?

      (3)鼓勵幼兒用多種玩法和大雪花玩。(即紙的多種玩法)

      活動反思: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0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雪花飄飄,大雪來到”為主題,旨在通過開展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趣味活動,幫助大班幼兒感受冬季天變化。上海很少下雪,通過課程增加對“雪節”和雪花的相關認知,了解小雪節氣的相關習俗,增加科學小常識,提升語言表達、藝術創作、精細動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屬語言、社會、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

      【課程目標】

      1、知識方面:

      了解大雪這一節氣的含義;了解大雪的習俗;了解雪花的特點和形成過程;

      2、技能方面:

      能夠利用畫筆繪制雪花;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完成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提升觀察力、創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方面:

      深化對二十四節氣這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提升弘揚并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

      【課程內容】

      1、了解大雪節氣(10分鐘)

      所需材料:視頻動畫《大雪時節,我們應該怎么吃?如何穿?》

      活動過程:

      (1)播放大雪節氣的趣味科普視頻;

      (2)邀請幼兒分享他們在視頻中看到學到了什么,教師簡要總結。

      2、認識雪花(10分鐘)

      所需材料:各種雪花的圖片、雪花科普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講述他們印象中的雪花,引導幼兒說出雪花的`顏色和形狀;

      (2)展示各種雪花圖,讓幼兒仔細觀察,說出這些雪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教師結合視頻《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兒講解雪花的分子組成及形成過程。

      3、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25分鐘)

      所需材料:吸水樹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

      (2)教師簡單講解實驗原理:吸水樹脂有非常強的吸水性,吸水后會膨脹成水凝膠,像雪花一樣。

      4、繪畫活動:制作五彩雪花口罩清涼貼(20分鐘)

      所需材料:純白色口罩清涼貼;水彩筆(安全無毒)

      活動過程:

      教師給每位幼兒發放一版純白口罩清涼貼,幼兒利用不同顏色水彩筆,在口罩清涼貼上繪制各種形狀的雪花。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1、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體驗冬天里體育鍛煉前后的身體感受。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結合體育活動,古詩律動操,幼兒感受運動前后的變化。

      老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律動操吧!(可組織幼兒連做兩遍,讓幼兒能明顯感受身體的`變化。)

      老師:小朋友們做完律動操后,感受身體和做操前有什么不同?

      老師小結:做操前我們的身體覺得有點冷,剛剛鍛煉身體后覺得身體有點熱了,是因為我們運動了,所以身體就有點熱了。

      2、談談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法

      老師:現在的天氣,我們身體有什么感覺?哪些方面的改變讓你覺得天氣已經很冷了呢?

      老師:“書上的小朋友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我們平時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呢?”

      引導小朋友觀看視頻,說一說視頻中的小狐貍怎么了?最后怎么解決的?

      老師小結:平時在室內的時候,感覺不會冷,就是在外出的時候覺得天氣特別的冷,這時候我們可以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或者是戴上保暖用具:帽子、圍巾、手套。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雪節氣的特點和意義。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活動準備:

      1.圖片或實物:雪花、冰柱等。

      2.教具:剪刀、顏料、畫筆等。

      3.材料:彩紙、畫紙等。

      三、活動過程:

      1.導入(5分鐘):

      老師宣布今天要學習小雪節氣,先給幼兒出兩個問題:你們知道什么是小雪?它有什么特點?經過幾個月我們就會迎來小雪?

      2.新知輸入(10分鐘):

      老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小雪節氣的來臨時刻、特點以及代表性的天氣現象。然后,在黑板上畫成兩個雪花,給出兩個提示:小雪的雪花是什么形狀?冰的形狀呢?請幼兒觀察并回答。

      3.操作練習(20分鐘):

      (1)讓幼兒用彩紙剪出各種形狀的雪花,并貼在畫紙上。

      (2)讓幼兒用畫筆畫出小雪的天氣場景,如白天下雪、地面被白雪覆蓋等等。

      4.游戲活動(15分鐘):

      (1)冰花游戲:將教具中的冰花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讓幼兒尋找并捧到教師面前。

      (2)小雪花比賽:幼兒分成小組,每組選一個代表,比賽誰剪出的`雪花最漂亮。

      5.總結反思(10分鐘):

      請幼兒自由談論今天的活動,回答以下問題:你們為什么喜歡小雪?小雪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四、活動延伸:

      1.觀察小雪的天氣現象,如下雪的聲音、雪花的形狀等。

      2.聽故事《小雪花的故事》。

      3.觀察雪花放大的照片或視頻,了解它的美麗結構。

      4.提供冰的觸感游戲,如冰淇淋、冷飲等。

      五、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小雪節氣有了更深的認識,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習俗,增強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2.幫助幼兒掌握有關大雪節氣的知識,如大雪的含義、節氣特點等。

      3.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探究精神,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幫助幼兒全面了解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探究精神。

      2.教學難點:如何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故事、圖片或視頻等方式,引導幼兒了解大雪節氣的含義和背景。

      a.介紹大雪節氣的由來和含義。

      b.描述大雪節氣的氣候特點和景觀變化。

      c.展示與大雪節氣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幫助幼兒直觀了解大雪節氣的景象。

      2.探究:通過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引導幼兒探究大雪節氣的自然現象和相關知識。

      a.引導幼兒觀察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狀、顏色和特點。

      b.引導幼兒了解大雪節氣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如冰凌、霧凇等。

      c.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實驗,如測量雪水的溫度、比較不同物品在雪中的保溫性能等。

      3.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和交流。

      a.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和實驗結果。

      b.引導幼兒互相提問和解答問題,加深對大雪節氣的理解。

      4. 總結:通過回顧和總結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并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自然現象。

      a.回顧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的發現和感受。

      b. 總結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

      c.引導幼兒思考與大雪節氣相關的其他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5.應用:通過布置作業、拓展活動等方式,引導幼兒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a.布置與大雪節氣相關的作業,如觀察日記、手工作品等。

      b.組織拓展活動,如參觀氣象站、科學館等,加深對自然現象的了解。

      c. 提供相關書籍或網絡資源,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和學習。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幫助幼兒直觀了解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

      2.采用實驗法,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實驗,加深對自然現象的了解。

      3.采用交流討論法,鼓勵幼兒互相提問和解答問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4.采用作業練習法,布置與大雪節氣相關的作業,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5.采用拓展活動法,組織參觀、實踐等活動,引導幼兒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五、課堂練習、作業與評價方式

      1.課堂練習:組織幼兒進行觀察、實驗、討論等活動,幫助他們掌握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

      2.作業布置:布置與大雪節氣相關的作業,如觀察日記、手工作品等,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3. 評價方式: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包括觀察幼兒的參與度、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綜合評價幼兒的學習效果。

      六、輔助教學資源與工具

      1.教學資源:提供與大雪節氣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以及相關書籍或網絡資源。

      2.教學工具:提供實驗器材、手工制作材料等教學工具,方便幼兒進行實驗和手工制作等活動。

      3.拓展活動資源:提供參觀氣象站、科學館等拓展活動資源,方便組織相關活動。

      七、結論

      通過本次幼兒園大雪節氣教案的`實施,我們成功地幫助幼兒全面了解了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培養了幼兒對自然現象的探究精神。同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實驗環節的設計需要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水平,作業布置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等。未來,我們將繼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八、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資源的優勢,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直觀展示了大雪節氣的特點和相關知識,有效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

      2.實驗環節的設計是本次教學的難點之一。我們在實驗器材的選擇和準備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部分實驗環節與幼兒的認知能力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優化設計。

      3.作業布置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探究欲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嘗試引入更多元化的作業形式,如繪畫、手工制作等,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4.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我們還需要不斷嘗試和創新。例如,可以在教學環節中增加更多與幼兒互動的環節,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通過本次幼兒園大雪節氣教案的實施,我們不僅幫助幼兒掌握了大雪節氣的相關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完善。我們將繼續努力提高教學效果,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4

      教學目標

      1.收集有關大雪節氣的傳說、民俗,通過收集材料,真正理解二十四節氣中“大雪”這一節氣的含義。

      2.感受大雪節氣的重要性,制作雪花圖片,增強幼兒動手制作能力,感受大雪節氣的文化底蘊。

      3.讓學生了解并認同“大雪”節氣,認識并喜愛傳統節氣,賦予傳統節氣新的時代內涵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二十四節氣大雪的材料收集,傳承傳統文化,建立起對節氣的認識。

      教學準備

      1.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與大雪節氣有關的資料、圖片等。

      2.搜集與大雪節氣有關的習俗。

      教學過程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告別小雪節氣,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民間有諺語“”。雖然我們還看不到“千里冰封,萬里飄雪;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景觀,不過薩提幼兒園中三班的孩子們已經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了“大雪”的歡迎儀式。

      活動一:美麗的“雪”

      這個季節,沒有春天的百花齊放,沒有夏天的濃綠盡染,也沒有秋天的五彩斑斕,但只要你看過一眼,便再也忘不了它的美。而雪正是這個季節的使者,你看那小雪花就像一個個小精靈,跳躍在孩子們畫筆下的`一幅幅作品中……看起來,中三班的寶貝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期盼著下場大雪堆個大雪人啦!

      活動二:冬天不怕冷

      大雪時節,天氣寒冷,中三班的小朋友周末在家時,不僅沒有睡懶覺,還不懼寒冷地和家人進行了戶外活動。這可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還培養了親子感情,對磨練寶貝堅強的意志也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哦!

      活動三:“雪藕暢想曲”

      “大雪吃藕,精神抖擻”。正直大雪時節,氣候干燥,除了喝足水,我們還要吃一些清熱潤燥的食物,比如蓮藕。快來看,中三班的寶貝們不僅喜歡吃藕,還用藕創作了一場絢爛的視覺盛宴——粘印畫《雪藕暢想曲》!

      盡管屋外寒冷,陽光卻依舊燦爛。大雪時節不見雪,這不是笑話,更不是冷幽默,也許,它已在醞釀中,在該來的時候自會紛飛而至,不也是另一種驚喜么?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幫助、分享,提升與不同年齡幼兒共同活動的體驗,增強幼兒善于合作的意識。

      2.了解大寒的由來及各地習俗。

      3.能背誦關于大雪的古詩,積極主動參與大雪的藝術活動。

      4.感受藝術活動的魅力,激發幼兒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大雪的習俗,積極參與大雪的藝術活動。

      難點:感受藝術活動的魅力,激發幼兒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雞蛋盤、顏料、卡紙、海綿棒、排筆、音樂、剪刀

      2.經驗準備:中大班幼兒有一定的`動手操作經驗,并認識操作過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你們來幼兒園的時候,為什么穿這么厚,有的小朋友還戴了帽子、圍巾、手套等保暖設施?

      2.對,現在已經是二十四節氣里的大雪,天氣越來越冷了。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大雪節氣吧!

      二、基本部分—游戲體驗

      1.了解大雪的由來和習俗。(觀看視頻)

      2.大雪都有哪些習俗那?

      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的信息。

      3.有一首古詩很好的描述了大雪時節,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

      4.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范讀《江雪》。

      5.大雪節氣還可以用很美的手勢舞來展示,我們一起來做一下吧。請大班的寶寶找一名小班的寶寶,一起做,并跟著老師的動作幫忙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糾正動作。中班的小朋友兩個人一組,互相幫忙學習手勢舞。

      6.出示作畫工具,請小朋友想想可以做哪些和大雪節氣有關的創意畫?

      7.將中大班幼兒按照年級分開,圍著桌子坐,每個桌子坐兩名幼兒。出示作畫工具,并請幼兒討論工具使用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8.請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9.展示幼兒作品。

      10.評價、小結。

      三、結束部分—拓展延伸

      幼兒按照年級組站隊,共同展示大雪手勢舞《大雪》。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6

      【活動目標】:

      1.加深幼兒對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學”的理解,讓幼兒了解大雪的來歷、習俗等知識。

      2.了解大雪的習俗知識。

      3.讓幼兒感受節氣文化、體驗大雪樂趣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是秋分,你們知道大雪是什么嗎?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氣溫將更低,白晝也將更短。北方有“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的諺語,也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雖然沒看到大雪,但卻給了楓葉萌寶們更多對“雪”的憧憬和想象。

      2.播放PPT,理解大雪的.來歷、習俗等知識。

      (1)師:12月7日是大雪,是代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開始了

      (2)師:大雪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較冷及大雪暴雪霧靂天氣,氣溫也會隨著一次次的下降。

      (3)師:大雪時節,天氣變得干燥,你們知道有什么習俗嗎?

      (4)師:你們知道大雪有什么習俗嗎?《吃紅薯粥,麥芽糖)

      (5)師:老師帶來了幾句關于大雪的諺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6)師;下面我們一起用黏土做雪人吧。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了解了二十四節氣之大雪的來歷、習俗,還知道了,你們回去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哦!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 17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大雪節氣。

      2、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間的感情。

      3、引導幼兒通過天氣變化,植物變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了解大雪節氣。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內容:

      介紹大雪節氣的風俗、農事活動、節氣故事、節氣兒歌、手工制作、親子活動等。

      大雪的由來:

      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大雪。

      大雪節氣的相關民俗: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大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大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

      曬魚干:

      大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大雪節氣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了;

      二候: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面的`陰氣下降;

      三候:萬物失去生機,進入嚴寒的冬天。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朋友們學到了那么多,都躍躍欲試的想要做一些有關大雪的東西啦!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懂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需要在他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24節氣大雪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24節氣大雪教案12-31

    24節氣之大雪大班教案(精選12篇)06-23

    大雪節氣教案06-30

    24節氣大雪的詩句09-23

    認識大雪節氣教案12-31

    幼兒大班大雪節氣教案(通用11篇)12-13

    認識大雪節氣教案09-22

    關于24節氣大雪的日記10-20

    關于24節氣大雪文案06-07

    幼兒大班大雪節氣教案模板(通用17篇)12-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va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