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

    時間:2023-02-13 19:59:3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1

      活動目標:

      1、對探究葉脈感興趣。

      2、培養觀察能力。

      3、嘗試對葉子進行分類、計數。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放大鏡若干、每人個橡皮泥、葉子標本若干。

      2、葉脈標志6個;書本標志6個(上面畫有不同的葉脈標志)。

      3、事先檢查幼兒園西側花園及附近小花園的安全性。

      活動過程:

      問題引入:小朋友,你認為葉脈象什么呢?所有葉子的葉脈長得樣嗎?

      小朋友認真地觀察,記錄所發現的葉脈。提醒幼兒注意保護葉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來。

      二、自由探索:葉脈真有趣。

      教師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葉脈;比較葉脈的粗細和紋路圖案。并啟發幼兒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下來并進行分類,也可用放大鏡觀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葉脈。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拓印的'葉脈,說說它們的花紋分別像什么?可以分成幾種?

      2、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師利用葉脈標志介紹該類葉脈的名稱。

      四、游戲:小樹葉找朋友。

      幼兒自選片葉子標本,觀察它的葉脈類型,進行分類游戲。

      師:今天,風阿姨要跟葉子標本做游戲,風起時,小樹葉就隨風飄舞,風停時,小樹葉就趕緊躲到它的書本里。

      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幼兒模仿落葉飄的動作,并擴充對葉脈種類的認識。

      五、自然結束:幼兒隨著風阿姨飄到活動室做新的游戲。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2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西瓜的外形特征。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并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習慣

      2、課件:圖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兒品嘗)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西瓜。

      (1)教師: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吃些什么來防暑降溫呢?

      (讓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教師:西瓜就是一種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歡吃西瓜舉起小手讓老師看看。

      2、觀察、認識西瓜。

      (1)西瓜是什么樣的?

      出示圖片:西瓜

      (2)請幼兒觀察、講述西瓜的外形。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西瓜是橢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讓幼兒猜測后,出示圖片。

      3、引導幼兒了解無籽西瓜

      (1)出示圖片:有籽西瓜,無籽西瓜的切面。

      請幼兒觀察后說出,兩個西瓜有什么不同。

      (有籽,無籽)

      (2)教師: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嘗西瓜

      (1)你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兒通過品嘗,感受西瓜的味道。

      5、畫西瓜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無籽西瓜,

      還品嘗了甜甜的大西瓜,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大西瓜好不好?

      (2)幼兒涂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綠色或淺綠色,西瓜瓤用紅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3

      一、活動目標

      1、保證合理睡眠,養成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

      2、學會科學安排雙休日的時間。

      3、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4、按時上學,不早到,不遲到。

      二、活動重難點

      使幼兒認識到不規律睡眠對自己的健康和休息的危害,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做到珍惜時間,提高效率。

      三、活動準備:PPT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聽老師講故事

      (二)想想說說

      1、說一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小華的行為有什么樣的問題

      2、分組討論:他的行為有什么樣的危害

      3、想一想怎樣幫助小華克服自己的缺點(討論、發言)

      (三)養成合理的起居習慣:

      1、師總結前面發言的結果:不規律的睡眠有哪些危害?

      (1)不能按時睡覺,就不能按時起床?

      (2)吃不好早飯,影響健康和一整天的'精神狀態

      (3)到校后情緒緊張,不能集中精力聽課

      (4)饑餓感隨時來襲

      (5)行為變得被動、懶散、缺乏朝氣

      (6)影響飲食、學習、鍛煉、休息以及身心健康

      2、說說怎樣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四)雙休日生活巧安排:

      1、自己說說自己的雙休日安排有什么樣的優點和缺點;

      2、同學們自由組合說說怎樣安排雙休日的時間才科學合理;

      (五)按時上學,不早到,不遲到。

      根據學校的到校時間要求,計算好自己上學從家來出門的時間,做到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到。

      (六)讀一讀:1.健康小貼士

      (七)2.健康小秘訣?

      (八)做一做:幼兒和家長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或休日時間安排表。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4

      活動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果數,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數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幼兒活動材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活動建議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

      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可在區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幼兒活動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感知花生的特征

      師: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農民伯伯收獲了很多果實,今天,他們有份果實要送給大班的小朋友,你們覺得可能是什么禮物?瞧,這是禮物的影子,你們有新的想法了嗎?說說你的理由。究竟是不是呢?請你們打開看看。請每位小朋友從盤子里拿一顆花生和她做朋友,一起玩一玩。教師啟發性提問:

      (1)你們手里的花生是什么顏色的?(黃色)

      (2)我們用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硬硬的)

      (3)我們來搖一搖,聽聽有沒有什么聲音?怎么會有聲音呢?(哦,原來是花生寶寶住在里面)

      2、用手剝花生,并記錄每個花生的房間和花生米的數量。

      (1)師:有的花生有一個房間,有的有2、3、4個房間(有誰手里的花生和我一樣?)

      (2)那你們想知道花生寶寶住的房間是什么樣的嗎?

      (3)請小朋友想辦法剝開看一看,并且把每個花生里住著幾個花生寶寶記錄在記錄卡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記錄卡應該怎樣記錄呢?

      (4)教師巡回指導:與個別幼兒交流剝花生的方法,指導幼兒記錄

      (5)將完成的記錄卡貼在黑板上,

      提問:你們有沒發現什么秘密?(花生房間的.數量和里面花生寶寶的數量相等)

      有沒有有的花生一個房間里有兩個寶寶,有的房間里是空的?呆會有機會的時候你們再去找一找。

      (6)集體交流剝花生的方法

      提問:老師想問問你們剛剛是用什么方法把硬硬的花生剝開的?(用手剝,用嘴咬,在桌上敲)

      剝花生時遇到什么困難?

      3、用工具剝花生

      (1)嘗試用工具剝花生

      師:剛剛我發現小朋友們很費勁才剝開一個花生,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把花生剝開?(幼兒相互討論剝花生的好方法)

      老師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特別的工具,瞧,這是什么?呆會你們可以用工具試試剝花生,看看能不能幫到你們。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用的什么工具,你是怎樣完成的?

      (教師總結各種工具的用法)

      你們覺得用工具剝花生好,還是手剝好?

      (2)使用工具和用手剝花生進行比賽,體驗使用工具又快又省勁。

      師:用工具剝是不是比用手剝的更快,下面我們進行比賽,兩組用手剝,兩組用工具剝,老師給你們相同數量的花生,看看用工具剝花生的小組是不是比用手剝的快。剝花生的時候,同一組的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

      總結:原來使用工具剝花生的確更方便!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用做工具幫助我們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多動腦筋去發現哦!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2、引導幼兒根據指示牌要求行動,并能隨音樂較有節奏的表演。

      3、讓幼兒體驗聲音給人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罐子32個、紅豆若干、核桃若干、米若干。

      2、指示牌紅豆、米、核桃。

      3、課件準備及音樂準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空罐子,搖一搖

      師:看看今天顧老師帶來了好多好多的罐子?

      師:罐子里面有東西嗎?(幼:沒有!)

      師:你怎么知道沒有?(幼:沒有聲音)

      師:沒有聲音可能罐子里沒有東西,打開罐子看看到底有沒有東西哦!

      2、老師轉身在罐子里放進一個核桃,搖一搖

      師:顧老師要來變魔術了,你再來聽聽里沒有聲音?

      師:現在里面有東西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聲音所以有東西)

      3、師小結:有聲音了,有聲音就是里面有東西了對嗎?

      二、聽一聽、猜一猜。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1、游戲挑罐子——教師請幼兒用耳朵找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師:我這兒呀有這么多的罐子,考考小朋友的耳朵誰的最靈?找一個里面有東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開的噢!今天用耳朵找一找哦!

      師:誰的罐子里有東西的?

      師:大家都有的啊!

      師:罐子寶寶保護好,罐子寶寶一直發聲音聲音也會啞掉的哦!

      2、聽辨聲音,為自己的罐子找聲音相同的朋友,教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成三組坐下。師:罐子寶寶都有聲音對吧?里面的聲音一樣嗎?聽聽,你的東西和他的東西一樣嗎?那我們來給罐子寶寶找找朋友。

      ①選出一名幼兒找聲音相同的罐子寶寶。注:先請一個罐子里是核桃的寶寶上前,因為核桃的聲音最容易辨認。

      師:我們先來請一個朋友,給你罐子里的東西找一個好朋友,找不到好朋友很孤單的哦,仔細聽哦!

      師:先聽聽他的,他來給你找了,誰是他的朋友?是他好朋友趕快站上來。

      ②教師拿大米罐子找朋友,因為大米與核桃聲音差別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物體的內部是有間隙的

      2、同一容器內的物體與物體間也是有間隙的。

      3、培養幼兒科學、有序、合理安排空間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托盤,一個空廣口玻璃瓶,石頭、小石子沙子、水若干,一把小勺、一根筷子,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桌上擺放的實驗用品

      1、石頭、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紙和筆。

      2、說一說,石頭、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動,石頭、小石子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摸起來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頭比小石子兒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無味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聞起來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來的`。

      二、探究的問題

      1、你能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都裝到一個瓶子里嗎?試一試。

      2、幼兒用兩種方法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裝到一個瓶子里。

      (1)先裝大石頭,再依次裝小石子兒、沙子和水。

      (2)先裝水,再依次裝沙子、小石子和大石頭。

      三、記錄實驗過程。

      1、說一說我的發現。

      (1)先裝了大石頭,因為大石頭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這樣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給填上了。

      (2)后來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間的縫隙填上了。

      (3)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裝沙子、小石頭和大石頭,沒有成功。

      四、實驗發現

      1、先裝大石頭,再裝小石子、沙子和水,這樣裝得較多。

      2、應把物品都裝進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敗了。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7

      活動目標:

      1有觀察探究靜電的興趣

      2在靜電游戲的操作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感官,感知靜電現象。

      3.了解不同材質的物體能否產生的靜電現象。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塑料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木筷、塑料筆、塑料袋、鐵勺、蠟燭記錄卡。

      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靜電現象,

      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與塑料袋摩擦,并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變前師: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范后,幼兒動手操作并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拿出塑料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教師做了什么動作。

      變后師:"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塑料袋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會起靜電(能夠吸起小紙屑和碎毛線),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師:想想你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接觸到的,大家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能在摩擦之后吸起小紙屑和碎毛線呢?

      2.幼兒自己猜想,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

      (四)嘗試操作

      師:請你試一試玩一玩,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的猜想對不對。

      1.幼兒動手操作,把木筷、塑料尺、塑料筆、鐵勺、蠟燭分別和塑料袋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毛線、碎紙屑,把操作結果記錄在記錄卡上,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并進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

      如: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天氣干燥時,長時間走路,由于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剎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ppt:靜電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靜電,大自然里到處都有我的存在。從一粒灰塵在空中飄蕩,到震天動地的電閃雷鳴,都有我靜電的作用,平時我很安靜,人們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當兩個物體摩擦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我了。除了塑料小棒摩擦塑料袋可以吸起紙屑、平時小朋友梳頭的時候有時會感到頭發跟著梳子飄了起來,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開玩笑,另外,我最喜歡干燥的環境。在空氣干燥的冬天,有時小朋友的手和別人猛的一碰,會感到被電了一下,還有小朋友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聽到"滋拉滋拉"的聲音,關了燈還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現在你們認識我了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非常有意義的課哦!孩子們的興趣也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積極性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讓便我能夠改進!讓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不足之處:

      1、開始部分,我的語句組織的'不太好,所以有的孩子沒聽清我的問題,所以一時孩子沒摸到頭腦,后來我是又經過引導后,孩子漸漸的明白,并能自覺操作了,方法也越來越新穎、有趣,很讓人欣慰!在語句方面以后要加油!

      2我可以將“小章魚”這一環節可以放到開始部分,這樣更能調動起孩子的激情;

      3、碎紙屑我是準備了一個小方盒子,可是做完實驗后,弄的到處都是,以后在做實驗時我要先

      講清規則,讓孩子有意識些,這樣也不會弄那都是了;

      4、如果我下次要講的話,我一定會準備的更充分些,讓孩子在不同的物品中去體驗摩擦起電的樂趣!加油!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小球站穩的多種方法,體驗操作中的樂趣。

      2、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能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樂于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乒乓球、皮球、棒球若干。

      2、毛巾、積木、瓶子、沙包、紙、紙卷、茶杯、剪刀、碗、筷子、樹葉、勺子、乒乓球拍子、報紙、籃子等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球,讓幼兒對玩球產生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球,你們認識它們嗎?

      教師出示:乒乓球、棒球、皮球

      2、幼兒玩球,教師在旁觀察,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教師:現在我們每人拿一個球來玩一玩,在玩球時候,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也可以試一試其他小朋友的玩法,還可以換其它的球玩一玩。

      3、幼兒說一說自己玩球的方法。

      教師:老師發現你們的玩法真多,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玩球的呀?

      二、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動手探索:利用多種物品讓小球站穩。

      1、通過收球,讓幼兒發現問題。

      教師:小球玩累了,我們一起把小球放到桌上休息一下吧。

      教師:剛才在放球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小朋友的球總是站不穩,會滾到地上去?

      2、幼兒表述自己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教師:請你們想個方法,讓小球在桌子上站穩的?

      3、幼兒動手探索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物品,請小朋友試一試這些物品能不能讓小球站穩?如果你找到讓小球站穩的方法,你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教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用什么物品讓小球站穩?

      (2)教師:小朋友想出這么多讓小球站穩的辦法,還有一個物品很少有小朋友用到?看,是什么呀?(幼兒:紙。)

      教師:我要讓小朋友探索探索,怎樣用這張紙讓小球站穩呢?

      我們動手試一試,如果你想出好辦法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做到的?

      教師:哪個小朋友來說一說自己探索的方法?

      三、延伸活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探索,想到很多讓小球站穩了辦法。我們班小朋友真棒,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能讓小球站穩,下課后我們再繼續尋找,然后把這些方法記錄下來。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活動《魔術妙妙手》優秀教案09-30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6-13

    幼兒園科學的活動教案04-02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11-02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11-16

    大班鉆空空科學優秀活動優秀教案06-16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豆豆家族》優秀教案06-22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豆豆家族》優秀教案08-25

    幼兒園科學教案優秀02-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爽视频在线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