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景山教案

    時間:2023-03-04 13:1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秋游景山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游景山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秋游景山教案

    秋游景山教案1

      第一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抬頭望去,山頂上的萬春亭紅柱黃瓦,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段話中的“映襯” 這個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一位教師是這樣教學的:

      師:誰能告訴大家,“映襯”是什么意思?

      (學生紛紛舉手,要求發言。)

      生:“映襯”就是“襯托”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字典里查出來的。

      師:那“映襯”“襯托”到底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它們講清楚?

      (此時學生感到困難,無人舉手回答。)

      師:看來要真正學懂一個詞語,還不是查字典那么簡單,還得讀讀課文中的句子,找出課文中是什么“映襯”什么。

      (學生開始細讀課文,然后紛紛舉手。)

      生:是茂密的樹林“映襯”著紅柱黃瓦的萬春亭。

      師:(出示“萬春亭”的小圖片)這是什么?美嗎?

      生:萬春亭。美。

      師:(出示“樹林”的大圖片)這是什么?

      生:茂密的.樹林。

      師:(演示:用“樹林”的大圖片作背景,把“萬春亭”的小圖片放到背景上去。)你們覺得這“萬春亭”怎么樣了?

      生:萬春亭好美啊!

      生:萬春亭比原來更美了。

      師:對了,像這樣一種事物在另一種事物的對照下,更突出了,更美了,就叫做——

      生:(齊答)映襯。

      師:(出示課文句子: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像一幅美麗的圖畫。)誰能給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并且不改變原來的意思?

      生:在茂密的樹木映襯下,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茂密的樹木映襯著紅柱黃瓦的萬春亭,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茂密的樹木把紅柱黃瓦的萬春亭映襯得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①(什么)在(什么)的映襯下 ————②在(什么)的映襯下,——③(什么)映襯著(什么),——④(什么)把(什么)映襯得——。這是“映襯”的四種用法,下面請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來說一個句子。)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氣氛相當熱烈。)

      評析

      這個訓練克服了詞語教學中重抽象釋義,輕形象感知的積弊,從具體的語言文字入手,借助形象的圖片演示和句子的變式訓練,引導學生親身去感受領悟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整個訓練經感知理解為起點,以積累為手段,以運用為目的,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實乃詞語教學的“高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中,教師不但準確了解學情,而且還能充分展示學情,抓住學生所遇到的困難,并以此為教學的契機,細致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秋游景山教案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2、能按瀏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課題秋游景山,請學生說說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事件等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的讀音;想一想課文寫到了作者瀏覽了哪幾個地方(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2、學習生字詞(本課生字基本上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掌握字音字形,課堂上不用花過多的時間)

      3、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進公園大門寫在景山公園大門口看到的美麗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們沿著山路來到果園。(過渡句)寫在果園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離開果園,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道拾級而上,來到了萬春亭。

      (過渡句)寫在萬春亭舉目眺望美麗的北京城。

      (三)重點學習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該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想,在公園大門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以山為中心,山頂上是萬春亭,山腳下是大花壇。

      3、朗讀體會兩句話的特點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體指名讀,再評讀,說說誰讀得好,請這位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讀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樹林映襯下的萬春亭比作一幅美麗的圖畫,以此來說明景山公園內景色的美麗)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大花壇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態的用法,說明花壇里花不但顏色多而且形態美。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第一段,使學生產生對景山公園美景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

      1、能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寫生字詞語

      3、完成作業本上相關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海棠、蘋果、大柿子)、特點。讀:描寫優美的句子。悟:詞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說:感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說說看到過的類似的情景)。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并好好地讀一讀。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出現北京的優美景觀,請學生配上解說詞(A類同學可以按照課文中的語言,B類學有余力的同學在掌握課文的同時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體會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麗、壯觀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觸,請你說一說。

      作者又是怎樣想的呢?請體會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業

      1、聽寫詞語

      2、完成作業本相關練習

      3、試著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修辭方法寫句子

      3、能學習課文的寫法,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進行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最快

      2、請各自然段背誦的擂主說說自己背誦的訣竅。讓大家一起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

      3、摘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好好地讀一讀并能說出喜歡的理由。

      4、有條件可以登上學校附近的山或樓房,看看紹興的景色,說說登山(樓)觀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順序)。

      三、作業: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記錄下來

    秋游景山教案3

      教學目標 :

      1、 能領悟作者按方位順序,有重點地記敘游覽過程的寫作手法。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7自然段。

      3、 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1、激情導入 :

      同學們,你跟著旅游團去旅游,是誰領著你們游覽的?(導游)

      今天,我們正好有一個旅游團想去北京的景山公園游玩,請你來當小導游好嗎?

      我們一起出發吧!

      2、讀課文,畫導游圖:

      1)老師現在是游客了,小導游,請問今天你準備帶我們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物?導游圖準備好了嗎?

      2)請我們的小導游趕緊畫一張導游圖,我們好出發去游玩啊!

      3)填圖(完成事先發下去的一張圖)

      4)請X導到電腦上來點一點,告訴我們今天游覽哪些景點。

      哦,我看明白了,原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景物啊。

      4、仔細學文,介紹景點:

      好的導游到每個景點都會向游客介紹,請你讀課文準備,把你最喜歡的景點,介紹給大家。

      1) 同桌互相介紹

      2) 指名介紹

      3) 指名三人有順序地介紹,一人介紹一個景點。

      5、積累

      1) 讀課文,選擇你最喜歡的語段讀一讀,然后把它記在腦子里,以后向別人介紹。

      2) 自由準備。

      3) 指名讀或背。

      6、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上剩余作業 。

    秋游景山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品讀課文第二段,理解主要內容,感受果園迷人的秋色。

      2、理解課文第三段,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作者按方位順序寫景的,并能有感情地讀。

      3、感受首都北京文化園林建設和現代化建筑的雄偉,激發學生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景物的美。

      教學準備: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秋游景山》,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景山公園的大門。抬頭望去看 了山頂上的萬春亭,還領略了山腳下大花壇的美景,現在我們又沿著山路去游覽果園,欣賞那兒迷人的景色。

      二、學習第二段:

      1、讓我們一起先來聽一聽,看一看。

      課件出示:配有錄音的果園美景。

      2、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說)。

      課文具體是怎么寫的,同學們自己想不想讀?請打開課本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二段,讀通順。你覺得讀一篇不夠還可以再讀幾遍。

      3、學生自讀。

      4、同學們讀得有滋有味,那你最喜歡的是哪些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微笑;紅艷艷的大蘋果像擠在一起的胖娃娃,扒開綠葉笑瞇瞇地往外瞧;金黃的柿子把樹枝壓彎了腰。(大部分學生找了這句。)

      5、其實方老師也對這里的景色作了一番描寫,請看:出示句子:

      海棠果在枝頭搖動著,大蘋果長在枝頭,大柿子掛在枝頭。

      (1)、你覺得老師寫的怎么樣?老師要請你說說理由,書上的句子好在哪兒?

      (2)、學生自讀這兩段話體會,小組討論。

      6、交流匯報:

      (1):哪位同學來說說,好在哪兒?

      海棠果:寫出了海棠果的什么?你覺得怎么樣?它好象想對大家說?(出示課件海棠果圖)。

      老師小結: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海棠果的形狀,樣子非常可愛,誰能通過朗讀把它那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指導朗讀:先試讀,指名讀,齊讀。

      (2)、還有嗎?好在哪里?

      交流大蘋果、大柿子句。出示相應的圖。

      顏色、動作詞去理解。

      指導朗讀。

      小結:同學們的小眼睛非常厲害。書上的句子確實生動,不像老師寫的干巴巴的。

      學生齊讀

      7、小作者把果園里的水果當成了人來寫,寫出了水果的顏色美,果實多,個兒大。

      同學們能否用一個詞來概括?到書上找找。板書:果實累累。

      出示句子:果園里真是果實累累。面對這么美的景象,我們仿佛聞到了成熟果子香氣四溢,惹人喜愛。怪不得作者說怪不得作者說――(出示最后一句: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小結:先概括后分述再總結。

      8、齊讀。

      三、學習第三段。

      1、談話: 在秋色的裝點下,古老的北京城更顯得雄偉壯麗,讓我們沿著青石鋪成的山路拾級而上,登上萬春亭,去觀賞一下吧!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3-7自然段。

      2、學生自讀。

      3、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那么你讀時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說。

      4、是的,北京城的景色都十分美麗。出示課件:圖。

      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怎么寫下來的?

      (1)、請學生拿出作業,填好順序這一欄。

      (2)、學生答:出示方位詞。

      (3)、通過這道題的練習,你發現了什么?

      5、老師想請同學們四人小組來學習,請你們選擇喜歡的一個方位的景色來學。

      (1)、討論選擇。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填好相應的表格。然后請學生深入學習,仔細讀這一段話,體會這一方位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

      (3)、交流匯報:

      A、朝西望:放大圖。認為美,美在哪里?學生答。(先交流景物。出示詞語。)

      能否美美的讀一讀?

      小結:你們看這里塔美,水清,加上一只只游船,這自然風光顯出一種寧靜的美,真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齊讀。

      B、向南望:交流景物。站起來說說喜歡什么?簡單介紹。出示圖片。

      體會到了什么?(簡單介紹故宮。:體會古代建筑的莊嚴、雄偉。)

      我們能否通過朗讀把這個特點表達出來。

      指導讀。

      小結。

      C、往東看:交流景物。出示圖

      理解:鱗次櫛比、縱橫交錯。

      一幢幢、一排排、一座座,這些詞你讀懂了什么?

      指導讀。

      小結。

      6、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會怎么想?

      學生答。

      是啊!北京的美,不僅有寧靜的美,更有現代化繁華的美。我們從這里不難體會出首都北京正邁著前進的腳步,所以作者說―――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7、剛才我們觀看了圖片,讀了課文,就好象自己真的在那里觀賞美景。現在假如有些外國朋友登上萬春亭,請你當導游,你是否能把這里的美景向客人們介紹一番呢?我們先來準備準備,你自己選一個方位的景色說得生動具體,可以用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學生準備。

      交流。

      四、總結。

    秋游景山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2、3段,理解詞語果實累累、拾級而上、舉目遠眺、盡收眼底、鱗次櫛比的意思。

      2、讀懂作者按游覽順序及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點事物寫出其特點的方法。

      4、讓學生感受到景山公園美麗的秋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重點學習第三段,讀懂作者按方位順序觀賞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入角色,相互協作,自主感悟。

      1、走進大門。復習朗讀第一段,再現情景

      2、進入果園。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果園圖。(整體圖,果實累累局部圖)

      (2)交流感受。觀察說圖,體驗果實累累(說品種,說數量,說重量,說特點。)

      (3)學文體驗。讀第二段。劃:景物、特點。悟:詞句美。說:感悟體驗

      3、登亭遠眺

      (1)情景感知。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北京。

      (2)學文體驗。自讀:讀遠眺北京城西、南、東三個方向的美景的詞

      自悟:劃出描寫景物及特點的詞句,體驗詞句美。

      (3)作交流。說說自己登亭遠眺中哪個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隨機出示相應畫面

      交流感悟體驗:重點討論描寫景物特點的`詞句,讀懂課文如何寫出北京城的美麗,體驗文字美舉目眺望(美麗)

      朝西望:潔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莊嚴金裝雄偉延伸

      往東看:鱗次櫛比新型縱橫交錯巨人的步伐

      (4)再現情景,梳理游蹤

    秋游景山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2、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7自然段。

      4、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課時安排:

      3課時

      1、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2、讀懂課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聯系上下文說出詞義。

      3、詞句訓練和朗讀、背誦的訓紅練,學習按全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知道大意

      2、學會8個生字,讀準“累、拾、禁”這3個多音字的讀音;讀寫“涼爽”等11個詞語

      3、能按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嗎?

      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要求:a通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劃出來,按要求自學。B想一想:課文寫了誰,游覽了景山公園哪幾個景點?用記號標出。

      (2)交流自學結果:指名試讀課文,評議、正音。特別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級而上”中的讀音,“累”在“果實累累”中的讀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讀音,讓學多讀幾遍。注意生字“壓”與“莊”,“伐”與“代”的區別。

      (3)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說說課文寫了“我們”游覽了景山公園的哪幾個景點。(景山公園大門、果園、萬春亭)

      根據單元提示,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本課作者以地點變化寫游覽的`經過,可以參考表示地點的詞語分段。讓學生劃出表示地點的詞語再分段。

      四、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四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說說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態、盡收眼底、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

      3、激發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抽讀一些生字,回憶課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課

      (一)閱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你能不能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默讀課文,把具體描述“萬春亭”和“大花壇”的句子用“-------”劃下來,認真讀一讀。

      (二)閱讀第二段(第2自然段)

      想一想:這一段的第1句話可以省略嗎?寫了它有什么好處?“果實累累”是什么意思?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出示一段話:

      果園里的果樹果實累累。海棠果在微風中搖動,一只只蘋果又紅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掛在枝頭。

      這段話與課文中哪幾句話相似?你喜歡哪一段話?(可以說喜歡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讀表示)

      用“我們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說說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三)讀第三段(第3—7自然段)

      請學生用各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級而上”、“舉目眺望”、“盡收眼底”的意思。

      再讓學生填空

      ()樓房()廠房()立交橋

      理解“屹立、淡雅、鱗次櫛比、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說說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回憶全文的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指導完成部分作業。

      2、讓學生學習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詞語。

      2、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

      二、指導朗讀、背誦

      1、請學生自己選一個你認為寫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讀。

      2、抽讀,師生評議。

      3、以各種形式齊讀。

      4、在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背誦。

      三、指導完成作業

      學生自己提問(你認為比較難的題目),可以由同學幫忙解答。

      四、回憶課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引導學生用上方位詞(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秋游景山教案】相關文章:

    秋游景山教案06-22

    秋游景山的教案06-22

    秋游景山教案03-04

    秋游景山教案范文06-22

    《12 秋游景山》教案06-22

    秋游景山的感知教案07-02

    小學語文《秋游景山》教案06-22

    《秋游景山》教案設計06-22

    小學語文《秋游景山》教案08-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久久亚洲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思思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