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摘果子》教案

    時間:2023-03-05 13:16:0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猴摘果子》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猴摘果子》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猴摘果子》教案

    《小猴摘果子》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感知7以內的數。

      2、能進行數物匹配,并根據數量的多少進行排序。

      3、增強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數字卡片(5、6、7)人手一份。水果圖片若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多媒體,導入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他是誰呀?(小猴)秋天到了,小猴要摘果子送給小朋友們。”(出示多媒體:三棵果樹,梨5個,蘋果7個,柿子6個。)

      提問:“你們看見了什么?”

      “小猴也看見了。猴摘了幾只梨?幾只蘋果?幾只柿子?”

      2、數量配對

      (1)“請小朋友幫小猴摘的果子找一個數字朋友。找到后把數字高高的舉起來。”(放多媒體證實幼兒的答案)

      (2)“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裝一種果子,裝的果子的數量要和

      小猴裝的一樣多。”幼兒自由選擇水果,進行操作。

      提問:“你裝了幾個什么水果?”

      3、按順序給水果排隊

      “小猴說呀要請小朋友來幫個忙,給這些水果按從少到多,數字從小到大的的順序來排隊。誰該排在第一呢?”

      4、小猴要把它的果子送給它的好朋友小兔、小貓和小狗,一樣多的水果送給一樣多的'朋友。

      5、分組活動

      “小猴出了幾道題目要考考我們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信心做?”教師講解題目要求(點卡接龍、添去點子)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進行練習。

      6、評價幼兒作業。

      “你做了什么?你是怎樣做的?”

      活動反思:

      《小猴摘果子》 是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的內容,這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教師不僅要幫助幼兒掌握,而且要引導幼兒逐步能夠不受物體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小猴摘果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勇敢迎接挑戰,積極愉快參加活動。

      2、練習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3、在活動中保持合適的前后距離,不碰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能較靈活地手腳交替向上攀爬攀登架、爬網等大型玩具。

      2、物質準備:將各種自制水果放在滑梯上,小背簍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重點:

      運用示范、游戲的方法,指導幼兒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

      活動難點:

      在向上攀爬較光滑物體時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猴操,充分活動身體。

      2、學習游戲:“我是靈巧的小猴子”。

      (1)交待游戲角色,通過提問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了解活動規則。

      (2)第一次爬山(滑梯斜坡)。

      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提醒幼兒雙手抓牢后再移動雙腳。

      (3)第二次爬山。

      請幼兒介紹腳踩得更牢固的好方法:腳可以用力蹬著滑梯,踩穩后,兩只腳輪流向上移動。

      (4)第三次爬山。

      幼兒背好背簍,游戲開始。從滑梯面斜坡向上爬,一直爬到頂部一個果子放到小背簍里,然后順著扶梯走下來,把果子放在筐子里,游戲反復,直到果子全部摘完。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動作:揉揉胳膊、甩甩手、踢踢腿,一起抬著果子回家,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是以情景貫穿起來的游戲型活動,具有挑戰性。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都能積極參加,完成目標要求,靈活地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斜坡。活動過程中,教師采用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怎樣才能爬上陡峭的'山峰?”讓幼兒通過自由的討論,反復地探索和嘗試,掌握手腳交替向上攀登滑梯光滑斜坡的方法。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活動表現,及時發現幼兒遇到的問題和創新思路,如:“在爬山時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誰有解決的好辦法?”等,請幼兒做示范,介紹腳踩得更牢固的好方法“腳可以踩著滑梯兩側的圍欄格子,這樣爬得更快更省力氣”,從而進行生生互動,互相學習好的經驗。活動難度層層遞進,有徒手攀爬到背簍攀爬摘果子,難度逐漸加大。幼兒在自己慢慢嘗試中,能力逐步提高。不僅得到了身體素質的鍛煉,還形成了自信、勇敢、意志堅強的好品質。對活動的建議是幼兒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不同高度的滑梯斜坡,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小猴摘果子》教案3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柿子樹上有幾只柿子?

      幼: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柿子樹上有7只柿子。

      二、給水果排隊

      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一盆是梨。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蘋果。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柿子。

      第一盆有幾只梨?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五只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第二盆有幾只蘋果?第二盆有6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第三盆有幾只柿子?

      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梨排在第一;6只蘋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看!小猴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師: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給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物匹配。)

      師:為什么把梨分給小兔呢?

      幼:因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樣多,都是5只。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

      2、看!小猴來到小貓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貓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貓?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蘋果分給小貓吃,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物匹配。)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貓?

      幼:因為蘋果正好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有幾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給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物匹配。)

      師:為什么把柿子分給小狗?

      幼:因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四、分組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五、作業評價

      六、活動結束

      師:小猴的.果園里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

      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活動評價:

      《摘果子》這一活動運用了我們自行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這一課件以小猴與小朋友做游戲的形式展開并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游戲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為幼兒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現多媒體系統的運用是幼兒園數學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難點的有效途徑且每一部分結構緊湊,使幼兒在動眼、動手、動腦與動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鞏固記憶,發揮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小猴摘果子》教案4

      一、目標:

      1、激發嬰幼兒有參與游戲的愿望。

      2、初步發展嬰幼兒的跑、跳動作。

      3、促進嬰幼兒大腦皮層的運動能區和腦干的前庭神經核的發展。

      二、準備:

      小猴掛飾每人一個,猴爸、猴媽掛飾各一個,果子若干,蘿筐一個。

      三、過程:

      (一)導題:

      1、交代身份:

      師A:"我是猴媽媽。"師B:"我是猴爸爸。""嬰幼兒們都是猴嬰幼兒。"

      (二)游戲《摘果子》

      1、猴媽:"今天天氣可真好,猴爸爸,咱們帶猴嬰幼兒們到山上去摘果子吧。"

      猴爸:"好啊?小朋友們咱們到山上摘果子去嘍。"

      2、大灰狼出現。

      "呀,大灰狼來了,嬰幼兒們快跑。"(練習跑的動作)

      3、摘果子。"山上到了,睢,這是什么呀?我們一起摘吧。"嬰幼兒跳起摘果子。

      (三)品嘗果子。師引導幼兒將剝下的果皮扔進垃圾桶里。

      教學反思:

      《小猴摘水果》這一活動以小猴為主要線索,將教學活動有序的分為四個部分。

      一、通過游戲《摘水果》讓幼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群。

      二、通過給《水果排隊》使幼兒能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并且能根據數量的多少把物體按順序排隊。

      三、游戲《分水果》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

      四、在上述幼兒以掌握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一些操作的練習進一步加強鞏固,四個部分層次鮮明,結構合理。

      由于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制作了色彩鮮艷的教具,對于正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中班幼兒來說,是很有興趣的,所以活動開始幼兒便被吸引到活動情景中來了。

      整個活動我以一個故事貫穿始終,游戲性強,幼兒參與的部分較多,所以整個活動幼兒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活動中,回答問題活躍、積極、課堂紀律良好。

      在以后的活動那個中應充分體現幼兒為主,讓幼兒腦、手都動起來,讓他們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起引導所用。

    【《小猴摘果子》教案】相關文章:

    《小猴摘果子》教案設計07-09

    小班綜合游戲小猴摘果子教案07-04

    小猴摘果子童話作文05-28

    小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猴摘果子》09-2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猴摘果子》09-28

    摘果子教案08-22

    《摘果子》教案02-16

    摘果子教案09-05

    摘果子教案08-12

    《摘果子》教案0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 | 欧美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午夜免费啪视频国产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