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

    時間:2023-03-13 14:59:52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1

      教學要求:

      1、通過描寫秋景的詞串進行字詞句的結合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左右都有豎筆的鋼筆字。

      4、說說寫寫——留言條。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麗秋景圖。看到這么美麗的秋景圖,想不想學習和它有關的詞語呀?這些詞語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翻開書,自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誰準它?

      (3)自由讀: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詞串表現的情景。

      (4)小組合作練習:在小組里美美地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有味。小組推薦同學讀給大家聽。

      (5)評議。

      2、第二部分。

      (1)審題明確題意。

      (2)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美美地讀一讀,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美情景。

      (3)學生自由確定作畫方法(獨立、合作),完成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舉辦“小畫展”,在展示自己的圖畫的同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師生共評,選出“小畫家”。

      3、第三部分。

      (1)審題:指名讀。

      (2)你知道哪些詩是描寫秋天的?能吟一吟嗎?

      (3)能把你們吟誦的詩句和你們畫的畫聯系起來嗎?

      (4)寫一寫。

      二、教學第三題:學寫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指導觀察:它們是什么結構呢?左右兩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筆畫,是什么?

      3、怎么寫才好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發現”吧:右邊的豎要比左邊的'豎寫得長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駕結構和布局。

      5、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6、展示寫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指名復述《臥薪嘗膽》。

      (2)自由讀,要求能邊讀邊聯系課文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3)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條成語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組學習:理解、交流自己的認識和發現。

      (5)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恥辱。忍受恥辱。以曲求伸:意為尺蠖(huo)彎曲身子,是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為進。

      救亡圖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奮進:促使人奮勇前進。

      羽毛豐滿:比喻力量已積蓄充足。

      (6)練習讀背:自由讀背、同座位互相練背。

      (7)反饋:指名試背,齊背。

      (8)說一說你曾經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成語。

      3、教學第二部分。

      (1)自由練讀,要求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體會這些名言警句強調了什么。

      (3)討論:你讀懂了什么?教師對難點進行講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4)自由練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韻味來。評議:引導學生評議是否能讀出感情和韻味來。

      (5)練習背誦:自由背誦。

      (6)反饋: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意:今天我們學生“斜撇”和“長撇”的運筆方法。

      2、教師書寫斜撇和長撇,指導運筆方法。

      斜撇,從豎中線稍右起筆,向左底角線撇出,筆鋒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學生練習寫斜撇。

      長撇,起筆同懸針豎,下行到橫中線下向左撇,提筆出鋒,懸空收筆。學生練寫長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說說寫寫

      1、審題。

      (1)揭示說說寫寫的話題:學寫留言條。

      (2)學生自讀范例。

      2、指導

      (1)教師談話:“留言條”就是用書畫形式留下要說的話,一般是離開某個地方或某個場所時留下的。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寫“留言條”。

      (2)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寫留言條,寫留言條應該注意什么。小組內討論。

      (3)匯報交流:寫清給誰看的,寫清留下的話,還要寫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時間。

      (4)指名說格式:

      ①先寫條子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②再寫具體內容,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③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邊寫。再另起一行靠右寫日期。

      (根據自己留言的內容,同桌互說,并糾正。注意禮貌用語)

      3、打開作業本,試寫留言條。(注意格式)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3、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朗讀。

      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6、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7、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地說:“剛才。”

      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地說:“是。”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茍]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五、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六、作業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板書設計:

      第一朵杏花

      竺精確觀察

      可

      楨一絲不茍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認識“囊、級、露”等13個生字,會寫“念、級、段”等13個字。

      2.讀準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讀準含輕聲和多音字的詞語。

      3.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4.聯系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5.學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學重點: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仿照寫一寫。

      教學難點:

      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仿寫一段心理活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3個字。

      2.讀準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讀準含輕聲和多音字的.詞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老虎的圖片)(課件出示2)

      師:同學們都認識著這張圖畫嗎?

      師:老虎有什么本領?

      (學生自由說。)

      (師補全板書題目: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看到這個詞語,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窩囊”的老虎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可以把你喜歡的內容多讀幾遍。

      (生讀書,時間要充裕,使每個學生都能讀完)

      師:(檢查讀書,了解讀書情況)誰來讀自己喜歡的內容?

      師:剛才讀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誰來告訴大家呢?(課件出示3)

      出示提示語:我(誰)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結果演砸鍋了。

      師小結: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結果。可以用上課文中的關鍵詞。

      2.老師從課文中找了一些詞語,考考你們都讀得準確嗎?(分組出示課文中的詞語)(課件出示4)

      演技撤換砸鍋笨拙逗樂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頭罩羨慕(易讀錯)

      角色四腳著地直沖腦門露臉哄堂大笑(多音字)(課件出示5)

      窩囊糨糊虧得窟窿比劃將就打瞌睡(這組加粗字)(輕聲詞)(課件出示6)

      接連不斷唉聲嘆氣垂頭喪氣踱來踱去通情達理(成語)(課件出示7)

      3.哪些詞你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詞充滿生活氣息,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

      4.哪些詞你不明白意思?先從課文中找出含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猜猜是什么意思?換個別的意思相同的詞試試。

      (生說,互相補充,教師相機指導。)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囊、級、露、角、羨、殷、豁、撇、霉、虧、哄、拙、砸”(課件出示8)

      “囊”應讀一聲,不要讀成二聲;“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讀“jiǎo”,在“角色”中讀“jué”;“豁”應讀一聲,不要讀成四聲。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念、級、段、倆、練、褲、改、逃、虧、挖、堂、砸、鍋”(課件出示9)

      指導書寫:“念、堂”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書寫時要中間寬一些;“級、段、倆、練、褲、改、挖、砸、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段”的第一筆是撇,不要寫成橫。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四、布置作業,鞏固所得

      1.熟讀課文。

      2.把每個字認真寫三遍,同桌互相檢查糾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3.聯系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4.學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字詞,掌握內容

      1.聽寫詞語。(課件出示11)

      班級一段兄妹倆排練連衣褲

      改變虧得挖了哄堂大笑砸鍋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體會心理

      1.(出示提示句)(課件出示12)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邊讀畫出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看著同班小朋友在臺上又唱又跳,我……

      老師挑選演員分派角色的時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不好時,我……

      老師鼓勵我說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時,我……

      在老師指導我怎樣演老虎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還是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得窩囊時,我……

      演出時,我聽到臺下一陣哄堂大笑時,我……

      演完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我……

      我至今還不明白……

      2.請你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說一說演出前后我的幾次心理變化。

      (板書:期待自信緊張不明白)

      3.為什么演出的過程我“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了”,你有過緊張得的時候嗎?回想一下,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三、創設情境,仿寫心理

      1.心理活動是指我們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動變化寫得豐富而生動。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情,你能說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詞語嗎?兩字、三字、四字看誰說得多?(難過后悔快樂激動興奮得意美滋滋垂頭喪氣興高采烈……)

      2.下面這些情況你遇到過嗎?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又會想些什么?(說一說)(課件出示17)

      試卷發下來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錯得都是計算題,我……

      放學路上,我……媽媽做了許多好吃的菜,可我……媽媽問:“期中試卷發下來了嗎?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試卷拿給媽媽,媽媽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我心想……可沒想到媽媽看了我一眼,并沒有批評我,而是安慰我說:“這次沒考好不要緊,自己找找原因,爭取下次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

      四、變換題目,開導作者

      1.作者一直覺得自己演砸了鍋所以不開心,你覺得“我”真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嗎?誰能把題目改一改。你想怎么開導“我”呢?(引導學生說:“我”是一只可愛、有趣的大老虎,給大家帶來了快樂。)

      2.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論是高興的,還是難過的,不論是好事,還是傻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平時同學們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及時記下來。

      五、作業

      寫讀后感或者寫自己親身經歷的這樣的事情。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4

      教學要求: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鈴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練習。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

      (2)梧桐樹的落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

      (3)棕紅色的小雨靴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

      (4)我還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樣子寫詞語。

      (濕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綠油油)的麥苗(青靈靈)的樹葉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講述故事內容。

      3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會用“建議”造句。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講述故事

      1板書課題:臥薪嘗膽。領讀課題

      簡介“臥薪嘗膽”的故事:春秋時越王勾踐,曾被吳王夫差打敗,被圍困在會稽山,萬般無奈之下屈膝求和。后來,他為了使自己不因為生活安樂而忘記恥辱,夜間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處懸掛苦膽,吃飯、睡覺之前,都要嘗嘗那膽的苦味,激勵自己的斗志。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

      2從剛才講的故事里,誰已經想到題目“臥薪嘗膽”中的“臥”、“薪”的意思?

      (臥:睡。薪:柴草)“嘗”呢?(用舌頭添一添或吃一點兒試試。)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臥、薪”是什么意思,和剛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學生查字典對照。)

      二初讀指導。

      1出示內容提要: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2)勾踐戰敗求和,受盡屈辱。

      (3)勾踐臥薪嘗膽,發奮圖強。(4)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各自默讀課文,對照“內容提要”將課文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為一段)

      3本課生字詞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讓我們重點讀這一段,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謀臣、萬般無奈、后患

      (2)聯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議、表示、驕傲

      (3)一般了解:會稽、勾踐、夫差

      4出示生字:吳勾踐示謀臣免患議

      (1)我們怎樣記住這些生字?誰有好辦法請提出來!

      (2)如有學生提出“謀”是“”和“某”,“踐”是“足”字旁加上“線”的'右半邊,教師可以表揚學生能主動識字。

      (3)“臣”書空:筆順是橫、豎、橫折、橫、豎、豎折。特別強調最后一筆是豎折。

      5寫字指導。

      (1)吳、患上下結構,注意讓下。

      (2)踐,左右結構,要寫的緊湊。

      (3)免,第六筆是長撇,穿過扁“口”下方,最后一筆豎彎勾,彎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鋼筆描紅。

      三作業

      1練習寫生字。2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故事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吳國謀臣后患免除勾踐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分幾個部分,具體怎么分。

      三、精讀訓練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內容?

      (1)這一段講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國家。

      (2)教者講“長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東部一帶。

      2、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寫越王“臥薪嘗膽”的有關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1)指名讀:“晚上,總要……嘗嘗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釋“臥”、“薪”、“嘗”、“膽”四個字的詞語。

      (“臥”,睡;“薪”,柴草,“嘗”,嘗嘗;“膽”,苦膽)

      (2)越王為什么要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①通過“白天”、“晚上”、“每頓飯前”理解“時刻不忘”。

      ②理解“總要”,不是一兩次,也不是一兩天,而是一貫這樣做。(板書:臥薪嘗膽)

      (4)“兵敗會稽的恥辱”是怎么一回事?(會稽一仗,越國打了敗仗以后所受到的恥辱)

      過渡:他所受到的恥辱指的是什么?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復述。

      (抓住越國打了敗仗之后,越王、吳國的謀臣、吳王三方面的表現說)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把有關寫越王勾踐受屈辱的句子畫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來推磨,受盡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體會:越王勾踐在吳國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沒有詳細寫,只選了穿、住、做三個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個國王由原來的養尊處優,到聽人使喚,穿粗布衣,住石頭房,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之類的雜活、重活、累活,這變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盡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時間長:三年)

      4、“臥薪嘗膽”的結果怎樣?

      (1)齊讀第五自然段。(越國轉弱為強,終于滅掉了吳國)

      (2)體會“終于”的用法: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勝利,用“終于”。不能突如其來地使用它。(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

      5、漫談:學習了“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1、朗讀課文,注意課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讀法。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3、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夫人只好推磨當奴仆要求夫差一只磨難上當總要

      2、簡要說說“臣薪嘗膽”的意思。

      二、練習講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兩千多年前長江下游);

      (2)會稽戰敗求和(越王表示愿當奴仆吳王答應勾踐要求);

      (3)勾踐受盡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踐臥薪嘗膽(白天晚上睡在掛苦膽嘗);

      (5)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自由練習復述。3、指名復述,相機指點。

      三、質疑問難

      (1)“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講越國“出奇兵滅掉了吳國”,出的是什么奇兵?

      對上述問題,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啟發學生課外讀《史記》(白話本),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詳細經過。

      三、指導造句

      1、找出課文中的原句:吳王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2、理解“建議”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要用到“建議”?

      4、練習口頭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業

      1、用“建議”造句。

      2、繼續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附板書:12臥薪嘗膽

      戰勝

      越王臥薪嘗膽吳王

      轉弱為強

      滅掉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解決文中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學會給課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時間先后順序分段的特點。

      3、初步體會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初步體會人物品質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圖片導入

      1、同學們,有一幅春聯寫得很美,我出上聯你們來對下聯,好嗎?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2、這是我們上學期的學習內容,你們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兒們都綻放出燦爛的笑臉,今天美麗的杏花也來到我們四(5)做客了,你們瞧

      3、出示杏花圖

      誰愿意用一個詞語來描述它的模樣?

      ……

      4、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們,也吸引了竺可楨爺爺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楨爺爺可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呢,讓我們掌聲有請我們的科學課代表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竺可楨爺爺吧。

      竺可楨:浙江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先后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

      師:聽了他的介紹,你想說些什么?

      ……

      總結:每個人的成就都是與他的付出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發生在杏花和竺可楨爺爺身上的故事。

      板書:第一朵杏花

      指明讀題:美美地讀,讓我們聞到花的香氣。

      二、解決生字新詞

      1、杏花的花瓣化生出了一些美麗的詞語藏在文中等著我們一一念出它們的名字呢,你們看(出示詞語)誰能把它們念得又標準又洪亮?自己先試一試?

      2、----你在讀得時候覺得那些字音需要特別注意的?請帶著大家讀一讀

      指名領讀

      一株泛起吹皺程度仰起臉曾經精確估計掌握興沖沖綻開大概鄭重規律頃刻間

      開小火車糾音、正音

      3、注意仰右邊的寫法,不能和柳混淆

      4、鄭重怎么解釋?帶到文章中聯系上下文理解。

      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出示辨析:

      他( )聲明,這件事與他無關。

      他( )地考慮后,決定拿出錢買下昂貴的貨物。

      5、頃刻間用三字詞語表式相同含義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逐段朗誦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幾次杏花?)

      板書: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誰能根據這些線索試著給文章分段?

      一(1-5)寫竺可楨爺爺問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孩子回答不上來。

      二(6-15)寫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訴竺可楨爺爺第一次杏花開了,竺可楨爺爺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

      三(16)寫竺可楨爺爺正式通過常年精確、細致的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2、看來我們可以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給文章分段,有些記敘文就可以使用這種好的方法。

      過渡:你們知道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有一處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

      你們看:(出示圖片)

      3、你能猜猜它們是哪天開的嗎?

      大概……也許……可能……

      4、你們的回答,作為科學家的竺可楨爺爺能接受嗎?你從文章那里找打答案的?

      朗讀第16自然段

      5、那竺可楨爺爺究竟是怎樣第一朵杏花的呢?下節課讓我們再去看杏花。

      6、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

      第一朵杏花

      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7

      教案內容: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192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通過本冊語文的學習,要鍛煉他們的思維,提高敘述表達的能力,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材簡析:

      1、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本冊課文開頭5頁安排了有關指導學生寫好鋼、毛筆字等內容的圖片,這樣安排,意在讓教師按規范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出鋼、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養成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

      2、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本冊課本結構簡明,類型不多,主要為“課文”和“習作”兩大部分;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明確規定“只要求認識的”生字不列入考試范圍,學生習作僅限于學寫片斷;課文短小精悍,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練習樣式不多,數量適中。

      3、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本冊課本所選課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注意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注重展示時代風貌。同時,課文的語言文字規范、生動,插圖構思精當,繪制精美,利于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培養以及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4、力求為教學提供便利。本冊課本提供了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書寫范字,安排了專門的習作課,采取了讀與寫“長線結合”與“短線結合”并舉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1、在學習習慣方面,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繼續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繼續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繼續接著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能準確認讀40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238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四、主要措施

      1、重視識字教學。在認真教好本冊課文中的生字的同時,注意教會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運用,增加識字量,提高識字效率。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抓好新安排的關于寫鋼筆字、毛筆字等習慣培養的同時,還要繼續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默讀、查字典、聽講、發言和愛護學習用品等方面的習慣。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習慣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落實到兒童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3、重視對學生認真讀書的指導,積極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感,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在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各種書籍,廣泛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4、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基礎。在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能過“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摹仿。注重日記教學,把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話作為日記教學的重點,多練筆,多修改。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周: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五)2課時

      第二周:

      1、讓我們蕩起雙槳2課時

      2、學會查“無字詞典” 2課時

      3、古詩兩首2課時

      第三周:

      4、做一片美的葉子2課時

      練習13課時

      第四周:

      5、北大荒的秋天2課時

      6、西湖3課時

      第五周:

      7、拉薩的天空3課時

      練習23課時

      第七周:

      8、蒲公英2課時

      9、三袋麥子2課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8

      【教學目的】

      學用字詞句、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和寫字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組自由朗讀六個詞語。

      (2)不認識的字可以在小組內請教同學或老師,也可以查字典。

      (3)連讀詞語,想象畫面,了解詞義。

      小組學習:首先觀察題中的畫面,想象情境,感知詞義的優美意境。然后憑借熟字推想詞語的意思和所描繪的情境。

      (4)讀詞語,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觀察插圖想像情境。

      (2)熟讀詞語,練習與畫面連線。

      (3)教師指導,巡視糾正。

      3、第三部分

      (1)看圖,想想圖中畫了些什么。

      (2)四人小組練習看圖說詞語。

      (3)小組交流比賽詞語。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得字,想想是什么結構的字。

      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師: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2、咱們還是看看“小小建議”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縮,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架結構和布局。

      4、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展示鋼筆字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背詞語。

      (1)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朗讀課文《做一片美的葉子》,體會葉子和大樹的關系也正如一個人和社會群體的關系,感受其中蘊含的哲理。

      (3)多次連續詞語,體會詞語的整齊美和節奏美。在誦讀中了解詞語之間的聯系和意思。

      2、讀背古詩《夜書所見》。

      (1)帶讀全詩。

      (2)看圖,說說兩個小孩在干什么,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讀成誦。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同學們,從這學期我們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了,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老師告訴你們寫毛筆字有哪些好處?

      生:閉氣凝神,陶冶情操。

      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2、同學們說的有道理,我們現在學習“橫”。

      指導:橫有長橫和短橫之分。

      3、教師書寫長橫和短橫。指導運筆方法。

      (1)長橫:筆畫稍長,左低右高,略帶斜勢,起筆較重,中腰略細。向左上逆鋒起筆,旋即轉向右下稍按,以中鋒向右行筆,至收筆處頓筆回鋒,藏鋒收筆。

      (2)學生練習寫長橫

      (3)短橫:起筆輕快,可順鋒入紙,向右行筆,漸行漸按,至收筆處稍頓縮鋒收筆。寫時略帶仰勢。

      學生練習寫短橫。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最近讀的書,摘抄書的作者,主要內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師談話:我們在與大家講話或聽別人講話時,要注意什么?

      2、仔細看插圖,四人小組討論。

      3、小組交流:組織語言時注意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中。聽別人發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禮貌。

      4、大家特別喜愛讀課外書,今天我們就開個“小小讀書交流會”。老師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讀過哪些書,請你們上來把你讀過的書名寫在黑板上好嗎?

      5、把你們在讀書過程中所了解的書的作者、主要內容,摘錄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話說給大家聽。

      6、同學們開始組織語言,努力講得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中。

      例生:我讀的書是《十萬個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賓。它主要介紹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識,如“為什么太陽會發熱”“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應嗎?

      7、教師評價:聽別人發言,同學們要精神集中,注意禮貌。你們對她的發言還有什么建議嗎?

      8、學生評議。

      二、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教師巡視。

      三、師隨機進行總結。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掌握課文內容,了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東方之珠》,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東方之珠》。

      齊讀課題:《東方之珠》

      2、聽寫詞語:沐浴舒服傾聽舉世聞名觀賞商店閃耀人流如潮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二、學習第1節

      1、課文的第1節向我們交代了香港是我國的南大門,有哪些景點,是課文的總起。誰來說說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板書: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

      2、指導朗讀:讀出沙灘的美麗迷人,公園的著名,街市的熱鬧繁華。

      3、為什么說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

      師:整個國家好比一個家,得有個門,香港在我國的南方,它就好比是我國南邊的大門,那里每天有許多船只、飛機通往世界各地。

      (生齊讀第1節)

      三、學習第2-5節

      1、(生閉上眼睛)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睜開眼睛)

      2、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朗讀課文第2-5節,盡情地游覽一下各個景點。找找課文介紹了哪幾處景點?

      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回答。

      (板書:淺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美麗的夜景〉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請你朗讀一遍(生說)

      第2節: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1)指名讀第2節。

      (2)〈淺水灣圖1〉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美景?你從哪里看出淺水灣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細、陽光和煦)師:看,平靜的海面,細細的沙子,陽光多么溫暖啊!指導朗讀:浪平沙細、陽光和煦

      (3)師: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淺書灣圖2〉瞧,每逢節假日,迷人的沙灘吸引來多少游客。人們在沙灘上游玩,有什么感覺呢?(舒服)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5)讓我們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師:你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在地散步,輕輕的柔柔的海風吹來,多舒服啊!仔細一聽還能聽到浪淘拍岸的聲響。)(指讀齊讀)

      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淺水灣,大家一定還想去別處看看吧,那就別停下你的腳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

      第3節: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1)指名讀第3節。

      (2)“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個詞語嗎?把詞放進句子中讀讀。(馳名中外、世界聞名、聞名中外)

      (3)來得正巧,海豚,海獅表演開始啦!這些海豚、海獅在干什么?你覺得它們的表演怎么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獅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

      (5):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過渡: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

      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

      第4節: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1)指名讀第4小節。

      師:銅鑼灣和中環、尖沙咀是香港的三大鬧市口。一個“鬧”字可以看出銅鑼灣一幅怎樣的景象。(熱鬧、繁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2)重點理解:

      A、“摩天大廈”:指的是各種高樓大廈,讀出樓房的高來。(指名讀)

      B、“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C、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D、從“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樣涌過來。

      :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3)讓我們感受銅鑼灣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齊讀)

      過渡:香港的白天很美,香港的夜景也很漂亮。每當夜幕降臨,整個香港又是另一番景象,你想欣賞嗎?

      第5節:美麗的夜景

      (1)夜幕初垂,輕風徐來,站在太平山山頂,美麗的維多利亞灣夜景盡收眼底。請看:〈插圖:夜景圖1、2、3〉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請你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說)

      (板書:燈的海洋)

      (3)第5節用了3個比喻句,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把什么比做什么?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港灣里的燈光是靜的,馬路上的車燈是動的,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真是——(美不勝收)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指名讀、齊讀)

      (5)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

      四、學習第6節

      1、(看板書)師:香港有迷人的沙灘——淺水灣、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繁華的街市——銅鑼灣,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華、美麗,所以我們說“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2、誰來贊一贊香港?(指名讀)

      3、香港,這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曾經被英國侵略軍攻占,19世紀,英國侵略,清政府被迫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4、師述說: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在英國國歌樂曲聲中緩緩降落,隨著米字旗的降下,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來了,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區區旗一起徐徐升起,1997年7月1日這一天,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了,人民從此成為香港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5、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擁有這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驕傲、自豪、喜愛……)請你帶著這種感覺再讀一讀第6節。(齊讀第6節)

      6、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未來更美好!)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向家人、朋友介紹香港。

      六、板書:

      14、“東方之珠”

      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美麗的夜景——燈的海洋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自學生字詞。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誦讀品味,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師準備:

      1、寫有生字詞、自學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一張白紙)同學們,如果要讓你們在這么大一張紙上畫盡可能多的駱駝,你會怎樣畫?(學生自由作答)

      2、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畫師的三個徒弟是怎么畫的。(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按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同桌合作,識記字形,理解詞意。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指名讀,齊讀。(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駱(luò)駝(tuo)連綿(mián)起伏(fú)若(ruò)隱若現恰(qià)好

      (2)生交流詞意,掌握字形。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再讀課文,分組討論:

      (1)三個徒弟的畫分別是什么樣的'?

      (2)你覺得誰畫得最棒?為什么?

      (3)從三個徒弟的畫中,你體會到什么?

      5、學生讀課文,討論。

      6、學生匯報。

      7、說得真棒!誰能讀一讀畫師的話,看誰讀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讀,師生評價。齊讀。

      三、拓展延伸

      1、你們平時是不是也有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

      2、你還知道哪些想過別人沒有想到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試一試,在一張白紙上怎樣畫出最多的花?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優秀教案02-27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秀教案02-24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優秀03-13

    三年級上冊語文優秀教案01-1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秀11-04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優秀教案03-15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優秀教案02-16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優秀02-14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優秀教案08-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久 | 中文字幕婷婷日韩欧美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日韩综合天天久久一本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色yeye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