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案

    時間:2023-04-27 12:34:18 教案 我要投稿

    《將相和》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將相和》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將相和》教案

    《將相和》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大局和大將軍廉頗顧全大局、知錯認錯等優秀品質。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間的聯系

      3.認讀“璧、藺”等生字,會寫“趙、拒”等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

      學習“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兩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走進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內容

      1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

      2.破題、解題。題目中“將”指誰?“相”又是指誰?“和”的意思呢?

      二、走進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中心

      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完璧歸趙”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的內容。

      1.學習“澠池之會”的故事。

      (1)生默讀課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幾個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問題進行交流。如藺相如為何拼命地堅持要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為何不敢拿趙王怎么樣?

      (2)提問:

      ①在課文的這個部分中,你對哪些詞句感受最深刻?

      ②這場斗爭,趙國和秦國是打個平手,還是趙國占了上風?

      ③你能用一些詞語和句子來形容秦王的失敗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取其辱……)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負荊請罪”的故事。

      (1)指名讀課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說廉頗負荊請罪,同學們認為廉頗有罪嗎?

      (3)廉頗負荊請罪,可以看出廉頗是是個怎樣的人?(知錯就改的人,最終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人。)

      (4)通過這個故事,你對藺相如又有哪些認識?(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胸懷寬廣)

      (5)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

      三、回歸全文,總結提高

      1.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成語的含義。

      2.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前面兩個故事,寫廉頗與藺相如的“和”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保證了國家的安全。后面一個故事,廉頗與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圍繞“和”字來寫。

      3.說說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為什么?

      四、學生演練,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歡的故事。 2表演時,著重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課外閱讀司馬遷和其他歷史人物的故事。討論故事中的人物。

    《將相和》教案2

      教學內容:

      解題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一、解題

      1.介紹時代背景(略)

      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要求:(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系上文;

      (2)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3)給文章分段;

      (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注意:

      廉頗藺相如膽怯抵御上卿

      (2)組詞

      秦璧擊協澠

      泰璧缶脅淹

      (3)解詞:

      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理直氣壯

      攻無不克負荊請罪同心協力

      (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故事,并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

      (6)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

    《將相和》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對敵人要敢于斗爭;對自己人要以國家、大局為重,團結一致。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會生字新詞。

      4、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自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質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是難點。教學用具: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介紹作者和歷史背景。

      2、《將相和》中的“將”指誰?“相”又指誰?“和”是什么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和氏璧”“推薦”“澠池之會”“膽怯”“侮辱”"擊缶”

      2、朗讀課文并分段,給每段加小標題。 3、指名朗讀課文。

      三、熟讀課文

      同桌互相講述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結合課后“思考練習”

      2、自學本文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生字詞

      二、整體入手,直奔難點。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將相和》。 2、指出廉頗是怎么說的?并讀一讀這些句子。 3、藺相如是不是靠一張嘴爬到了廉頗的頭上。三、讀議第一段

      1、默讀一段理出故事的情節(起因、經過、結果)2、從這些句子看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藺相如是怎樣完璧歸趙?

      3、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維護趙國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復述這個故事。

      四、讀議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理出故事情節。

      2、澠池會上秦王怎么侮辱趙王?藺相如怎么對付?用的是什么辦法?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3、藺相如為了趙國的.利益連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請同學們齊讀。

      4、澠池會上的斗爭趙國占了上風,功勞應屬于誰?為什么?(提示:這份功勞也有廉頗的一份,不是他在邊境上做好準備,秦王也不會這樣輕易放回他)

      5、這個與第一個故事有什么聯系?

      6、復述故事。

      五、布置作業。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知道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大功,趙王封他為上大夫;在澠池會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為上,職位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說要給他個“下不了臺”,這就是將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讀第三段,思考問題:

      1、藺相如立了功,廉頗為什么要給他個下不了臺?廉頗說的對不對?

      2、藺相如怎樣對待?

      3、將相怎樣和好?說一說你對他們的認識。

      三、總結全文

      1、從這三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將”“相”經歷了由和到不和的過程,想想他們為什么不和又為什么和好?

      2、藺相如的勇敢機智、顧全大局表現在哪?廉頗的英勇善戰,知錯就改表現哪?

      3、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

      四、課堂練習。

      復述三個故事。

    【《將相和》教案】相關文章:

    將相和教案09-17

    《將相和》教案優秀03-28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12-26

    《將相和》教案(精選10篇)07-23

    語文課文《將相和》教案08-25

    《將相和》教案(通用18篇)09-21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模板09-19

    《將相和》教案范文(精選13篇)05-23

    《將相和》優秀教案(精選5篇)03-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桃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一日本道a高清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