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

    時間:2023-05-06 13:09:1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1

      活動內容:

      語言:兒歌:老師的手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兒歌的名稱和內容,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讓幼兒能理解通過老師的手,使自己學到很多本領,從而教育幼兒要尊重老師。

      3、讀準字音:呷、身、直、捏、沖、咩、嗖、真。

      活動準備:

      1、紙折的小鴨、泥捏的小狗、,繪畫小羊及自制的飛船(可用七巧板制作)。

      2、錄音機,錄音帶。

      3、課前介紹過教師節,幼兒已經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具(紙折的小鴨、泥捏的小狗、,繪畫小羊及自制的飛船),讓幼兒欣賞。邊欣賞,邊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以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誰做的?使幼兒感到老師的手很靈巧,以引起興趣,激發求知欲。

      2、學習兒歌

     、沤處熡斜砬榈乩收b詩歌,同時,按詩歌情節,依次把教具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完整地欣賞兩遍詩歌。

      聽清楚詩歌中將了些什么?

      ⑵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折、捏、畫、做等動詞。

    老師的手會做什么?

     、欠止澖虒W,讓幼兒看實物,說出老師的手巧在哪里。在分節教學中,老師要抓住每小節中關鍵詞進行教學,并指導幼兒讀準字音:呷、身、直、捏、沖、咩、嗖、真,啟發幼兒用生動的語調來學習朗誦。

     、韧暾收b練習,【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發現表面是圓的物體轉動的時間比較長。

      2、能運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并在活動后陳述自己的'發現。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與欲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蛋殼、各種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玩蛋殼

      啟發幼兒從中發現問題。

      二、幼兒討論

      為什么蛋殼會轉?(不一定要得出正確答案)

      三、玩一玩,找一找。

      1、還有什么會和蛋殼一樣轉轉轉?

      2、找到會轉的物體后找找它會轉的秘密。

      3、想想為什么有的東西不會轉,有的能轉不停。

      四、引導幼兒小結

      蛋殼和圓積木會轉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外形都是圓形的。

      教學反思:

      幼兒在認識了蛋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經有了一定的前知識準備。一定的活動積累,讓他們對蛋寶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活動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動目的明確,只要幼兒參與動手,就能找到蛋寶寶和圓積木轉動的秘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很積極,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并講述自己的發現?茖W活動中采用幼兒熟悉的材料,設立簡單易完成的探究任務,是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的。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2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初步理解“抹”、“擦”、“臟乎乎”的意思。

      活動準備:

      請配班老師扮演豬媽媽。豬胸飾一個。小塑料筐5只,內放正方形餐巾紙若干。塑料桶5只。

      活動過程:

     。ㄒ唬┴i媽媽以敲門的形式出現,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咚咚咚”,老師邊去開門邊問:“誰在敲門呀?”“哎,小朋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2、小朋友與豬媽媽相互問好(學說禮貌用語)。

      3、師問:“豬媽媽,今天你來我班有事嗎?”

      4、豬媽媽說:“嗨,我的寶寶不見了,不知去哪兒了,所以,我到你們班上來找找,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在你們這里”。

      5、師問:“豬媽媽,豬媽媽,你的寶寶長的怎么樣?”

      6、豬媽媽說:“我的`寶寶臉上臟乎乎的,流著鼻涕,還用手抹,抹的臉的兩邊像長著長長的胡須!薄昂⒆觽儯瑤臀艺艺液脝幔俊

      7、師說:“小朋友,你們仔細找找,看誰像她的寶寶,長著長長的胡須。”(要求幼兒互相檢查)

      8、他們為什么會長胡須呢?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1、 師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流鼻涕呢?(讓幼兒自由回答)。那鼻涕流出來了怎么辦?(請全體幼兒拿餐巾紙擦,請幼兒注意,擦完后紙仍到塑料筐里)師注意觀察。

      2、請擦得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約3—4個小朋友上來擦給大家看。(請幼兒注意看)

      3、擦完后問:這些小朋友擦的好嗎?為什么?(請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說出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4、師: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xx小朋友擦的方法。

      5、師分布示范:

      a、雙手打開餐巾紙,b、把餐巾紙捂在鼻子上向中間捏攏。

      6、全體幼兒練習,師個別指導,最后互相檢查。

      總結: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個個都學會了,以后呀,鼻涕流出來了千萬不要像小豬一樣去抹,記住要用餐巾紙或手帕擦,向中間捏攏,擦得干干凈凈的,做個愛清潔的好寶寶。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3

      活動目標

      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朝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踩影子的游戲。

      2、物質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大小形狀各異)。

     。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銹鋼拉鏈、調羹、茶杯、臉盆、光盤、手表等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書、粗糙的石頭、衣服等。

     。3)用即時貼剪出飛機、花、小鳥等鏤空圖案,并貼到部分鏡面上;水彩筆等。

      3、時間安排:陽光燦爛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請配班老師持鏡子從戶外反射陽光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引出活動主題根據需要可進行以下提問:亮光是從哪里來的?它是怎么進來的?小結:亮光是從外面來的,是鏡子反射的太陽的光。

      二、引導幼兒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1、請幼兒手持鏡子到戶外,自由探索如何將光反射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活動室的',并做一做。請沒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小結:只有鏡面對著陽光才會反光,沒有陽光照在鏡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請幼兒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么發現。如反射進活動室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小結:反射的光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鏡子的角度,光就會來回移動,它的方向也變了。

      4、請幼兒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經驗。

      三、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光

      1、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像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能反射光。

      2、請幼兒任選老師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

      3、鼓勵幼兒探索這些材料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小結:能反射光的東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見人;亮度強的物體,反射出的光的亮度也強;小的東西反射出的光也。徊讳P鋼茶杯、臉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圖案或文字的鏡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圖案或文字四、玩游戲捕光捉影

      1、出示貼有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讓幼兒猜猜會反射出什么。

      2、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兩人一組,一幼兒手持貼有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用鏡子反射到墻面上的光追逐、轟炸另一幼兒用平面鏡反射到墻面上的光,覆蓋一次得1分。幾分鐘后幼兒互換鏡子,游戲繼續進行,覆蓋次數多的為勝。

      3、師幼一起玩游戲捕光捉影。

      活動延伸

      1、將手電筒、各種鏡子投放到發現區,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光的反射現象。

      2、家長、教師等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了解生活中或自然界里光的反射現象。

      活動反思

      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機、發現隱含的教育價值而隨即生成的活動。由于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再加上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充分地動手、動腦、動口,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活動效果很好,圓滿地完成了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創造了寬松的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鼓勵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支持、鼓勵他們大膽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只是不斷地拋出問題,引導幼兒步步深入地探究光的反射現象。幼兒在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習得了新的知識經驗,增強了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了探索的快樂。一節活動暫時結束,但幼兒的探索欲望卻并未終止,而是剛剛開始,于是把幼兒的探索有效地延伸到發現區和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知道除了太陽光,還有其他很多光源也可以形成光的反射,還有很多物品也可以反射光。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活動目標建立在了解中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之上。

      2、活動內容為幼兒提供了有益的學習經驗,并符合其發展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3、教育方法、策略調動起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并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4

      活動目標:

      1、學習閱讀畫面,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在閱讀畫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漢字“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相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閱讀故事《白房子》。

      幼兒自主閱讀圖書,教師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看圖說說小動物找房子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畫面內容,幼兒看圖文傾聽故事。講到小兔、小貓、小松鼠以及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和白房子處,教師手指相應的圖片。

      三、師幼共同閱讀:

      提問:

      1、冬天來了,小兔、小貓和小松鼠三個動物各自蓋了間什么樣的房子?

      2、有一天,它們外出找食物,回來時發生了什么事?

      3、它們是怎樣找到自己的.房子的?

      四: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幅畫面,嘗試自己認讀漢字“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

      五、給圖片找家。

      出示“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卡片,引導幼兒按顏色給圖形分類找家,例:綠圖片,放在漢字“綠房子”的框子里,黃圖片放在“黃房子”里……

      六、教師帶幼兒邊翻書邊完整地講述故事。啟發幼兒根據房子邊的 “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漢字提示,用彩筆把白房子變成彩色的房子。

    【教師教學設計教案研究】相關文章:

    教師教學設計研究通用03-09

    研究透鏡教學設計02-22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06-13

    擺研究教學設計08-12

    擺研究教學設計08-12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07-01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06-12

    《擺的研究》教學設計06-13

    《游園不值》研究教學設計04-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男同gay片可播放 | 亚洲综合丝袜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乱码 | 天天看片国产区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