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09 08:50:52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經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經典5篇】

    語文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預設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學習第一段,指名讀。

      4、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zhēnxīsūnjuéruxúnshǐlín

      博物館珍稀公孫樹滅絕食肉中華鱘歷史硬鱗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2、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游戲:識字擂臺賽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四、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范寫,生練寫,評講。

      3、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布置作業。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四個生字,并組一個詞。

      二、感知活化石的特點。

      1、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為什么稱它是“活化石”呢?學生自由讀,找找銀杏樹的特點,用――劃出來。

      (2)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4、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你們想看嗎?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三、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四、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五、指導書寫“滅、克、歷、史”

      (1)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2)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六、課后練習

      1、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擴展練習

      一本本——一座座——一朵朵——一雙雙——一位位——

      七、作業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邊讀邊體會夏夜的美,感受小伙伴之間的心靈美。

      3、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伙伴們的心靈美。

      【教學難點】

      體會小伙伴的心靈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夏天馬上就要到了,夏天晚上的星空格外美麗,想不想一起去看一下呀?

      (播放夏夜的星空 flash,配樂)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說些什么呀?

      生:夏夜多美!

      二、新授

      師:對啊,夏夜多美啊!

      (板書課題)

      1、那誰能把這個題目也美美地讀一遍呢?

      (學生有感情地讀)

      師:通過你的朗讀,老師感覺到了夏夜真的很美!在那么美的夏夜里,你想不想聽一個小故事呢?聽的時候有個要求:故事中講到了誰?

      (播放課文錄音)

      (聽完后)

      師:誰來說說看,故事中講到了誰?

      (睡蓮 蜻蜓 螢火蟲 螞蟻)

      2、師:小朋友們能把這些小伙伴一個不漏地說出來,可見剛剛大家聽得非常仔細。其實啊,這個故事就在我們的課文里,你們想不想自己把它美美地讀一讀呢?趕快打開課本,輕輕地讀一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學生讀。

      師:誰來回答我剛剛的問題?

      生:夏夜,在公園里。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把它讀出來。

      生:第一段。

      (課件出示第一段)

      誰能把這句話讀好?有感情地讀。

      師:那么安靜的夜晚,突然傳來了一陣嗚嗚的哭聲,是誰啊?

      (螞蟻)

      對啊,螞蟻把剛閉上眼睛的睡蓮姑姑驚醒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你讀一讀(2~7段),讀完后輕輕地告訴你的同桌。

      學生讀。

      師: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小螞蟻不小心掉進池塘,睡蓮姑姑彎彎腰讓他爬上來)

      (彎腰,讓螞蟻爬上去)做一做彎腰的動作。這里有他們的三次對話,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次:

      (課件出示)

      ⑴ 先請學生自己讀一讀:

      師:在你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些什么呢?

      (睡蓮:關心螞蟻。 螞蟻:掉進池塘,很著急)

      師: 如果讓你在括號里填上一個合適的詞語,你會填什么?

      (關心、著急)

      你能不能帶上這種語氣讀一讀?

      (生讀,讀出關心、焦急的語氣,老師引讀)

      分男女生讀,教師引讀。

      ⑵ 師:聽了小螞蟻的話,睡蓮又是怎么說的.?(出示第二組對話)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誰能把它讀好?

      (指名讀)

      重點讀出螞蟻的感激之情。

      ⑶ 看到這么懂事的小螞蟻,睡蓮姑姑忍不住邀請小螞蟻住下了。

      (出示第三組對話)

      誰能讀好?

      (指名讀)

      你能不能把這種表情讀出來?

      分男女生朗讀。

      ⑷ 師:當他們正在著急的時候,蜻蜓和螢火蟲也過來幫忙了,他們是怎么幫助小螞蟻的呢?先自讀8~13段,然后分四人小組演一演:一個念旁白,其他各演睡蓮、蜻蜓、螢火蟲,要有感情。

      (小組練習)

      全體演一演(老師讀旁白,其他分三組演)。

      ⑸ 師:就這樣,蜻蜓飛呀飛……小螞蟻到家了。

      (出示第14段)

      請小朋友們把這段話一起讀一遍。

      下面老師讀前半句,后半句由小朋友來讀(引讀)。

      除了課文中寫的,你還知道嗎?

      青青的( ) 綠綠的( ) ( )的( )

      ⑹ 再齊讀14段:

      師: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睛,你知道星星為什么那么高興嗎?

      (看到他們都那么熱心地幫助小螞蟻,星星能不高興嗎?)

      如果你就是天上那顆星星,你會說什么呢?

      ⑺ 師:小伙伴們幫助了小螞蟻,小螞蟻順利到家了,蜻蜓和螢火蟲也回家了,公園里又靜悄悄的。啊,多美的夏夜呀!

      (出示句子)

      師:那么,這個夏夜美在哪里?

      (風景,小伙伴們互相幫助,他們的心靈更美)

      師:你能不能通過對這句話的朗讀,把這種美表達出來?

      (配樂)

      三、表演

      1、師:你最喜歡故事當中的誰? 請你把它說的話讀一讀。

      (學生練習)

      師:下面老師讀旁白,你喜歡誰就讀誰的話。明白嗎?

      (分角色讀)

      2、現在請小朋友分四人小組演一演,配上動作,待會請小朋友上前面表演。

      先請四個人上前,老師讀旁白。

      再請四人個,學生讀旁白(演好后再評一評)。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二、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三、課時劃分: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

      (2)“粒”左窄右寬。

      (3)“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五)教學后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1)粟:小米。泛指谷拉。

      (2)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2)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四)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五)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1)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2)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六)教學后記:

      學生對舊社會的農民的悲慘生活,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愛惜糧食,不吃剩一粒米飯。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 材 分 析概述

      重點

      難點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

      學習方位詞

      教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黑體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 蟠(pán)龍 鎏(liú)金 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上諭(yù) 傀儡(kuǐlěi) 翊(yì)坤宮 修繕(shàn) 擊罄(qìng) 詔(zhào)書

      2.解釋黑體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游去游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并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布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根據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用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主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現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后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筑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 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層。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課堂練習:

      (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鑾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 (×)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筑群的藝術風格。 (×)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說后分說的順序說明事物特點的。 (×)

      (3)課后完成“揣摩·運用”四的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快樂、小鳥、唱歌、羽毛、保護、樹苗、不許、枝頭”等詞語。認識“梳、理、靈、捕、翠、牌”6個字。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要保護鳥類,不讓它們受到傷害。

      4.通過看圖理解課文,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背誦課文,懂得我們要保護鳥類。

      難點

      了解“紅領巾”指的是誰?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

      1.大家看,這是在哪兒,圖中有誰在干什么?這是什么時間?

      2.請學生完整地敘述圖意。

      課文是怎樣描述的?

      二、初讀課文。

      l.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節試讀課文,讀后評議。

      注意:“新”的韻母是前鼻音,要指導學生讀準。“羽”是兩個“習”。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小節。

      (1)自由讀,說說這小節告訴了我們什么?(林中的`小鳥最快樂。)

      (2)議答:從哪里可以看出小鳥最快樂?

      (結合圖畫,從“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邊…一邊”想象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用“可愛”說一句話。

      (3)指導朗讀。

      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出小鳥們自由自在的生活。

      2.學習第二小節。

      (1)自由讀,說說通過讀知道了什么?(林中小鳥最活躍。)

      (2)質疑解疑。

      ①什么是活躍?(啟發學生從“撲棱棱、飛來飛去”體會小鳥非常活躍,還可結合小朋友生活實際理解。)

      ②它們在忙些什么?(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

      (3)指導朗讀,要讀得快些,體現出小鳥在忙碌地捉害蟲。

      3.學習第三小節。

      (1)小聲讀,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畫下來。

      (2)師生共同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

      ①“紅領巾”指誰?(看圖理解,指少先隊員。)

      ②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

      (少先隊員一大早就到樹林中,安放鳥巢,讓小鳥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并且廣泛宣傳“不許打鳥”,讓小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③練習朗讀。讀出贊揚的語氣。

      四、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鳥類?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快樂、小鳥、唱歌、羽毛、保護、樹苗、不許、枝頭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生字,說說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重點指導:

      歌:左面是個“哥”,右面是把“次”去掉兩點水。

      保:右邊不要寫成“果”。

      寫:上邊是“冖”,下邊的筆順是一 與,提醒學生不要寫成“馬”

      3.指導書寫。

      生字中有6個是左右結構的字,其中“歌”“羽”“新”左右相等,“保”“得”“打”左窄右寬。“歌”“新”筆畫較多,要寫緊湊些。

      三、朗讀指導

      這首詩押ao韻,朗讀時要讀出韻律來。要通過指導朗讀,激發學生愛鳥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讀出設問句的語調,并且要把“最”“可愛”“機靈”“紅領巾”讀重音。

      第一節要用輕松愉快的語氣來讀,體現出小鳥們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二節速度較快,體現出小鳥在忙碌地捕捉害蟲。

      第三節中“不許打鳥!”和“‘紅領巾’真好!”句末都是嘆號,但第一句是折使句,嚴厲禁止打鳥,朗讀這句語氣要堅決;第二句是感嘆句,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四、做找朋友的游戲。

      布置作業

      1.連一連。

      2.看拼音寫詞語。

      3.搭配詞語。

      機靈的 樹苗

      翠綠的 小鳥

      蓬松的 羽毛

      3.按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l)清晨,林中誰最快樂?

      (2)清晨,林中誰最活躍?

      (3)清晨,林中誰來得最早?

      4.造句。

      可愛

      快樂

      5.說說生活中你是怎樣保護小鳥的?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踐創新

      1.在教師的指導下,做鳥巢和廣告牌,到公園或郊區放置鳥巢,插上“不許打鳥”的木牌。

      2.在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或有關鳥類知識的書籍,在活動課上向學講鳥類趣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