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時間:2024-08-02 11:22: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阿古柏侵占我國新疆和殘酷剝削、壓迫新疆人民的史實;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敗阿古柏,收復新疆的史實。

      2、學習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史實,學會正確評價左宗棠,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3、知道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行為會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左宗棠收復新疆

      難點:講清收復伊犁的重要性與付出代價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導入】教學過程

      (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并配一組展現新疆美麗、富饒的圖片,最后一張圖片定格于“左公柳”。

      設問:在新疆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種柳樹,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左公柳”。哪位同學知道這些柳樹為什么被稱為“左公柳”?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正像歌中唱的那樣,我們新疆是個好地方,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美麗富饒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國侵略者侵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一曲正氣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復新疆。

      (多媒體出示課題) 第3課 收復新疆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學生閱讀11頁“導入框”和本目課文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根據13頁地圖,標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線。(“浩罕國”→喀什噶爾→天山以南→[北疆]烏魯木齊→吐魯番等地)

      2、有人說阿古柏“一仆二主”。請問他的“二主”是哪兩個?(英、俄)其中哪個國家直接出兵占領伊犁?(俄)

      設疑過渡: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員,面臨著新疆地區這么嚴重的危機,你會考慮怎么辦?(先讓學生合上課本,在小組里自由表達,然后要他們打開課本看看當時實際上是怎樣處理這場危機的。)

      左宗棠收復新疆

      學生閱讀12——14頁本目課文、“自由閱讀卡”等,思考回答:

      1、請學生扮演“李鴻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主張及其理由。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將怎樣打敗阿古柏?怎樣收復新疆?(允許自由發揮)

      3、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后,怎樣處理伊犁問題?(沒有直接與俄國交戰,而是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同時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紀澤的外交斗爭。)

      教師過渡:為了配合曾紀澤為收復伊犁而同俄國進行的談判,左宗棠抬棺上征程,表明了自己誓死收回伊犁的決心,請同學們表演一段歷史劇來展示這段歷史。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學生1(扮演曾紀澤):伊犁是我大清的國土,沙俄無理搶奪,已是不符合各國和平共處、互不侵犯的'國際法則,伊犁歸還大清是理所應當的。

      學生2(扮演左宗棠):左宗棠讓士兵抬著棺材出場,走過一場。

      學生3(歷史評述者):“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頌揚了19世紀70年代中期,欽差大臣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業績。

      學生4(歷史評述者):左宗棠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讓士兵抬著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擊俄國,收復伊犁的決心。左宗棠的壯舉,有力地支援了曾紀澤的外交斗爭,迫使俄國歸還伊犁。

      1、他這樣處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正確。首先,他根據不同的形勢、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斗爭策略。對于較弱的浩罕國,取勝的把握比較大,就果斷動武;對于較強的俄國,就盡量避免直接交戰,有利于維護國家的軍事實力。

      其次,伊犁是新疆的大門,如果不收回來,整個新疆就無安全可言。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錢作為代價,保住更為重要的安全大門,是明智之舉,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再次,外交斗爭必須有武力作后盾,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總之,在收復新疆這個問題上,左宗棠能夠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解決問題,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2、聯系左宗棠和戚繼光等人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愛國大臣、愛國將領都有什么樣的兩面性?(對外反侵略,值得贊揚;對內鎮壓人民起義,必須批判。)

      3、根據第11頁“動腦筋”:為什么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兩漢設置西域都護、隋唐對突厥實行有效管轄、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少數民族反動首領的叛亂、清政府在1884年設置新疆行省等。)

      采用詩歌形式:俄英垂涎爭新疆,入侵稱汗阿古柏。海塞并重左宗棠,力退敵寇壯山河。威震伊犁名天下,新疆收復回祖國。

      左宗棠在天山南北留下的,不僅是戰績、故事、祠宇,還有一叢叢在戈壁灘中頑強生長的“左公柳”。(多媒體展示圖片)

      從蘭州到哈密,從哈密到烏魯木齊,所植倒柳“連綿不斷,枝拂云霄”。正是

      大將籌邊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我想“左公柳”承載著左公的精神和氣節,肩一天風塵,守腳下土地。左公柳深深扎根于西北的地層,升華、完善、豐富、成熟,成為矗立于戈壁荒漠中的民族的脊梁。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2

      一、課程標準

      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進入歷史新時期后,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成為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創造性構想,成功地運用于

      解決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終于回到祖國懷抱;

      2、認識“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性發展;

      二、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

      2、了解香港和澳門的由來;

      3、掌握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及意義;

      4、知道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過程與方法:

      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回顧香港和澳門的問題的由來,提高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回顧香港和澳門的問題的由來,提高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能力;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難點:“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相關音像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回顧歷史了解香港和澳門的由來;

      2、了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和區徽的寓意;

      五、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活動法;談話法

      學生學法:探究性學習;

      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課堂討論:1、“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2、在這一構想的指導下,我國順利地解決了哪兩個地區問題?

      二、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1984 中英聯合聲明 1987 中葡聯合聲明

      課堂活動:1、齊唱“七子之歌”;說說七子是哪七個地方;

      2、你能準確說出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日子嗎?

      3、介紹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和區徽的含義

      4、觀看香港和澳門回歸的記實片

      5、討論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初三上冊歷史教案09-07

    初一上冊歷史教案優秀02-01

    初一上冊歷史教案(精選11篇)02-24

    八年級歷史教案優秀02-01

    八年級歷史教案模板01-31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8-30

    高中歷史教案01-03

    初中歷史教案01-11

    古代歷史教案范文03-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六月婷婷最新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 亚洲日本三级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