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06 09:19:49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語文教案9篇

    語文教案 篇1

      【課題】始業課

      【課型】講授【第1教時】

      【教學目的】

      1、師生互相初步了解,溝通,并學習口語交際—介紹。

      2、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3、讓學生明確本科目的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與學生溝通感情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溝通。

      姓名愛好學習新東西贈言

      二、學生自我介紹

      姓名愛好星座博客

      三、了解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

      1、愛學語文嗎?喜歡上語文課嗎?

      2、看過哪些課外書?課代表調查

      3、愛寫作文(日記)嗎?周記

      4、以往的語文課是怎么上的

      5、最喜歡語文老師怎么上課

      四、明確語文學習的要求

      守紀(一切與課堂無關的)、聽講(聽課、發言、討論)、作業(必做、選作加分、練字)三方面與學分、作業本(預習、聽課筆記、課后作業)練字本作文本

      【作業布置

      抄寫詩詞三遍

      【教學反思】

      【課題】《永遠的校園》【課型】講授【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借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

      3.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并揣摩這種差異的根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

      【教學過程】

      預習:誦讀文章,感知大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同學們對自己曾經的母校印象如何?對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么樣?好,那么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里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

      2、背景資料

      謝冕,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教授,自他大學畢業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沒有同學知道北大的歷史由來?

      北大,全稱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產物。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嚴復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也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來為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為校慶日。

      3、課文研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著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里作者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Ⅰ、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

      Ⅱ、不單純、富有個性;

      Ⅲ、校園里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活潑;

      Ⅳ、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

      (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4、詞語學習

      曼妙歡愉怨尤弦誦耿介不阿虔誠

      阻扼肅殺

      【作業布置】

      【教學反思】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課題】《成長》

      【課型】講授【第3教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只有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體會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分析問題

      1、整體感知課文并思考。“我”的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她為“我”所做的種種“設計”的?

      (答:“我”的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率直、潑辣、急于求成,“她難以掩飾她的厭惡”,又毫不隱瞞她的高興,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樹。對“我”不思進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卻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開明的,一旦發現“我”在生意場上已沒有指望,便為“我”留意新的“行當”。于是,她發現“我”的寫作天才,并鼓勵“我”當個作家。)

      (三)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牢”“印”“此”四個生字以及多音字“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

      出示了雞媽媽的圖片,隨即讓孩子們:“跟雞媽媽打聲招呼?”

      雞媽媽家有件喜事兒,雞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板書課題)咱們去瞧瞧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己輕聲地讀讀這個故事,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逐段讀課文。要求:努力讀正確、讀通順。

      (2)故事里生字寶寶等不及了,急著出來和我們交朋友呢!誰已經認識他們了?帶大家和他們打個

      招呼?(即、牢固、腳印、從此)領讀,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得很好。瞧!雞媽媽來歡迎我們了。讀讀第一自然段,雞媽媽的新房子怎么樣?

      2.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牢固”就是——(堅固、結實。)

      用上了“既……又……”,把新房子的兩大優點都放在一起寫出來了。

      4.雞媽媽的新房子除了漂亮、牢固,你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

      (說說自己對新房子的感受。教師板書:美觀、結實、舒適、實用等)

      你能從這些詞中選擇兩個,說說“雞媽媽的.房子既……又……”。

      擴展:天安門紅墻黃瓦,既……又……。

      5.一起讀第一段。

      (二)學習2-6自然段。

      1.誰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意見了?他們提了什么意見呢?自己讀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線

      把他們的意見劃下來。

      板書:鵝大哥

      狐貍

      鵝大哥的意見是什么?指名讀。(房子造得不錯,如果墻上開個窗就更好了。)

      2.鵝大哥提出的意見好嗎?從哪兒能看出來?自由讀3自然段。

      指名說。

      教師引讀:是呀!夏天到了,雞媽媽的房子里——又悶又熱。雞娃娃都——生病了,雞媽媽這才想

      起鵝大哥的建議,她趕緊在墻上開了隔窗。這樣——清新的空氣進來了,屋里涼快多了,雞娃娃的

      病也慢慢好了。

      3.看來,鵝大哥是關心雞媽媽,真心為雞媽媽好,他的意見是——善意的,(板書善意)

      4.那你能當這只鵝大哥來對這只雞媽媽提意見嗎?

      表演,評價(看得出,你很關心雞媽媽的。嗯,你為雞媽媽著想的。善意的提)

      5.那雞媽媽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回答問題。板書:多聽別人的意見

      6.狐貍又提出了什么建議呢?齊讀

      7.那么狐貍提的這個建議怎么樣?從哪兒看出。

      9.一天,雞媽媽從外面回到家,發現少了一只雞娃娃,她到處找也沒有找到。忽然,她在窗臺上發

      現了狐貍的腳印。7.原來,狐貍說“你家的窗子在開大一點兒就更好了。”為的是什么?

      狐貍的建議是為了自己,對雞媽媽來說是不懷好意的(板書:惡意)

      8.這只不懷好意的狐貍會怎么來提意見呢?

      誰能試試看。評價:演得很好,演出了狐貍的狡猾。

      10.這件事后,雞媽媽得出結論(指板書):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那誰的意見可以聽,誰的意見不可以聽呢?

      11.總結:對,象狐貍這樣壞人的話不可以聽。如果想鵝大哥這樣好心的建議我們就要聽。要多聽

      別人的意見,但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12.雞媽媽明白這個道理?“趕緊”,從此雞娃娃再也沒有少過。

      “從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引導學生理解從此。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從這個故事里,你知道什么道理?你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讀懂課文,讀中感悟熊貓的美,培養孩子們對熊貓的喜愛之情。

      3、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恰當地理解詞語,并從中感知文章的語言美,初步培養學生語感。

      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對熊貓是“國寶”的.理解。

      教具:CAI課件、熊貓彩圖、熊貓輪廓圖。

      教學過程:

      一、初讀全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①、談話

      ②、釋“國寶”

      2、聽錄音讀課文

      二、細讀開篇,讓學生初步感知“國寶”。

      1、課件展示句子,讀懂第一段中心句。

      ①、我叫大熊貓,是一種動物。

      ②、我叫大熊貓,是一種珍稀動物。

      2、引導比較讀句子。

      3、提問

      三、品讀重點,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國寶”。

      出示熊貓彩圖

      1、說一說:用自己的話說出熊貓樣子。

      2、讀一讀:師生互動讀好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師帶讀

      ②、讀重點詞

      ③、師生合作讀

      ④、同桌互讀

      ⑤、師引背

      ⑥、指圖背

      ⑦、提問:熊貓身上有幾種顏色?

      3、畫一畫:給熊貓輪廓圖添畫顏色。

      ①、生添畫

      ②、師評

      4、演一演:表演讀好三、四自然段。

      ①、請學生上臺做“慢悠悠”的動作

      ②、評價

      ③、表演讀三、四自然段

      四、精讀結語,使學生更加喜愛“國寶”

      1、齊讀

      2、師范讀

      3、指名讀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鞏固課文內容。

      六、拓展延伸。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并學習這種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不懂的知識找資料弄明白。

      3.生字、新詞卡片。

      4.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同學們想知道的很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還需我們做進一步探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預習。

      (1)輪讀詞語: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

      遺(yí)跡奇怪嚴嚴實實平整震驚

      (2)質疑問難,解難。

      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觀看錄象)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輪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各自練寫,評價反饋。

      四、作業設計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質。

      2.學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語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追求的可貴品質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感受巨石之“怪”。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

      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2.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可它( )?

      3.感受人物品質。

      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1)自讀課文,找、畫關鍵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體會課文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探索寫具體的。

      (3)一塊大石頭,引發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讀對話。

      三、拓展延伸,加強感悟

      你還搜集到李四光爺爺哪些故事?特別是他的童年故事?讀過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總結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1.談話,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2.揭示課題。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布置思考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寫到了小牛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你最欣賞小牛頓哪一點?

      4.自主閱讀。

      5.交流,指導朗讀。

      六、作業超市

      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2、抄寫生字詞語。

      3.繼續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

      【實現課堂內外的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積累知識。】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不同的音樂實踐參與活動,體驗歌曲的風格與形式,表現少年活潑、歡樂情緒。

      2、在歌唱實踐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3、在歌唱實踐中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培養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完整學唱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2、學生能用自信、堅定、雄壯的聲音準確表現歌曲。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觀看圖片

      雄鷹雛鷹: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你看他是誰?【圖—鷹】

      生:鷹、老鷹...

      師:大家說對了,是鷹,你看它在天空飛翔的姿勢帥不帥?。。。。帥,但是它可不是生來就會飛的,為了讓他們學習飛行,鷹媽媽會把他們從高高的懸崖上摔下去,經過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殘酷訓練,那些膽小的幼鷹最后會被摔死,只有那些勇敢的雛鷹憑著自己不怕困難的信心,最后張開翅膀學會了飛翔。那你們覺得我們是不是該學習它們這種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生:是的。

      師:為了讓更多人學習這種精神,人們還專門寫了一首歌《雛鷹之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歌的背景這首歌是20世紀90年代初團中央發動的《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少先隊教育活動,旨在把全國少年培養成“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紀的接班人背景下創作的。所以說這首歌專為你們這個階段的少年寫的一首歌,今天那就讓我們自豪、自信地來學習這首《雛鷹之歌》吧!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38頁。

      二、新課教學

      1、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請同學們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說的很棒)

      2、師: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思考兩個問題:你覺得這首歌

      可以分為幾部分?演唱的.順序是怎樣的?看看哪個同學聽的仔細認真。

      (兩部分)生:···前兩行的歌詞讀2遍。因為這里有個【反復記號】,那其余的部分讀

      也是兩遍,這里有個D.C.【從頭反復】,那這兩遍的結束句是一樣的嗎?...不是....大家觀察的很仔細。

      三、學習歌曲

      1、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師:接下來大家跟我把歌詞讀一讀。我讀一句,你們讀一句。生:···

      師:剛才大家讀得很整齊,也很認真。

      2、學唱旋律

      師:

      下面跟著老師的琴分句學唱歌曲旋律,

      3、用啦輕聲演唱歌曲

      4、我彈一句旋律,請你們把歌詞填進去。準備好了嗎?

      5、歌曲難點教學

      ①后半拍起唱6202

      越過高山

      ②一字多音

      6.565少年啊

      ③歌曲重點句的演唱。祖國明天的雄鷹。上行收尾

      我們是跨世紀的少年。

      ④音樂記號:認識下滑音記號。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潑詼諧(同學們在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音樂記號?)

      生:....下滑音,上滑音。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同學們看這一句,----(圖符1)有下滑音的地方聽

      起來,有什么感覺呢?你聽,-----師范唱【藍天里...中】誰來說一說?生:像坐滑梯一樣滑下去。

      師:你的感覺真準,你說的真形象,請坐。

      師:接下來我們連起來唱一遍

      6、跟琴連起來唱一遍。

      7、加入節奏(拍手)(合伴奏)

      師:剛才在唱歌的時候我還發現第一行中有幾個拍手的節奏型。你會嗎?(生自由思考。)師:大家拍對了,你看,----

      師示范。大家一起來試試。。。生示范。

      師:接下來我想請大家拍拍你的小手,來給演唱加上這兩處拍手伴奏。跟著伴奏唱一遍。

      8、分男女聲演唱。

      四、拓展延伸體驗音樂

      1、觀看圖片

      進入了21世紀不少作曲家譜寫了很多少年兒童勵志歌曲,其中在512汶川大地震英雄少年表彰晚會上的歌曲《英雄少年》最為激人奮進。

      2、聆聽《英雄少年》

      五、思想教育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雛鷹之歌》,也學習了下滑音記等一些音樂記號,并體會到了音樂記號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樂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像歌里的雛鷹一樣,勇敢堅強、不怕困難,做個堅定自信、勇往直前的好少年。

      教學反思:

      《雛鷹之歌》是一首比較新的歌,而且好聽,很有勁,學生挺喜歡的。這首歌有兩個特點,一、是帶有新疆地區的音樂風格。二、是有許多的下滑音。因此,我設計了考核的環節,讓學生在競賽中學習,在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在教授《雛鷹之歌》時,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下滑音,及無形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再次,這首歌的曲調節奏較復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我主要通過聆聽范唱,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后,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我還在教學中加入了律動環節。孩子們在感動中一步步學習體驗歌曲的旋律走向。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提示:

      這首詩歌語言親切,瑯瑯上口。應以讀為主,從語言文字入手,在讀中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一、整體讀文初步感受山村小學的樣子

      (山腳下一幢幢漂亮、整齊的瓦房,學校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學校四周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認真地讀讀課文,誰在告訴我們什么呢?找一找,畫一畫有關的詞語、句子。用“——”畫出誰,用波浪線畫告訴我們什么?然后把相關的詞句讀一讀。

      然后把相關的詞句讀一讀。

      二、多元方法感悟美

      1、對比讀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課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們的課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場。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操場。

      A、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很清脆。

      B、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是多么清脆。

      A、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很悠揚。

      B、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是多么悠揚。

      通過對比讀感受學校的美好,體會學生在優美的環境里學習是那樣的高興自豪。讀中積累詞語,訓練語感。

      2、借助圖畫感受美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說說小山村學校的樣子、說說在學校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時的快樂心情。帶著真實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讀1、2、3小節。

      三、思考質疑描繪美

      學習最后一個小節:我們的學校,在祖國的地圖上,找也找不到,畫也畫不上。引生質疑:自己讀最后一個小節,聯系上一個小節,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為什么學校那么小,卻裝得下祖國的歷史、今天和未來的理想。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學習生活、收獲、理想。教師小結:我們的學校雖小,但是在這里,我們這些小朋友同樣快樂地學習,了解古今天下事,認識中外知名人,笑談理想抒情懷,這個小小的山村學校,就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一句話,學校雖小,可是我們的理想卻遠大的很呢!

      四、回歸整體誦讀美

      朗讀全文,假如你就是這個山區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你將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們的小學校呢?

      五、聯系實際描繪美

      你們的學校什么樣?可以仿照詩歌的樣子,也向大家介紹介紹。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10個字。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了解水滸人物故事與同學交流,感受閱讀的快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感,并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閱讀樂趣。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水滸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識《水滸傳》

      1.播放《好漢歌》,出示水滸108將人物圖,調動人物情緒。

      2.展示《水滸傳》全套書。讓學生談談對《水滸傳》有些什么了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滸人物。

      3.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字詞的自學情況。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3.指名學生讀課文,正音。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有何不懂之處?

      4.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并質疑。師適時小結。

      三、探究學習1-3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愛上讀《水滸傳》的?勾畫出重點詞,特別是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

      2.同桌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重點體會: 百聽不厭 好奇 破涕為笑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

      2.學生按字的結構給生字歸類。

      3.同學上臺當老師,全班交流。

      4.重點指導書寫:套 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愛上《水滸傳》的?

      今天我們繼續探討他是怎樣讀《水滸傳》的。

      二、探究愛讀《水滸傳》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從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體會出“我” 愛讀《水滸傳》?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4-5自然段后匯報學習成果。

      3.想象畫面,深入體會“愛讀”。

      4.品讀“武松打虎”的細致描寫,以第5自然段的'描寫為劇本,小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劇。

      5.感情朗讀,讀出“我”的癡迷與喜愛,感受閱讀水滸傳的愉悅。

      三、說《水滸傳》論《水滸傳》

      1.學了這篇課文,你的收獲?

      2.簡介水滸及作者。啟發學生談感受。

      四、作業。

      《水滸傳》是本極有魅力的書,還有許多英雄好漢等著我們。課后請同學們閱讀《水滸傳》,完成以下作業。可選作。

      1.準備一個水滸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說給同學聽。

      2.寫一篇論水滸英雄的小練筆。

      3.辦一期以“水滸英雄人物”為主題的小報。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內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養學生獨立讀、述、評、析的能力。

      3、培養學生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目標1、2、3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首先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師由音樂導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仿佛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是呀,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曾經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涌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曾經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生: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劉備),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看看作者筆下另兩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師板書課題)

      二、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學生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庖官 主簿 譖 綽刀 恃才放曠

      (給加粗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曠”造句。)

      四、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將文章分為三大部分,并歸納段意。

      學生討論后明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楊修被曹操所殺。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記敘楊修和曹操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寫曹操兵敗班師。

      2、初步思考:楊修和曹操給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確:楊修:恃才放曠。 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說出倆人性格的主要特點即可。)

      第二課時

      一、深入閱讀

      1、學生讀第一部分:

      師提問:

      ⑴ 楊修為什么會命赴黃泉?

      ⑵ 曹操殺楊修是否有理?

      明確:

      ⑴ 因為從曹操所發布的口令“雞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殺掉。

      ⑵ 有有理之處,也有無理之處。

      有理之處:楊修身為曹操的高級幕僚,不思幫助軍隊度過難關,反而影響軍心,確實該殺。

      無理之處:一是曹操確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是處罰不公,斬殺了楊修,對自己的親戚卻沒有絲毫處罰。

      (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只要答案合理,不強求一致。)

    語文教案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的教案【熱門】01-15

    語文的教案【精】12-17

    語文識字教案03-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 |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资源26u | 色道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