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單元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3 11:40:3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比例單元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 比例

    比例單元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會運用比例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能夠運用比例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4、能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原理,并能把簡單的圖形進行放大與縮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兩個量的變化情況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2、能從比例知識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3、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

      2、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

      3、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關鍵:理解正、反比例意義,認真分析兩個量的變化情況

      比例的意義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教學重難點

      比例的意義

      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正確計算比的比值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1、什么是比?

      (1)一輛汽車5小時行駛300千米,寫出路程與時間的比,并化簡

      300:5=60:1

      (2)小明身高1.2米,小紅身高1.4米,寫出小明與小紅身高的比

      1.2:1.4=12:14=6:7

      2、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二、探索新知

      教學(例1)

      (1)看課文的情境圖

      (2)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嗎?

      (3)測量教室國旗長和寬各多少?

      (4)教室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

      (5)操場上的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不和?與這面國旗有什么關系?

      (6)什么是比例?

      (7)找比例:在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可以組成比例?

      三、練習

      1、練習六的1~3題

      2、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的教學,總體感覺自己整節課的教學流程清晰,對本節課的兩個重點突破較好,學生基本理解了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比例,并且能根據比例的意義正確地寫出比例。大部分學生學會了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組成比例。練習設計為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教學任務起到了鞏固作用。

      但本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1)整節課一味擔心自己的教學任務不能完成,對學生放手不夠,有牽著學生走的嫌疑。(2)教師講解太過仔細,以至拓展練習無法完成。在今后的教學中將加大“放手”力度,多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語言力爭言簡意賅,把更過的時間還給學生探究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

      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難點

      比例的基本性質

      發現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

      引導觀察比列中內、外項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什么叫比例?

      2、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0.5:0.25和0.2:0.4

      1/5:1/2和5:2

      3/4:5/8和5/8:3/4

      二、探索新知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1)學生認一認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獨立探索其中規律

      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匯報你的發現,班上交流

      歸納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六的4~6題

      2、班上交流

      教學反思

      上了本課,自以為準備比較充分,于是把本應分為兩課時的內容在一節課內完成了。最直接的后果是沒有充分地進行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運用練習。

      一方面,由于課堂是時間比較緊迫,另一方面,我選擇了教材練習6中的一些習題讓學生做,大部分學生都能比較順利地完成。因此我也沒有發覺有多大的問題。

      但是,批改作業本的時候,我卻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習題2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列各比例改寫成乘法等式。”有不少學生把“3.2:4=4:5”改寫成“3.2×11=4×”,顯然是把除法轉換成了乘法,而不是根據題目要求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45

      外項之積等于內項之積。其余幾小題也如法炮制。這樣做的學生還不在少數,沒有看清題目要求是原因之一,更為主要的是對比例的基本性質不熟悉。最后責任還是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供學生通過練習來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沒有過關,自然也影響到了后面的解比例。本來學生對解含有分數的方程就比較容易混淆,什么時候該乘,什么時候該除,一部分學生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現在再加上很多學生將比例與從比例轉化得到的乘法算式混淆,以及內項、外項如何相乘的問題也容易混淆,所以更加增加了解比例的難度。

      解比例

      教 學目 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能綜合運用比例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3、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

      2填空:3:8=15:( )。你是怎么填出后項的

      二導入:

      如果把3:8=15:( )寫成3:8=15:X你能解出這個比例嗎?

      教師板書課題:解比例

      三、探索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1)比例中只有幾個項?有什么關系?

      (2)說明什么叫做解比例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和情境圖

      (2)根據題意,描述兩個相等的比

      (3)指出其中的未知項,說一說你想怎樣解答

      (4)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5)匯報解答情況

      3、教學(例3)

      (1)獨立解出未知項

      (2)同桌相互交流

      (3)請學生板演

      4、完成課本中的“做一做”

      5、小結: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教學反思

      這節課實際上是一節比例基本性質的應用課。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再運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項的比例式改寫成方程時,要注意外項(或內項)乘積等于內項(外項)乘積的運用,不能用錯。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成正比例的量

      教 學目 的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正比例意義

      2、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3、認真分析兩個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能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嗎?

      2、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學習成正比例的量。

      3、: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情境圖問:

      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問:

      你有什么發現?

      3、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4、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5、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6、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二)、教學(例2)

      1、出示表格

      2、依據表中的數據描點

      3、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三、練習

      1、練習七的1~5題

      2、班上交流思考過程

      成反比例的量

      教 學目 的

      1、經歷探索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的過程,發現規律,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重難點

      1、反比例的意義

      2、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認真分析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及規律

      篇二:比例教學反思

      比例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感覺在以下兩個方面還要進行強化和訓練。

      一、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讓學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內涵。 比例是一個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學習比例的.相關知識以及比例的應用都有賴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判斷、歸納等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內涵。同時通過應用,不斷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圍繞知識點多設計各種類型的練習,指導學生解答,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二、注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注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本單元的知識綜合性比較強,比例的概念與比、除法、分數等相關,解比例及用比例方法解決問題,要用到方程的相關知識。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比和比例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加深對比例概念的理解。教學時,我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討論題中的比例關系,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比例,從而使學生掌握用比例解答的基本方法。

      篇三:第二單元比和比例教學分析及反思

      第二單元比和比例教學分析

      本單元內容及課時安排。

      1. 比的意義 (1課時)

      2. 比的基本性質(1課時)

      3.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2課時)

      4. 比的應用(一)(1課時)

      5. 比的應用(二)(1課時)

      6. 比的應用(三)(1課時)

      7. 測量旗桿高度(1課時)

      8. 第二單元復習(2課時)

      9. 單元測試(1課時)

      10. 習題訂正(1課時)

      本單元的教育目標是:

      1.了解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的意義,知道比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稱,知道比的各部分與分數、除法各部分的關系。

      2.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答按比例分配的簡單問題。

      3.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比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

      4.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能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5.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許多簡單實際問題可以用比來描述或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決,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比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比的意義》是學生初次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于比的其他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節內容在整個比的知識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除法)的基礎上,引出對與比的認識,及其二者間的關系。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敘述,通過選取學生熟悉的、鮮活的事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實際意義。教材選擇現實生活中比較典型的攪拌水泥沙和調制涂料兩個事例,設計了兩個學習活動。 情境一,通過攪拌水泥沙的事例引出比。教材以兩個工人對話的形式呈現了問題情境,即:每1千克水泥對3千克沙子;3千克沙子對1千克水泥等。然后分別介紹1:3表示水泥和沙子的關系及式子的讀法,3:1表示沙子和水泥的關系及式子的讀法。接著用描述的方式說明:像1:3、3:1這樣的表示方法叫做比,“:”是比號。

      情境二,調制涂料。教材設計了環衛工人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藍色涂料調制成淺藍色涂料的典型事例,提出:“白色涂料和藍色涂料的質量有什么關系呢?”的問題。教材首先呈現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寫出的兩個除法算式,即:6÷3=2,表示白色涂料是藍色涂料的2倍;3÷6=1/2

      表示的藍色涂料是白色涂料的1/2

      。接著,分別介紹用6:3表示白色涂料和藍色涂料質量的關系,用3:6表示藍

      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關系。然后,把表示同一種關系的算式和比聯系在一起,并通過大頭蛙的話說明比的意義,即:比表示兩個數相除。進而介紹比值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稱。最后,安排了議一議: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數的各部分的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正確讀、寫比,求比值。

      教學難點:弄清比、除法及分數的關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單元教學反思:

      比”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即:比的前項和后項的關系是被除數和除數的關系。任何兩個相關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按比例分配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是比的知識的具體應用,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會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本單元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從編寫思想、內容編排、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概念。

      本單元要認識的數學概念有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等,學生對這些概念實際意義的理解,是學生能否應用比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敘述,通過選取學生熟悉的、鮮活的事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及按比例分配的實際意義。如,選擇現實生活中攪拌水泥沙的事例,利用人們生活中的語言“1千克水泥對3千克沙子”認識比;選擇我國《國旗法》中規定的五種國旗長和寬的比都一樣的真實素材,讓學生通過計算不同規格的國旗長和寬的比值,認識比例;結合在一塊長方形地里種茄子和西紅柿,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實際意義。

      二、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自主建構數學知識。

      本套教材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使學生在運用已有知識自主做的過程中,積極地、主動地構建知識體系。如,學習比的意義時,教材選擇了現實生活中調配涂料的問題,通過“白色涂料和藍色涂料的質量有什么關系”的問題,啟發學生用已有知識寫出6÷3=2和3÷6=

      兩個算式,然后,說明白色涂料和藍色涂料的關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并寫出比的式子。這樣,把以前的除法和新知識比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認識到“比表示兩個數相除”。再如,比的基本性質,選擇了學生平常玩的踢毽子的數據,先讓學生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求比值,再讓學生說一說比的前項、后項、比值有什么關系,把比的基本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聯系起來。又如,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讓學生計算自己寫的比例,發現規律,歸納總結性質,經歷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三、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材選取了大量的、真實的工農業生產和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并給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如,菜農按比例種植茄子和西紅柿的問題;建筑工人把水泥、砂子、石子按2:3:5配置混凝土的事情;商店配制什錦糖的典型事例;配制藥水、配置葡萄糖注射液等現實問題。通過學生自主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比和比例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和分數乘、除法基礎上安排的,主要內容有:認識比和比的基本性質,求比值和化簡比,認識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按比例分配問題。單元最后安排了綜合應用?“測量旗桿高度”。

    【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例》教學反思03-26

    比例的教學反思05-23

    教學比例的教學反思06-21

    比例的認識教學反思06-30

    《比和比例》教學反思07-01

    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05-28

    比例的認識教學反思06-26

    認識比例的教學反思11-23

    《解比例》教學反思11-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久久免费视频77 |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