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片段反思

    時間:2021-06-23 09:26:0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片段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三方互動的對話中,尤其以學生和文本的對話為最終的出發點和歸宿。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片段反思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單元組的一篇課文。文中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大陸青年不幸身患白血病,一位臺灣青年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家人的安危,為這位大陸青年捐獻骨髓;臺灣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從臺灣青年身上抽取骨髓,兩岸人民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鑒于課標精神,在設計本課時,我通過指導朗讀、拓展想象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以下是我教學中一個片段的反思:

      一、理解朗讀品味,感悟真情。

      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明義”這樣的理念越來越得到老師們的認同,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會人物情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這個環節上,我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

      如課文3---5節是感受臺灣同胞對小錢的愛:

      我先讓學生讀讀3——5自然段,再用波浪線畫出使自己受到感動的句子或段落,想一想感動你的是什么?將你的感受寫在句子的旁邊。

      1、讀相關的語句。

      生: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2、全班交流:

      出示: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這句話怎么感動你?

      生:這么危險李博士沒有跑到外面躲起來,而是沉著地站在病床旁,我很感動。

      師:李博士在什么情況下還如此沉著?

      生: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

      師:“突如其來”是什么意思?

      生:余震來得很突然,沒有想到。

      師:同學們據有關資料記載:臺灣這一天每小時要發生60—70次余震,也就是說房屋隨時會倒塌,隨時會造成人員傷亡,在如此緊要關頭李博士仍——生:沉著地站在病床旁

      師:此時他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是什么?

      生:能快點抽出骨髓給小錢送去。

      師:是的。我們從“沉著”中感受李博士的無私。臺灣青年呢,他是怎么做的?

      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你從“靜靜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生:他想快點把骨髓抽出來。

      師:小錢和臺灣青年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這兩個“靜靜地”含義一樣嗎?

      生:小錢是毫無生計地躺著,而臺灣青年不顧生命危險沉著地躺在病床上為小錢捐獻骨髓。

      師:這個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難道他不知道危險?不怕危險?那他為什么不遠離危險?

      生:“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能給小錢帶來怎樣的希望。

      出示想象練說:

      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能讓小錢___________。

      生: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能讓小錢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師: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師:讓我們再次朗讀這句話,感受李博士的無私和臺灣青年愛心吧!

      3、感情朗讀:用不同形式去朗讀。

      以上片段,在總體把握文本內容和與文本對話的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教師不斷加以引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淡到感人;學生對課文的認識也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的'過程;學生的心理完成了從“平靜”到“起波瀾”直至“被感動”的過程。

      二、思維拓展,深刻感悟人文內涵

      《語文課程標準》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發揮語文課的以情感人、以美育心的獨特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深入地感受語文材料,挖掘人文內涵,從而使學生受到心靈感動、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

      使學生受到心靈感動、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片段:

      生:學生讀感動的句子。“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這句話怎么感動你?

      生:這位青年他不顧家人的安危,為小錢捐獻骨髓。因為杭州的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是的家人的安危他豈能不擔心、不牽掛。但是他此時想的更多的是海峽彼岸的小錢啊!因為,他知道,引讀: 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假如臺灣青年的家人知道他要在余震中為小錢捐獻骨髓,他們會怎么說?請同座位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

      生:他的家人知道后會說,你真了不起,雖然現在很危險但你能用骨髓挽救小錢的生命,我們支持你。孩子你去吧,不要牽掛我們。

      師:小錢真的是太幸運了,有這么多人在關心他。臺灣青年不顧親人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為一個遠隔千山萬水,為素不相識的小錢捐獻骨髓,他這顆火熱的愛心令我們感動。讓我們齊讀第四段感受臺灣青年的愛心吧。

      以上片段引導學生注重形象感悟、情境感悟和心靈的感動,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的人物身上,最終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等精神領域產生影響。這樣設計即緊扣文本語言,又超越文本語言,使學生的語言、思維得到發展,從而深刻感受到文中豐富的人文內涵。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的閱讀過程始終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成為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知識得以內化,能力得到培養,情感得到熏陶。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片段反思】相關文章: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07-28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07-28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11-27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教學反思01-0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09-07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及反思06-27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教學實錄及反思08-25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范文02-22

    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反思07-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日本视频线播放 | 一区二区亚洲福利 |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国产精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