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時間:2021-11-18 16:24:2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篇1

      今天,終于上完了教研組的公開課,同事們都很熱情,我一上完,都圍攏過來,熱烈地討論起我的課來。想起竇桂梅老師那時候上完課下來,非要逼著老師們說自己的三條缺點一事,心里便覺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個個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課堂中的不足之處給我亮出來,這是一種多么大的信任與支持啊!在此,真誠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點,你們的批評是對我最好的幫助。

      現將同事們的觀點記錄下來,以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

      得之處:

      1、課堂結構比較好,首尾聯系,讓學生從吳王巨大的變化中體會到少年這段話的作用。

      2、從學生的提問中提練出三個大問題,作為課堂的主線索,層次脈絡清楚。

      失之處:

      1、缺少一個環節:螳螂捕蟬這件事和吳王攻楚這事有什么關系?

      事實上,我把這個問題分裂開來問的,我問:螳螂、蟬、黃雀各指什么?這么一比較下來,就能發現如果按上面的問題來問的話,學生更能找到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由此看來,同樣是一個問題,但問題的設計卻大有學問。

      2、遺漏一個環節:

      備課之初,想到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螳螂、蟬、黃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隱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來的備課中卻遺漏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設計是下一問題吳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隱伏的禍患是什么的伏筆,所以是不應當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丟掉了。

      由此看來,深入地探究,能夠化解教學的重難點。

      3、忽略了幾個問題:

     。1)、恍然大悟的解釋沒提到(這個沒想到);

      (2)、吳王的性格特點分析得不全面(這個閱讀教材時想到了,但讀了薛法根對本課的.解讀后,意識到重點人物應該在少年而不是吳王身上,于是在后來的設計中忽略了);

     。3)、課堂用語重復得過多,不夠簡煉(怕學生聽不懂問題,往往會重復)。

      由此看來,細到無痕處,才能有課堂的精彩。

      探討之處:

      最后的習作訓練第二天,吳王怎么跟大家解釋放棄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著還是拓展成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螳螂捕蟬的事?

      我個人認為留著是可以的。

      聯系生活實際談也可以,但課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談。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強調吳王對螳螂捕蟬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們的課題《習作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聯系起來了。但是我那個習作訓練因為前面的伏筆埋得不夠(比如說吳王的性格特點),所以在這兒說話練習就顯得有點唐突。

      當我設計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牽制,而無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開始就忽略的問題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發現。這是我在今后的課堂中更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是,今天的課堂遺憾得多了點。盡管后來有同事稱贊我完全改變了以往上課的風格,稱贊我進步很大,但面對這么多課堂中生出來的問題,我沒有絲毫的喜悅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緊迫感和壓力感。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篇2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了死命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發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面對大臣們和少年的勸說,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導入,從對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故事和人物兩方面展開教學:

      一、螳螂捕蟬的故事,含沙射影,發人深思。

      在要求學生復述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理解“蟬— 螳螂—黃雀—少年”之間的利害關系,并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當時的形勢圖,進一步體會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系,以了解當時吳國的處境和故事的巧妙之處。

      二、少年勸阻的方法巧妙,彰顯其勇敢機智。

      通過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以及勸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結果來理解“吳王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進而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伏的禍患”。

      在教學中,通過媒體的輔助,學生在理解“蟬—螳螂—黃雀—少年”與“吳國、楚國及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系時,感覺到難度并不是太大。但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從《螳螂捕蟬》這一課中所受的啟發時,由于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學生對故事的中心—“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伏的禍患”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學生的思維和發言有很大局限。

    【六年級《螳螂捕蟬》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蘇教版六下《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2-16

    王素梅《螳螂捕蟬》教學設計12-06

    六年級教學反思11-02

    《螳螂捕蟬》的教學設計(通用9篇)12-16

    六年級語文《燈光》教學反思11-08

    六年級品社教學反思10-09

    六年級英語教學反思12-25

    六年級英語期末教學反思12-18

    六年級語文試卷教學反思06-29

    螳螂捕蟬閱讀答案08-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亚洲精品色国语对白在线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