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1-06-28 14:31:5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維目標導航】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及反思

      1、知識與能力:

      ⑴ 讀準字音,劃準節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誦讀技巧。

      ⑵ 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匯。

      ⑶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讀關鍵詞句,深層挖掘作品內蘊,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種形式朗讀,體會孟子散文論辯特色。

      ⑹ 多角度賞讀課文,了解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和生動、形象、精辟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⑴ 反復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匯,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鑒賞語言的精辟,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⑵ 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作眉批,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⑶ 強調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創設互動互學的教學情景。

      ⑷ 引導學生鏈接生活,拓展思維,從縱深角度擴展學生閱讀空間。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讓學生認識我國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及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⑵ 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引導學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啟迪學生明了人才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磨煉出來的道理,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⑶ 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傾心解讀,成為情感頤養的過程,成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沙場點兵】

      1、搜集孟子及相關背景資料。

      2、注意古漢語中的詞類活用,看課下注釋積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盡信書不如無書;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等。

      4、積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與事例。如:苦難對于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于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把腳抬高,絆腳石就成了墊腳石;順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教學設想】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設質疑──探疑──解疑的教學情景,通過誦讀──積累──感悟──拓展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于讀準節奏、讀出氣勢、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難點:在于兩篇短論的論證結構的把握。

      【教學方法】

      以讀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討、集體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篩選。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習側重點

      1、讀準字音和節奏,熟讀成誦,讀出氣勢;

      2、歸類積累文言語匯,把握大意;

      3、熟讀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錦囊

      教:引導、點撥、對話、指導。

      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課堂在線

      一、導入

      師生對話:指幾名學生向同學介紹你了解的孟子,師作補充: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他曾經周游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在稱雄爭霸的戰國時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沒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貴君輕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張,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體現他思想主張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體展示學習側重點

      師作介紹,簡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三、朗讀訓練

      1、齊讀,鼓勵學生團結一心,讀出氣勢。

      2、師根據齊讀出現的問題作朗讀指導,指出停頓的重點地方以及易錯讀音,邊范讀邊指導。

      3、小組或團隊試朗讀,群體競讀,個體讀,齊讀。

      四、自學研討與交流

      要求:

      1、自主讀,發現問題,作眉批。

      2、小組合作研討,組長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協作積累文言語匯,在此基礎上初步理解文意。

      師生交流:

      1、各小組將在合作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其他小組嘗試解決,師作評價。

      2、各小組分別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3、師呈現重點問題,檢測學習成效(此為彈性設計,可根據學生提出問題靈活取舍)。

      五、研讀課文,探究思路

      小組探究:研讀2、3段,看看戰例中攻守雙方的條件及結果,進而找出文章的論點與結論。

      師生交流,明確論證結構。

      六、展讀課文,飛揚神思

      師生對話: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借助天時取得作戰勝利的例子?

      誰能從歷史上或現實中舉個憑借地利優勢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盡先機的例子不勝枚舉,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七、師作小結,重申主旨,作業布置

      隨著閱讀的深入,思維的縱深,你會發現很多問題,質疑反思,收獲無窮,愿這種習慣伴你學習的每一天!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誦讀這一章,并預習下一章。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安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學習側重點

      1、讀準字音和節奏,熟讀成誦,讀出氣勢。

      2、歸類積累文言語匯,把握大意。

      3、熟讀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錦囊

      教:引導、點撥、對話、指導

      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課堂在線

      一、導入新課

      聯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諸侯之間得以推行,可是執著的孟子并沒有氣餒,他走上了著書立說的道路,在修身養性、治國安民、教育學習、交友處世、孝親敬老等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就是他人生經歷的一部分。

      二、自學導引

      1、明確學習重點。

      2、師范讀,把握讀音與節奏。

      3、小組根據重點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4、學習成果展示(師檢測與生主動展示結合,重點進行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進一步體會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學習活動

      1、精彩故事再現:

      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成長故事。

      由六名學生講故事,故事內容: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2、思考討論:

      思考:請你用一句話總結他們的經歷,從這些故事中總結共同的規律。

      明確:要成就大事業,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練。

      思考:孟子在談到艱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為,連舉六名在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復,為什么?

      ⑴ 共同特點:出身低微,飽經磨難,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氣勢和說服力。

      ⑵ 從古到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人)多方面舉例,內涵豐富,說服力強。

      啟發提問:怎樣才算艱苦的磨練呢?過渡到第二、三段的`學習,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長觀。

      人才成長的主客觀條件在這兩段是怎樣體現的?通過譯讀的方式把握。

      3、小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側重論述的觀點是什么?請理清其論證思路。

      明確:先舉人的例子,從正面說理,談犯錯與改錯的關系,談內心憂困、思慮阻塞與有所作為的關系,談如何讓想法為人所知,論證生于憂患的觀點。接著舉國家的例子,從反面說理,談國家如果沒有內憂與外患就要滅亡,論證死于安樂的觀點。

      四、熟讀精思

      齊聲誦讀中間兩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說出來讓大家分享吧!

      指導學生暢所欲言,豐富積累。

      2、論證死于安樂只用一句話,卻是大量亡國事實的高度概括,請你用所學歷史知識解讀一下好嗎?

      齊誦這句話,引導學生回顧中國古代史解讀。

      五、多媒體出示下列積累訓練

      讀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這些名句:

      寶劍鋒從磨礪出, 。

      ,從來紈绔少偉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誦讀名言警句。

      發出倡議:讓我們積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質疑反思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此為彈性設計,可依時間靈活處理,也可引導學生課外繼續探究。

      七、課外練筆

      古人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還說多難興才,請結合《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內容和觀點,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對這些話的理解,以面對困難為話題寫一則隨感。

      〖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怎樣預設才會使課堂卓有成效?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學生從文言文的微言大義里面得到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在設計本課時力求讓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走進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熱情。同時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與展示學習成效的平臺,讓學生習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設計與教學中有可取之處,也有遺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資料,篩選信息,與學生平等對話。教師只有善于為學生搭建腳手架,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才會相得益彰。預設的空間越廣闊,課堂生成就會越精彩。教師也就會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在讀中進行朗讀指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做批注的習慣,質疑探究、學會思辨的習慣。一句話,由學會走向會學,由要我學走向我要學。整節課以各種形式的讀貫穿課堂,在讀中感知,在讀中讀懂讀透文本,在閱讀中與作者對話,在閱讀中縱深拓展,注重了思維訓練。

      反思三:《語文課程標準》對文言文學習有如下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在文言積累方面,我設計了兩個環節:一是立足課內,分類積累文言語匯,掌握重點字詞句的含義;二是開拓閱讀視野,注重相關名句的積累。設計意圖為培養文言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相信只要堅持,這個目的會達到的。第二項的操作可以靈活處理。

      反思四:要做到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成效,合作學習有時間保證,師生交流有思維碰撞,學生的誦讀與積累達到預定目標,這兩節課的課堂容量還是大了些。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學生比較順利地走進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內涵,但遺憾的是由于時間的緊迫,我在各部分銜接中比較生澀,課堂語言不夠流暢,當堂激勵和隨機深入引導不能達到水到渠成。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5-02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7-04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7-06

    課文孟子兩章教學反思11-17

    《孟子》兩章 教案教學設計12-05

    課文《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7-03

    課文《孟子》兩章教學設計07-15

    《〈孟子〉兩章》優秀教學設計07-03

    《孟子》兩章11-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好吊妞在线免费观看 | 一a在线视频插进去了 | 偷偷要色偷偷中文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不卡 | 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