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2 08:55:1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練習2》教學反思范文

      練習2安排的“語文與生活”,是要讓學生認識一組農具:木犁、耙、耬、鐮刀、鋤頭,了解其用途,加深對有關描寫農活的古詩的理解。

    《練習2》教學反思范文

      第一步認識農具,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自學,查字典,認識農具及其用途。可以把沒見過的農具的用途寫在書上。

      第二個環節:檢測。將農具的名稱和圖連線。

      第三個環節:議一議。交流對農具及其用途的認識。由學生到前面來介紹。

      第二步理解古詩,也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查字典理解加點字:耘、耕、鋤、種、收。

      第二個環節,檢測。將與加點字有關的農具寫在詩句的后面。

      第三個環節,議一議。交流答案并說說詩句的.大體意思。

      整個教學過程進展得很順利,擔心學生不能解決問題其實是多余的。我沒講幾句話,學生卻學得很開心,洋溢在臉上的喜悅可以看出他們的成功感。這種成功感會增添他們的學習勁頭。

      因為比預想的要好,竟然多出了10來分鐘。于是讓學生拿出《語文作業本》默寫第二單元檢測題的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默寫完畢,交換檢查,竟然全班沒有錯一個字。這一單元的生字都是讓學生自學的,我沒有領著讀過一遍,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默寫全對了,真高興——證實了“學習金字塔”理論,自學的就是記得牢。

      這讓我想起了學吹笛子、學吹葫蘆絲的事。當年在師范讀書的時候,海門的同學陸耀成會吹笛子,于是向他學。流行什么歌曲,就學什么。沒有順序,逮著什么學什么。學得很艱苦,也慢。不過因為練得多,練得勤,居然學會了吹簡單的曲子。現在我輔導六個徒弟吹葫蘆絲,每天教學哪個音符,用幾條練習曲來訓練,同時練什么節奏等,都是有計劃的,學生循序漸進地學,一點都不覺得艱難,而且很順利。

      兩者對比,共同點在于:老師是不能代替學生的練習的。只有學生的練習才能真正讓學生掌握吹奏的技巧。

      不同點在于:學吹葫蘆絲有內行的老師來指導,學生才可能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練習,效率是不一樣的。

      語文課堂上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你講得再多、再精彩,學生不練,也是浪費時間。你的任務應當如我指導學生吹葫蘆絲一樣,讓他們循序漸進地學就可以了,出錯的時候,指點一下就成了。如果代替學生學習,滿堂灌或者滿堂問,學生怎么有時間練習呢?

      在班級管理方面,讓我得益最多的是魏書生;在課堂教學方面,讓我得益最多的是蔡林森和崔其升——“先學后教,當堂檢測”“10+35模式”讓課堂變得輕松而高效,教師只要用十來分鐘來點撥就行了,何樂而不為呢?

    【《練習2》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練習2》教學反思07-04

    練習2的教學反思11-04

    《練習2》的教學反思范文07-05

    蘇教版第2冊《練習4》教學反思02-21

    《練習2》教學設計01-11

    練習六教學反思05-14

    練習3教學反思07-04

    練習課教學反思09-18

    練習1教學反思07-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伊香蕉大综综综合久久 | 在线日本v二区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有限公司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