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14 11:35:5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10月26號我執教了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階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課,他為我們以后學習小數的認識、性質及分數的意義等內容教學奠定基礎。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由于分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若只根據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這堂課我以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紙片為道具,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去發現數學知識。在教學設計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數可以分成整數和分數。整數,孩子們一直都在接觸,所以都很熟悉。于是就從中秋分月餅導入,從4個平均分成兩份,到2個平均分成兩份,再到把1個平均分成兩份,結果是半個。討論半個該怎么表示,引起孩子知識結構的沖擊;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分數。從學生回答的半個月餅引入分數,認識和理解的含義。

      (二)通過動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深層理解

      理解分數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同桌和小組間的討論和動手創造一個,讓學生充分理解的含義。

      (三)運用知識遷移,探索幾分之一

      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動手與操作,創造一個幾分之一;并交流討論分數的意義。

      (四)練習與鞏固

      雖然這堂課完成了預設目標和知識點,教學過程較理想;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下面就反思一下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我在執教過程中可能過分看重時間的分配,學生雖然對只是的理解都沒問題,但是在對分數的含義表達上卻不盡人意。在理解的含義時時間太過著急,只是通過個別同學的回答,就把描述含義的語句出示板書了。導致學生在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時,語言表達非常不理想。

      2、在學生動手操作中,疏忽了學生涂色的規范性,在展示作品時局限性較大,應該正確和錯誤對比進行;不同折法對比進行。

      3、學生由于對分數的含義表達不到位,在練習中又缺少對含義的解說,導致最后一個練習,學生存在較大困難。

      不過這堂課給了我很多寶貴的經驗,各位老師也給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分數,對于我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學生感覺到的是陌生,不太理解。所以我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產生分數,體會到只有平均分了,才能產生分數,并且理解分數各部分的意義。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基于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于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旅游分東西。

      (1)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個?

      (2)把2瓶水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瓶?

      師:我們分東西時要做到公平、公正,那要怎么分呢?

      生:每份分得同樣多。

      師:每份分得同樣多,數學里我們叫“平均分”。

      生:蘋果每人分得2個(可以用“數字2”表示)

      水每人分得1瓶(可以用“數字1”表示)

      (3)現在只有1塊蛋糕,也要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個。

      師:每人分到的是這個月餅的一半,能不能也用一個數來表示呢?

      師:看來要表示一個月餅的一半,已經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數來表示了,需要用新的數,什么呀?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感受:在分月餅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為的灌輸,學生的分月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要學習一個新的數的需要,產生了積極探究的情感。

      2.做數學,體會幾分之一的意義。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和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資助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我注重為學生創造探究條件,讓學生動手折一折,涂一涂,進一步探究分數的意義,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官認識。本節課我安排了兩次的操作活動,在認識1/2時,學生通過分月餅初步感知了1/2的意義后,我安排了一個找圓形1/2的活動,讓學生從實物上升到抽象圖形的認識。認識1/4時,同樣一張正方形紙,學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現出的這張紙的1/4也不同,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進行思維訓練。同時讓學生感悟,盡管折法不同,但都是把同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陰影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用1/4來表示。

      (一)認識1/2。

      認識了月餅的1/2,你知道什么是這個圓形的1/2嗎?請你動手折一折,并把它的1/2用陰影表示出來。

      師:誰能說說,什么是這個圓形的1/2?

      (二)認識1/4。

      師:1/4大家都會寫了,那在正方形紙上要表示出它的1/4,你會嗎?

      師:拿出我們桌上的藍色正方形紙,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4涂上陰影。(陰影部分要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經過手腦并用,建立起清晰鮮明的表象,從而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進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本課沒有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探究、自主創造的空間,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利用各種形狀的紙片自由地動手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數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一。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圖形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嗎?我們小組合作,來看看活動建議。

      4、練習層次分明。

      設計練習時,層次分明,由易到難。先從剛學的知識入手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什么是平均分,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并且讓學生體會到分數的分母其實是平均分的份數,分數的分子是取的份數。

      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發現,每個分數都由學生自己去創造,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分數的初步認識》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11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2

    三年級人教版數學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3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1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0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24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25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5-23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合集15篇01-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丝袜首页第一国产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