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24 12:27:2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1

      在上“平面鏡成像”一課時,我將教材中的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使這節課的課堂氣氛、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比以前有了一定的進步。現就本節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兩種變化

      1、變“講述式”為“探究式”,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前上《平面鏡成像》時,我一般通過演示平面鏡成像的實驗,再進行講解,從而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掌握平面鏡成像規律。這樣做雖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使他們能較好地掌握課本知識,但卻不利于對學生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

      采用“分組探究式實驗”教學后,通過給學生創設平面鏡成像的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觀察現象到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都能積極主動的完成。

      2、變“重結果,輕過程”為“過程與結果并重”。

      以前上課,我把眼光較多的放在學生掌握內容的多少、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上,經常忽視對學生學習、認識事物的過程及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啟發,不注重學生的學習思考過程。

      在實驗活動中,我加強了對學生探究過程的引導,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的探究方法。由于學生是通過自主的探究實驗獲得知識,對知識要點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因而他們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就比被動接受、死記硬背要牢固的多,從而也使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幾點不足

      1、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實驗中,通過學生閱讀教材,自行設計實驗,缺乏對學生進行實驗的引導,在實驗設計方面學生動手能力還欠缺,以致有些同學做實驗的方法不正確。

      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很多學生刻度尺與玻璃板的位置放置不準確,使測量的物距和像距不夠準確,造成結論偏差較大或錯誤。

      3、這節課是學生分組實驗,楊老師想讓我學會控制實驗場面,學會把握學生分組實驗的情況,維持實驗課的秩序。整堂課下來了,個人感覺是秩序大致良好。雖然有些同學還是會玩,沒有認真做實驗,會轉身軀吹后面同學的蠟燭,

      也出現拿直尺去燒蠟燭的情況,這些情況是楊老師發現的,由此可以看出對于整局的把握,對整班同學的關注還是不夠到位。

      但總體上場面還是屬于在可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講課聲音也大了很多,楊老師比較滿意。

      以下是楊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1、在復習上節課《光的反射定律》花了較多時間,在實驗課還是需要預備較多的時間給學生做實驗,畢竟做實驗不是想讓學生停下就停下了,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緩沖。

      2、實驗步驟不需要講一步做一步,這樣太花時間了,如果步驟比較多的,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先講完第一部分,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老師到學生中巡視指導,指出錯誤。在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差不多的情況下,在把剩下的`步驟講解操作一遍示范給學生看。還有講解實驗步驟的重點是講解做每一步的原因,這才是重中之重啊!這節課都沒有講清楚。在實驗中,發現在點蠟燭之后的步驟學生都不是很清楚,而且對于重合這個步驟的原理都不是很清楚。

      3、課堂時間沒有把握好,內容嚴重滯后,學生只能剛好做完實驗,沒有時間分析得出結論。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以后的課堂一定要掌握好時間的安排,上課前要非常清楚下課的時間!!!

      4、學生實驗操作完之后對于觀察的現象并不清楚,因此在做實驗前要給學生實驗表格,這樣對于明確實驗目的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總體上來說,我對于這次學生分組實驗還是稍微滿意的,楊老師的評價也是比較好。但是在這一節課中還是發現我對于細節的處理還是偏于粗糙,不夠細膩,對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跟接受程度還是預期過高的。以為一直強調的知識學生應該能掌握,或者至少應該是要知道的,可是事實上發現學生對于重復講過的知識,步驟還是懵懵懂懂,不知如何下手。在練習中發現的情況尤其如此。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所在,在備課中也要對于這個問題的處理想更多的方法來得到比較好的解決。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2

      平面鏡這節主要內容有三方面,平面鏡成像特點、平面鏡成像作圖以及平面鏡的`應用。考慮到一節課的完整性以及農村學生的課堂接受能力問題,所以我把這節課分成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通過分組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應用。第二課時回顧實驗過程及。結論。重點放在作圖方面,可以請學生板演,指出不足之處,加強課堂效果。

      在第一課里,我把平面鏡的定義調到課題引入后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后面用玻璃板做平面鏡。后面的猜想和實驗探究,并不是完全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有充分的知識準備,有思想、有條理的進行。在學到平面鏡應用時,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

      按這個方案上完第一課時,我覺得效果很好。通過分組實驗探究,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過程和結論都有很好的認識。不過我也總結了幾點,以后需要注意:

      1、在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的時候,有的學生是透過玻璃板看光屏,然后說在光屏上看到像,所以在在教學中要注意這種情況。

      2、在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時,一定先要強調"重合"的含義。

      3、在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時,如果用尺子量距離肯定有誤差,不如準備一張方格紙,格子的大小剛好放下物體,然后直接數格子更方便。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11-04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課稿3篇11-04

    平面鏡說課稿11-08

    平面鏡說課稿7篇11-08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北京的教學反思12-25

    簫的教學反思12-23

    我的教學反思11-26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3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少妇熟女精品专区 | 在线欧美激情a∨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