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時間:2025-03-17 17:05:02 晶敏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范文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范文6篇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1

      我上《神州瑤》第一課時,重點目標就是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和感受中國的山川美。上完課后,總體感覺,目標是基本達成了,但在上課過程中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正如鐘老師所說,語言蒼白,不富有童趣,生本意識不強。我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兩個大問題,每次上課,總是容易忽略傾聽坐著的學生的“私語”,忽略他們的課堂行為,在拋出問題時,也沒有根據兒童特點設計一些更貼近他們的自然親切的語言。為此,在近期教學中,我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

      一是設計兒童化的語言。就拿這堂課來說,我問了學生中國的美稱、別稱還有什么?似乎“美稱、別稱”一詞更上檔次,但是小朋友聽得云里霧里的.,如果換成“你們還知道中國有其他響亮的名字嗎”,相信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對于低段的孩子們來說,有時候,我應及時地哄一哄,多鼓勵;或者在上課時給某個生字編個小故事,給某個內容編個兒歌,相信他們的興趣會更濃厚。

      二是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在聽了我多堂課后,鐘老師和師父也總是指出,每次提問,我的關注點在回答問題的孩子身上,另外的四十多個孩子就被忽略了,長此以往,當聽的孩子沒興趣時,得不到老師的關注時,他們就容易開小差,游離到了課堂之外。而發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許精彩,但坐著的孩子,他們會質疑、會認同,他們也會有精彩之處。我不能為了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就一股腦兒地按著設定環節走下去,把與自己設計無關的都排除了。以后的課堂,我要多點靈動,多點隨機應變,把關注點重心移動,關注到全體學生。

      另外,文本解讀也不能馬虎。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總是被教學設計牽著鼻子走,或者當學生出現各種答案我卻點到為止,不能再進一步,這都是文本解讀不深入的原因,我想,未來我應朝著這些方向努力。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2

      一曲《神州謠》,以三字經的形式訴說著祖國的山河壯美,激發了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上課伊始,我帶領孩子們一起領略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讓孩子通過直觀的.美景,感受祖國的山川秀美、風景如畫,從而對祖國產生了自豪和熱愛之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2、在讀文賞析的過程中,我引領孩子打著節拍反復有感情地品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不足之處:

      1、課前沒有布置搜集關于祖國山川以及民族團結方面的資料。

      2、課文可以借助相關歌曲渲染情感。

      3、板書書寫過于簡單、書寫不及時。

      4、誦讀形式過于單一,僅限于齊讀和個別讀,而輕視了師生讀、男女生對讀、組內互讀等形式。

      改進措施:

      1、讓學生充分預習,課前搜集資料,為課上的資料介紹節省時間,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預習的好習慣。

      2、備課充分,板書設計清晰有層次。

      3、采用多種形式誦讀,在讀中品味文字所傳達出的情感。

      4、今后在設計課時可以添加一些拓展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3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在學生要求會認的生字中,有80%的生字在閱讀文中出現。

      我以文本為載體,依托文本進行識字教學,教學中采用了多樣化的識字形式讓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在多樣性、趣味性的語境中,引導孩子們在快樂中識字,同時感受漢字的魅力。

      依托文本趣味識字,讓識字教學更生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中有看動作猜字,給生字組詞,給生字找形近字,識記生字等多種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識字,在愉快中學習。

      依托文本朗讀識字,提升識字效率。通過朗讀發現生字、記住字形,通過聽讀體會生字的意思,通過朗讀體驗情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字的音、形、意在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明析,越來越深刻。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4

      在本次教學中引入各地地圖,通過談話,讓學生對“神州”一詞有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從課題入手,解決“州”字的讀寫。

      在識字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再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取他人之長為己用。在多層次,多形式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同時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學會在小組中主動探究交流,不僅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鍛煉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體現學生是教育的主題,在讀中問,在問中學,在學中思。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5

      《神州瑤》是一篇短小卻內涵豐富的童謠,氣勢恢宏,贊美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壯美、風景如畫,表達中華兒女期盼祖國統一,為祖國繁榮昌盛共同奮斗的愿望。

      在講第一課時時,我注重把識字和感受中國的山川美作為學習的重點。在識字教學部分,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在準確掌握生字的基礎上給生字找朋友,組詞或造句。在對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每次提問,我的關注點在回答問題的孩子身上,其余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長此以往,當聽的孩子發現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就會漸漸失去興趣,導致不同的問題出現,容易開小差,游離到了課堂之外。而發言的孩子的回答或許精彩,但坐著的孩子,他們會質疑、會認同,他們也會有精彩之處。我不能為了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就一股腦兒地按著設定環節走下去,把與自己設計無關的都排除了。今后的.課堂,我要不斷積累教學方法,多一些教育機智,把關注重心移動,關注到全體學生,使每位學生都能發揮其主體作用。

      一節課結束,我感覺本節課的目標是基本達成了,但是在上課過程中卻暴露了很多的不足。比如:語言不夠親切,缺少童趣,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在課堂紀律上,我需要更加靈活的應對學生所出現的不同問題,不能一味的忽視,更不能批評和言語傷害。對于文本的解讀更不能有絲毫馬虎。我想,未來我應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尋求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變得更加完美。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 6

      昨天上午講了《神州謠》,反思如下:

      1、講到“州”時,我問學生:“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之前的哪個字?”學生如我預測的,回答了“川”,接著我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區別,學生答到“多了三個點”。我給孩子說了川是河流的意思,讓學生推測州的意思。學生猜不出來,我就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州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字形,學生就猜河上的“點”是什么,學生猜“小船,小魚,”我說不會動的,學生猜“亭子,房子,山”就是猜不到小島上。我在反思,是我引導的方式有問題,還是本應該直接給孩子說出來“州”原義是河流上的小島呢?

      2、經過上次重建課講《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反思,這節課上我進行了改變,學生沒有提出那么多需要講授的字了,十幾個字只提了三個字“繁、隔、聳”,別的.同學說的方法最多的是組詞、讀拼音、加一加、換偏旁等,說方法時其他學生的興趣也不高。我在想,“新基礎”二年級識字總體任務是這樣闡述的:在類結構學習中擴大識字量,在學習實踐中用活漢字,在了解漢字文華中欣賞漢字。本節課“州”的講解我認為是在了解漢字文化。但怎么用活漢字?是不是要從漢字本身的含義說起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會認字,但不會組詞。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是不是應該先給孩子一個字組多個詞,然后要求學生在讀詞中記住這個字呢?

      3、本節課我讓學生圈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字。之前只是布置完任務后就等著孩子提問,今天我花費時間下去兜,發現學生劃的最多的是“繁榮”,其次是“神州”。所以“兜”完后,我沒讓學生舉手質疑,而是直接講了這兩個詞。其他的像“海峽”,“大陸”,極個別學生劃出來了,我沒有再深講。可是在讀詞語理解意思時,還是有學生提出來了。這該怎么處理呢?這兩個環節可以合并一起嗎?

      接著,我再讀186頁到190頁二年級識字教學任務,讀到第190頁“學習生字不知停留在學生對字形的口頭分析上,要減少口頭分析時間,增加學生為記憶字形而動筆書寫的機會”。這針對的是一類字還是二類字呢?

    【最新《神州謠》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神州謠》教學反思09-14

    神州謠的教學反思09-09

    神州謠教學反思范文07-03

    《神州謠》教學反思7篇06-10

    《神州謠》教學設計09-09

    關于《神州謠》教學反思(通用6篇)07-01

    《神州謠》寫字教學設計10-26

    神州謠教學設計范文08-06

    神州謠優秀教學設計07-01

    神州謠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03-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日本亚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 日本a∨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