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01 09:04:1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wù)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1

      《最后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懷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但語言凝練,語句含義深刻,學生不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在多讀的過程中領(lǐng)悟詩的道理。

      1、剛開始讀詩要降低要求: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順口。

      2、再讀時要學生用精練的詞語概括每一節(jié)的內(nèi)容。傾聽,等待——升旗,自豪——聯(lián)想,屈辱——迎接,展望。這樣一來,詩歌的線索就非常明了,為理解詩句降低了難度。

      3、精讀理解。"讓我拉住你的手"——擬人化,親切動情。"旗桿——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激動自豪。"百年的痛苦和歡樂"——聯(lián)想到屈辱的歷史,如今的揚眉吐氣尤顯珍貴。"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表達對香港回歸的歡迎祝福。

      4、最后聯(lián)系實際,通過網(wǎng)上搜集一些關(guān)于香港回歸的圖片等補充資料,進一步深化主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2

      《最后一分鐘》是新課程中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是一篇閱讀課文。這首詩韻律優(yōu)美,情感豐富,適宜朗讀品味。但是是的詩歌象征意義強,并且含有歷史典故,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因此在課前引導(dǎo)搜集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回歸的背景。

      本以為有了背景資料的補充,學生對人本應(yīng)該能夠理解了,朗讀起來困難應(yīng)該是不大的。但是詩中比喻、象征、用典的描寫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挑戰(zhàn)。學生學起來有些含糊不清,第一課時下來,感覺學生沒有進入狀態(tài),于是我與同組的老師交流了感受,在第二課時我將背景與課文結(jié)合起來講,發(fā)現(xiàn)學生感受好多了。

      就是這樣,圍繞情感目標的思路很清晰,感覺達成度也比較高,那么技能目標怎么樣呢?課堂上只能從學生的朗讀中,感悟到他們掌握得比較好,但是對于疑難詞句理解了嗎,難以檢測。為此,我挑了詩歌中的一句話“最后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叫了學習程度分別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的.六個學生來說說他們的理解,我感覺還是很欣慰的,除了一個學生需要教師的啟發(fā)外,其他幾個學生都能說出這句詩的含義,而且有比較多元的理解。但這個句子不是最難的,其他的句子呢?

      所以,我想我們必須一起研討的問題就是:1.假如必須一課時完成這首詩歌的教學,你覺得如何安排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2.是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必須讓學生讀懂讀透了?一篇課文下來,學生還有沒讀懂的段落、句子(不是一個兩個,是一部分,甚至幾乎是全部學生),你覺得可以嗎?這些問題就是這堂課留給我的思考。希望能其他老師一起探討!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3

      《最后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歌。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鑒于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朗讀為主的教學方式。

      在授課前我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香港被割讓的屈辱歷史以及割讓后香港人民的苦難生活。課程伊始,先介紹現(xiàn)本詩的格局,首節(jié)為引子,將香港擬人化。接著,讓學生快速讀文概括后三節(jié)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己對歷史的了解講講詩句“我看見,虎門上空最后一縷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應(yīng)該怎么理解。然后,分小組自由讀詩,要求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之后,朗讀匯報,教師評價并指導(dǎo)。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學生的朗讀適時指導(dǎo)感情的處理——第一節(jié)應(yīng)讀出激動的心情,第二節(jié)要的讀要配合內(nèi)容的“慢鏡頭”描述,但不是單純的緩、慢,而是有層次有節(jié)奏的讀。第三節(jié)要讀出百年的滄桑,聲音要沉緩,但在結(jié)尾“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要讀出屈辱散盡后的激動。第四節(jié)要讀出盼望香港回歸的急切以及香港回歸后對她的無限期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匯報一段,教師指導(dǎo)一段,然后練讀。最后,讓學生分小組練讀全詩,然后比賽。

      我覺得,用朗讀去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比單純的說教要好的多。況且這篇詩歌敘述的歷史事件對學生來說很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透歷史。因此,在大致了解歷史的基礎(chǔ)上用朗讀引出感情我認為是比較適合這篇課文的。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4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繼續(xù)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這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接受上節(jié)上節(jié)課的教訓(xùn),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香港回歸交接儀式視頻,并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預(yù)習要求:認真讀課文,查找關(guān)于“虎門硝煙”以及《南京條約》的簽定等歷史知識,去過香港的同學找當時的圖片。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感受:

      1、課前準備充分,課堂輕松駕馭。有了歷史資料和寫作背景的鋪墊,學生課上學習興趣濃厚,對詩歌中理解感悟輕松又有激情。特別去過香港的同學,對香港的感情似乎更深厚,從他們充滿感情的朗讀中能感受到。

      2、以讀為主,讓生自我感知每個段落的內(nèi)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感知每一段落時,讀完一個小節(jié)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去學習獲得知識,從而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3、采用多種手段,令學生情感升華。通過交接儀式視頻、中英談判圖片及歷史資料,讓學生感受祖國飛速發(fā)展以及民族強大的自豪,提升學生感情。

      在情感升華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劃,通過比較句子,運用詞語,體會并掌握文中用詞之精妙。最后讓學生熟讀成誦,鼓勵他們背下來。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5

      《最后一分鐘》是新課程中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是一篇閱讀課文。這首詩韻律優(yōu)美,情感豐富,適宜朗讀品味。但是詩歌象征意義強,并且含有歷史典故,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因此在課前引導(dǎo)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香港的歷史,回歸的背景。

      本以為有了背景資料的補充,學生對人本應(yīng)該能夠理解了,朗讀起來困難應(yīng)該是不大的。但是詩中比喻、象征、用典的描寫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了挑戰(zhàn)。學生學起來有些含糊不清,感覺學生進入不了狀態(tài),于是我又將背景與課文結(jié)合起來講,發(fā)現(xiàn)學生感受好多了。通過學生的朗讀,感悟到他們掌握得比較好,但是對于疑難詞句理解的還不夠到位。為此,我挑了詩歌中的一句話“最后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學生不是都能說出這句詩的含義。

      我感覺學生還是理解不透。于是,讓學生仔多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嗎。因此我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引導(dǎo)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即注意小節(jié)之內(nèi)以及小節(jié)與小節(jié)之間的停頓;向?qū)W生明確:有的詩句讀的語氣要高昂,有的詩句讀的語氣要沉重;有的要讀得堅定有力等等。還為了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我又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比賽讀、評議;找差距等,進行讀的指導(dǎo),達到讀的目的,也促使學生對詩歌進一步理解,學生讀的很賣力,也很激昂。

    【《最后一分鐘》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相關(guān)文章:

    最后一分鐘教學反思15篇12-18

    五年級上冊《最后一分鐘》教學反思12-16

    《一分鐘》教學反思范文12-16

    《最后一課》教學反思15篇12-20

    《一分鐘》教學反思12-16

    《望岳》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1-16

    《最后一頭戰(zhàn)象》教學反思15篇12-27

    數(shù)學角的分類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25

    《亞洲》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18

    《琥珀》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12-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欧美性爱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va中文字幕 | 亚洲AV网址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韩另类中文字幕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