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23 10:29:2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除法》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1

      “認識除法”是學生在認識了“平均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除法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建立除法表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我結合平均分的包含情況進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教學,教材以平均分的事例設計“除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除法。

      以動手操作和語言表述為基礎理解除法的含義,我出示問題后,讓學生思考分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在教學的過程中用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重點說清楚分什么、怎么分、分的結果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手段不斷加深平均分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的'相應表象,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在教學中,我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系,理解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含義。如學生按要求平均分物品后,讓學生思考:“剛才的操作活動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強化平均分的意識,幫助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幾個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寫出算式后再讓學生完整的說出除法算式的含義,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的對應關系。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2

      數學課堂中,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結果固然很重要,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讓學生說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對學生理解不正確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據學生錯誤所在,通過設問,點撥學生引發(fā)討論,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認識除法,學生表達不完整時,我應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從而獲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進行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各種能力,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才能得到有效發(fā)展,互動課堂學程導航理念才能得到發(fā)展。

      從操作中解決實際問題。今天的教學內容是《認識除法》,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是在學生對平均分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從中體會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后解決出發(fā)實際問題的基礎。讓學生了解把一些物體“每幾個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

      教學時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用圓片分一分)——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動,建立平均分與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動的數學概括,體會到什么情況下用除法計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并讓學生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伊始,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坐纜車的情境,以自主學習菜單來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及時引導學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解決問題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動,再把平均分的活動抽象為除法,建立數學模型,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合,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師只是發(fā)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認識除法的意義。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共有的分數——總數,每份的個數——每分數,平均分成的分數——分數;以及總數、分數、每分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如:求總數——乘法(幾個幾相加),求分數、每分數——除法(平均分的兩種分法)。

      總之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用學具分一分或者畫一畫,理解除法的意義。同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知道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明確該用什么方法。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3

      《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于這句話的理解我曾一度陷入了誤區(qū):過分地注重了學生的主動發(fā)揮,任何知識都千方百計地引導,一定要讓知識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來。如第一次我在二9班教學這一課時,引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大家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個符號表示平均分呢?學生由于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基本上是用“猜”的,他們說出了×、+等各種符號,我都一一否定了,最后才汪廣溪同學終于猜出了是“÷”,整個過程花了3分鐘左右。課后我進行了思考:這樣的創(chuàng)造是真的創(chuàng)造嗎?歸根到底,這個知識還是教師“擠牙膏”似地從學生地方擠出來的,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也并不見得學生體驗到了“創(chuàng)造”的喜悅。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在二10班教學時又進行這樣的嘗試:同學們,平均分在我們數學上還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板書÷)這個符號你認識嗎?(學生紛紛說是除號),再請他們觀察除號有什么特點。與第一次的教學相比,這一次直截了當地出現÷,不僅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而且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加深了對除號的認識,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對比教學,我對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角色的定位中教師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探索性固然要突出,但必要的時侯,教師也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適時地介入學生的學習。這也需要我們站在課改的潮流中常常進行冷靜的思考和實踐,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少一些浮躁,多一份真實。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除法的性質教學反思 認識除法的教學反思01-02

    認識除法的教學反思04-22

    認識除法的教學反思05-18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09-19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06-12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06-14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12-08

    認識除法的教學反思08-11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09-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另类中文日韩 | 亚洲小电影91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国产观看在线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