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1 10:28: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學設計

      文本導學

    關于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學設計

      【目標引領】

      一、 基礎目標

      1.掌握詞語:別出心裁、琳瑯滿目、邯鄲學步等。

      3.了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并把握處理兩者關系的態度及其意義。

      二、發展目標

      1.理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點與缺點,并舉例加以說明。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的作用。

      3.學習對比論證的手法,加以合理使用。

      【過程記錄】

      一、預習

      1.識記字音

      慰藉(iè) 載體(zǎi) 有悖常理(bèi) 沉溺(nì) 上乘佳作(chéng)雕塑(sù) 宣泄(xuān) 匱乏(uì)

      2.識記字形

      別出心裁—才干 以偏賅全—以偏概全 聲嘶力竭—廝打—撕毀—歇斯底里

      3.識記詞義

      別出心裁: 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琳瑯滿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原謂所見皆名流。后以“琳瑯觸目”謂眼前所見都是珍貴的物品或美好的詩文。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

      以偏賅全:片面地根椐局部現象來推論整體,得出錯誤的結論。

      雕蟲小技:比喻微末的技能。多指刻意雕琢詞章的技能。

      匱乏:缺乏

      2.預習過程中感到不理解的問題:

      二、學習

      1.摘抄文中表明中國文化的一些經典語句。

      2.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的優點與缺點各表現在哪里?

      3.中國與西方文化差異巨大,我們就如何對對待兩者差異?

      三、質疑

      1.思考:重視并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在全救化進程日益加劇的歷史背景下有何作用?

      2.通過學習你還有哪些疑問,記下來認真思考,與同學、老師討論交流。

      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滲透(shèn) 載體(zǎi) 有悖常理(bèi)

      B.玄思(xuán) 沉溺(niè) 上乘佳作(chéng)

      C.軀殼(é) 慰藉(iè) 處世哲學(chù)

      D.雕塑(sù) 宣泄(xuān) 日益匱乏(uì)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修養身心 相互交融 惟其如此 吐納導引

      B.聲嘶力竭 不可思異 經世致用 地質戡察

      C.息斯底里 別出新裁 知足長樂 無足輕重

      D.弘揚國威 延年易壽 雕蟲小技 以偏蓋全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我們要在宏觀的視野下 不同民族文化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并加以比較。

      ②作為理性生命的極度表現,西方人的科學事業是對人類理性生命力的探究,是一種精神的 。

      ③只重實踐而忽視思辨的傳統,有助于防止我們的民族陷入宗教神秘主義的精神 。

      ④我們不應將某種文化中的單一元素視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種文化來 和取代另一種文化。

      A.考察 沉醉 誤區 統攝 B.考查 陶醉 誤區 統治

      C.考察 陶醉 錯誤 統治 D.考查 沉醉 錯誤 統攝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中國式的武術不僅要打得準、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繡腿之中獲得一種美的享受。

      B.如果一味強調我們不僅在科學上要向西方學習,在藝術上也要向西方靠攏,其結果必然就像邯鄲學步一樣。

      C.有人錯誤地以為工藝和藝術是屬于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雕蟲小技,其實這恰恰是中國文化的強項。

      D.一走進第十屆上海國際時裝展覽會展廳,我們頓覺眼前一亮,各色各樣的時裝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二)佳句品讀

      文句:

      理由:

      (三)文段理解

      如果說中國文化的弱點存在于感性與理性兩極,因而其體育與科學均不夠發達,那么,其“富礦”恰恰處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的交融地帶,因而其藝術與工藝特別發達。說中國是一個藝術和工藝的國度,不僅是由于我們的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先秦的詩經、戰國的楚辭、漢代的辭賦、六朝的驕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明清時代的小說這些純藝術的上乘佳作,也不僅是由于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仰韶的彩陶、良諸的玉器、殷商的青銅、漢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園林、清代的宮殿這些泛藝術的工藝精品,而且是由于我們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藝術之中。就在西方的經院哲學家們通過邏輯或數學的手段來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奧秘時,自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卻要將寫詩和作文看成是每一個國家官吏所應具備的必要的素養。因此,與西方不同,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不必躲在幽暗陰森的教堂里去研究天文歷算,但卻必須以琴、棋、書、畫來修養身心。儒家以忠孝安邦、以禮樂治國的傳統,自然會把提到“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高度;道家“乘物以游心”的處世哲學更容易讓人們以藝術的態度來對待全部生活。

      1.文中加引號的“富礦”比喻什么?

      答: 。

      2.為什么說“中國是一個藝術和工藝的國度”?(不少于3點)

      答: 。

      3.中西文化各有什么強項?

      答: 。

      【收獲整理】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答案: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

      二、學習

      1.寧靜以致遠”、“以不變應萬變”、 “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乘物以游心”

      2.西方文化在感性與理性的兩極最為發達:在感性一極,表現為體育活動;在理性一極,表現為科學活動。與之相反,中國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兩極都不發達,而發達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間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的藝術和工藝。

      3.我們不應以偏概全地將某種文化中的單一元素視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種文化來統攝和取代另一種文化。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強項,亦有其弱項;中國文化固然有其短處,亦有其長處。一種健康的文化心態,應該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之更加豐富、更加健全。重視并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中國與西方文化資源優勢互補

      三、質疑

      一種健康的文化心態,應該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之更加豐富、更加健全。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還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D.A載(zài);B溺(nì);C殼(qià),處(chǔ)

      2.A.B.異—議,戡——勘;C.息—歇,新—心,長—常;D.易——益,蓋—概。

      3.A.考察:①實地調查觀察,②細致深刻地觀察;考查: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考察”重實地或細致觀察,“考查”重檢查,由句中“視野”可知,應當選“考察”。沉醉、陶醉程度前重后輕,選“沉醉”更能表現西人對科學事業的熱愛程度。誤區:長時間形成的某種錯誤認識或做法,重“區域、范圍”,且能與句中“陷入”更好地搭配;錯誤:不正確,不合客觀實際。統攝:統領,統轄;統治:①憑借政權來控制、管理國家或地區,②支配、控制。由下文“取代”可知選“統攝”較恰當。

      4.D.“琳瑯滿目”適用于書籍或工藝品。

      (二)文句:在前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在后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

      理由:提出兩種新的見解,指出了重視并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的兩種重要功能。

      (三)文段理解

      1.(中國)文化資源最集中的地帶。

      2.①我們的古人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純藝術的上乘佳作,②也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舉不勝舉的泛藝術的工藝精品,③而且是由于我們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藝術之中。或中國人往往以藝術的態度來對待全部生活。

      3.中國文化中藝術與工藝特別發達,西方文化體育與科學特別發達。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中心內容

      本文從論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入筆,具體分析了兩者的差異,并向深處開掘,找出了形成差異的原因,最后指明兩種文化對話的意義。在作者看來,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長項和弱項:西方人體育和科學最為發達,而中國人藝術和工藝最為發達。

      理解或評價

      中國與西方文化資源優勢互補,重視并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還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

      風格

      寫作特色

      本文從中西方文化資源的角度,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闡述了當今世界中西方文化對話的意義。

      【拓展遷移】

      1.中國人用辯證思維,而歐美人則用邏輯思維或分析思維。

      2.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強調變化、矛盾和中和,歐美人的邏輯思維強調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3.①社會背景②社會認知系統。4.D。A“從而”后說法錯,B“優于”說法不當,C“開創”不合史實。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的導學案12-27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蘇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閱讀答案09-20

    《中國的水資源》教學設計08-25

    中國的水資源教學設計03-28

    《中西方數字文化差異》教學設計07-04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范文07-12

    《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西方用餐禮儀文化03-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