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3 15:14:2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路》教學設計

      單元情況分析

    《路》教學設計

      本單元以“路”為主題組合單元,從道路、商路、求學路、人生路等幾個角度選編課文。《鄉村大道》充滿革命豪情,“鄉村大道”一語雙關,既指自己家鄉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點,二者都抒發了詩人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永葆勞動人民本色的情懷。《絲綢之路》向讀者介紹了絲綢之路的開辟過程和意義。

      教學課文時應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學生學習精讀的方法:堅持記摘錄筆記和批注筆記;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繼續學習解答自己的提問;設身處地、入情入境地理解課文;學習與作者對話,還要注意題目透露的內容、情感。

      建議教學時間:6課時

      鄉村大道

      教學目標 :

      1、這首詩語句優美,充滿激情,教學時采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的內在美和形式美,感悟樸實的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2、通過教學,讓學生結合詩人的經歷理解本詩,讀透字面背后的內容:經歷風雪,生活才有意義,才會美好。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歌內容及內在聯系讓學生懂得要經過千錘百煉才會體會到生活的偉大。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結合詩人的經歷理解本詩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繪鄉村大道的詩歌。

      二:檢查預習:

      1.分小節讀課文,看是否能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交流本詩作者郭小川的個人資料,弄清詩人寫詩的背景。

      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補充。

      郭小川,本名郭恩大,當代著名詩人,1919年9月2日生于河豐寧縣,1933年到北京,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愛國運動,并開始詩歌創作。1938年參加八路軍,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作協秘書長。他一生寫了許多詩歌來反映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被譽為“戰士詩人”。他的詩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摯,豪放自由,語句鏗鏘,著作有《團泊洼的秋天》、《邊塞新歌》、《鄉村大道》、《三門峽》、《甘蔗林一青紗帳》等,他的詩歌創作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自讀自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

      1.按要求自學

      1)認真讀課文,思考詩人筆下的鄉村大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體會。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四:理解重點語句

      再讀詩歌,詩人都把鄉村大道比作了什么?

      從中你體會到了鄉村大道有哪些顯著特點?

      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參考:

      第一小節:寫出了鄉村大道的長遠和寬闊

      第二小節:寫出了鄉村大道的險峻和曲折

      第三小節:寫出了鄉村大道的坎坷和豐沃

      朗讀全詩,感悟詩歌內容。

      作業 :字詞兩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多種形式朗讀、體會詩歌蘊涵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聽寫字詞

      絲絳 締造 干涸 溝壑 匍匐

      二:重點理解最后一小節

      1、鄉村大道有哪些特點?

      2、最后一小節與前三小節有何聯系?

      3、你懂得了什么?

      (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偉大)

      三:拓展延伸

      1、第三小節不要這部分行不行?

      2、談一談作者寫“鄉村大道”有什么特別的意思?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鄉村大道”既指自己家鄉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點,抒發了詩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勞動人民本色的情懷。

      四:有感情朗讀

      1、分小組讀

      2、男女對讀

      3、全班齊讀

      作業 :選自己喜歡的小節,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

      長遠和寬闊 扎根生活

      鄉村大道 險峻和曲折 植根人民

      坎坷和豐沃

      絲綢之路

      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容,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了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勢。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能夠分析出圖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將書本中的信息轉化到圖上;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掛圖、錄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容,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了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勢。

      2、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好東西,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記視頻展示)。剛才的鏡頭大家都很熟悉,對,是《西游記》。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同學一起把拍子打起來!唐僧“西天取經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絲綢之路)。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絲綢之路,那么今天的絲綢之路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先來領略一番絲路的風光。在欣賞的同時,想想絲路風光留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美,西域風情,荒漠……)

      是啊!到處是沙漠,戈壁,但昔日這兒卻延伸著一條繁華的'絲綢之路。這么具有西域風情,沙漠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來開辟的呢?

      (一)絲綢之路的開辟

      1、如此具有西域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開辟的呢?(漢,張騫)

      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幻燈)。他告別當時的漢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現在就讓駝鈴聲帶領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吧!(錄像)正是有張騫這樣的先行者,才開通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線路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同學們請看地圖。

      (二)絲綢之路的線路

      (出示)這是一張絲綢之路的線路圖,請找到絲路的起點。

      1、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什么地方?(長安)

      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是當時漢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們的首都北京。當時各地絲綢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長安以后,組成商隊,穿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之后分南北兩路,北路從玉門關出發(春風不度玉門關),經過西域、中亞,到達西亞和歐洲;南路從陽關出發(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樣經過西域、中亞,到達羅馬和阿拉伯國家,再到歐洲;南路的另一路則是到達印度。《西游記》中唐僧西天取經走的就是南道中的這條道路。

      2、設想你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你會經過今天哪些國家和地區?南道會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北道又會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四人小組合作,小組作好記錄。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等;

      北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

      可見路途非常的遙遠。

      3、觀察線路圖,你認為在當時我國境內的絲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區呢?(長安、樓蘭、敦煌等)

      我們從這張圖片中發現現在的敦煌非常的凄涼,而當時的敦煌卻是非常的繁華。敦煌是當時東西方貿易的中心和中轉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現在,請同學們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用集體的智慧來再現一下當時的繁榮景象,來當一回小演員。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選擇好你的貨物。

      3.準備和對方商人交換什么貨物?

      學生表演(繁榮背景,如何交易,籌備干糧,水等)

      從同學們的表演中,我們知道在當時的敦煌存在著物資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資非常得廣,有西方的毛皮、珠寶玉石、藥材等,還有中原的絲綢、瓷器、陶器、鐵器等。事實上,在當時的敦煌,不僅存在著物資上的交流,還存在著文化的交流。現在保留下來的敦煌的藝術寶庫莫高窟就可以印證這一點。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個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

      敦煌莫高窟保存著最完好的佛教藝術,曾經有位著名的敦煌學者指出:“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學者的論說充分說明敦煌所處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而這種重要性則是絲綢之路帶給它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

      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

      (三)絲綢之路的交流作用

      1、敦煌的藝術來自于東西方的交流,來自于東西方的使者們的間接創造。正是由于這些使者們的往來,使得絲綢之路異常的活躍,異常的繁榮。那么,絲綢之路的開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找到了嗎?一起大聲告訴我,好嗎?(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塊大陸,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同學們能不能結合書本和你已有的知識,舉出實例來印證這句話呢?(可作適當補充)(幻燈)

      總結:絲綢之路的開辟豐富了東西方人們的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增強了東西方人民的友誼。所以說,絲綢之路不是一條商道,而是一條友誼之道。

      (四)絲綢之路的補充

      事實上,“絲綢之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除了張騫開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綠洲絲綢之路”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絲綢之路嗎?(學生回答)

      總結:中國的絲綢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經分為海陸兩路了,此外,還有長城以北充滿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因為這條絲綢之路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各個民族、部落紛紛想爭奪控制權,因此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和風平浪靜的“海上絲綢之路”由于主要以絲綢和香料貿易為主,又稱“海上香絲之路”

      千余年過去了,由于航海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更為方便的海上運輸,于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漸漸被人們放棄,敦煌也同樣衰弱了,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隨著全球化發展的需要,一條新興的絲綢之路重新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那就是亞歐大陸橋。(幻燈:亞歐大陸橋的簡介,線路圖)

      亞歐大陸橋的簡介: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云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海──陸──海統一運輸的洲際鐵路,經過了三十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

      2、那么,亞歐大陸橋與昔日的絲綢之路相比較有什么優勢呢?在今天有著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組活動)

      (1).經過的國家更多,到的地方更遠;

      (2).交通工具:駱駝,馬──洲際鐵路,火車;

      (3).節省時間,節省運費。(大陸橋橫穿大陸,比繞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傳統的海運路線縮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陸橋運距較近,且能使用鐵路集裝箱專用直達到車,中間環節少,運行速度快,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途中運輸時間。)

      3.東西方溝通:間接──直接。(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互補性:一方面,對于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來說,這一區域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巨大市場,是它們輸出資金、技術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對中國、中亞和東歐國家來說,通過沿橋開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國際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經濟振興。另一方面,亞太地區經濟的迅速增長,越來越需要開拓歐洲市場,而歐盟為謀求發展也需要到亞太地區尋求貿易伙伴,選擇投資對象,亞太與歐洲的雙向輻射越來越明顯。)

      所以,大陸橋運輸越來越受到國際的廣泛重視。總結: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著橋梁的溝通作用。許多專家學者斷言,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預示著世界經濟在江河經濟、海岸經濟的基礎上,將逐步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

      課后探究:談談你今天的最大收獲?

      總結:張騫出使西域后開通的絲綢之路可以講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詞,促進了東西方各國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語文天地

      教學目的:

      1、積累名言警句

      2、“暢所欲言”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3、“開卷有益”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

      4、“金鑰匙”促成閱讀習慣的養成。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完成積累,“暢所欲言”“金鑰匙”

      教學過程 :

      一:抄書比賽

      1、全班限定時間開展書寫比賽

      2、請寫得又快又好的談經驗

      3、把好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

      二:讀一讀

      1、先讓學生讀熟這句話

      2、說說自己的理解

      3、背誦

      4、鼓勵課后繼續搜集有關路的名言警句

      三:暢所欲言

      1、聯系實際談自己認識的更多的路

      2、在你知道的路中,你最愿意探索的是一條什么路?

      3、為什么?

      四:金鑰匙

      養成閱讀習慣的三條基本要求:

      一是:每天閱讀的數量必須保證,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

      二是:邊讀邊記,養成作批注的習慣

      三是:養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讀課文,體會“路”的靈位一層含義-----人生之路

      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

      學習文章按時間順序記述重點事件的寫法,并能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

      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

      1. 交流讀書體會和感想

      2. 默讀深思:鄧稼先的人生之路

      3. (哪一年干什么?怎么干?)

      4. 再次讀課文,討論:你覺得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

      5. 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按時間順序選重點事件寫人的方法

      6. 小練筆《我的成長經歷》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熟讀古文和譯文,對照著理解古文文意

      2、通過自悟、討論、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蘊涵的深刻含義,使學生懂得一個道理: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要勇于實踐,理想才能變為現實

      教學過程 :

      一:接題導入

      1. 題目什么意思?

      2. 看了題目之后你有哪些疑問?

      二:深入學習

      1、學生熟讀古文

      2、對照譯文,感知古文

      3. 小組討論,故事中蘊涵著怎樣與路有關的深刻道理?

      4. 再讀課文,思考

      5. 富和尚為什么慚愧?

      6. 富和尚和窮和尚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7. 鼓勵課后自愿搜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讀一讀,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

    【《路》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鳥路教學設計03-09

    《鳥路》教學設計12-16

    《天路》教學設計11-27

    《太陽路》教學設計06-02

    太陽路教學設計05-30

    《天路》教學設計06-14

    《天路》的教學設計12-23

    《上學的路》教學設計09-07

    《天路》教學設計07-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 | 欧美日韩第一区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盗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