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平均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4 16:19: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平均數》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平均數》教學設計

      多媒體課件,姓名筆劃數統計表每人一張。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平均數作為統計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常用的一種“特征數”。教材中所介紹的是一堂求算術平均數的課,從基礎知識來看,一是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二是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前者屬于數學思想,后者屬于數學方法。對于本課我從統計的角度出發,在考慮這節課“教什么”的問題時,根據教材特點,把教學目標定位為:重點教學平均數的意義,其次才是求平均數的方法。在考慮“怎么教”的問題時,首先從學生方面考慮,因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再根據教材特點,我主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深刻感悟平均數的意義,從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并能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思考、交流等數學過程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掌握平均數的特征,并且會運用平均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讓學生探索平均數的求得方法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法進行解答,感受計算方法與策略的巧妙,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我們的姓名,誰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紹介紹。(學生高聲的介紹自己的姓名)

      師:誰又能知道老師的姓名呢?

      學生說一說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師:能完成這表格嗎?(學生數一數,完成表格)

      筆畫數

      師: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與筆畫數也制成這樣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誰制作的最漂亮。(學生動手制作表格)

      師巡視指導,搜集、選擇教學信息。學生完成后作簡單交流。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1、在解決問題中感知概念

      師:請觀察老師姓名的筆畫數,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設生(1)每個字筆畫數的多少?

      (2)比多少?

      (3)發現數字間的規律。

      (4)求總數?(師追問: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師:知道了筆畫數的總數,你現在又能解決什么問題?

      預設生:可以求出平均每個字的筆畫數。

      師:平均每個字的筆畫數,你是怎么得來的?

      預設生(1)通過計算(7+5+9)÷3=7

      (2)通過移多補少得到。

      2、在對話交流中明晰概念

      師:胡老師的姓名平均筆畫數7畫,這又表示什么?

      預設生(1)表示胡必泛三個字筆畫數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師姓名筆畫數的一般水平。

      師:那這7畫與胡必泛這三個字的筆畫數之間還有關系嗎?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討論完畢,開始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有關系的,是他們的中間數。

      (2)平均筆畫數比筆畫最多的少一些,比筆畫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筆畫數在筆畫最多的數字與筆畫最少的數字之間。

      (4)平均筆畫數就在這三個字筆畫數的中間位置。

      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發現,平均筆畫數反映的既不是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多的那個,也不是反映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少的那個,而是處在最多和最少之間的平均水平。我們把7叫做胡老師姓名筆畫數的--平均數。(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筆畫數。(師巡視指導,選擇、搜集有價值的信息。)

      師生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3、在比較應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師巡視時搜集的三個學生的姓名筆畫數統計表。(一學生姓名兩個字,一學生姓名三個字,一學生姓名四個字。)

      師:比較他們姓名中每個字的筆畫數,你有什么方法?

      預設生(1)比筆畫數的總數。

      (2)比平均筆畫數。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比總數好比,能夠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誰的姓名筆畫數多,誰的姓名筆畫數少。

      (2)比平均數公平,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姓名字數不一樣多,分別是2個、3個和4個,比總數的話字數越多,筆畫數相對就會多起來,這不公平,而平均數卻能反映每個字筆畫數的總體情況,與字數的多少無關,這就比較公平合理。

      學生運用平均數進行比較,然后組織交流。

      師: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師:假如用這三個字姓名的筆畫數與胡老師的姓名筆畫數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預設生:既可以用平均數來比,也可以用總數來比。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在比較時考慮到了字數的多少,公平與否。

      出示(1)文成縣實驗小學四年級平均每班有學生56人。

      (2)四(3)班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平均分是81分。

      師:你猜這些數據是怎么得來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處?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全班匯報交流。)

      預設生(1)56是四年級總人數除以班級數得來的,表示四年級每班人數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預測每班的大致人數。

      (2)略

      (三)嘗試解題,自主歸納

      師出示例題:

      有一個籃球隊的5個同學,身高分別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們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師:誰來估計一下這個小組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并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生的估計數在139--148之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則要組織討論所猜的數值為什么不可能,從而加深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選一個學生板書列式,(148+142+139+141+140)÷5

      師: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怎么想的嗎?

      預設生:我先求出這個小組5位同學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組人數。

      學生計算,注重計算方法的選擇。然后交流。

      師:大家能不能總結一下求平均數的方法?個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組內交流。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看法,教師參與討論。)

      學生匯報后,教師簡單小結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同時說明有時也可以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數,對計算答案的過程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在此暫時不作總結提升,留待練習課中予以落實。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平均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求平均數教學設計04-03

    人教版平均數的教學設計07-31

    《平均數》教學設計(精選16篇)08-22

    三年級數學平均數教學設計07-18

    初二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課件03-31

    求平均數教學設計6篇04-07

    平均數的課件設計03-30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22

    三年級下冊《荷花》教學設計07-22

    四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設計(通用7篇)08-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五月天婷婷丁香综合播播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 | 亚洲成a人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