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27 11:00:2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知識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認識質量單位噸,感知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知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1噸=1000千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觀察、猜想、推理、歸納等數學活動,經歷噸的質量觀念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目標分析

      噸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素材,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噸是個比較抽象的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學中組織多樣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和感受1噸。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推理方法去感知1噸有多重,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教學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位的換算,讓學生根據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進行推理,展示學生思維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能熟練運用1噸=1000千克,正確進行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

      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四、教學準備

      課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學生自己準備的1桶水、1捆書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小朋友們喜歡去動物園玩嗎?你們都喜歡什么動物,來看看大家了解這些動物們有多重嗎?(課件出示以下動物圖片)

      一只鸚鵡大約重35( )。

      一只小兔大約重3( )。

      一只東北虎約重350( )。

      一頭大象約重5( )。

      鸚鵡、小兔、東北虎的體重為什么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說說你的想法。

      這里大象的體重選用“克”或“千克”作單位還合適嗎?

      大象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用噸作單位呢?舉例說明。(課件出示相應圖片)。

      (課件出示課本例7)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用符號“t”來表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噸(板書:噸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喜愛的熟悉的動物們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接下來在用千克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質量是否合適時,引起學生已有認知的沖突,產生用新的質量單位來表示的需要,引出質量單位“噸”。

      (二)活動體驗、建構新知

      1.初步認識1噸有多重

      (1)思考:1噸有多重?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

      (2)(出示課本圖片)引導學生觀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噸。1噸=1000千克。

      (3)(出示圖片)一只北極熊約重500千克,兩只北極熊約有( )千克,也就是( )噸。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形象的生活素材,幫助學生體會1噸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噸確實是一個比千克大得多的質量單位。

      3.活動體驗1噸有多重

      (1)共同體驗1噸的重量。

      每小組準備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導學生推算多少袋有1噸。(課件演示100袋是1噸)

      (2)分組活動,感受1噸的重量。

      ①每小組可以準備一桶水、一捆書、一位同學體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學親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過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樣的物品質量是1噸。

      ④分組匯報結果。

      (3)課本第32頁做一做第2題。

      引導學生通過推算得出結論。例,兩頭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噸。

      【設計意圖】先由全班共同體驗,使學生親身感知1噸的重量,為后面的分組體驗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接下來的分組體驗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日常熟悉的物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讓學生經歷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體驗過程,進一步強化對1噸的認識,形成1噸的質量觀念。

      3.噸和千克的換算

      (1)課件出示例8。

      4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2)學生獨立思考填空。

      (3)組內交流后,匯報換算推理過程。

      (4)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 6 )噸。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5000)千克。

      【設計意圖】噸和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與“千米和米”相同,難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1)課本第 34頁第1題。

      這是一道連線題,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學生先獨立連線,再集體交流。

      (2)課本第 3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交流反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課本第34頁第3題。

      學生根據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關系進行單位換算和簡單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一單位。

      (4)課本第34頁第4題。

      引導學生發現“1000千克的機器,已經是1噸了,和它同車的機器質量不能超過1噸”。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的質量單位噸和千克的換算和簡單計算的方法,進一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并能在有關質量單位的實際生活中解決相應問題。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2.課本第34頁第5題。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水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學生總結,進一步回顧和反思本節課所學知識。運用噸的知識的數學實踐活動,將知識的獲取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1-15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4-16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3-08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12-01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5-05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4-11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03-08

    《認識噸》教學設計優秀06-01

    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12-01

    數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03-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日本精品三级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亚洲欧洲日本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