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牛》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5 11:24: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唐朝的牛》的教學設計

      欣賞目標:

    《唐朝的牛》的教學設計

      1、 重點:欣賞2、3、4段優美的意境。

      2、 難點:體會唐朝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文明。

      教學活動:

      一、導入:

      李漢榮系列散文《唐朝的山》、《唐朝的水》、《唐朝的墻壁》、《唐朝的韭菜》、《唐朝的狗》、《唐朝的牛》等。

      二、初讀文章。

      1、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提示:“荒原”指少了一種環境,少了一種心境。一種唐朝的文明。

      2、 文章以“唐朝的牛”體現唐朝的文明。文章如何寫牛?

      提示:將牛、人、自然及詩結合起來寫。

      3、 概括三幅圖景。

      第1幅圖景:牧童吹笛圖

      第2幅圖景:牛拉婚車圖

      第3幅圖景:深情回顧圖

      三、精讀、欣賞文章優美的意境。

      學生小組討論,選取一個畫面,選取一個角度,欣賞2、3、4節。

      提示:抓住文中重要語句和關鍵意象。讀、畫、批注。

      1、 朗誦第2節,現象畫面。美在何處。

      意境美:牛背上,牧童銜一枚柳笛,對著河流、新月、彩虹、遠處的大人、對著牛,對著五月的村光吹奏。濃密的意象,由近及遠,由物及人,由局部到整體,是笛聲的漣漪一圈圈散開所觸及的景物,合乎情理,思維縝密。

      “牛聽著,倒覺得……成為一幅名畫。”

      畫面美:牛無憂無慮,人散步,悠閑,自然唯美——畫面安詳、寧靜,人與自然和諧

      牛——牧童——自然 成為一幅名畫

      2、第3節牛拉的婚車寄托了那位女子的怎樣的情感?

      情感美:感情飽滿地朗讀“謝謝你,牛,就這樣慢慢走吧……一個小女子慢慢走遠的年華”

      看清楚我青春的容顏——懷戀青春

      看清楚老家的炊煙,在門口大槐樹上轉了幾個彎,才慢慢散入屋后的遠天?——依戀家鄉

      但愿千年之后,還有人記得,一個小女子慢慢走遠的年華——留念消逝的人生

      牛——新娘——家鄉 寄托一段情

      3、鑒賞第四節。自選角度。

      意境美:“草色遙看近卻無”、“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無限想象,意境開闊,遍野春草。

      情感美:牛吃飽后,就在原野上臥下,反芻一陣,覺得韶光不可蹉跎,就又站起來,在無垠曠野里漫步閑逛,向遠方發出幾聲深情長哞……詩人走過去,回過頭目送牛,呀,他們互相目送。牛與人深情回顧,牛具有人性美。詩與自然呼應,詩人產生詩情,形成詩。

      構思美:是這遍野春草,養活了牛,也養活了詩歌的春色啊。

      牛——詩人——春草 成為一首詩

      4、唐朝的文明包括哪些方面?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諧的環境,儒雅的人們,豐富的情感。

      四、探究主旨。

      1、為什么稱現代社會為現代和后現代荒原?

      自讀品味、理解

      這個世界的牛依然很多,但大致只有兩類……它是真正的荒原。

      提示:真正的牛死了,真正的詩死了,從而形成了真正的荒原。

      如何理解三個真正的含義。

      真正的牛——無羈無絆,是自然地亮麗風景。

      真正的詩——無邊的春色,詩人的閑情,

      2、現代社會是真正的荒原,現代社會與唐朝比,少了什么?

      環境——化學、商業、皮革、利潤等物質生活第一位

      牛——為商業利益而生 生活中的物質欲望

      人——少了寧靜的心態 無詩情畫意的文化氣息。

      總結:真正的荒原少了遍野的春色,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人少了悠閑的心境,社會少了精神上的追求及濃郁的文化氣息。

      五、小結

      李漢榮的《唐朝的牛》讓我們了解了永恒的唐朝文明的一些美好的方面。那么我們生活

      在物質豐富的現代,應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多營造一些人文氣息。

      六、課后拓展閱讀

      閱讀李漢榮系列散文。這些散文中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對美麗的,善良的自然界的

      生物給予了崇高無比的贊美歌頌,揭示了本真生命的本質,我們人類要與山河、生靈萬物共呼吸。

      板書設計:牛——牧童——自然 成為一幅畫

      牛——新娘——家鄉 寄托一段情

      牛——詩人——春草 成為一首詩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諧的環境,儒雅的人們,豐富的情感等。

      教學反思:

      李漢榮散文,大多通過對美好生態的詩意勾畫、對人與自然對峙現實的揭示以及對和諧未來的憧憬,表達出保護環境、呼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

      對《唐朝的牛》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文本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講課過程中著重調動起他們對于美好景物、優美語言的體驗和感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讓他們進入作者用文字營造的優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尤為重要。

      教學時,注重文本內涵的深層解讀。文本向我們展現了三幅圖景:牧童吹笛圖、

      牛拉婚車圖、深情回顧圖。文本通過唐朝的牛讓3幅圖成為了一幅名畫,寄托了一段情,成為了一首詩。這樣文本就前后聯系起來,文本體現的唐朝文明就顯現出來了。

      欣賞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朗讀。本文有著詩一般的韻律和情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象,從文字背后投射出詩人一般鮮活的氣質。因此,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唐朝的牛》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唐朝的牛教學設計12-18

    高一語文《唐朝的牛》教學設計04-11

    《唐朝的牛》閱讀答案11-26

    《唐朝盛世》教學設計11-16

    《唐朝盛世》教學教案設計07-02

    牛和鵝教學設計03-07

    《牛和鵝》教學設計02-28

    《騎牛比賽》教學設計06-18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va一区动漫 |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亚洲日韩在线第二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