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12 19:26:12 劍鋒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通用5篇)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1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

      2、通過探索,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聲音性質的關系,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3、能較專注地傾聽老師的指令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大鼓、鈴鼓、搖鈴、串鈴、小鈴、單響筒、圓舞板,及相應的漢字卡片。

      2、有相關漢字指示的節奏卡三張,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二、講述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

      1、老師提出問題:

     。1)故事講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分別出示節奏卡)

      2、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這些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出來嗎?

      三、認識三種節奏型

      1、根據節奏卡集體用象聲詞表現相關節奏。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提問:你還能用其他的動作來把這些節奏表現出來嗎?

      四、學習為動物走路及笑聲配樂器。

      1、討論:如果讓你用樂器來表現這些不同的聲音和節奏,你會選擇哪些樂器,怎么配?為什么?

     。1)幼兒商量后回答。

     。2)老師出示一些樂器,幼兒自由的選擇并且根據相應的節奏型演奏。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演奏,一起評價。

      2、老師總結并確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節奏譜的形式顯示。

      3、幼兒根據節奏譜重新座位,聽故事做相應的演奏。

     。1)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取代老師講述故事,指揮演奏。

     。2)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理解故事情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并能分辨出胖胖熊與小老鼠的不同特征。

      2、通過故事學習,引導學生能夠掌握和使用相關的詞匯,如“熊”、“老鼠”、“菜苔”、“南瓜”等,并能夠通過顏色、形狀等屬性來辨認物品。

      3、通過故事學習,學生能夠理解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如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路的節奏,初步掌握節奏型。

      4、通過合作活動,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協作意識,讓學生愿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教學準備

      1、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文本。

      2、熊、老鼠、菜苔、南瓜等相關的道具或圖片。

      3、打擊樂器,如大鼓、鈴鼓等。

      4、相關的教學PPT或視頻,以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教師出示熊和老鼠的玩具或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它們的特征,激發學生對故事的興趣。

      2、故事講述:教師講述《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故事,同時展示相關的道具或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學生模仿胖胖熊和小老鼠的走路特征,并學習使用像聲詞。

      3、樂器演奏: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并敲擊樂器,引導學生將樂器聲音與動物走路的聲音進行匹配。然后,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樂器演奏動物走路的節奏,讓學生初步掌握節奏型。

      4、分組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根據故事內容,利用道具和樂器進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在適當的時候使用樂器演奏。

      5、總結與反饋: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學習內容,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發現更多的聲音與節奏的關系。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表演和參與情況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

      四、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設計通過故事學習、樂器演奏和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故事,并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避免部分學生被邊緣化。

      2、注意控制教學節奏,確保每個環節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避免趕進度或拖堂。

      3、對于學生的表演和作品,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理解:通過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學習,使學生能理解故事情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掌握故事中的關鍵詞匯,如熊、老鼠、菜苔、南瓜等。

      技能與發展:通過活動,學生能感受動物走路聲音特征與樂器(如大鼓)聲音性質的關系,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路及關系的節奏,初步掌握節奏型。同時,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協調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故事中的角色互動,引導學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動物的特性,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同時,通過合作完成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

      二、教學準備

      1、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書籍或PPT。

      2、相關的道具,如熊、老鼠、菜苔、南瓜的模型或圖片。

      3、樂器,如大鼓、鈴鼓等。

      4、彩色球、塑料積木等玩具,用于分組活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故事,同時展示相關的道具和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故事情境。

      2、故事講述與理解: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如“胖胖熊和小老鼠有什么不同?”“他們是怎么解決問題的?”等。

      3、樂器演奏與節奏學習:教師出示大鼓,敲擊鼓面和鼓邊,引導學生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的聲音進行匹配。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樂器演奏動物走路的節奏,并學習不同的節奏型。

      4、分組活動與角色扮演:學生分組進行活動,每組選擇一名學生扮演胖胖熊,一名學生扮演小老鼠,其他學生使用樂器伴奏。通過角色扮演和樂器演奏,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

      5、總結與反思: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動物,發現動物的特性,同時反思在活動中的表現,提出改進的建議。

      四、教學評價

      1、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是否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和演奏。

      2、檢查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夠準確描述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

      3、評估學生在樂器演奏和節奏學習方面的表現,是否能夠初步掌握節奏型。

      五、教學延伸

      1、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故事續寫或改編,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探索活動,觀察并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通過以上教學設計,我們希望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胖胖熊和小老鼠》這個故事,同時提高他們的節奏感、合作能力和對動物的認識。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故事內容,并能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故事中的詞匯,如熊、老鼠、菜苔、南瓜等。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通過比較胖胖熊和小老鼠的特點,讓他們了解動物的差異和相似之處。

      4、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提升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教學準備:

      1、故事書《胖胖熊和小老鼠》。

      2、熊、老鼠、菜苔、南瓜等相關的道具或圖片。

      3、錄音設備,播放故事的音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1、教師播放《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故事音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他們聽到的內容,對故事有個初步的了解。

      二、閱讀理解環節

      1、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故事書,講解故事情節,幫助學生理解故事中的詞匯和句子。

      2、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故事中的相關問題,如:胖胖熊和小老鼠有什么特點?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三、活動探索環節

      1、教師出示熊、老鼠、菜苔、南瓜等道具或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描述這些物品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比較胖胖熊和小老鼠的異同點,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3、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活動,讓他們用道具或圖片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故事中的情節,增強學生對故事的理解。

      四、總結反思環節

      1、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他們學到的新知識。

      2、教師鼓勵學生分享他們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們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收獲。

      教學評價:

      1、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包括他們的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角色扮演的投入度等。

      2、評估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們是否能準確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

      3、檢查學生對新詞匯的掌握情況,看他們是否能正確使用這些詞匯。

      教學反思:

      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反思本次教學活動的效果,看看是否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哪些方面有所進步,哪些環節需要改進。同時,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表現,調整教學策略,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動物的特點,如胖胖熊的體型龐大、動作緩慢,小老鼠的體型小巧、動作敏捷等。

      2、通過故事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故事敘述能力和想象力。

      3、通過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增強同理心。

      教學準備:

      1、《胖胖熊和小老鼠》的繪本或故事書。

      2、胖胖熊和小老鼠的頭飾或圖片,方便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3、錄音設備,用于播放故事的錄音或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

      2、提問學生:“你們喜歡熊還是老鼠?為什么?”引導學生分享對動物的喜好和看法。

      二、故事學習

      1、教師展示繪本或故事書,開始講述《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故事。

      2、在講述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配合生動的表情和動作,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適時提問學生,引導他們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特點。

      三、角色扮演

      1、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名學生扮演胖胖熊,一名學生扮演小老鼠。

      2、提供頭飾或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角色。

      3、學生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重現故事情節。

      四、情感交流

      1、角色扮演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2、提問學生:“扮演胖胖熊/小老鼠時,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

      3、引導學生分享扮演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增強同理心。

      五、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討論:“如果你是胖胖熊或小老鼠的朋友,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與不同特點的朋友相處。

      2、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編寫《胖胖熊和小老鼠》的續集或新的故事。

      六、總結評價

      1、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他們在故事學習、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中的`表現。

      2、提醒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與身邊的朋友和諧相處。

      通過本次教學設計,學生將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動物的特點,學習故事內容,體驗角色情感,并培養閱讀理解能力、故事敘述能力和想象力。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等活動,學生將增強同理心,學會如何與不同特點的朋友相處。

    【《胖胖熊和小老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胖胖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09-21

    胖胖熊的禮物教案(通用6篇)12-27

    比和比例教學設計07-20

    中班社會教案《小老鼠》的教學設計及反思09-25

    《矛與盾》教學設計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06-05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01-01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1-29

    《將相和》教學設計03-25

    電和磁教學設計03-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66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午夜网站在线进。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