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4 16:15: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敘事說理的文章,故事很簡單,但啟示的內容語言精辟,含義深刻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就必須由啟示回到故事情節,以故事的形象理解事理的抽象。另外這篇文章語言表達風格比較凝練,有許多空白點值得挖掘,可以讓學生進行“補白”以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基于這樣的考慮我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扎扎實實的語言訓練中經歷一次人生的啟迪。

      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讀懂“啟示”的內容。

      2.通過抓重點詞句、切己體察、想象說話等方法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

      3.從“釣魚的啟示”中得到自己的啟示。訓練學生思考與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啟示”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入室即靜,入座即學。一看就是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冒昧的問一下,老師不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違反過紀律。(有或沒有)老師欣賞你們的坦誠和勇敢,但更提倡大家向那些老師不在時也能自覺遵守紀律的同學學習。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自律。

      2.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叫詹姆斯 勒菲斯特,是美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他以嚴格自律的作風,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自己美好的品德源自于小時候一次釣魚的經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齊讀課題兩遍(板書:釣魚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拿到一篇課文,我們首先要把它讀通.讀順。先請同學們自己出聲讀一讀課文。

      2.抽幾個詞考考大家。(課件出示:漣漪 魚鰓 翕動 誘惑)

      3.把這些詞放到句子中你能讀好嗎?

      課件出示:

      ① 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

      ② 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③  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4.運用查字典、圖文對照、結合具體語境等方法理解“漣漪、翕動、誘惑”的意思。

      5.再讀句子,注意讀出韻味。

      6.再回到題目。《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其實從題目就能探知,說說主要寫了什么?那幾個自然段寫釣魚?那幾個自然段寫啟示?我們先來看釣魚。

      三、品讀課文,理解“啟示”

      (一)制造沖突,體會“實踐難”

      * 這是一條怎樣的魚

      1.我究竟釣到了一條怎樣的魚?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這么大的魚是怎么釣到的?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3.釣到這么大的魚,如果你是詹姆斯你有什么想法。

      4.指導朗讀: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段話。

      * 品味“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1.真是既驚喜又激動又得意。我們都在為詹姆斯高興,為他點贊。可是父親卻說:“孩子,你得把魚放回水里去。”為什么呢?(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2.這里有個小資料,誰來給大家讀一下。

      3.美國政府規定的禁漁期是多長時間?(3個月)這短短的兩個小時有那么重要嗎?

      4.這里有一個細節描寫,“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他在想什么?

      5.一邊是禁漁期的'規則,一邊是沉浸在喜悅中的兒子,父親陷入了兩難的選擇。最終父親選擇了什么?(引讀:他把目光轉向我——)

      * 品味“急切”

      1.兒子愿意把魚放了嗎?是非易辯,實踐難。兒子又該何去何從呢?我們來看看父子兩的這段對話。(板書:是非易辯,實踐難。)

      課件出示:

      “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的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

      2.大家推薦兩個朗讀最好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

      3.指導朗讀:抓住“急切、大聲爭辯、哭出了聲”這些提示語。

      小結:急文中人之所急,入情入境,這就是讀書的境界。今后大家在讀人物對話的時候一定要利用好提示語,同樣我們在寫對話的時候也要用好的提示語。

      * 品味“乞求”

      1.剛才我們從兒子急切的呼喊中感受到了他的不情愿,你還能從哪里感受?(乞求的目光)

      2.眼前是心靈的窗戶,“我”會乞求什么?聯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稱想象說話。

      小結:這一聲聲,一句句都是難舍之情。作者在文中并沒有直接寫自己不情愿,但我們卻處處都能感受到他的不情愿。我們是通過什么來揣摩人物心理的呢?(抓動作.神態.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觸摸人物的心靈,透過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含義,這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

      (二)補充練筆,體會“嚴格的教育”

      1.面對兒子乞求的目光,父親雖然沒有再說話,但我們相信此時此刻他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兒子說。結合課文和當時的情景充分想象,把父親心里的話寫下來。(配樂)

      課件出示:

      小練筆:的確,孩子,月光下,沒有一個垂釣者,也沒有一條船,當然,除了我之外沒有一個人會知道這件事,可是—————?

      2.分享交流學生作品。

      * 品讀“放魚”

      引讀:雖然月光下,沒有一個垂釣者,也沒有一條船,但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

      生讀: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引讀:雖然我可能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但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

      生讀: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四、理解啟示,拓展延伸。

      1.引讀啟示部分。

      課件出示: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這段話的含義很深刻。劃線的部分我們已經理解了。這個帶引號的“魚”指的是什么。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一談。

      3.“我”能經受住誘惑嗎?是什么給了我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4.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或啟示?一個詞.一句話,只要由文本而來,由心底而生皆可。

      小結:父親對兒子的要求其實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追求的,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君子慎獨,不欺暗室”意思就是:一個君子,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最后老師把這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自覺自律的人!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自律

      是非易辨  實踐難

      嚴格教育  記心間

    【《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名師教學設計(通用7篇)06-02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9-24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0-12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設計04-07

    教學設計:《釣魚的啟示》07-08

    《釣魚的啟示》經典教學設計07-08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10-30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7-08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精選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A理论片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