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09 09:21:48 美云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設計說明】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fā)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xiàn)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二、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huán)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㈠創(chuàng)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fā)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㈡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㈢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fā)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設計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yǎng)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㈣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tài)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你現(xiàn)在最想說些什么?

      【設計說明】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㈤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設計說明】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三、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tài)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①動筆寫一條環(huán)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huán)保宣傳畫。

      ②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后感。

      ③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④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xiāng)環(huán)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將課堂教學引向社會生活,富有選擇性和個性特征,以期待在語文綜合實踐中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3、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概況

      教學重點:

      1、了解地球的概況

      2、理解作者為什么要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要點:

      采用夢中遨游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課題,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地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老師昨晚做了一個奇妙的夢。老師夢見同學們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飛船,邀請老師去參觀。老師坐在宇宙飛船的駕駛艙里,高興極了,忍不住這里看看,那里摸摸。忽然,飛船外面變得漆黑一片,只看見到處是閃閃的星星。壞了,飛船飛到宇宙中來了!可這時老師并不害怕,因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麗了,也太好客了!都說要請老師去它們家做客。忽然,老師看見一個晶瑩透亮,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的圓東西(課件出示地球的圖案)。這是什么東西,你們知道嗎?(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地球)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媽媽一樣,人類就生活在她的懷抱里。

      2、師:地球媽媽也很好客,于是老師就和她聊了起來。你們有什么問題要老師問問地球媽媽嗎?

      (學生自由發(fā)問,老師不作回答。)

      3、小結:同學們向地球媽媽提了許多問題,但地球媽媽并沒有告訴老師答案,她說你們的問題有些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從科普讀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們長大后去探索。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地球的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文段讀讀。

      (學生讀了以后請幾個說說寫了什么。)

      三、學文明理

      師:現(xiàn)在,先讓我們來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媽媽的樣子吧!

      (電腦出示地球全貌圖。)

      1、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地球?(要說出地球美。)

      2、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地球美的,找出來讀一讀。

      3、除了講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看看還從中知道什么?

      1)學生自由讀,自己想 ,然后再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匯報。(板書:渺小 人類活動范圍小)

      過渡引入:看來同學們對地球媽媽的樣子還是比較了解的,地球媽媽知道了一定很高興。可是,地球媽媽這幾天生病了!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4、讓學生先討論,再指名說說。

      5、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畫上“-----”線

      6、學生匯報

      7、學生討論并舉例說說人們如何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和濫用化學品。

      8、交流:你們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會給地球媽媽造成傷害呢?

      9、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雙向導行

      1、過渡: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就像是地球媽媽的血和肉,人類隨意的破壞和傷害,地球媽媽當然會生病了。地球媽媽生病了,我們人類會怎么樣呢?

      2、課件播放人類破壞地球的影象。

      3、看了這些人類破壞地球的情況,你想對地球媽媽說些什么呢?說的時候可以用上一些關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4、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地球媽媽知道她的孩子們那么愛她,想幫她把病治好,她肯定會重新露出笑容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大家知道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根據(jù)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每人寫一兩條保護地球的宣傳語,好嗎?

      1)學生寫宣傳標語

      2)學生宣讀自己寫的宣傳語,師生互動評價

      五、拓展延伸

      師:有人說,當?shù)厍虻馁Y源用完了后,我們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們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課外請同學們去收集有關材料,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探討。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點:

      從“自然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付諸到日常行動中。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顧內容。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2、回顧課文,想想課文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地球的哪幾方面內容?(可愛與渺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方面)

      3、宇航員遨游太空時,目睹了美麗可愛的地球,但同時,他們又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讀一遍)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品讀感悟,深入探究。

      渡:為什么宇航員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呢?請打開課本P59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xx ”找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 xx”找出描寫地球“容易破碎”的的句子,仔細體會。

      (一)、感受“地球的可愛”。

      1、師:剛才大家讀得真投入,誰來說一說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地球母親的可愛?

      2、學生匯報后

      出示: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師:你覺得這句話寫得怎樣?(很美,很生動,運用了比喻)

      3、找一找文中的還有哪些句子體現(xiàn)出了地球母親的可愛?

      4、出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5、師: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者把地球比作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比喻呢?

      6、師: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對地球無比的贊美與熱愛之情,美美地讀讀這句話吧!

      10、地球的可愛之處不止于此,她還資源豐富,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她不但有外在美,還有心靈美。這真是一個美麗無私的地球啊!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者把地球比作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句話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可愛與美麗,體現(xiàn)了作者對地球熱愛之情。打比方的運用使句子在表達上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

      (二)感受“地球的易碎性”。

      過渡:雖然地球這么的美麗可愛,但很容易破碎。請大家默讀課文的

      三、四自然段,

      想一想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地球?又是誰造成了這樣的'變化?并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1、指名生說。(傷痕累累、到處污染、生態(tài)災難)

      2、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后果呢?(人類)

      3、到底人類做過了些什么?(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隨意毀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

      4、師:你們知道嗎?自然資源的形成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億年的時間,她卻無私地貢獻給我們,人們卻不加節(jié)制的開采,最終只會造成資源枯竭。

      5、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1)“本來”指什么意思。能去掉嗎?為什么?(“本來”指原來的意思。不可以去掉。

      原因是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經遭受破壞,強調了可再生資源現(xiàn)在不可以再生了。過渡:資源的不可再生,誰是罪魁禍首?(邊說邊播放幻燈片)人們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隨意破壞、濫用化學品,造成了資源枯竭,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難”。

      舉例說說,出現(xiàn)了哪些“生態(tài)災難”?(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洪災,《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大氣污染形成酸雨;濫用化學品造成。

      6、師:同學們請看資料與圖片(配樂觀看生態(tài)災難的圖片)

      7、相信每個同學看到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心情都是沉重的,你想對自己或人類說點什么嗎?學生談感受。

      小結:同學們,這些“生態(tài)災難”對人類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也給人類發(fā)出了嚴重的警告,帶著你的感受,再讀讀第四自然段。

      (三)感悟無法移居的事實

      過渡:如果我們的地球受到破壞了,可以移居到別的星球嗎?(不能)看看科學家們是怎么說的?自由朗讀第5-7自然段。

      1、課件出示:“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2、“至少”指什么?可以去掉嗎?比較句子,那句話好一些,為什么?

      (“至少”指最少。強調了目前的研究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就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性。)

      3、師小結:有些同學可能會說我們可以移居到火星或月球,即使能也是很遙遠的事情。

      出示資料:目前地球人口60億,地球只能居住80億人口,50年后,地球將增加到90億,就是說有10億人口別無去處,你說可怕嗎?所以我們只有擦干地球母親的眼淚,保護地球。(板書:保護地球)

      (四)呼吁環(huán)保,升華情感。

      地球只有一個,破壞了她就等于毀了我們的家園。讓我們大聲地朗讀最后一自然段,讀出我們的心聲。

      1、為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你們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2、那我們都把你們剛才所說的話提煉成簡潔精練環(huán)保標語

      3、最后我們一起倡議: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五)作業(yè):通過今天的學習,回去用練習本寫一份“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倡議書。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易碎

      美麗自然資源有限

      保護地球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4

      【設計理念】

      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力求將“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新課程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完成生字詞預習,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讀書、讀中感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并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展示出來,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最后,精心設計選擇性作業(yè),促進學生把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情感延伸到課外的語文實踐中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正確讀寫“遙望、晶瑩、礦物、恩賜、節(jié)制、濫用、威脅、目睹、指望、移民、設想、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組詞等達到掌握本課生字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3.通過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加深對地球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

      【教學重點】

      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教學難點】

      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有血有肉、愛我們的母親,除了這個母親,還把什么也叫做母親?(老師、祖國、大地、黃河、地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見一見這個美麗的星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媽媽。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鼓勵學生質疑、教師表揚。)

      二、檢查學生預習生字詞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

      2、多音字:薄扁

      3、注意“藹”、“竭”、“賜”寫法。

      三、整體感知,自主閱讀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地球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2、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四、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歸納課文講了地球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地球的“可愛”。(鼓勵學生匯報并朗讀體會,重視語感培養(yǎng)。)

      ①“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②“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③“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3、小組匯報說明地球“易碎”的句子。(課件出示)

      4、舉例說說哪些是生態(tài)災難?(課件出示)(教師此時應成為參與者,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

      5、相機出示資料引導學生讀:看了這些,你想說什么?

      6、有感情地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

      7、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地球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把你此刻感受到的盡情讀出來,站起來用你們的聲音、你們的力量呼吁全人類。(齊讀)

      五、小結:

      茫茫宇宙,燦爛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除此之外,我們別無去處。本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地球很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方面的內容,還知道地球的可愛和易碎。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本課的表達方法和說明方法以及進一步體會如何保護地球。

      六、選擇性作業(yè):

      善待地球,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4月22日是什么日子嗎?作為地球村的小村民,我們應該趕快行動起來,是嗎?請看屏幕上的提示(課件顯示):我們的口號是──小行動保護大地球!請同學們課外完成……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我們的綠色行動讓綠色永恒吧!

      小畫家:請你畫一幅“珍愛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宣傳畫。

      廣告設計師:請你設計一個“人人都來保護地球”的廣告。

      宣傳員:請搜集保護地球的資料,練好朗讀,然后上街宣傳。

      小作家:請寫一份倡議書,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地球、美化環(huán)境。

      綠色使者:請圍繞“世界地球日”策劃一次綠色行動。

      小研究員:請確定一個環(huán)保小課題開展研究活動。

      板書設計:

      地球的渺小

      13.只有一個地球自然資源有限精心保護、造福后代

      (美麗、可愛)目前人類無法移居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5、默讀課文,同座討論:課文寫了有關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6、交流反饋

      三、研讀課文,深究題意。

      過渡:同學們,一周前我們圍繞我們周圍環(huán)境狀況,有哪些治理措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開展了一次調查活動及資料搜集工作,現(xiàn)在誰來匯報一下?說時要說出資料的來源。

      1、匯報調查和資料搜集情況。

      過渡: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由此看來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已經不允許再破壞了,我們還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那么,地球的現(xiàn)狀又如何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

      (1)這個地球是怎樣的?

      (2)人類社會有哪些破壞地球資源的方式?

      (3)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個地球?

      3、交流反饋

      四、讀寫結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理話寫下來吧!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能力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理解地球的可愛與易碎。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動態(tài)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畫出宇航員感嘆的句子。

      2、生匯報交流。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生對此句質疑。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三)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愛”

      (1)課件出示:據(jù)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A從哪里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B朗讀、品讀、齊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2)課件出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A為什么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B生結合收集的資料談。

      C指名讀、齊讀。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3)了解地球的無私。生交流資料,地球向人類提供了哪些資源?、。

      2、了解地球的“易碎”

      過渡:地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又無私地向人類提供一切資源,而地球最終得到的回報又是什么呢?

      (1)自讀課文3、4自然段,哪個詞最扎你的心?結合收集到資料談談。

      (2)生態(tài)災難有哪些?生交流。師出示相關的課件。

      (3)師播放人類破壞地球及生態(tài)災難的課件,生觀課件談感悟:此時你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地球,你的心情如何?

      (4)小結:看到傷痕累累的地球媽媽,我們禁不住傷心,禁不住慚愧,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

      出示課件,生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3、了解“無法移居”

      (1)地球是那樣可愛,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但人類還不以為然,總認為(引讀出示:“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

      (四)交流談話,升華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了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地球媽媽和她的兒女們說說,請你們打開心聲,把自己最深感受寫下來。

      2、生交流感受。

      (五)課文小結,拓展延伸。

      1、小結:宇宙之大,如果人類再不斷地破壞地球,人類將無立足之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所以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2、創(chuàng)作一條宣傳環(huán)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查家鄉(xiāng)環(huán)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封關于環(huán)保方面的建議書。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小”“礦物”“恩賜”“慷慨”“濫用”“目睹”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有太容易破碎了”。

      2、理解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設計理念: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2、在活動中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收集和匯報資料的過程中進行合作學習,實現(xiàn)資源共享,掌握多方面獲取知識的方法。

      4、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實現(xiàn)口語交際能力上升,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

      5、打破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提高寫作水平,致力于環(huán)保知識的宣傳工作,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升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充分閱讀,理解內容。

      1、教師安排時間讓學生充分閱讀,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掃清詞句障礙,體會文章內容。

      2、深入理解文中關于地球的知識,鼓勵學生找出文中佳句,反復朗讀感悟。

      二、設計活動,激趣自學。

      1、活動方案:教師轉換角色,以報社主管的身份組織“報社創(chuàng)刊暨記者招聘會”,學生以“國務院下屬各部委員”的身份作“報告”,整個活動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語言感悟為中心,達到聽說讀寫兼收的效果。

      2、活動要求:

      水利資源部(小組)、林業(yè)部(小組)、礦產資源部(小組):

      (1)充分感悟課文內容,積極參與對我國乃至世界相關資源狀況資料的搜集整理;

      (2)能采用統(tǒng)計圖表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作具體說明課文內容(作報告)。

      宇航局(小組):充分感悟課文內容;

      (1)根據(jù)文中描述搜集有關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狀況的資料;

      (2)根據(jù)文中描述設想人類飛往外星球所需費用和時間,作出計算;

      (3)起到使課文更具說服力的作用。

      環(huán)境保護局(小組)下設水污染與治理辦公室、大氣污染與治理辦公室、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沙塵暴治理辦公室:

      (1)積極收集各類污染狀況;

      (2)能夠畫出污染前后的對比圖片,結合課文語句具體說明;

      (3)列舉近年來發(fā)生的生態(tài)災難如洪災、酸雨、沙塵暴等資料;

      (4)使課文更具有說服力。

      三、抽簽分組,開展活動。

      用抽簽的'方法使各小組的人數(shù)按教學設想確定。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各類報刊雜志、圖書館及網(wǎng)上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轉換角色,創(chuàng)造氛圍。

      (有條件的可在此時播放課件:配有課文的解說詞的有關地球知識的錄象片段,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展現(xiàn)出來,把學生帶進一個濃厚的氛圍。)

      師(報社主管身份):大家好!本報創(chuàng)刊暨記者招聘會現(xiàn)在開始!我報即將創(chuàng)刊,可是我作為報社的主管,卻一直為本報的刊名而發(fā)愁:到底是用《地球報》好呢,還是用《只有一個地球報》好?請大家?guī)臀夷脗主意吧!

      (學生積極發(fā)言討論,為了使自己的說法更具說服力,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引用書上的語句。)

      二、交流討論,組內匯總。

      師:謝謝大家為本報社提出寶貴的建議。我宣布,我報正式命名為《只有一個地球報》。今天,有幸請到了“國務院各部的委員”參加會議,現(xiàn)在請“委員”們按照各自選定的“部門”,坐在一起“辦公”,交流匯總所搜集的資料,并推薦一名“委員”擔任“部長”或“局長”代表本部門作“報告”。

      三、成果展示,資源共享。

      師:現(xiàn)在請各位部長、局長到主席臺就坐。

      1、首先,請“礦產資源部部長”作“報告”。

      2、現(xiàn)在請“林業(yè)部部長”作“報告”。

      3、下面請“水利資源部部長”作“報告”。

      師:聽了這幾位部長的報告,我為生活在這美麗富饒的國度而驕傲,為生活在這藍色的星球而自豪。現(xiàn)在歡迎“環(huán)境保護局局長”作“報告”!

      (1)、環(huán)境保護局水污染與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舉例:學生展示兩幅自制圖片:一幅是一條寬闊的小河,清清的河水里小魚在自由地游玩;一幅是同一條河已被污染,河道變窄,河面上漂浮著垂死掙扎的小魚。圖上引用書中語句配上文字說明:人類生活需要的水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長期為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不顧后果地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2)、環(huán)境保護局大氣污染與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3)、環(huán)境保護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4)、環(huán)境保護局沙塵暴治理辦公室的資料展示。

      (有條件的可在此時播放從電視上拷貝的關于拍賣地球上最后500克純凈的水、地球上最后一罐沒被污染的空氣的廣告片段。)

      師:地球資源在不斷減少,地球環(huán)境在不斷惡化,地球正在從藍色星球變?yōu)楹谏鬲z。人類該怎么辦呢?是到宇宙中另外一個地球上去嗎?還是請宇航局長幫我們計劃計劃吧!

      4、宇航局局長匯報世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狀況。(舉例:根據(jù)課文內容設想在離地球40萬公里處有一顆可供人類居住的行星,假設造出了一艘以光速飛行的飛船,請大家計算需要多長時間:大約為250年,僅以人類自己的壽命相比,說明這是根本不能實現(xiàn)的。)

      師:(帶著低沉的語調,遺悟而悲哀的口吻作情感渲染)如果你就是被污染的河水里那條垂死掙扎的魚,或是在被污染的空氣里飛行的一只小鳥,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你又將對人類說些什么?作為人類的一員,你又將怎么辦呢?(學生自由討論)

      四、活動延伸,價值升華。

      師:(引用書中宇航員的話)“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讓我們來精心地保護地球,這是本報宣傳的主題,讓我們來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是本報服務的宗旨。在會議結束之前,我作為報社主管,在此招聘《只有一個地球報》主編、記者和通訊員,請有志于保護地球環(huán)境事業(yè)的“小作家”踴躍應聘,積極投稿,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保護環(huán)境的優(yōu)秀事跡發(fā)揚光大!

      (現(xiàn)場招聘,在學生踴躍應聘的同時,可任命各位“部長”擔任主編,全體學生為記者或通訊員,并發(fā)給聘用證書及標志,課外辦好《只有一個地球報》,發(fā)行于全校。)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8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詞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地點:

      網(wǎng)絡教室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沒上新課之前請大家打開電腦,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片。

      2、你看到的是什么?(宇宙)

      3、宇宙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在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跟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二、新授

      [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讀到了什么。

      (當學生說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時,教師讓學生打開網(wǎng)站中的美麗的地球看一段影片,親眼目睹地球的美麗。)

      [學習第二段]

      1、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2、出示自學提示:

      (1)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選擇本小組最感興趣的一種資源,通過上網(wǎng)查找資料了解有關此資源被污染情況的資料,向同學們匯報,并談談本小組的看法或想法。

      過渡:有人說,宇宙空間不是大的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依據(jù)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學習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借助上網(wǎng)查找資料,想一想:人類能依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為什么?

      [學習第四段]

      1、導讀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2、導讀第九自然段:所以,我們呼吁全人類。

      三、為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請每小組討論并設計一張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

      (在畫板上作,可自己畫圖,可從網(wǎng)上下載圖片。)

      四、總結全文。

      五、板書:

      表面

      美麗

      活動范圍小

      精心

      只有一個地球

      資源

      再生

      不能再生

      保護

      移居

      即使……也……;再說……地球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網(wǎng)絡的優(yōu)勢,利用網(wǎng)上的資源豐富了課內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延伸課堂教學,從而由課本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

      利用網(wǎng)絡資源,學生看到了地球的自然資源政被污染,而且日趨嚴重。這讓學生們感到地球的危機,也讓學生們認識到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有一個家。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9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

      理清課文條理,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能用“貢獻、渺小”造句。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有多么脆弱。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條理清晰,說服力強。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么破壞了地球將別無去處。

      2、難點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huán)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yōu)化的電教手段,改進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查閱一定的資料,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查閱資料,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說話、寫讀后感訓練。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找資料、預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嘗探索的樂趣、收獲的快樂。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內容簡練,涉及的許多知識學生都沒有機會形象的了解,所以是一篇結合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好教材。多媒體是新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電教媒體達到教學最優(yōu)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課題,也是我們要探索的內容。本課力求體現(xiàn)科學運用電教媒體,提高認知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認知語言過程中,更有效地獲得語言信息和處理語言信息的本領。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認知語言能力得到提高。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突出電教媒體的最佳結合點和恰當展示時機的設計,體現(xiàn)電教媒體的作用與優(yōu)勢。

      五、教學媒體設計

      (1)多媒體《預習要求》、《課文分析》。主要用于指導學生自學和預習。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預習方法、相關資料。(2)電子相冊。包括一組漂亮的自然風光照片和歌曲《藍色的地球》在正式上課前3分鐘播放。

      (3)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用。展示一段在衛(wèi)星上拍攝的關于地球的影片。

      (4)多媒體《環(huán)境危機》。教學三、四自然段時用。用大量生動形象、逼真的影像把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5)詩歌欣賞《地球的孩子》文字和課文緊密聯(lián)系,正好是學完課文后的感慨、思考。畫面也貼近主題,一群各種膚色的孩子圍成圈轉啊轉,轉成一個地球緩緩轉動。在第一課時學完課文后指導學生朗讀。

      (6)鞏固練習。在第二課時復習階段用。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鞏固生字、詞。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名叫《藍色的地球》,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今天我們學習講述同樣內容的16課《只有一個地球》。

      教師: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產生過什么疑問?通過預習找到答案了嗎?

      學生:地球本來就只有一個,人所共知,為什么題目還要說“只有一個地球”?自由發(fā)表意見,說清:作者是在強調必須保護地球,破壞了地球我們將無處可去。

      教師:這也是本課所要揭示的主題,課文哪一段直接點明了這個中心?

      (二)倒序法學習中心段。理清條理

      齊讀最后一段。試分層,并說說層意。課文從哪些方面說明這個中心?讀一讀,理清課文條理。

      (三)學習第一部分

      1、作者講地球很小,運用了什么方法?看看這一組數(shù)字,體會其中的含義。討論,體會。

      2、教師:課文一開始給我們描述了宇航員眼中的地球,讀一讀相應的句子,想象是什么樣的。學生朗讀相應的句子,再指名讀。評價,讀得怎樣?

      3、教師引導:大家想不想跟隨宇航員到太空中一睹地球的風采?多媒體:《美麗的地球》情景引導:此時你想說什么?(“地球太美了!”等)現(xiàn)在再來讀描寫地球的句子,體會一下應該怎么讀。讓我們一起深情的贊美:“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指導朗讀)

      4、抓住“母親”一詞引導,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

      教師:母親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理所當然以加倍的'愛來回報她。那么,對養(yǎng)育了人類的地球母親,人類是怎么做的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

      1、自己讀課文,找答案。

      2、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不可再生的資源遭到破壞,過度開發(fā);可再生資源受到破壞,許多已不可再生,還帶來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

      3、多媒體:《環(huán)境危機》從各個方面顯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污染以及帶來的嚴重后果。

      4、教師:說一說哪些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聯(lián)系本地發(fā)生的、學生親眼目睹的事例談一談。

      5、教師引導說話練習:同學們,如果你是一條河、一棵樹或一只鳥或別的什么屬于大自然的東西,此時,你想對人類說些什么?

      (五)學習第三部分

      1、教師朗讀第五自然段,教師:你們說得這么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大家討論,這說法有道理嗎?放手讓學生討論,對于有的說法,比如:科學家已經嘗試在太空建立居住的空間,有可能成功;外星人的發(fā)現(xiàn)說,也說明在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能生存的地方,不否定學生的想法,只是要引導:無論怎樣,地球還是絕大多數(shù)人生存的基本家園,不能再破壞了。

      2、引讀:“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多媒體文字:“我們這個地球,真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在課文第一段講地球的小時,用了一個比喻句,大家找找看,學生讀:“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討論為什么把地球比做扁舟?除了說“小”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意思?

      (六)延伸課題,暢談環(huán)保設想

      教師:大家都明白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作為一名小學生,你為保護環(huán)境做過些什么?還能再做些什么?學生交流、發(fā)言。

      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可不能只有想法,要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從自身做起。

      (七)多媒體:詩歌《地球的孩子》

      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帶動學生加入進來。建議:課后抄給學生練習朗誦。

      (八)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為下節(jié)課的寫讀后感做準備。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地球是全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經濟發(fā)展的各種需要,都要從地球上索到。

      2、使學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huán)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3、使學生知道地球只有一個,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發(fā)展愛護地球,以及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4、使學生知道確定“地球日”是為了宣傳和呼吁保護人類的家園——地球。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對等地球。

      教學準備

      1、放大課文一、二幅插圖。

      2、“濫伐森林”投影片和“讀一讀”錄音、CAI課件。

      3、安排學生社會調查:人口增長過快給我們生活的市、縣帶來哪些社會問題。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要的資源、能源來自哪里?(引導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剛才講得很多,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存離不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有家園。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單元,愛護我們共有家園——一地球。請把書打開130頁。第一課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

      二、講述第一部分:共有的家園

      讓學生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你認為目前地球的負擔如何?

      等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回答后,教師出示放大的第一幅插圖,讓學生看圖說一說:

      (1)使用這些家庭用具、機器和車輛,各需要什么能源?(學生回答)

      (2)如果能源短缺,會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交通帶來什么影響?(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能源會不會短缺與人口的增長有著直接的關系。

      教師出示第二幅插圖,讓學生看圖回答:世界人口增長過快,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根據(jù)你所調查的'事實,具體談談,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社會問題。

      學生看圖回答,教師邊補充邊板書:

      資源、能源緊張

      (板書:人口膨脹環(huán)境污染

      糧食問題

      師:人口的急劇增長,資源、能源緊張,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教師出示投影片:濫伐森林,學生看投影聽錄音“濫伐森林的惡果”。

      學生談聽后感受。鼓勵學生從濫伐森林、濫墾草原、濫捕野生動物、狂采濫挖礦產等現(xiàn)象廣泛地談認識,增強責任意識。

      出示CAI課件,討論A、人類能否移居?

      B、移居星球,一萬年后還會有何危機?

      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板書相關內容)

      學習二、三部分,讓學生明白“地球日”的意義,知道怎樣愛護地球。

      學生自讀課文“地球日”這一部分。思考后回答:

      (1)“地球日”是哪一天?(學生回答)

      (2)確定“地球日”的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強調“地球日”的意義。

      板書:地球日4月22日

      三、本課小結

      我們少先隊員應該怎樣愛護地球?

      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上結。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結束教學。

      空間有限 糧食緊張

      一、只有一個地球─────────人口膨脹──住房緊張─┐不

      資源有限 水源緊缺 能

      環(huán)境污染 移

      愛護 地球日 4月22日 居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自主認識生字新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慷慨、有限、本來”等詞。

      2、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又太容易破碎了!”

      3、理解課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4、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又太容易破碎了!”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難點】

      1、根據(jù)提供的詞語復述課文。

      2、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課前準備】

      1、教師搜集有關地球及人類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圖片,制作成課件。

      2、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并多種渠道搜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以下這些畫面是我們去春游時老師拍下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課件出示一組鏡頭,師聲情并茂地隨畫面內容旁白:蔚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我們迎著徐徐吹來的春風來到了蜈支洲島。在島上我們看到了碧藍的大海,看到了郁郁蔥蔥的樹林,看到了奇形怪狀的巖石。看,韓宇軒同學正抱著巖石扮鬼臉呢;曹馨藝同學在花叢中也笑得非常燦爛;瞧!嘉歡她們在草地上你追我趕,玩得真開心!咦,她們在干什么?哦,原來她們在偷拍小鳥。呀,這吳清帆同學真厲害,正抱著小猴子拍照呢!哈,大家在春游時玩得真快樂。但是這些快樂是誰給我們帶來的?是大自然,是我們可愛的母親——地球。

      設計意圖: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動情的描述創(chuàng)設情景,在學生與文本對話之前,展現(xiàn)同學們在大自然中快樂生活的畫面,并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地球母親給我們帶來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對地球母親的感激之情,實現(xiàn)了導入新課的有效對話。

      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要求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不同理解來讀課題)

      過渡:同學們,《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有關地球的科學知識。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深入了解我們的地球吧!

      設計意圖: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課題,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掌握學生初步接觸教學內容的情況,更有利于思考以下教學的著手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提出自學要求

      師:常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要在書上留下記號,在書中畫出你不懂的字詞,還有不理解的句子。請大家?guī)е韵碌囊笕プ宰x課文吧!

      1、默讀課文,圈出不懂讀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請大家邊讀邊思考:從全文看,哪一句話完整地概括了地球的特點?

      設計意圖:于永正教授曾經說過“讀書要有思考,讀書要留下記號,讀書要作批注,讀書要有收獲”。一開始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是為了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作者的思維產生碰撞,在書中留下思考的記號。另外,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課文,更能讓他們沉浸在文本中去,用心感悟、揣摩,從而有所收獲,實現(xiàn)讀書的價值。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齊讀。師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扁舟”中的“扁”字以及“璀璨”這個詞。

      2、交流以上提出的問題,然后匯報。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結果,利用幻燈片出示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fā)出的感嘆。(指名讀、齊讀句子)

      師相機拋出問題:為什么宇航員感嘆說“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呢?(板書:可愛、破碎)

      設計意圖: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的切入點,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只有找準教學的切入點,才能正確引領學生展開全文的閱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的信息,從重點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切入,拋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全文的學習。

      四、精讀課文,理解中心。

      (一)體會地球的'“可愛”之處。

      師:宇航員為什么感嘆說地球太可愛了?請大家自由朗讀一至四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相關句子,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2、全班交流、匯報。

      3、出示相關句子,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了解地球“美麗壯觀”、“渺小”、“慷慨無私”等特點,從而感受地球的可愛。

      主要引導學生從以下的句子中體會地球的可愛:

      (1)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互相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師:看,在太空遙望我們的地球晶瑩透亮,是多么的可愛!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近近欣賞我們的地球,你們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魚在水中游、鳥在藍天上飛翔、花在花叢中綻放、樹抽出新的枝條、孩子們在草地上蹦跳玩耍等畫面。

      師:看這些畫面,你可以用文中的詞句來形容我們的地球,它是_______,是那樣的_______。

      (2)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師:這樣的地球,我們又可以用文中哪個詞來形容它?(渺小)作者是怎樣來說明地球的渺小呢?(運用列舉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

      師:孩子們,“慷慨”怎樣理解?你們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嗎?

      理解“慷慨”這個詞之后

      師:地球只是慷慨地給向我們提供礦產資源嗎?還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以這個問題,引導學生結合下文的內容,了解地球還給我們提供水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自然資源。)

      師:地球是怎樣毫不吝惜地給人類提供自然資源的呢?我們來看看這些畫面。

      課件出示:地球為人類提供地下煤礦、地下金屬、森林、瀑布、生物、大氣等資源的畫面。

      師:孩子們,地球慷慨地向我們人類提供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樣的地球我們又可以說它是______,是那樣的_______。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為了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地球的特點,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宇航員為什么感嘆說地球太可愛了?以這個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閱讀課文尋找答案。然后鼓勵他們自由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以達到共識。

      總結:孩子們,美麗的地球是可愛的,渺小的地球是可愛的,慷慨無私的地球更是可愛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聯(lián)系課文內容完整具地說說我們地球的可愛之處。但是老師有個要求,復述的時候,請用上“美麗壯觀”、“渺小”、“無私”、“慷慨”、“可愛”等這些詞。

      1、自由朗讀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自己練習復述。

      2、老師引導學生復述:我們的地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宇航員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它是一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雖然我們的地球很渺小,但是它很,它向人類,還有人類生活所需要的。這樣的地球是多么。

      3、指名復述。

      師:是呀,我們的地球多么可愛,讓我們用文中的一句話大聲地贊美它。

      幻燈片出示句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指導學生運用贊美的語氣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發(fā)展語言能力為目標,是當今語文教學的重點”。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學中就要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復述課文,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積累課文語言。另外,復述中加深學生了解地球的“可愛”,激發(fā)學生對地球的熱愛,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過渡:我們的地球是多么可愛,但是它又是那樣容易破碎。為什么?

      (二)探究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

      師:我們可以運用以上的學習方法來探究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誰來說說我們是用什么學習方法了解到地球的“可愛”?

      1、交流學習方法。

      2、師歸納總結學習方法,運用課件出示:

      (1)默讀課文,用曲線畫出描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3)完整地說說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用上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

      (4)自主學習,然后小組里交流。

      小組討論交流之后,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師適當引導點撥。

      首先,交流描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1)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這么大,不會長大。

      (2)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才形成的。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師:“有限”怎樣理解?請聯(lián)系課文的內容說說。(引導學生了解地球資源的“有限”是地球容易“破碎”的一個原因。)

      (3)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但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師:“本來”如何理解?(要求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內容說說)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人類怎樣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以及給人類造成哪些“威脅”?

      設計意圖:老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去“補白”,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類怎樣隨意破壞自然資源?給人類又造成哪些“威脅”?文章沒有具體描寫,于是,我便抓住文章中這些精當、深邃之處讓學生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從而深入了解到自然資源“本來”可以再生,但是由于人類的“隨意破壞”而造成“資源枯竭”以及發(fā)生種種“生態(tài)災難”,這就是地球容易破碎的主要原因。

      課件出示:人們隨意破壞自然資源、濫用化學品、人類面臨威脅、地球資源枯竭等畫面,加深學生對地球容易破碎原因的了解。

      其次,學生運用自己的話和文章的句子復述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老師適當引導學生利用以下詞語進行復述:只有……不會……不是……而是……不但……還……如果……必將……

      設計意圖:老師要教給學生什么?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首先,我教給學生了解地球特點的學習方法,然后鼓勵他們運用這種方法去探究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學生了解到了地球容易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隨意破壞地球資源,無形中增強了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學會了知識,更重的是“學會學習”。

      過渡:我們的地球是那么可愛,但是它又是那樣容易破碎。這時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三)了解“人類移居”的問題,呼吁大家保護地球。

      教師引讀六、七、九自然段:

      因為科學家已經證明……

      不錯,科學家提出許多設想……但是……

      因此我們要大聲告訴全人類……如果……如果……我們要……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到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同時也了解到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一步一個腳印,一個為一個做鋪墊,“我們要保護地球”這個意識已經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以下的內容已不需要老師做更多的講解,我主要通過引讀,傳達作者的心聲,增強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朗讀是有聲的感染,它可以使書面語言化為有聲的語言。以讀為基礎,以“引”為暗示、啟迪,以情傳情,學生才能讀得快,讀得好。

      五、拓展訓練,感情升華

      過渡:是呀,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為了保護地球,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出示拓展練習:為了保護地球,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我們要保護地球”的意識,但是如何保護地球?這個問題能引發(fā)學生進一步的思考。拓展訓練就是要抓住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最佳時機,這樣才能增加學生思維的深度,擴大學思維的廣度。我設計這一道拓展訓練題,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六、領悟寫法,遷移運用

      1、圍繞“只有一個地球”這個中心,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引導學生領悟“圍繞一個中心,從事物的幾個方面進行具體敘述”的寫作方法)從課文中,你學會了哪些說明事物的方法?

      2、大家回去圍繞著“我要保護地球”這個中心寫一篇作文。寫時,首先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語言談談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然后列舉一些事例談談自己打算如何保護地球。

      設計意圖:積累在于運用。學生是否學會語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語言知識和規(guī)則,也不能僅僅看“積累”了多少詞語和句子,而是應該看他是否能夠熟練地“運用”所積累的語言。本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文質優(yōu)美,語言規(guī)范生動,思想內涵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學習寫作的優(yōu)秀范文。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積累文章的語言,領悟作者的寫法,然后以課例信息資源作為寫作內容,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到的語言進行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從而達到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

      板書:

      只有一個

      (保護)地球

      可愛破碎

      美麗壯觀渺小資源有限隨意破壞濫用

      無私慷慨和藹可親枯竭威脅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返回

      中考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說明文用詞的嚴謹,領悟說明方法。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說明文用詞的嚴謹。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地球視頻,請學生說說感受和對地球的認識。

      一、初讀感知

      1、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

      2、從課題看,我們知道這篇說明文介紹的是——地球。那它是從哪些方面去寫的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朗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瀏覽課文,盡量用小標題概括出來。

      4、引導學生概括,請學生上臺板書。

      二、精讀感悟

      1、同學們的概括能力很強,課文就是按照這個脈絡來介紹地球的。文中有一句話可以概括這幾方面內容,看誰能最快找到。

      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導朗讀

      2、出示

      3、小組交流

      三、匯報交流

      1、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我們知道這兩個句子都是寫地球的可愛,仔細看看,能不能在它們的語言表達上有所發(fā)現(xiàn)?

      相同點:兩句話都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紗衣”里引號的用法是特定稱謂,第二句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不同點:第一句側重寫地球的外觀美麗,第二句主要從地球孕育人類的角度來寫。

      集體有感情朗讀。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

      (1)整段話都是寫地球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學生板書:作比較

      列數(shù)字

      (2)用上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分組朗讀

      3、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1)“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學生板書:舉例子

      (2)理解“不加節(jié)制”,讀出感受。

      4、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1)抓住“隨意” “濫用”,有感情朗讀。

      (2)知道什么是生態(tài)災難嗎?舉例子說說吧。

      (3)出示1978年拍的地球照片和2012年拍的地球照片,讓學生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短短的34年,地球面目全非。到底地球的每一天在發(fā)生著什么變化?(出示資料)

      這些數(shù)字還有這個省略號讓人觸目驚心!讓我們對那些破壞環(huán)境的人大聲疾呼——只有一個地球。

      (4)讀悟“本來”,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嚴謹。

      5、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一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1)比較去掉“至少”,句子表達效果有什么不一樣。

      (2)解釋“40億萬千米”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我們可以怎樣保護地球?

      四、質疑

      五、拓展

      板書設計

      美麗壯觀(打比方)

      非常渺小(作比較)

      只有一個地球資源有限(列數(shù)字)

      無法移居(舉例子)

      保護地球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3

      一、啟情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13課,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樣的問題?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近地球,了解地球。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說說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2、匯報。

      3、觀看課件,說說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是啊,難怪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請你找到課文中的這句話讀出來。

      三、研讀

      師導: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宇航員的話,邊讀邊做標注,寫寫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結合自己課前查找的資料來談談。

      (二)太可愛了

      1、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

      引導學生看課件,抓住說明方法、修辭方法來體會。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引導學生看課件,抓住說明方法、修辭方法來體會。

      4、提供著有限的自然資源

      師:是啊,多么偉大的母親,多么無私的地球母親,她為我們默默的奉獻著,但我們人類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讀讀讓你心靈觸動的語句。

      生:人類生活的……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

      請你打開資料庫,結合圖片文字和書中的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匯報

      師:是啊,如果地球資源枯竭了,我們人類還能生存嗎?

      生匯報6、7自然段

      師:茫茫宇宙,燦爛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豐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因此我們要。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盡情的讀出來,用你們的聲音,用你們的力量,呼吁人類.

      生齊讀

      師:那么,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四、總結練習

      1、練習

      (1)必做題說說下面的句子的說明方法

      (2)選做題

      a作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傳環(huán)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也可以到網(wǎng)絡上查找.

      b到網(wǎng)絡上搜集一些有關環(huán)保的資料.

      2、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是啊,我們的地球是如此可愛,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那么我們更應該珍惜資源,精心保護,才能造福后代,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2、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3、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了解各更多有關地球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瀆,交流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2、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

      學生:查閱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13課《只有一個地球》。

      2、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幅動畫。(教師出示幻燈片)。

      3、看了這個動畫,你想說些什么?

      4、看了剛才的動畫,同學們有了很多感慨,有位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飛到太空中,親眼看到了地球,他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找出這句話。

      5、這句話應該讀出什么感情?(贊美、嘆息、惋惜)請大家試著讀一讀。

      6、全班齊讀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雖然地球很可愛,但是它很脆弱。(教師板書:可愛破碎)

      二、學生自主學習課文

      1、請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部分講了地球的可愛?哪些部分講了地球容易破碎?

      2、可愛表現(xiàn)在哪兒?指名讀這一段,其他同學找出重點詞句。(教師板書:母親搖籃)

      3、讀地球可愛的這一部分,你的心情怎樣?(贊嘆、自豪)帶著這種語氣,請大家一起讀。

      4、地球為什么容易破碎?老師請女生讀這一部分,男生思考。(教師板書:渺小資源枯竭)

      5、(出示幻燈片,請全班齊讀)你發(fā)現(xiàn)這段話有什么特點嗎?作者運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我們更加了解了地球。

      6、地球本身就非常渺小,人類應該精心保護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可是,人們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三、四自然段,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后完成填表。

      7、由于人類的行為,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難,昨天,老師給大家布置了查有關資料的作業(yè),現(xiàn)在,老師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你查閱的有關資料。

      8、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幻燈片)

      9、看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前后的變化和這一組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你想說什么?

      三、討論,體會“只有一個地球”

      1、老師(飽含深情地):同學們,老師聽出了你們的傷心,你們的憤怒。聽!老師還聽到一個傷心的哭聲,那是誰在哭?是養(yǎng)育了我們的地球母親在哭呀!也許有人會說,哭什么呢?宇宙空間不是大的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同學們,你們說能不能呢?

      2、找自己的學習伙伴,學習課文5-7自然段,先讀,然后討論,最后派代表上臺發(fā)表意見。

      3、教師小結(“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的嚴謹性。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

      四、引讀,呼吁大家保護地球

      同學們,即使找到第二個地球,如果人類還是這樣做,悲劇會同樣發(fā)生。更何況“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所以我們要——”。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美好的家園,讓我們對自己,也對所有的人類說:“保護地球,造福人類”。

      五、布置作業(yè)

      課外延伸:從下面選作一題

      小畫家:請你畫一幅“珍愛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宣傳畫;

      廣告設計師:請你設計一個“人人都來保護地球”的廣告;

      宣傳員:請搜集保護地球的資料,練好朗讀,然后上街宣傳;

      小作家:請寫一份倡議書,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地球、美化環(huán)境;

      綠色使者:請圍繞“世界地球日”策劃一次綠色行動;

      小研究員:請確定一個環(huán)保小課題開展研究活動;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學生要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2、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生詞。

      4、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了解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應該精心保護它。

      2、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預學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語文課的重要任務之一呢,就是要讓我們學會說話和聽話,那么今天上課之前向老師說一句話,讓大家聽聽,說說你聽出了什么?(我就是我,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我!)

      2、大家說得不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就是《只有一個地球》,出示課件,師板書,學生齊讀,大家又讀出了什么呢!那應該怎么讀才能體現(xiàn)呢?指出重讀點。

      二、獨立自主學習

      1、從課題中大家讀出了很重要的東西,那么整篇課文又將帶給我們什么感受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并仔細想想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全文的主要意思?

      2、很好,大家的意見比較統(tǒng)一。出示課件(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板書)那我們今天就來圍繞這兩個重點詞來學習課文。1

      3、分成兩大陣營,大家再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中描述的地球可愛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容易破碎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三、小組合作討論

      提示:兩大陣營中自由討論給地球前后加形容詞,也可以是短語或句子,并不只限一個。然后圍繞加的這個重點詞句找到文中的相應段落或內容來加以說明。

      四、交流匯報

      (一)交流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的部分。

      1、地球媽媽可愛嗎?課文是怎么寫的?

      2、學習方法:抓住詞語來理解想像。師適時指導朗讀,并板書重點詞(晶瑩、水藍色、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3、剛才大家讀出了地球媽媽的美,那你們看見美麗的地球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她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頭發(fā)?什么樣的眼睛?什么樣的皮膚?或是什么樣的衣服??(同學想像后用語言說說)

      4、看來,同學們心中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美麗迷人,無私慷慨,你們?yōu)槟苡羞@樣可愛的地球媽媽而感到驕傲自豪嗎?那就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吧!(再讀宇航員的那句話: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交流課文中描寫地球容易破碎的部分。

      1、可是,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多么令人痛心呀!書上是怎么說的?

      2、學生學習三四小節(jié)。把課文中描寫人類罪惡行徑的詞語畫下來!師隨學生匯報而板書。(不加節(jié)制、隨意毀壞、不顧后果?)誰來讀?(生讀)

      3、當你們面對這些破壞行為的時候,你們心里有什么樣的體會?用一個詞來說說你此刻的心情!(生答)師適時指導朗讀。

      4、人類破壞地球資源的行為僅僅這些嗎?說說你所了解的!(生答)同學們想一想,在人類無休止地敲詐摧殘之下,地球媽媽現(xiàn)在變得怎么樣了?她原先晶瑩的肌膚呢?她原來??呢?(生用詞句回答)

      5、老師知道同學們要說的話還很多很多,但我們都不忍心再說下去了,因為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的媽媽呀!有句話說得好,我們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你們忍心自己的媽媽像這個樣子嗎?請跟著老師讀(再讀宇航員的那句話: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6、是呀,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而且對于茫茫宇宙來說,她又是“渺小”的!師板書。

      7、課文是怎樣寫的?找出來讀一讀。找重點詞句。找說明方法。指導朗讀。

      8、師:多么小的船呀,在海浪中顛簸,這就是地球,她那么的渺小,那么的脆弱,可人類卻在不斷索取的同時還在有意地破壞,這多么令人痛心呀!請再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交流強調“只有一個地球”的部分

      1、雖然地球可愛,但她又那么容易破碎,要有一天她真的破碎了,我們要怎么辦?(生自由答)

      2、同學們,有美好的想像是好的,可是,課文中寫了,到目前為止,除了地球,我們——“別無去處”,板書并理解。

      3、為什么“別無去處”?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分析交流,找重點詞句,找說明方法。

      五、整理構建,鞏固提升

      1、是啊,指課題,大家齊讀——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那么課上到這兒,真不知道同學樣心中有什么樣的想法或是體會?有話要說嗎?用一兩句話喊出你心中的想法好嗎?(學生自由答)

      2、聽到同學樣的表白,老師也深有同感,我們的作者也正是這樣想的。課件出示第九自然段,齊讀。

      3、這是作者的吶喊,也是我們的吶喊!老師相信你們以后一定能將自己的想法化作自己的行動,來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指課題(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時刻警示眾人:(只有一個地球!)

      教學反思

      這次的語文課改研討課是學校進行新課改后,我上的第二堂課,第一堂是思品,而語文課則是第一次。雖然又辛苦了一次,但覺得經過上課和自我反思之后,又學過了不少東西。有總結才會有進步,我把這次上課后的反思整理如下:

      一、整個課的結構主線非常清晰,從文章中心句著手,再找關鍵詞,展開全文的學習,學生理解很容易,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二、情境的導入很貼切,用自己說話引入,讓學生體會“只有一個”的意思,從而很好地詮釋了課題強調的重點。

      三、全文的朗讀訓練與重點詞句相結合,讓學生自己找,自己體會讀,以讀悟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較好地統(tǒng)一了起來,結合文本,精心設計了幾處語言文字的訓練,同時又滲透了生活的哲理。

      既是課改課,這堂課的不足之處也是非常明顯的:

      一、教師的主導性雖然體現(xiàn)了,但學生基本上還是跟著教師來的,學生的主體性顯現(xiàn)不夠。

      二、教師重復性的問題比較多,既是按照主線來提問的,可以歸納成幾點,打在屏幕上,讓學生根據(jù)問題來自主學習討論,并交流展示。這樣,既節(jié)省了教師的提問時間,又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參與面也會大大提升。

      三、自我感覺這次上課自己的熱情度不高,積極性不夠,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度。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優(yōu)秀05-31

    《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7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2篇)08-06

    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案11-25

    只有一個地球的課文02-03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5-24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8-24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6-23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1-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先锋亚洲国产AV | 日本精品第一视频在线 | 色A在线免弗看五月丁香 | 日本免费不卡v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