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的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6 19:42: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畫楊桃》的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畫楊桃》的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二、講讀課文

      1、從課文第3部分入手,達到牽動全文之目的:

      ⑴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⑵ 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誨一定是使作者終生不忘的。是誰的教導使作者終生不忘呢?

      ⑶ 請同學們找出父親與老師的話輕聲讀一讀。自己體會一下相同點是什么。

      2、學習課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⑴ 指名讀父親的話。

      ⑵ 齊讀并思考:

      父親的話有幾層意思?每一層各說的是什么意思?

      ⑶ 小結。

      3、學習課文第2部分:

      ⑴ 分析老師說的話的第一層意思。

      ⑵ 指名讀課文中倒數第2自然段老師說的一段話。

      ⑶ 老師說的這段話共有幾句?

      ⑷ 引導分析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前三句話的意思:

      ① 第一句說大家對楊桃都非常熟悉,能說明什么呢?

      ② 第二句話中的但是在這段話中起什么作用?

      ③ 第三句話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別像。)有時候指什么時候?

      ④ 這三句話以畫楊桃為例,要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

      小結。

      ⑸ 齊讀老師說的前三句話,加深理解。

      4、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⑴ 作者在一次圖畫課上,就把楊桃真的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個意思?(指名讀)

      ⑵ 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原因是什么呢?這能說明什么?也就是前面學的老師說的哪句話?

      ⑶ 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又是什么呢?

      ⑷ 小結。

      5、導讀分析第3至5自然段:

      ⑴ 有幾個同學看到作者的畫為什么哈哈大笑?

      ⑵ 課文中寫了兩個學生的兩句話。一句末尾用了問號,另一句用了嘆號,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① 第一句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陳述句,表達的語氣變了沒有?

      ② 指導學生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嘲笑和嘰諷的語氣。

      ③ 有幾個同學看了作者的畫哈哈大笑,說明什么?

      6、講讀課文第6至12自然段:

      ⑴ 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議論,又看了作者的畫,與這幾個同學的態度一樣嗎?用先后順序的詞說說老師是怎么樣做的。

      ⑵ 老師審視了之后,為什么沒有直接告訴大家畫得像不像,而是舉起作者的畫去問大家像不像?

      ⑶ 聽了學生的回答,老師的態度變得怎樣了?為什么要變呢?從文中的哪一個詞能看出老師嚴肅的神情延續了很久?他是怎樣考慮呢?

      ⑷ 指導學生朗讀好──笑,這里的破折號表示幾個同學故意拉長聲回答,要讀得聲調高些,聲音長些。

      7、指導學生學習第13至17自然段:

      ⑴ 對于認為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⑵ 第一個同學看后,在回答老師的問話時,為什么中間加了省略號?

      ⑶ 指導朗讀,聲調、聲音都要低,讀出不好意思承認錯誤的語調。與剛才好──笑的讀法恰恰相反。

      ⑷ 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語,體會作者只寫第一個同學的對話,而省略其他同學對話和經過這種抓住重點,敘述的好處。

      8、繼續剖析老師說的話:

      ⑴ 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他抓住這件事因勢利導,要啟發同學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么樣的態度說下面一番話的?和顏悅色是什么意思?

      ⑵ 默讀老師的話。找一找第幾句是說應該怎樣看別人的畫這個意思。并指名讀這一句。這句話實際是對哪些同學的批評?

      ⑶ 老師說的話中,哪一句話是對作者繪畫態度的肯定?找出來讀一讀。

      ⑷ 小結:

      我們把老師說的后兩句話的意思連起來分析,不難看出這是老師借畫楊桃這件事告訴學生: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要學會這種看問題的方法。

      ⑸ 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總體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用課文結尾的一句話這位老師的話同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層層深入,用一個支點,支撐起整個課堂教學。我知道在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指導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教材,機智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靈活地加以引導,課堂上教師能夠機智的處理問題,會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機智是課堂的靈魂。在教學中由于自己的教學不夠機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夠開,致使課堂上的許多亮點沒有爆發出來。通過上《畫楊桃》一課,我認為自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提高:

      1、深入鉆研、挖掘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的能力。

      【評析】

      《畫楊桃》課文語言淺顯,但是文章的內在聯系緊密,故事也有吸引學生的較不曲折的情節,同時,文章還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讓學生在課堂投入到文本呈現的語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這是這一堂課的難點。

      陳老師在這一節課我認為以下幾方面處理得較好,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把握入點

      陳老師以父親的話讓我一生受用入文,展開教學,受用是什么意思?父親的話是哪一句?這兩個問題的討論,自然地將學生引到了文本中,繼而對課文產生興趣。

      二、適時比較

      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以父親的話為經,以畫楊桃中的插曲為緯,引導學生深入地解剖課文,在學生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掏出老師的話,并與父親的話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觀察仔細,做事踏實,相信自己!

      三、順勢拓展

      教育即生活,課堂教學要聯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陳老師在學生感悟課文的內在意蘊的基礎上,順勢將學生面前的文本材料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畫楊桃是這樣,那么做其它事呢?將引向學生的生活。

      四、討論

      1、課堂中教師的引導,層層剝筍,條理清晰,但是過多細小的問題引導,導致課堂上學生主動質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動性的弱化。

      2、學生的角色轉移沒有做好,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在被動地認識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學生)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創設像觀察事物那種情景,讓學生體驗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學生的感受和反應,或許課堂還會精彩的多,這樣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畫楊桃》的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楊桃》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11-02

    畫楊桃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07-04

    《畫楊桃》的優秀教學設計11-09

    《畫楊桃》優秀教學設計11-02

    畫楊桃的優秀教學設計07-01

    《畫楊桃》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4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03

    《畫楊桃》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1-02

    《畫楊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变态在线播放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久久丝袜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