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7 12:37: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三峽的教學設計范文

      學生情況分析:

    關于三峽的教學設計范文

      本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能按照老師要求做到預習,理解能力較強,本班為課改年級,通過一年的訓練,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課堂表現活躍,能與教師密切配合,學生之間能相互合作。這是設計本課教學活動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寫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2.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訓練,提高文言文的誦讀和翻譯能力.

      (2).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重視朗讀訓練.

      3、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讀-譯-思-用-背

      四、教學媒體: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闕(quē) 疊嶂(zhàng) 曦(xī)月 沿溯(sù) 飛漱(shù) 屬(zhǔ)引

      (三)運用競賽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競賽辨明詞義(投影)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夏水襄陵(襄:沖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相互質疑

      (四)指導朗讀:讀出節奏

      注意: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 沿//溯/阻絕。

      3、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 清/榮/峻/茂

      5、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五)布置作業

      1、 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根據課文內容,想象三峽奇景。 1、師: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 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三峽》.

      2、學生結合注釋1了解《水經注》.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教師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學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5、 男女生競賽,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情況。

      6、 學生相互質疑。

      7、 教師范讀

      8、 學生齊讀。

      9、 教師指示節奏。

      10、學生再讀課文,抽讀。

      11、教師布置作業。

      六、教學反思:

      學生課前預習較充分,競賽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應一直貫徹下去。部分學生在朗讀節奏停頓上,能力較差。而課標要求程度,故應加強學生朗讀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二)、想像三峽壯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峽: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凄婉美

      小結:本文先寫山,再寫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節表現三峽的美景。

      (三)體會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連綿,高聳入云的三峽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峽蕭瑟凄涼的氛圍。

      (四)揣摩語言,品味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投影儀顯示文句)

      1、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明確:

      1、 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2、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動靜結合,色彩各異。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備。

      3、 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手法多變,搖曳多姿。

      (五)根據圖片,描繪美景

      (六)提示性背誦

      (七)布置作業:與《早發白帝城》詩文對讀。

      (八)總結全文

      1、 學生可讀可背課文。

      2、 學生分組交流,每組負責一個語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

      3、 學生分組讀課文,讀出情感。

      前三段學生應讀出贊美語氣,但語氣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讀出悲涼的氣氛:

      1段:語氣稍高昂,語速中。

      2段:語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語氣舒緩,語速稍慢。

      4段:語氣稍低沉,語速稍慢。

      4、 師生共同品味寫景的妙處。

      5、 據教師出示的三峽圖片用語言加以描繪(要求用上文中詞語)

      教師先作示范,學生寫作后全班交流。

      6、 教師根據課文分析提示性讓學生背誦。

      7、 教師布置作業

      8、 教師總結:酈道元用文字描繪三峽,科學家用智慧改造三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也會在三峽壯麗的歷史畫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筆,努力吧!

      教學反思:

      課文用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故研討語言是本文的重點。我在設計時靈機一動,從網上下載三峽圖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三峽的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三峽,同時用上一兩句文中語言,這樣既加深對課文的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我認為這是本文的一處亮點。

      當然,在板書時有學生提出異議:高猿長嘯不是寫水的,這是我的疏忽之處。

    【三峽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峽》教學設計12-06

    三峽教學設計05-07

    《三峽》的教學設計03-21

    三峽教學設計03-31

    《三峽》教學設計09-15

    三峽教學設計06-10

    三峽教學設計06-10

    三峽的教學設計10-30

    《三峽》的教學設計12-05

    《三峽》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亚洲四色在线影院 | 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AV | 日本人妖资源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