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與楚辭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4 20:59:1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詩經與楚辭教學設計

      一、 《詩經》楚辭比較綜述

    詩經與楚辭教學設計

      《詩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詩歌共三百零五首。最初只稱為《詩》或《詩三百》,直到漢代學者們把它奉為儒家經典之一,始稱為《詩經》。《詩經》中的作品本來都是要以由樂器伴奏演唱的樂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說:"弦詩三百,歌詩三百。"它根據音樂的不同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小雅。

      《詩經》中的三百零五首詩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諸侯國的協助下于民間搜集的詩歌和貴族們為特定場合如祭祖、宴客、出獵、房屋落成等典禮,以及為諷諫、頌美等目的而向君主進獻的詩組成的。內容非常豐富,歸納起來大致包括四方面。

      (一)反映愛情與婚姻的詩篇

      (二)反映社會矛盾的詩篇?

      (三)記載周部族歷史的史詩

      雅、頌中的一些詩篇在為周王朝歌功頌德的同時,也較客觀地記錄了周部族發展的歷史。例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大明》等,這些詩敘事性很強,記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國至武王滅商的全部歷史和傳說。

      (四)反映生產情況和禮俗的詩篇?

      比興手法的運用是《詩經》的另一藝術特色。其在《詩經》中的運用是很成功的,顯示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深刻觀察,感受以及豐富的想像力,賦予作品以極大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詩經》的第三個藝術特點表現在語言形式上。四言句是《詩經》的基本格式,它們語氣自然,句法多樣,形式整齊,是相當成熟的詩歌語言。章節的`復沓是《詩經》語言形式的又一特點,作者的感情在反復詠唱中得到了充分表達,同時也給作品帶來了回環反復的節奏感和音樂性。大量雙聲疊韻詞、疊音詞的運用,使作品的語言更優美、生活、形象。

      《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這些優秀的篇章,確立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堅實基礎,對后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從漢魏樂府到近代民歌、民謠的歷代民歌是它的嫡傳。

      楚辭是戰國后期形成于楚國的一種新型詩體,是繼《詩經》之后出現在我國詩壇上的又一詩歌高峰,楚辭的產生和形成與《詩經》不同,其有著古老的根源和復雜背景。

      楚辭作為一種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新型詩體,與《詩經》相比,在內容、形式上都有許多獨具有特征。

      從內容上看,楚辭作品中貫穿著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著力于表現作者的主體感受和他們在社會以及自然現象激發下噴涌出來的情感。

      從藝術表現形式上看,楚辭篇幅擴大,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強的表現力。

    【詩經與楚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經楚辭11-26

    詩經楚辭欣賞11-26

    楚辭詩經簡介11-25

    詩經楚辭名句10-05

    《詩經》、《楚辭》比較09-01

    《詩經》《楚辭》的閱讀09-01

    《詩經》、《楚辭》的對比09-02

    詩經楚辭取名12-25

    《詩經》和《楚辭》09-1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