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15 16:47:5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扁鵲治病》以桓侯病情發(fā)展為主線,結構流暢緊湊、跌宕有致,逐步將說理推進。作者采用三迭式手法,通過描寫扁鵲的多次諫勸深化了主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準備

      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

      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揭示課題

      1.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么問題?

      (大家跟我一起書空,扁是戶字頭,下面注意是一橫兩豎)

      2.交流扁鵲資料:

      出示扁鵲圖片,這就是扁鵲,你了解他嗎?

      扁鵲,原名叫秦越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醫(yī)學家,醫(yī)術高明,名揚天下。他救死扶傷、藥到病除,而且能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最神奇的還是他創(chuàng)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

      3.接下來我們就讀一則故事,體會他的醫(yī)術高明。

      二、通讀課文,總體感知

      1.朗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指名輪讀,聽的同學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概括主要內容: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呢?(隨機指導:像這類型的文章要根據(jù)題目抓住主要內容簡單概括;你學會了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

      三、品讀句子,感悟人物

      (一)認識扁鵲

      1.扁鵲是怎樣為蔡桓公治病的?默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出示扁鵲專用診箋。

      日期、患者、病狀、治療建議、患者表現(xiàn)

      3.分角色讀課文,體會人物心理活動。

      4.我們再來看看扁鵲勸說蔡桓公的這幾句話,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自由讀讀。

      指名說(著急、擔憂)

      5.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分三次逐次指導朗讀,一個讀好才到下一個讀,最后齊讀)

      6.扁鵲為什么這么擔心啊?指名說。

      7.你認為扁鵲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認識蔡桓公

      讀有關描寫蔡桓公的句子,你認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四、悟出道理

      本文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些什么呢?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jīng)過,理解“諱疾忌醫(yī)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y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讀音和區(qū)分字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3.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jīng)過。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y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教具準備

      1.查資料了解扁鵲和蔡桓公的生平。

      2.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留心生字新詞的讀音。檢測正音。

      2.提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語,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簡介扁鵲生平。

      二、激發(fā)興趣,深入研讀

      1.同學們想把這個寓言故事演一演嗎?

      (引導明確要演好故事,必須先精讀課文。)

      2.自由分組,研讀課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讀悟結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發(fā)現(xiàn)時間的變化,即時間順序:一天——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斷惡化:病在皮膚——發(fā)展到皮肉之間——發(fā)展到腸胃里——深入骨髓——渾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鵲拜見蔡桓公神色動作的變化:站了一會兒——只好退出——連忙退出——立刻掉頭就跑——最后跑到秦國。

      (鼓勵展開想象。注意精讀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語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說“醫(yī)生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請賞。“

      ②假裝沒聽見,沒有理睬他。

      ③滿臉不高興。

      ④覺得奇怪,派人去問原因。

      ⑤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

      ⑥病死。

      (注意通過這些詞句走進蔡桓公的內心世界,指導讀出感情。)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1.寫本課生字新詞。

      2.復述課文內容。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諱疾忌醫(yī)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點難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yī)”的語言神情,反復的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8)

      1.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和書寫。

      2.指名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的內容。

      二、小組合作,表演評價(20)

      (強調表演和評價都要緊扣課文內容,最好能展開想象。)

      1.小組合作,分角色,根據(jù)課文內容彩排。

      2.表演評價:是否理解了解課文內容,人物形象是否鮮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諱疾忌醫(yī)十分有害)

      2.你從故事中還得到了什么啟示?

      (比如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自己的壞習慣、壞毛病要盡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業(yè)(10)

      看拼音,寫漢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請( )見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初次見面,我們先做個猜成語的游戲好不好?(課件出示圖片2、3、4)大家看看,這幾個成語有一個共同點,(引出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

      2、引入新課:今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扁鵲治病》。(板書:扁鵲治病)看到課題,大家有什么問題要問?那就請大家?guī)е约旱囊蓡栕x一讀課文吧,在讀之前,老師也有問題需要大家?guī)兔鉀Q。(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正確讀寫并理解課文中的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初讀感知

      1、那大家就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相機簡介扁鵲、蔡桓公7、8、9、10)

      過渡:課文大意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那文中的這兩個人物給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扁鵲和蔡桓公圖像11)

      (三)、細讀研討(那我們就來一起再快速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大家有沒有興趣?)

      1、引導分析扁鵲和蔡桓公的特點。

      認真思考:你眼中的扁鵲或者蔡桓公是個什么樣的人?找有關句子,并說說你的理解。

      2、匯報交流。

      (相機板書:扁鵲 醫(yī)術高明)形容一個人醫(yī)術高明,我們還學過哪些詞?(出示課件12)

      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癥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這些成語都是對醫(yī)術精湛的醫(yī)生的高度贊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yī),請同學們帶著贊美之情一起來讀讀這些成語吧。(齊讀)希望大家能牢牢地記住這些成語,并把它們運用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那蔡桓公呢?找出有關句子。(相機板書:固執(zhí)己見 諱疾忌醫(yī))

      3、這么好的醫(yī)生怎么就沒治好蔡桓公的病呢?原因:課文中扁鵲幾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是什么態(tài)度?大家再瀏覽一遍課文,根據(jù)(課件13)表格中提示,小組合作試著表演扁鵲與蔡桓公的幾次見面。(表演過程中同時體會兩個人物的心理。)

      其他同學思考: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怒發(fā)沖冠 咬牙切齒 暴跳如雷 大發(fā)雷霆 怒火沖天 惱羞成怒 拍案而起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怒火中燒 勃然大怒 氣急敗壞),(出示課件14)這些詞語都可以描寫人生氣時的樣子,我們可以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

      4.因為蔡桓公對扁鵲的不信任,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可扁鵲為什么還要一次又一次勸說蔡桓公治病呢?說明了什么?(板書:醫(yī)德高尚)當病入骨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jīng)過了治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蔡桓公只能等死。最后他后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誰來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么地方看出蔡桓公也相信他是一位名醫(y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后悔。)

      5.你想象一下,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6、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15)生活中,我們身邊有蔡桓公這樣的人嗎?

      (四)、拓展想象

      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

      (五)、作業(yè)

      1、把《扁鵲治病》這個寓言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2、課外讀《伊索寓言》。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5

      教材簡析:《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本單元以“故事長廊”為主題展開。《扁鵲治病》取材于戰(zhàn)國時名醫(yī)扁鵲的傳說故事,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yī),最終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訴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的學習基礎,具備了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向抽象的思維轉變,學生對于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品味。

      學習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會認“蔡”等4個生字,會寫“扁”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抓住有關語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過把握課文的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學習重難點:

      重點:

      通過抓住有關語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難點:

      通過把握課文的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學習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病歷單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活動過程:

      一、圖片質疑,引入課題

      1、(出示聽診器圖)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聽診器)

      在一百多年前,聰明的法國人雷內克發(fā)明了最原始的聽診器,它可以通過靜聽病人的心跳來診斷病人的病情。然而,你們知道嗎?早在兩千五百年前,智慧的中國人秦越人就獨創(chuàng)了一種跟聽診器的作用類似、并沿用至今的診斷方法——切脈。(出示切脈圖)

      2、師:了解秦越人嗎?(指名說)秦越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名的民間醫(yī)生,因為其醫(yī)術高超,醫(yī)德高尚,所以當時的人們就借用了上古神話里黃帝時的神醫(y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相傳中醫(yī)上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就是扁鵲發(fā)明的。

      3、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扁鵲治病的寓言故事。(板書:扁鵲治病)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師:你們看,課文中的生字朋友們排著隊來了,你們猜一猜它們?yōu)槭裁匆@樣排隊?指名說,指名讀。

      Biǎn cài wèi cháng tāng tàng

      扁 蔡 胃 腸 湯 燙

      cǎi jì què

      睬 劑 鵲

      3、(出示生詞)師:現(xiàn)在難度升級了,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說,齊讀。

      扁鵲 蔡桓公 腸胃 幾劑湯藥 敷燙 理睬

      4、師:請同學們把目光再次送給課題。剛才我們已經(jīng)讀了一遍課文,我們知道,課題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誰能在課題的基礎上說一說你剛才讀懂的內容。

      (扁鵲給蔡桓公治病;有一天,扁鵲去拜見蔡桓公,說蔡桓公的皮膚上有點小病,勸他治病,蔡桓公不聽,不讓扁鵲給自己治病,他的病越來越重,結果就病死了。)

      5、教師總結學習方法:從課題入手,可以幫助你總結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叫課題擴展法。

      三、小組探究,合作學習

      1、既然病人死了,作為醫(yī)生的扁鵲應不應該承擔責任呢?先不要下結論,事實勝于雄辯,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成立幾個調查小組,來調查一下事實的真相。

      2、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填寫扁鵲專用診箋。

      3、師:我這個大組長也作了一份記錄,你們看,從記錄上看,你看出什么?(蔡桓公病情在不斷地發(fā)展,一次比一次嚴重。)

      4、過渡:于是,扁鵲是一再勸說蔡桓公治病。咱們的調查指向扁鵲。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扁鵲勸說蔡桓公治病的語言?用“﹏”勾畫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出示扁鵲三次勸說的語言。

      A、大王,據(jù)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fā)展。”

      B、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C、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1)師范讀,師:同樣是勸說治病的句子,你覺得老師在讀這三句話時有什么特點?(一次比一次快)指名讀。

      (2)師:如果讓你在這三句話的前面加上一個詞語來概括扁鵲在勸蔡桓公治病時的心情,你會填什么?(誠懇地、焦急地……)

      (3)指名讀,齊讀這三句話。

      5、學到這里,你覺得對于蔡桓公的死,扁鵲還應該承擔責任嗎?指名交流。(蔡桓公的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劇,扁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來拜見,因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時醫(yī)治的話隨時就有生命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因為他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可是,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醫(yī),直到病情加重,無法醫(yī)治而亡。)

      6、采訪蔡桓公:您臨終前有什么話要告誡您的子民嗎?

      四、課文小結,揭示寓意

      1、師:是呀,蔡桓公一開始的皮膚病是微不足道的(板書:微),是由于他不聽勸告導致病情漸漸加深而死的。(板書:漸)假如對細微的小病能積極防治的話(板書:防),就能杜絕它漸漸發(fā)展(板書:杜),以致釀成大錯,這就是(防微杜漸)。也就是《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2、老師有一副對聯(lián)要送給蔡桓公。上聯(lián)是:悔不聽神醫(yī)扁鵲金玉言。下聯(lián)是:嘆桓公吃虧喪命在眼前。橫批是:防微杜漸

      3、還有很多的俗語格言也都是講這個道理的(課件出示: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結合生活,遷移運用

      1、(出示圖片)師:這些同學也有病,你診斷出來了嗎?指名說。

      2、小結:對呀,結合寓言的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啟迪和思考,看來你真的把課文讀懂了!

      六、布置作業(yè),推薦閱讀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扁鵲治病》這則寓言原名叫《扁鵲見蔡桓公》,選自我國古代的一部名著《韓非子》,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師推薦大家課后去閱讀。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醫(yī)術高明

      扁鵲

      醫(yī)德高尚

      防微杜漸

      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不聽勸告

      蔡桓公

      固執(zhí)己見

      扁鵲診斷蔡桓公病癥專用病歷單

      診次

      日期

      病狀

      治療建議

      患者表現(xiàn)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6

      教學過程

      一、走近人物:知人知面知心

      (一)評頭論足話扁蔡

      1.揭題。

      2.學生談談課前了解到的關于扁鵲和蔡桓公的人和事。

      3.論扁鵲。

      (1)出示學生在自學中對扁鵲的看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談談對上面三種觀點的看法。

      (3)研讀扁鵲向蔡桓公勸告的句子,學生說說從這三次勸告中讀明白了什么?

      4.說桓公。

      (1)出示學生在自學中對蔡桓公的看法。

      (2)根據(jù)上面三種觀點,說說比較贊同哪一種觀點,或者對哪一種觀點有補充。

      (3)想象寫話,入境體驗。

      ①出示扁鵲的三次勸告和蔡桓公的反應。

      ②小練筆:根據(jù)第一次說話內容,展開想象寫一寫蔡桓公第二次、第三次會怎么說。

      ③師生、生生角色朗讀。

      (二)是非功過任評說

      問題一:蔡桓公到底傻不傻?

      1.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蔡桓公真傻。你覺得他傻嗎?

      2.學生自由辯論:

      3.小結:有人說,蔡桓公之死其實并不是因為他的病,而是因為——

      問題二:扁鵲究竟該不該跑?

      1.有人說,蔡桓公之死既不是因為他的病,也不是因為他不聽勸告,而是因為扁鵲見死不救,管自己悄悄地跑了。你覺得扁鵲究竟該不該跑?

      2.學生自由辯論:

      二、走出文本:得意得言得法

      (一)明其理

      1.說說你從蔡桓公身上領悟到了什么。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簡介韓非子。

      (2)這篇課文改編自《韓非子·喻老》篇。故事的前面有這樣一段話:

      有形之類,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細也。故曰:“圖難于其易也,為大于其細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3)著重理解“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3.出示學生課前對本文寓意的理解,說說哪個觀點比較符合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抒其懷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蔡桓公聽了你的話又會說什么?請用幾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共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教學目標:

      1、學會“拜見、理睬、敷燙、腸胃、湯藥、骨髓、醫(yī)治”等詞語。

      2、聯(lián)系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想法,感受名醫(yī)扁鵲神奇的醫(yī)術和高尚的醫(yī)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不要諱疾忌醫(y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聯(lián)系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想法,感受名醫(yī)扁鵲神奇的醫(yī)術和高尚的醫(yī)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不要諱疾忌醫(y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2、難點:懂得不要諱疾忌醫(y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準備:

      重點詞句和詞語的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癥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你知道這幾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什么人嗎?(神醫(yī))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神醫(yī)——扁鵲,知道扁鵲嗎?(生結合收集的資料介紹扁鵲。

      3、這個神醫(y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并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一)了解課文,分組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扁鵲幾次見了蔡桓公?說了什么?結果怎樣?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二)檢查自學情況

      三、深入學文,理解寓意

      1、自由讀課文,思考:扁鵲是神醫(yī),從哪些看出來?

      2、讀后交流出示:

      一天,您皮膚上有點小病。……

      過了十來天,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

      十天后: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了……

      (1)讀了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2)老師相機補充介紹:相傳扁鵲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中醫(yī)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3、扁鵲既然是名醫(yī),可蔡桓公為什么卻死了呢?關于這一點扁鵲是怎么解釋的?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扁鵲所說的話。

      你怎么理解這段話。(采取多種形式的讀)

      4、知道扁鵲是神醫(yī),蔡桓公為什么不相信他?讀讀課文,看看蔡桓的表現(xiàn)?讀后交流

      5、明知道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一而再、再非三地去勸說?

      指導讀對話。

      6、扁鵲為什么要跑到秦國去了?

      7、是啊,蔡桓公沒有聽從扁鵲的勸說,五六天之后,他渾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扁鵲是神醫(yī),可最后蔡桓公卻因小小的皮膚病病死了,導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誰呢?

      你覺得蔡桓公是怎樣的一個人?(不聽勸告、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

      是啊,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它,它就會越來越猖狂,從皮膚一直往里面鉆,但如果蔡桓公能像一個寓言故事一樣——(亡羊補牢)那樣子,蔡桓公可能還能做幾十年的大王。可是,他沒有亡羊補牢。此時此刻,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學生說)

      8、師總結: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為什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抱病死了呢?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諱疾忌醫(y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這么短小的故事卻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啊!

      四、★課內延伸

      1、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些什么呢?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2、寫后交流

      3、總結:這則寓言故事給人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引以為戒,不要讓蔡桓公的悲劇在我們的身上重演!

      五、作業(yè):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K29。

      六、板書:

      扁鵲治病

      病在皮膚 不相信

      皮肉之間 很不高興 防微杜漸

      腸胃 非常不高興 聽取別人的意見

      骨髓 病死

      共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拜見”、“名醫(yī)”等詞語的意思。

      2、展開合理的想象,把課文句子補充完整。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閱讀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介紹名醫(yī),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這是一位古代的醫(yī)生,出示圖像和名字,師:他是——(生接:

      扁鵲)來,我們一起寫他的名字。

      (師板書:扁鵲;生書空)

      2、你們知道扁鵲嗎?對他有哪些了解?(指生說)

      師:同學們了解得可真多,老師也找了一些資料,看——

      3、課件出示人物簡介:(指生讀)

      (1)扁鵲真名叫秦越人,是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醫(yī)學家,他救死扶傷、藥到病除、起死回生。他總結前人經(jīng)驗,創(chuàng)造的“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在幾千年后的今天,還被中醫(yī)沿用。

      (2)泡泡出示望——看氣色;聞——嗅體味;問——問病情;切——把脈搏。

      4、現(xiàn)在,你對扁鵲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指生說)

      早在2500多年以前,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名醫(yī)”了。(板書:名醫(yī))

      5、這位神醫(yī)是怎樣給人治病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關于他治病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難讀的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認真,這些詞語你留意了嗎?

      3、反饋

      (1)出示字詞,師:讀讀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扁鵲、蔡桓公

      皮膚、皮肉、腸胃、骨髓

      敷燙、幾劑、湯藥

      第一組:這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板書:蔡桓公

      (同學們留意到“蔡”字了嗎?我們來寫一寫。)

      點擊出示:蔡桓公,姓田名午,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諸侯王。

      第二組: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從外到內變化。

      第三組:都與中醫(yī)有關。

      (比較:腸、燙、湯)

      誰來讀一讀?教師適時糾正讀音。

      評價語:你們很能干,不但讀得字正腔圓,還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齊讀。

      (2)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點擊課件

      出示句式:

      扁鵲_______________蔡桓公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鵲4次拜見蔡桓公,勸告蔡桓公并請求為他治病。蔡桓公卻再三拒絕,以致小病釀成大病,最后無藥可救。)

      (補充板書:治病、拒絕)

      三、抓住“名醫(yī)”,感悟課文

      (一)過渡:扁鵲是如何勸告蔡桓公的?從哪些地方可見他的確是一位名醫(yī)呢?請默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細細體會。

      (二)依次出現(xiàn)“勸告”,體會扁鵲的特點。

      a.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jù)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fā)展。”

      b.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c.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1.師:我們來當當扁鵲,就會對他有更深的了解。

      (師讀旁白,生齊讀扁鵲的話)

      2扁鵲大夫,你是用什么方法診斷出大王的病情的呢?(望)哇,你只用了這一招,就能把病人的病看透了,真是名不虛傳!

      3.誰再來當當這了不起的神醫(yī)啊?(其他同學仔細聽神醫(yī)的話,你又能發(fā)現(xiàn)什么?)師引,指生讀。扁鵲站在蔡桓公身邊看了看,不慌不忙地(有點兒著急了;迫不及待地)說——生讀扁鵲的話)

      4.聽了扁鵲一次又一次地勸告,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蔡桓公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扁鵲也越來越擔心、著急了。)

      5.師:遭到蔡桓公的連番拒絕后,扁鵲卻還要去勸告,從中,你認識到了一個怎樣的'扁鵲?(為病人著想;以病人的健康為己任;善良;關愛他人等)真好,你從一個人的言行看到了他的思想。(指生說后,師概括:醫(yī)德高尚)

      6.是啊,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扁鵲又怎能放棄呢?于是他又一次來見蔡桓公(出示第四句,學生接讀)——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師:這一次,他為什么不再勸告了呢?蔡桓公覺得奇怪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指生回答)

      7.出示句子: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fā)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

      使發(fā)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y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1)誰來讀一讀

      (2)你從這一句中讀懂了什么?(蔡桓公的病是從小病發(fā)展成大病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復雜了;但是前三個階段,如何對癥治療,扁鵲是成竹在胸的。)

      a.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fā)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fā)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y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師:對,蔡桓公病情的發(fā)展程度和趨勢,扁鵲了如指掌。

      b.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fā)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fā)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y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師:是的,前三個階段,盡管蔡桓公的病是越來越嚴重了,但是該如何對癥治療,扁鵲卻是成竹在胸的,真是醫(yī)術高明啊!

      8.小結:也許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很多,可只有像扁鵲那樣,既擁有高明的醫(yī)術,又具有高尚的醫(yī)德,才是真正的“名醫(yī)”。

      四、分析蔡桓公死因

      1.過渡:既然有這樣一位“名醫(yī)”給蔡桓公治病,為什么蔡桓公最后還是病死了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與蔡桓公病死原因有關的句子。

      2.學生交流默讀自學結果。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扁鵲走后,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y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y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1)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jù)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fā)展。”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a.請發(fā)揮想象,當當蔡桓公,他會怎樣地說?(動作、神態(tài)等)

      b.師加提示語,指生讀。

      (拍著胸脯、不屑一顧??)

      師:扁鵲只好走了。

      (2)扁鵲走后,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y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y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a.扁鵲走后,蔡桓公又會怎樣地對左右的人說?加提示語。

      師:此時的蔡桓公,真的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病嗎?那他為什么要這么說呢?(也許不以為然;也許鄙視小病??)

      b.你來當一回不以為然的蔡桓公,讀。

      (3)感悟“生氣”。

      A、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B、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a.師: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的樣子?(怒氣沖沖、勃然大怒等)

      b.師:同學們,從他一次又一次地生氣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蔡桓公?(傲慢、固執(zhí)、不聽勸告、自以為是)

      五、學習最后一節(jié)

      1.因為蔡桓公的固執(zhí),自以為是,最后的結局怎么樣?出示: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死了。

      2.誰來讀?

      3.在死之前,他才想起了扁鵲,于是派人去請他,可是——

      4.小練筆: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

      (交流、歸納)

      六、理解寓意

      1.與其說蔡桓公是病死的,還不如說是他自己害死自己的。他的死,的確令人深思!(像這些小病、缺點、壞習慣、不端正的態(tài)度等,都有可能逐漸地釀成大錯,我們要懂得——防微杜漸。(師板書:防微杜漸)(在錯誤或者壞事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制止,杜絕它漸漸變得嚴重)

      2.機動環(huán)節(jié):這篇課文選自韓非的古文《扁鵲見蔡桓公》,古文與我們現(xiàn)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同學們比較一下。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七、課堂總結

      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教訓中得到啟發(fā),不犯同樣的錯誤,不走那一條條彎路。寓言故事,就是教會我們做人的很多道理。蔡桓公的悲慘結局,永遠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八、布置作業(yè),課文延伸

      1.把這個故事和你受到的教訓講給家人聽。

      2.有興趣的同學去看看《伊索寓言》。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過程,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等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的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三、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扁鵲和蔡桓公的資料。

      2、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不懂的詞語。

      四、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理解“拜見、理睬、毫不在意、邀功請賞”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我知道同學們讀過不少課外書籍,特別是寓言故事,對吧。那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讀另一個寓言故事,(展示課題)20扁鵲治病。看看能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

      4、了解扁鵲并質疑課題。

      (1)扁鵲治病,扁鵲是誰呀?(師生共同簡介)

      (2)根據(jù)“治病”質疑:扁鵲給誰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嗎?……

      5、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同走進這個寓言故事吧!

      (二)、讀文學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標出生字生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出示字詞,誰來把這些生字讀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給大家提個醒?(如:睬的聲母是c,不是sh。)那在寫或記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鵲……)

      3、采取各種形式的讀生字詞。并出示文中的詞語開火車讀。

      4、分組讀課文,師生集體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想好以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把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經(jīng)過,抓住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生字詞。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扁鵲有了一些什么了解?

      3、你認為怎樣的人才可以稱作名醫(yī)?

      二、激發(fā)興趣,深入研讀

      1、說扁鵲是名醫(y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能說明扁鵲是名醫(yī)的有關語句。

      2、學生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找到“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說”這里的他只站著看了一會,就可以知道他皮膚上有病,說明他醫(yī)術高明;幾次拜見都只是通過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說明他確實是名醫(yī)。老師相機介紹:相傳扁鵲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中醫(yī)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3、扁鵲既然是名醫(yī),可蔡桓公為什么卻死了呢?關于這一點扁鵲是怎么解釋的?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扁鵲所說的那段話。(采取多種形式的讀)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四個階段)哪四個階段?(師引導讀四個分句)

      5、在扁鵲看來,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膚——板書),皮膚上的這點小病可以怎樣醫(yī)治?也就是說蔡桓公此時的病只用最簡單的方法——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為了使板書簡潔清楚,我寫成“能治”,(板書“能治”。)

      6、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卻是怎么對待的呢?是哪個自然段講的?理解“毫不在意”,他還怎么說?(理解“邀功請賞”)你認為蔡桓公為什么會這樣說?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還不相信扁鵲說的話。所以他拒絕醫(yī)治。可扁鵲說了,要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fā)展。通過我們前邊的學習,已經(jīng)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鵲的推斷,在不斷地向體內發(fā)展,那到底發(fā)展到過身體哪些部位?是否能夠醫(yī)治?蔡桓公分別是怎么對待的?請同學們根據(jù)以下幾個句子結合三、四自然段仔細讀一讀,想一想,勾一勾有關詞句。

      8、蔡桓公的病發(fā)展到過身體的哪些部位?(請學生板書——皮肉、腸胃、脊髓)他們分別處于什么階段?(生板書——可治、還能治、等死)當病在皮肉間時,蔡桓公怎么對待的?生板書——假裝沒聽見,你猜他這時在想什么?當扁鵲告訴蔡桓公病在腸胃而且仍可治時,蔡桓公卻——生板書:滿臉不高興,

      9、扁鵲最后一次見到蔡桓公時,蔡桓公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課文哪里講了這部分內容?齊讀五自然段的前兩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10、生質疑解難:扁鵲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為什么覺得奇怪?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本來患的只是皮膚上的小病,為什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學生體會到要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yī)道理。)

      2、同學們把這個故事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想想,你還會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漸)

      四、結束語:

      一個短短的寓言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么多的道理,我想這就是寓言故事能經(jīng)久不衰,深受大家喜愛的真正原因吧!同學們課后有時間一定多讀讀寓言故事,其中的深刻道理會助我們健康成長的。

      板書設計:

      扁鵲 蔡桓公

      皮膚(可治) 毫不在意

      皮肉(能治) 裝作沒聽見

      腸胃(還能治) 滿臉不高興

      脊髓(等死) 奇怪

      防微杜漸

      不要諱疾忌醫(yī)

      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

      ……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2、練習復述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感悟寓意。

      2、編寫病菌入侵記。

      教學過程:

      一、解題:《扁鵲治病》這個題目要抓住哪個字理解?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二、學生匯報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

      三、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父王,前兩個月您還體健如牛,怎么突然就拋下我們走了?(相機指導朗讀)

      (我是一個小小的病菌,是我殺了他,為此我還寫了一篇《病菌入侵記》,咦,我的《病菌入侵記》呢?完了,不知什么時候丟了。同學們,你能幫我重寫一篇嗎?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動手幫病菌寫《病菌入侵記》吧,首先,我們要明確以下問題:

      a、《病菌入侵記》的主要人物?

      b、病菌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

      c、病菌入侵時發(fā)生了哪些讓它擔心的事?結果怎樣?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解決以上問題,再試著和同桌說說《病菌入侵記》,說的時候,可以按如下方式說:我是一個小小的病菌。有一天,我來到蔡桓公身上,過了幾天,來了一個叫扁鵲的人,他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發(fā)現(xiàn)了我,并對蔡桓公說他的皮膚上有病,要是不治,會向體內發(fā)展。我一聽,嚇的兩腿發(fā)抖,這不是要了我的命。不過“吉人自有天相”,蔡桓公居然不相信名醫(yī)扁鵲的話,我逃過了第一劫……

      3、師生共同解決問題,感悟寓意,指導朗讀。

      4、請幾位同學說說《病菌入侵記》。

      四、完成填空。

      五、聯(lián)系實際,感悟寓意。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像蔡桓公這樣的人,你會對他說什么?

      六、作業(yè)。

      1、先把《病菌入侵記》講給家長聽,再和家人一同演一演,最后寫下來。

      2、搜集成語故事,周末出一張成語故事手抄報。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9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有趣的寓言王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會是誰?(扁鵲)大家想聽聽有關他的故事嗎?

      播放故事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

      聽完了故事,同學們想讀讀課文嗎?請打開課本,自由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名醫(y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聽勸告結果死了。)

      板書:扁鵲 蔡桓公

      三、讀悟感知

      2、過渡:扁鵲被大家尊稱為什么?(名醫(yī))從課文里哪個地方可以看出來?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 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看出扁鵲醫(yī)術高明,真是一位名醫(yī)啊!

      這樣一位名醫(yī)卻沒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奇怪嗎?我們還是從課文中來尋找答案吧!我們分組來合作學習,這邊的三個小組圍繞問題一來學習。這邊的三個小組圍繞問題二來學習。

      3、誰來說說你們準備采取什么方法學習?(先讀課文,再劃相關的詞句,最后再說一說)

      過渡:好,誰先來說。

      扁鵲開始的態(tài)度是求治。

      (有一天,名醫(y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去拜見蔡桓公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這三個拜見看出都是扁鵲主動去勸告蔡桓公要及時治病,還說明了扁鵲醫(yī)德還非常的高尚。

      4、誰找到了扁鵲勸說的句子。

      ( 1、大王,據(jù)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fā)展。

      2、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3、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5、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些句子?(誠懇勸慰)

      大家來比較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嚴重,那么我們讀的時候,語氣一句應該比一句更關切更焦急。誰來讀一讀,請你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男生讀最后一句。

      6、對于扁鵲的診斷,蔡桓公開始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非常不相信。)

      他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真是胡說,我身體好好的。太生氣了。很憤怒 不以為然)

      這句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氣憤,不以為然)誰來讀,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7、還有嗎?扁鵲第二次勸他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

      理睬他。第三次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這些語句看出蔡桓公是怎樣一個人?(非常固執(zhí))

      8、扁鵲后來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不治)第四次老遠看見蔡桓公就掉頭走了。

      他這時心里在想什么?(已經(jīng)錯過了治療的時機,即使是再有名的醫(yī)生也無能為力了。)

      9、蔡桓公后來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最后終于相信扁鵲是真正的名醫(yī)了)。(五六天之后,蔡桓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請”這個字看出來蔡桓公相信了。

      10、導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他的病嗎?(不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蔡桓公的病經(jīng)過了幾個階段?(4個)誰來說?

      病情

      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好——只能等死

      確實不是

      把這幾個詞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病不及時醫(yī)治會成大病,不要諱疾忌醫(yī)!)

      把這幾個詞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的錯誤不及時改正會釀成大錯——應該防微杜漸)

      既然不是病,那是什么?現(xiàn)在讓我們穿越時空和蔡桓公對對話。

      (1)蔡桓公,你太固執(zhí)了。

      (2)蔡桓公,你諱疾忌醫(yī),結果害了自己。

      (3)蔡桓公,你應該聽取別人的忠告,那樣,你就不會病死了。

      (4)蔡桓公,你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應該學會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

      三、思維拓展。

      學完了這則寓言,你最想對自己說什么?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扁鵲(名醫(yī)) 蔡桓公(病死)

      求治 不信

      不治 相信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諱疾忌醫(y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能夠進行個性朗讀,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2、理解寓言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扁鵲的資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如滿天繁星般擁有諸多燦爛輝煌的文化,中醫(yī)便是其中之一。你對中醫(yī)了解些什么?(中醫(yī)的望聞問切,自己中醫(yī)治療的經(jīng)歷以及中醫(yī)名家等)

      2、了解扁鵲

      3、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與這位名醫(yī)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新詞,概括主要內容。

      2、交流匯報:

      三、細讀課文,體會道理

      導入:就這樣一位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卻沒有辦法治好小小的皮膚病,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讀課文,在書中勾畫、填表

      拜見時間

      扁鵲

      蔡桓公

      2、組內交流補充

      3、集體交流,揣摩人物內心活動,評價扁鵲及蔡桓公。

      (作為教學重點,在推想與假設中體會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性格,為后面感悟道理做好鋪墊)

      4、指導分角色感情朗讀。

      5、這樣一位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卻沒有辦法治好小小的皮膚病,這原因究竟是什么?(體會道理:不能固執(zhí)己見,諱疾忌醫(yī);要做到防微杜漸……)

      四、深化理解,加強表達。

      1、假如你是蔡桓公身邊的一位大臣,你應該怎樣勸誡蔡桓公?

      嘗試以不同身份的人去勸說蔡桓公的練習:

      “蔡桓公阿,要是---就---可是----”。

      “蔡桓公阿,即使---也----可是---”

      “我想對自己說: “ ---------------”

      2、假如你也是一位醫(yī)生,你認為扁鵲的做法如何?蔡桓公的做法又如何?

      五、總結全文,小結學法。

      抓住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心理,體會蘊含的道理。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2-12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05-27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0-28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01-16

    扁鵲治病的教學設計10-25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模板08-30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范文03-31

    扁鵲治病獲獎教學設計01-22

    扁鵲治病的教學設計范文04-25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7篇05-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 色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 |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