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1-04-27 11:21:29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

      知識目標: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成就。

      2、理解識記生字生詞的形、音、義。

      技能目標:

      1、欣賞本文所展示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對情景交融類散文的鑒賞能力。

      2、學習運用聯(lián)想、朗讀、比較等方法品味本文語言的精美。

      情感目標: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脈絡(luò),注意作者情感的變化,體會作者復(fù)雜的心態(tài)。

      2、學習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教學設(shè)想:

      1、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欣賞課文所展示的優(yōu)美的意境上,注意賞析本文的語言魅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勿包辦代替,要引導(dǎo)學生進入情境,涵泳玩味,從而領(lǐng)悟文章意蘊之深刻,語言之精美。教師注意隨機點撥,把握課堂進程。

      3、第一課時側(cè)重于整體把握全文的結(jié)構(gòu)和脈絡(luò),第二課時重心落在4-6的細讀賞析上。

      教學時數(shù):

      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古往今來贊美荷花的詩歌文章很多,如楊萬里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他寫的是艷陽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朧下的荷花該是別有一番情致吧?讓我們走進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細細欣賞!

      活動一:檢查預(yù)習情況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獨處的妙處彌望裊娜霎時脈脈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鹢首徐回纖腰束素斂裾

      活動二:整體把握課文,理清感情脈絡(luò)。

      聽錄音,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寫了朱自清一次怎樣的經(jīng)歷?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蹤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門經(jīng)小徑到荷塘復(fù)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寫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經(jīng)歷,作者為什么深更半夜的時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yīng)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nèi)心的煩惱。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尋找寧靜

      5、一夜暢游,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齊答。(只讓學生回答“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到底找到?jīng)]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nèi)心獨白。指名朗讀。教師點撥朗讀要點,注意重讀“也愛獨處”“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詞句,表現(xiàn)作者擺脫塵俗的喜悅之情。

      6、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學生明確:作者在這幽僻的環(huán)境之中,在朦朧的月色中,一人獨處,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暫時超脫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為能夠暫時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

      7、課文4、5小節(jié)是最能表現(xiàn)作者藝術(shù)風格的寫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和朦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寧靜、素淡朦朧意境。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作細致的賞析。作者獨處之妙超脫之樂能不能永久呢?美夢會不會醒來呢?作者現(xiàn)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節(jié),說說作者的心境有何變化。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并注意抓重點語句。

      生:“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寧靜的環(huán)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與苦悶,依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可以指導(dǎo)學生朗讀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沒有”讀出感情。

      8、師:作者的愁緒可謂“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借美景來忘卻以告失敗,朱自清又嘗試用什么辦法來超脫現(xiàn)實,擺脫種種煩惱呢?這種方法最終有沒有奏效呢?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剩下的部分,在討論后回答。

      生:作者通過想像江南采蓮的習俗,想像采蓮中熱鬧風流,想像采蓮中情感的純潔美好,借此把自己從現(xiàn)實中解脫出來。但現(xiàn)實終究是不能超脫的,人終究不可能長久生活在夢中,不管這個夢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景物還是令人神往不已的習俗,“推門進去”說明作者又回到現(xiàn)實中,種種苦悶、無奈甚至是痛苦還是要纏著他,可謂“抽刀斷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動三:小節(jié)本課,預(yù)習單檢查

      1、明確結(jié)構(gòu),歸納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發(fā)對江南的惦記。(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變化的脈絡(luò)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漸漸超脫→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fā)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xiàn)了一種復(fù)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調(diào)。

      結(jié)語

      李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朧之景抒朦朧之情,不著痕跡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雖然他沒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們在荷塘月色中能夠深深感受到:人生憂傷雖輕猶重,孤獨苦悶似淡還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精讀課文3、4小節(jié),欣賞本文所展示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對情景交融類散文的鑒賞能力。學習運用聯(lián)想、朗讀、比較等方法品味本文語言的精美。

      導(dǎo)入:

      品讀《荷》文最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悶、孤獨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來的作者性格素養(yǎng)、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來培養(yǎng)我們對生活與自然細膩而優(yōu)雅的體味,對生命過程深刻而復(fù)雜的感悟。就讓我們進入文章的核心——3、4小節(jié)。

      活動一:研習課文第4小節(jié)

      1、指名朗讀或聽錄音,說說作者寫了哪些景物?景物順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題目是“荷塘月色”,這一段偏重于“荷塘”還是“月色”?

      這一段依次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點觀察,由近及遠,由上到下,先靜態(tài)后動態(tài),寫景的層次極為清晰。這一段主要是寫月下的荷塘,雖沒有直接寫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籠罩之下。

      2、文學的精彩之處不在于寫了什么,更在于怎樣寫的。我們現(xiàn)在從修辭手法角度來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葉、荷花、荷香的,說說這些修辭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點,另外有哪些詞語用得非常準確,品味其妙處。學生涵泳體味,并小組交流。隨后教師點撥:

      荷葉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長婀娜、靈動飄逸,寫出了荷葉高圓而舒展的風姿。田田,用疊詞,突出荷葉的茂密連綿。

      荷花

      博喻: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fù)描繪說明同一個本體的比喻,用博喻寫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種姿態(tài)。

      明珠——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

      星星——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

      美人——用剛出浴的美人來形容露珠點點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而想到荷花的質(zhì)樸、清新、純潔、淡雅和高貴、冰清玉潔

      裊娜——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這寫出了荷花柔軟嫵媚飽滿的荷花柔美姿態(tài),用來修飾盛開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澀——含苞欲放的嬌美情態(tài),有一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嬌羞,正好傳神地表現(xiàn)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態(tài)。

      可以要同學們嘗試著將“裊娜”“羞澀”互換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chǎn)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zhuǎn)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沁人心脾。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shù)的魅力也就出來了。

      活動二:研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第四段寫的是月下的荷塘,這一段寫的是——

      明確: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無形,很難摹寫,朱自清怎樣做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中國傳統(tǒng)繪畫理論認為畫山精神畫不出,以云嵐襯之。如果把正面描寫和側(cè)面襯托結(jié)合起來,既正面描寫月色,又描寫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開聯(lián)想,用貼切的比喻形容,無疑會大大增強文章的藝術(shù)魅力。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作者寫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詞語特別有表現(xiàn)力?

      明確:寫了葉子和花,灌木、楊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準確生動的詞語有“瀉”“浮”“畫”等。

      3、一二兩句中,“瀉”“浮”二字能否換成“照”“升”?葉子和花從側(cè)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點?請在心中細心的體味,然后跟同學交流,準備發(fā)言。

      明確:“瀉”字,頓時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yōu)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

      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tài),突出了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蒙、月色輕籠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

      葉子和花的特點是嬌嫩柔潤,從側(cè)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潔朦朧特點

      4、“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酣眠”“小睡”分別比喻什么?為什么作者認為“這恰是到了好處”?

      明確:分別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朧,這種朦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淡淡的喜悅,心靈獲得慰藉,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聯(lián)系上文,并不均勻是指什么?這一句通感手法的運用有何妙處?

      明確:是指灌木的樹影濃密巨大,楊柳樹影的稀疏修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zhuǎn)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yōu)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lián)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6、聽錄音品味感受

      總結(jié)本課

      這兩段寫景層次分明而特征鮮明,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yōu)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lián)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誠如羅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卻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同學們,春有鶯飛草長,夏有蟬鳴樹林,秋有楓葉如火,冬有白雪皚皚,用敏感的頭腦,帶上一雙敏銳的雙眼,慢慢行走,細細欣賞啊!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07-30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06-28

    《荷塘月色》的教學設(shè)計04-14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01-22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12-06

    《荷塘月色》的教學設(shè)計11-17

    荷塘月色 教案教學設(shè)計12-05

    《荷塘月色》教學設(shè)計范文01-11

    荷塘月色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12-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 | 欧美日韩一区日本道 |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