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時間:2023-05-11 07:08:2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通用5篇)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初步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正確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是平移還是旋轉。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教學難點:能正確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是平移還是旋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激趣談話。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老師今天帶你們去游樂園里玩一玩,你們愿意嗎?

      2.播放課件,演示纜車、滑梯、小火車、旋轉木馬、秋千、螺旋槳、鐘擺的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游樂場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

      3.組織討論。

      師:它們的運動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類嗎?小組內交流。

      4.匯報討論結果。

      師:你是怎么分的?你為什么要這樣分?指名說。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轉圈,

      4、揭示課題。

      師:像纜車、滑梯、小火車等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

      師:而像旋轉木馬、秋千、螺旋槳、鐘擺等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 或軸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兩種運動方式,出示課題:平移和旋轉

      二、自主探究

      1.看一看

      我們再來看一組運動,它是屬于平移還是旋轉呢?請同學們用手勢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

      課件出示27頁情境圖

      你能給他們分類碼?學生舉手回答

      (一類是沿直線運動,一類是圍繞一個中心點運動)

      指著平移:這些物體在平移的時候,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位置變了,方向沒變)

      2.議一議:我們再來看一個運動,它屬于什么運動方式?

      (課件出示直線行走的公共汽車)

      3.演一演:你能用手勢來表演平移和旋轉的動作嗎?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發出口令,學生做(如: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等)

      4.做一做

      師提要求:將你的數學書在桌子上平移,你能把書怎樣平移呢?

      找學生上講臺演示(對的給予獎勵)

      5.說一說

      你能說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嗎?

      6.辨一辨

      老師這有一組物體的運動圖片,你能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

      師:課件依次出示各種物體的運動

      【設計意圖:平移和旋轉運動的判斷是本節課的重點,是后面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學時通過展示物體運動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思考。】

      三、智力風帆

      1.判斷下列運動時平移還是旋轉?

      課件出示各種運動

      2.課本“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平移:沿直線運動

      旋轉:繞一個點(軸)運動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能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數。

      教學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準備:微視頻、微練習。

      課前準備:1、將《平移與旋轉》微視屏發布到班級QQ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2、根據微視頻內容進行學習,并完成微視頻練習題。

      課堂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復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導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頻,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后,物體的什么有變化嗎?什么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紐扣。小組合作,設計紐扣的運動方式。

      四、 課堂作業。

      通過學習,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平移與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方向運動,而本身的方向不發生改變時,這種運動現象就是平移。

      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這種運動現象是旋轉。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資料: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41—44頁的資料(教材附后)。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活動認識物體的兩種常見的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體會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2、在活動情境中,探索決定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數格的方法。

      3、在探索物體或圖形的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的魅力;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認識世界。

      4、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數出簡單圖形平移的格數。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數出簡單圖形平移的格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魚圖,方格圖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平移和旋轉

      1、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生齊:去過)覺得游樂園怎樣?(生齊:好玩)是呀,游樂園里好玩的東西可多啦。此刻跟著老師一齊走進游樂園,好嗎?(生齊:好)請你們站起來。

      2、分類,引出平移和旋轉

      課件演示游樂園場景圖(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火車、纜車)。

      師:這是游樂園的一角,請你大聲地說出這些運動物體的名稱,并用動作表示它們是怎樣動的,看一看,哪位同學的聲音最響亮,動作最優美。

      音樂一停,師:你覺得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一樣嗎?

      生齊:不一樣

      你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一樣分一分類嗎?

      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生回答:

      生1: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是一類,因為它們是轉動的。

      生2:火車、纜車是一類,它們直直移動。

      師:你們能用手勢來表示他們的運動方式嗎?

      生1用手勢(畫一個圈)表示旋轉,生2用手勢(直直移動手掌)表示平移。

      3、小結

      師:像轉轉椅、摩天輪、大風車等繞著一個固定點轉動,我們把這種運動方式叫做旋轉。像火車、纜車直直地移動,這種運動方式我們稱為平移。這就是這天我們要研究的:平移和旋轉(板書)

      全體學生用手勢來表示平移和旋轉。

      4、用符號來表示平移和旋轉

      同學們都能用手勢來表示平移和旋轉,想一想:你能用符號來表示嗎?

      引出:用“—”來表示平移,用“○”來表示旋轉。

      二、反饋練習

      我們認識了平移和旋轉,下方請同學們決定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用手勢表示出來。

      課件出示:電風扇、方向盤、電視生產線、拉抽屜、推拉窗,自行車的直線運動。

      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學生在決定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時,有的畫圈,有的直直移動手掌。教師讓學生各自說說理由。

      生1:我覺得自行車的車輪在做旋轉運動。

      生2:我覺得整輛車在做平移運動。

      師:這兩位同學的理由都很充分。你們來說說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是平移,還是旋轉。

      生(齊):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是平移,也是旋轉。

      生3:我覺得我們就應說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既是平移,也是旋轉。

      師:你的語言表達潛力特棒。自行車的直線運動既是平移,也是旋轉。車輪的旋轉帶動車身的平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運動既有平移,也有旋轉。

      三、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除了電風扇、方向盤、電視生產線、拉抽屜、推拉窗、自行車的運動,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你能找一找,說一說嗎?

      (1)指名回答2—3人。

      (2)同桌互相說。

      四、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都是一個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人,都有一雙發現的眼睛,真讓老師佩服。下方我們來做個猜一猜游戲,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生齊:有!

      猜一猜游戲:

      1、平移后涂色部分在哪號位置上。

      左邊的圓形透過平移后,涂色部分在哪號位置上。

      2、旋轉后涂色部分在哪個位置上。

      五、在活動中學習計算平移的距離(數格子)

      1、數魚平移的格數。

      看到這個圓在平移和旋轉,一個小圓點也坐不住,它也動起來了。

      師:邊看屏幕邊思考問題。

      課件演示:

      (1)把一個點向右平移4格。

      師:這個點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生齊:這個點向右平移了4格。

      課件演示,學生數。

      (2)從這個點引出一條線,把這條線向右平移4格。

      師:這條線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指名回答。

      生1:這條線也向右平移了4格。

      師:你們注意到了嗎?這個同學用了一個“也”字。你能說說你為什么用了“也”字嗎?

      生1:因為剛才的點向右平移4格,這條線也是向右平移4格。

      生2:老師,我有個發現這個點在這條線上,所以它們平移的格子數一樣。

      師:你們的發現真有價值。點是這條線的一部分,這個點平移的距離就是這條線平移的`距離。

      課件演示,學生數。

      師:同學們,此刻你們能不能用剛才發現的方法來解決下方的問題呢?能的就拍拍手。

      生齊拍手。

      師:你們的掌聲告訴了我,你們準行!

      課件出示下圖:

      魚向()平移了()格。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魚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生1:魚向右平移了5格。

      生2:魚向右平移了9格。

      師:這條魚到底向右平移了幾格呢?請同學們用小魚圖動手移一移,一邊移一邊數格子。

      學生從動手移中發現:魚向右平移了9格。

      課件驗證。

      師:如果沒有小魚圖移,你怎樣數也明白小魚向左平移了9格呢?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

      生1:我們組發現從魚的嘴巴數到魚的嘴巴一共有9格。

      生2:我們組發現從魚的尾巴數到魚的尾巴一共有9格。

      生3:我們組發現從魚的身子數到魚的身子一共有9格。

      (3)小結方法

      從剛才的活動中我們發現,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有幾種方法?結合課件演示,課件演示把魚向右平移了5格的位置后稍微停一下。

      師:把魚向右平移了5格到它指定位置了嗎?

      生齊:沒有。

      開始有部分同學認為魚向右平移了5格,你們是怎樣想的呢?

      生:我數兩條魚中間空出來有5格,所以就認為是魚向右平移了5格。

      師:從那里我們就發現: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不是數兩個圖形中間的格數。關鍵是找對應點,對應線。

      引出:對應點,對應線。

      板書:點對應點,線對應線。

      (4)學生課件操作。

      剛才那條小魚向右平移了9格。此刻你們想讓這條小魚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

      點名兩、三個學生上來用課件操作:(1)平移魚,其他同學看屏幕數魚平移的格數,并相互檢查。(2)下方的同學說魚平移的方向與格數,上來的同學操作,并相互檢查。

      六、拓展練習

      我們明白了計算物體平移幾格所用的方法有:找對應點,找對應線,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來解決下方的問題。

      1、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43頁第1題,比一比哪個同學動作最快。把題目讀過去一遍:把涂色帆船平移4格后得到的圖形涂上顏色。

      檢查,反饋。

      2、找一找(課本第44頁第4題)

      請看屏幕,哪號金魚能夠透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就是兩條魚重疊后完全一樣)。

      課件演示

      七、平移和旋轉的應用

      師:我們學了平移和旋轉有什么用呢?

      生1:我們出門坐的車。

      師:是呀,汽車的快速平移,給我們帶來方便。

      生2:電風扇轉動。

      師:(當時教室正開著電風扇)請看電風扇的旋轉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生齊:涼爽的感覺。

      師:同學們,平移和旋轉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可廣泛了,你們已經領略到了平移和旋轉的作用。

      想一想:我們居住的整棟樓房會搬家嗎?

      大部分學生回答“不會”,個別學生回答“會”。

      師:樓房到底會不會搬家呢?請看屏幕。

      播放上海音樂廳平移實況錄像

      把上海音樂廳整體向東南方向平移66。46米。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更多有關樓房平移和旋轉的信息,能夠上網瀏覽。

      師:平移和旋轉還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

      請欣賞:冰上芭蕾(申雪/趙宏博的表演)

      我們為他們的完美表演獻上熱烈的掌聲。

      八、總結反思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的?你有什么遺憾?還有什么疑問?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資料,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基礎上學習的一個新的資料,因此在本單元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平移和旋轉》是讓學生從運動變化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讓學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搞笑的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動腦的潛力。

      [設計理念]

      1、本節課設計了兩個搞笑的故事情節,目的是為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簡單愉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富有兒童年齡特征的學習氛圍。

      2、本節課從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設一個又一個的情境,讓學生在看、做、想中對平移和旋轉進行認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本節課的教學,透過直觀感受、動手操作、探索發現,并且采用演示、電教輔助、知識遷移,使學生從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

      4、在課堂上努力營造簡單、愉快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用心參與學習的過程,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搭建自主的活動空間和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交流討論,在喜悅中獲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決定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透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抽象思維。

      [教學重點]

      能正確區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難點]

      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了幾格及畫出平移的圖形。

      [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激趣法、直觀演示法、類比法、知識遷移法。

      2、學習方法:嘗試法、自主探究法、觀察比較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課件、玩具風車。

      2、學生準備:扣子、細繩、方格紙。

      [教學時光]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激趣:

      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同學們要不要聽?(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上海音樂廳,始建于1930年,思考到城市的布局和對它的保護,2003年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音樂廳最后重放光彩了。)

      2、同學們,你有沒有聽出老師講的故事里有一個新名詞?(平移)那么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資料就和平移有關:平移和旋轉。(屏幕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搞笑的故事情節導入新課,目的是為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富有兒童年齡特征的學習氛圍。]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飛機螺旋槳和空中覽車動畫,讓學生猜一猜:哪是平移哪是旋轉?

      2、屏幕出示兒童樂園彩圖,有旋轉飛機、滑板、摩托車、滑梯……讓學生同桌交流合作,然后舉手說一說哪是平移,哪是旋轉?

      3、透過討論,總結出鐘表指針、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等,都屬于旋轉。

      4、教師演示課前準備好的玩具風車,讓學生觀察旋轉的運動現象,并且讓學生上來親自體驗旋轉的感覺。

      5、屏幕分別演示動畫:鐘表指針、地球儀、摩托車、直升飛機、齒輪、風車、齒輪、風車、推拉門、蛇螺運動現象,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旋轉現象。

      6、出示彩圖:小猴爬竿、滑滑梯、推積木,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屬于什么現象?(平移)

      7、屏幕出示風車運動現象,小結:像大風車、飛機螺旋槳等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出示升國旗彩圖,告訴學生:像纜車、紅旗等物體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

      8、課堂活動:

      (1)取一根細繩,一端拴住一顆紐扣,用手拿著另一端做旋轉;你還能用這顆紐扣作平移嗎?

      (2)誰能用身體做平移和旋轉的動作?

      9、練習

      (1)下方哪些是平移現象?哪些是旋轉?

      (2)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

      (3)移現象后面畫“Y”,在旋轉現象后面畫“N”

      傳送帶運貨物。()

      蕩秋千。()

      飛機螺旋槳的轉動。()

      開推拉窗。()

      電梯上下移動。()

      鐘面上秒針的運動。()

      [設計意圖:用課件直觀的演示,再透過學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課堂活動中讓學生用動作表現平移和旋轉,再透過練習題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對抽象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認識,對新知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反饋練習:

      1、設置小狗推積木故事情節,到底積木平移了幾格?

      2、移一移,說一說

      向下平移()格向()平移()格向()平移()格

      2、填一填:

      蠟燭向右平移()格

      小魚向()平移()格

      3、畫一畫: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

      4、比一比,看一看,誰的作品最好,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設置了小狗推積木的情節,使學生再一次提高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平移幾格作鋪墊,降低知識的難度,使后面的習題做起來就容易一些。展示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四、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分享喜悅,總結得失,鞏固新知。]

      六、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

      像大風車、飛機螺旋槳等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像纜車、紅旗等物體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平移。

      七、課后反思:

      《平移和旋轉》這節課的主要資料是結合生活經驗和事例,讓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并會直觀的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設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透過對兒童樂園游戲運動方式進行分類,感知平移和旋轉,在頭腦中初步構成了這兩種運動的表象。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理解沒有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主學生認知身邊的平移、旋轉現象,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數學學習生活化。

      認知平移和旋轉運動現象,這個知識點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因為我選取的是學生熟悉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并且透過讓學生用手勢、動作、學具表示平移、旋轉,充分調動學生手、腦、口等多種感觀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化的情景中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解決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理解,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

      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了幾格及畫出平移的圖形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學平移距離時,學生很難想到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去數某個點移動的格數.因此,我將問題情境化、童趣化。教學設計時,我設計了小狗推積木的故事情節,引出認知難點——積木到底平移了幾格?這樣的預設,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思維碰撞,引起學生的討論。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起學生的重新思考。但欠缺的是怎樣樣很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圖形上點或線的移動.當學生應對一些數學現象或一個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時,都會產生猜想,有時雖然是錯誤的,但它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顯現,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經歷“猜想——探究——驗證”的學習過程,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數學探究的方法。我想這樣也許能更好的突破這一難點。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31頁的例題3和例題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判斷某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哪種現象。

      3、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會在方格紙上平移簡單的圖形。

      4、能說出生活中的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會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法設計:

      實踐操作法

      學法設計:

      合作交流法 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今天我帶大家到游樂園學習數學知識—平移和旋轉。(看課本第28頁的彩圖)

      二、新授課。

      1、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1)這些游樂項目是怎樣運動的?

      (2)根據游樂項目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怎么分的?

      (3)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難再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1)說一說分類的理由。

      A:平移:火車沿筆直的軌道行駛、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

      體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這種運動就叫做什么?(平移)

      B:旋轉:大風車、摩天輪等都是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這種運動叫做什么?(旋轉)

      (2)舉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了解平移、旋轉的`現象和特征。

      (3)用學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轉運動。

      小結:通過觀察,舉生活中的例子,初步感知物體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三、課堂檢測。.

      1、下列現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課本P34頁第7題)

      2、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會移嗎?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們會移嗎?(學生動手在學具上移)

      (4)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5)教師演示,學生回答。(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們會移嗎?

      (7)哪幾條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課件出示課本P33頁第4題)

      全課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哪些新知識?還有什么問題?

      四、課后活動.

      應用平移和旋轉做運動。

      作業布置:

      練習七的1、2題。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生活中的平移:電梯 升國旗 拉抽屜

      生活中的旋轉:風車 摩天輪 方向盤

    【二年級《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03-08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1-11

    平移和旋轉的教學設計12-18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01-08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1-09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1-09

    蘇教版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1-09

    平移和旋轉優秀教學設計11-14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優秀10-13

    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15篇)01-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先锋影音AV资源在线高清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