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第1課時

    時間:2021-01-06 16:19:2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第1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2~93頁及相關練習。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位及數位上數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學知識啊?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律——解決問題

     。ǘ┙涣鞲惺埽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現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最棒!

      1.復習數位:出示計數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器從右邊起,每個數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數、數的順序和大。

     。1)你會數數嗎?我們在數數時可以怎么數?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

     。2)你能用計數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嗎?那57后面一個數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ǘ⿵土100以內數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龠@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現: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诿恳活惙謩e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壅f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新百數表”:

      1.建構“新百數表”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這張百數表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現規律:

      ①橫著看,每一行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谪Q著看:每一列里的數有什么排列規律?

      (2)新舊百數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新舊兩個百數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現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诓⑻釂枺和ㄟ^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復習數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表的建構、新舊百數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表中規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ㄒ唬┤n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ǘ┵|疑反思

      1.對于本節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學設計第1課時】相關文章: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1課時教學設計08-05

    《第1~4單元復習》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8-28

    第1課時 認識克與千克 教學設計02-09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1課時教學設計08-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1課時教學設計范文08-11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1課時教學設計模板08-05

    《采薇》1課時教學設計12-11

    《為夢想,相會在北京》教學設計第1課時(共2課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課時10-19

    《赤壁賦》第3課時教學設計02-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国产特黄特色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