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07 12:49: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楓樹上的喜鵲》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敘述的線條簡潔、明快,情節簡單、干凈,語調較為活潑,符合兒童的心理特 點和閱讀接受能力。但是這篇童話又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 的童話大都采用第三人稱敘述,講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這篇童 話采用的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穿插敘述的方式,把一個帶著童 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圍事物的孩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童話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以創造童話。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

      三、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 “渡、蔽、拼”等 7 個生字,會寫“傘、 抬、姨”等 8 個生字,會寫“喜歡、好像、抬頭、說話、童話、 阿姨、對岸、游戲、發明、字母、上升”等詞語。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體會“?”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3、創設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 、 “! ” 、 “??”來表達。

      4、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交流積累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識字、寫字能力。

      2、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通過語言對話,能用不同的語氣表 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省略號、破折號等,了解標點的作用。

      五、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 “渡、蔽、拼”等 7 個生字,會寫“傘、 抬、姨”等 8 個生字,會寫“喜歡、好像、抬頭、說話、童話、 阿姨、對岸、游戲、發明、字母、上升”等詞語。

      2、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你看, 連森林里的小楓樹也趕來了。誰愿意和它打個招呼?她看到小朋 友這么熱情,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喜鵲。對喜鵲了解多少,學 學叫聲等。

      2、教學“鵲”字。

      3、齊讀課題

      4、過渡:楓樹上的喜鵲發生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朗讀要求:

      (1)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通過拼音認識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還不認識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試試聯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與 同桌討論。

      (5)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文,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同學的預習情況,如果有不會的, 同桌教一教。

      (2)教學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來識字。 渡-氵=度 岡+刂=剛 懂-忄=董(班上有這個姓就更好) 母+扌=拇

      (3)去掉拼音寶寶再讀一讀。

      (4)把生字帶到詞語中讀一讀。

      (5)把詞語帶入課文再讀一讀,看看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3、再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齊讀課文。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匯報。

      (4)師小結。 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楓樹上有一只喜鵲阿姨,喜鵲 阿姨生了六只喜鵲弟弟,他們一起在樹上學習、游戲。我非常喜 歡他們。 三、生字書寫 。

      1、觀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姨和教”的筆順。

      3、練寫,點評。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結構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6、再評議。

      四、作業。

      1、書寫生字和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細讀課文,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體會 “?”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2、照樣子創設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 、 “! ” 、 “??”來表達。

      3、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中都有些什么?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認識楓樹。

      (1)找出描寫楓樹的句子讀一讀。

      (2)讀一讀描寫楓樹的句子,這里把楓樹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綠色太陽傘。

      (3)師:楓樹和太陽傘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能遮蔭,楓樹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認識喜鵲。

      (1)認識喜鵲阿姨,我像童話書里一樣稱呼她為喜鵲阿姨。這里體現 了我的什么特點?

      (2)我也像童話書里一樣稱呼六只小喜鵲為喜鵲弟弟。多么天真活潑 的孩子。

      3、在介紹楓樹和喜鵲的時候,我用了兩個“我喜歡極了” ,從這里可 以看出我對楓樹、對喜鵲怎樣的感情呢?

      三、品讀領悟,體悟情感。

      1、現在請孩子們仔細地讀一讀 4-12 自然段。

      (1)找出寫喜鵲語言的句子。

      (2)喜鵲在忙些什么呢?

      2、匯報交流展示喜鵲在忙些什么。

      (1)喜鵲在忙些什么呢? 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 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做游戲 ,一會兒教他們學 喜鵲阿姨自己發明的拼音字母?

      (2)仿寫拓展 。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

      (3)體會這里的“?”的作用。

      說明喜鵲忙的事情遠不止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還沒有列舉出來。那 同學們來幫他列舉一些吧。

      (4)學生匯報。 如:一會兒教他們捉蟲子,一會兒教他們飛翔?

      3、交流喜鵲語言的句子。

      (1)找出句子。

      A “鵲!鵲!鵲! ”喜鵲阿姨教到。

      B 喜鵲弟弟也跟著學“鵲,鵲,鵲??”

      C 問喜鵲弟弟: “鵲!鵲鵲鵲?”

      D 喜鵲弟弟一起快樂地回答: “鵲!鵲鵲!鵲鵲鵲! ”

      (2)體會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應的句子。

      (3)體會句中的“?” “! ” “??”的作用。

      4、身臨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鵲的叫聲,上臺展示。“鵲!鵲!鵲!” “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

      四、拓展延伸。

      1、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喜鵲還會說什么……

      (1) 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創作童話。

      A 我看見喜鵲阿姨找了一條蟲子回來,站在窩邊。喜鵲弟弟一齊叫道:“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他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B 喜鵲阿姨把蟲子送到喜鵲弟弟嘴里,叫起來:“鵲,鵲,鵲……”

      我知道,她是在說:“ ____________ ”

      (2) 課堂交流,師給予評價

      2、口語交際情景中延伸省略號的作用與用法。

      (1)舉例造句。

      (2)指導朗誦。

      五、主題升華。

      這是一群跟我們一樣有著童真童趣的小喜鵲,熱愛自然,享受生活。他們的世界同樣也充滿了童話的純真,你們喜歡么?好,相信我們的孩子更是活潑有趣的“小喜鵲”,我們也能創作出美麗的童話。

      六、作業。

      1、找像這樣有趣的童話書讀一讀。

      2、再讀課文,體會“?”“!”“……”的用法。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2

      一、教材分析:

      《楓樹上的喜鵲》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敘述的線條簡潔、明快,情節簡單、干凈,語調較為活潑,符合兒童的心理特 點和閱讀接受能力。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童話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以創造童話。

      2、教學目標:

      1、 細讀課文,感受作者對喜鵲一家的喜歡,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2、懂得“我”喜歡的是喜鵲一家其樂融融的氛圍,喜歡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感情

      3、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三、教學重點:

      懂得“我”喜歡的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生字

      二、讀懂課文的金鑰匙:

      1.讀課文,文中多處出現“喜歡”一詞,找出來。“我”都喜歡什么?

      2.“我”為什么喜歡楓樹上的喜鵲?

      3.本文重點寫了喜鵲什么內容?

      4.你從本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童真與童趣呢?

      三、品讀課文

      1、找出課文中出現的喜歡,讀一讀。

      2、“我”都喜歡什么?

      (1)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我很喜歡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綠色太陽傘,一直打開著。它的綠蔭遮蔽了整個渡口。

      ( 把“楓樹”比作“綠色太陽傘”,寫出了楓樹的生命力旺盛。“遮蔽”說明樹長得枝繁葉茂。

      “我”喜歡渡口旁的一棵楓樹。)

      (2)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的窩,我喜歡極了。

      是的,我喜歡站在楓樹下,抬頭看喜鵲的窩。我常常覺得喜鵲會跟我說話,我像童話書里那樣,在心中稱呼她喜鵲阿姨。

      (“我”喜歡喜鵲的窩,喜歡喜鵲阿姨。

      “喜鵲阿姨”,可以看出在“我”的`心中,喜鵲像“我”的親人一樣,很親近。)

      (3)我真是喜歡極了。上個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撐著渡船,到對岸的樹林里去打柴的時候,發現喜鵲阿姨的鳥窩里有六只小喜鵲了。

      我真是像童話書里那樣,在心中稱呼他們喜鵲弟弟。

      (“極”寫出了喜歡的程度,“我真是喜歡極了”喜歡的是喜鵲阿姨的鳥窩里的六只小喜鵲。)

      3、喜鵲一家在做什么。

      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她的鳥窩邊,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做游戲,一會兒教他們學喜鵲阿姨自己發明的拼音字母……

      (作者筆下的喜鵲阿姨和人一樣,會教孩子們唱歌,會教孩子們做游戲,還會發明拼音字母并教孩子們學習。)

      品讀句子。

      四、解答問題。

      1、讀課文,文中多處出現“喜歡”一詞,“我”都喜歡什么?

      “我”喜歡楓樹,喜歡楓樹上的鳥窩,喜歡楓樹上的喜鵲阿姨,喜歡喜鵲弟弟,更喜歡看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學習和做游戲等。

      2、“我”為什么喜歡楓樹上的喜鵲?

      “我”喜歡楓樹上的喜鵲,因為他們能夠和“我”交流,帶給“我”快樂。

      本文重點寫了喜鵲什么內容?

      本文重點寫了喜鵲阿姨教小喜鵲學習拼音字母、看日出。

      4.你從本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童真與童趣呢?

      把喜鵲叫“阿姨”,把小喜鵲叫“弟弟”;把大喜鵲和小喜鵲的互動想象成是喜鵲媽媽在教小喜鵲學習和做游戲等;把喜鵲的叫聲想象成他們的語言。這些描寫讓我體會到了童真與童趣。

      5、總結全文

      本文介紹了楓樹上喜鵲一家的故事。通過“我”的創造性想象,把喜鵲一家的生活描寫得其樂融融、有聲有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達了作者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6、作業布置

      自己編故事。將本文用自己的話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認“渡、蔭”等9個生字,會寫“傘、姨”等8個生字,以及“好像、一直”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通過想象表達情感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抓住帶有“喜歡”一詞的句子感知課文內容。

      運用朗讀體會法、激發想象法等方法,理解喜鵲阿姨和喜鵲弟弟的叫聲中蘊含的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那顆晶瑩美麗的童心以及呈現出來的美好的童心世界。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會寫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鵲!鵲!鵲鵲鵲”和“鵲,鵲,鵲……”的含義,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頭飾。

      學生搜集關于喜鵲生活習性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出示謎語:“昔日鳥兒歸來樂開懷”,引出喜鵲。

      介紹喜鵲是吉祥鳥、幸福鳥,并板書課題《楓樹上的喜鵲》。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自由朗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邊讀邊圈畫課后生字,與同桌互讀生字,相互評價。

      出示認讀生字、詞語,采用指名讀、合作讀的方式檢查學習效果。

      討論記憶生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等。

      去拼音再齊讀生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我”喜歡的是什么?(楓樹、喜鵲的`窩、喜鵲)

      指名朗讀第1~4自然段,找出含有“喜歡”一詞的句子,并理解作者為什么喜歡這些。

      指導朗讀,讀出喜歡的語氣。

      四、指導寫字

      觀察生字,找出難寫字和書寫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范寫較難掌握的生字,強調重點筆畫。

      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展示優秀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回顧課文內容。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默讀第5~13自然段,找出“我”看到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描述。

      學習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學拼音、認字的場景,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等方式感受其中的樂趣。

      理解“鵲!鵲!鵲鵲鵲”和“鵲,鵲,鵲……”的含義,體會喜鵲阿姨和喜鵲弟弟的叫聲中蘊含的內容。

      三、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想象喜鵲一家還會有哪些有趣的活動,并嘗試說出來或寫下來。

      分組討論喜鵲阿姨找蟲子回來的場景,并表演出來。

      四、總結全文

      總結課文內容,強調作者通過想象表達情感的方法。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美好的童心世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象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表演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并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寫下來。在備課時,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學情和興趣愛好,設計了符合他們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教學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以確保教學效果的達成。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楓樹上的喜鵲的教學反思05-08

    最新《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05-23

    楓樹上的喜鵲說課稿07-07

    楓樹上的喜鵲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01-23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通用7篇)03-27

    《樹和喜鵲》 教學設計07-19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07-30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07-30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01-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亚洲国产最新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