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12 19:26: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溶解現象,從微觀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兩種變化過程和吸熱、放熱現象。

      ⑵、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溶劑。

      ⑶、了解乳濁液的形成,知道幾種常見的乳化現象,并能簡單地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實驗介紹和思考,學會對實驗進行簡單的描述,并進行簡單的分析。

      ⑵、學習科學探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與生活、生產的緊密聯系,認識到化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其關系。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溶解現象及其和“乳化”的區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敘述】同學們喝過糖水嗎?嘗過鹽水嗎?他們有什么味道?為什么他們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樣呢?因為糖水和鹽水中溶解了糖和鹽。今天我們來學習“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動一:認識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憶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過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過程嗎?

      【總結交流】師生共同總結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結合教材中的實驗,教師可以簡單的介紹這些實驗。)

      活動二: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討論交流】生活、生產中你見過哪些有關溶液的用途?(化學實驗中在溶液中反應可以加快反應;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醫療過程中的注射現象;魚池中的魚較多時用噴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濁液的形成

      活動三:認識生活中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結合教材中的實驗,回憶生活中使用洗滌劑的過程,討論乳濁液的形成和乳化現象。

      【總結交流】共同總結乳濁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現象。(用洗滌劑清洗油污)

      活動四:區分“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現象

      【討論交流】根據教材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討論“溶液”和“乳濁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區別?

      【師生總結】“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的分子或離子擴散到另一種物質的分子當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濁液”則是一種液體被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種混合物。“溶解”與“乳化”是一種過程,具體區別如上。

      3、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

      活動五:探究溶解過程中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實驗設計】學生根據教材第30頁“活動與探究”內容,設計實驗。

      【閱讀教材】學生閱讀教材中第31頁的內容,了解溶解過程中的“擴散”和“水合”過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思考練習】完成教材第33頁中的“習題”內容:第1、2、3、5題。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反思】學完本節課,我們知識了哪些內容?

      【拓展資料】教材第31頁的“資料”內容。

      五、布置作業

      1、教材第33頁“習題”第4題。

      2、教材第32頁的“家庭小實驗”。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應用。

      3.能識別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4.知道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響因素。

      6.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2.溶解性影響因素的探究。

      [教學難點]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與乳化的區別。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品] 實驗儀器、藥品、用品,教學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溶液章圖切入課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動

    1(探究溶液的形成過程)

      1.學生實驗:向實驗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燒杯中,加入一藥匙蔗糖或食鹽,用玻璃棒攪拌(教師巡回指導)。

      2.師生活動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學生描述實驗現象。

      (2)引導學生分析兩種物質“消失”的原因。

      (3)幫助學生分析(體驗)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幾種物質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師生活動2(建立溶質、溶劑的概念):

      (1)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2)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

      (3)總結出溶質、溶劑三者之間的關系

      (板書:1.溶質+溶劑 溶液)。

      4.師生活動3(填寫表格,讓學生掌握溶質溶劑判斷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質(溶解前的狀態) 溶劑(狀態)

      硫酸銅溶液 硫酸銅(固體) 水

      碘酒 碘(固體) 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體) 水

      稀鹽酸 氯化氫(氣體) 水

      5.師生活動4:

      引導學生發現——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常見的溶劑;兩種液

      體(不包括水在內)互溶時,將量多作為溶劑,量少的作為溶質。

      三、探究活動

    2(探究溶解的影響因素)

      1.學生實驗:在1、2、3號試管中做三個小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

      入到2-3mL的水中。

      2.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3.師生活動1:引導學生對比自己所做的三個實驗,總結得出——不同溶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4.教師實驗:將1-2粒碘、高錳酸鉀、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師生活動2:對比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媒體)。

      溶質 溶劑 溶解情況

      碘 水 碘難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錳酸鉀 水 高錳酸鉀溶于水

      高錳酸鉀 汽油 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難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總結得出——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情況不同。

      [板書:影響溶解的因素:溶質、溶劑等]

      四、探究活動

    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2.要求學生在所做過的三個實驗的基礎上,設計實驗驗證。

      3.學生交流設計方案。

      4.學生實驗(在實驗前提醒學生:滴加酒精的過程中不要振蕩,滴加結束后振蕩;要留心觀察振蕩前后的現象)。

      5.教師總結:如果作進一步的研究,我們還會發現酒精和水這兩種物質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動

    4(乳濁液及乳化現象)

      1.學生實驗:觀察3號試管中的液體振蕩前、振蕩后、靜置后的現象。

      2.學生實驗:向3號試管中滴加2-3滴洗滌劑,按照振蕩前、振蕩后,靜置后的順序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3.比較渾濁液體1和渾濁液體2(媒體)。

    【《溶液的形成》化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溶液的組成教學設計(通用5篇)05-30

    化學實驗試題教學設計10-21

    《化學式》的教學設計范文04-27

    最新初三化學教學設計04-19

    高二化學教學設計(五篇)03-15

    化學平衡教學設計(通用6篇)05-27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

    渭河平原形成的原因及形成過程10-12

    人教版化學初三教學設計(通用6篇)05-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色婷婷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