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7 18:55:36 昌升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1

      教學點:

      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運用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把事物說具體、生動。

      3、抓住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遙望、精英、資源、礦物、恩賜、節(jié)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設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藹可親”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又太容易破碎了!”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課前準備

      1、教師搜集有關地球及人類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圖片,制作成課件。

      2、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并多種渠道搜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課件出示:宇宙與地球

      2、看了視頻,你對地球有什么了解?

      3、揭題并板書課題,讀題。

      4、回顧學過的說明方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圍繞地球介紹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2、檢查交流生字、新詞。

      3、理清文章脈絡,概括主要內(nèi)容。

      出示練習: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雖然( ),但在宇宙中是( ),她所擁有的( ),人類目前( ) 到別的星球上,提醒人們要( )地球。

      三、精讀感悟,品賞悟情。

      (一)感受地球的美麗而渺小。

      1、感受地球的美麗。

      (1)出示課件。

      同學們,這就是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所看到的地球的樣子,課文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請找出句子。

      (2)指導朗讀,感受地球的美麗。

      (3)體會運用打比方的作用。

      (4)在文中找出其他打比方的句子。

      出示練習:運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句子說具體。

      天上的星星像( )。

      (5)是呀!這么美麗的地球,難怪人們稱她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讓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一贊她吧。

      出示句子:地球,這個人類的母親……和藹可親。齊讀。

      2、體會地球的渺小。

      (1)地球母親是那樣的可親可敬,但她又是渺小的,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請找出描寫地球渺小的句子。

      (2)你是怎樣體會到她的渺小的?體會作比較、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出示練習:運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把下面句子說具體。

      1、我有一個文具盒,它( )厘米,( )厘米,( )厘米。

      2、春天的雨( ),夏天的雨( )。

      (3)指導朗讀。

      (二)體會資源的有限以及造成的生態(tài)災難。

      1、自由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說說這部分讓你看到了怎樣的地球?

      2、學生自由回答。體會地球資源的有限,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出示練習:運用舉例子的方法,把下面句子說具體。

      使用電腦的確可以節(jié)約時間,比如說,( )

      3、是誰造成地球的這些變化?請用文中的話告訴我們。

      4、指導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1)句子:地球是無私的……枯竭。

      (2)句子: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嚴重的威脅。

      理解“本來”的意思,并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性。

      注意“本來”這個詞,你覺得去掉它行嗎?

      5、課件出示圖片和資料介紹,加深認識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6、看了以上的圖片和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四、小結:

      所有這一切生態(tài)災難都是由于人類的愚蠢和自私造成的,難怪宇航員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所有這一切的生態(tài)災難都都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宇航員才會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五、作業(yè)布置:調(diào)查生活中所見的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受到初步的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要求:

      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了解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地球概況的,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情朗讀課文。查找搜集有關環(huán)境保護(或者人為破壞環(huán)境)的資料,提出合理化建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

      導入新課,給課文分段逐段深入學習,使學生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通過讀來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地球儀,掛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2、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

      二、初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默讀思考: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可以分幾段?各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3、討論分段,歸納段意。第一段:(1、2)地球上人類的活動范圍很小。第二段:(3、4)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第三段:(5---7)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四段:(8、9)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三、指四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四、讀通課文,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理解“遨游”宇航員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樣的?

      (2)理解“晶瑩透亮”“水藍”。

      (3)理解“遙望”。找出它的近義詞。

      (4)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5)理解“半徑”“一葉扁舟”。課文中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類活動范圍很小?

      3、齊讀第一段。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

      2、默讀第二段。思考: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課文講了哪幾方面?

      3、討論。

      (1)理解“地質(zhì)”,礦產(chǎn)資源的形成需要經(jīng)過多長時間?人類又是怎樣破壞礦產(chǎn)資源的?

      (2)理解“生態(tài)”找出這一段中的關聯(lián)詞語,說說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3)指名讀句子。

      4、小結:第二段主要從礦產(chǎn)資源、水資源、大氣資源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自然資源的破壞。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兩種:一種是不能再生的,如:礦產(chǎn)資源,它們是經(jīng)過漫長的時期的地質(zhì)變化形成的;一種是可以再生的,如:水、森林、生物、大氣,這類資源本來可以給人類做貢獻,但因為人類隨意加以破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它們就不能再生了。這樣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5、齊讀第二段。

      六、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理解“枯竭”“基地”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說明 ,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七、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2、討論:

      (1)理解“目睹”,為什么宇航員說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

      (2)理解“別無去處”。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3、齊讀第三段。

      八、課外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么?

      2、學術交流所查找的資料,提出改革建議,小組合作整理材料,形成調(diào)查報告。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3

      【教學要求】

      1、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自覺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學會本課生字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3、學習課文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4、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從課題看,這篇課文應當寫哪些內(nèi)容?(這篇課文應當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而且還應寫出地球只有一個。)

      二、初讀,自學生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

      ⑴ 劃出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注意:“賜”是平舌音,“礦”、“慷”、“貢”是后鼻音,“濫”是前鼻音。

      ⑵ 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渺小 恩賜慷慨 貢獻 濫用 威脅 目睹

      2、檢查自學效果

      三、細讀,理清層次

      1、細讀課文,思考、回答:

      ⑴ 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⑵ 這篇課文怎樣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討論分段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地球的外部形態(tài);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講地球的面積;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講地球的資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講地球與人類的關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講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識記字形,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裹著 渺小礦物 恩賜 慷慨 貢獻 濫用威脅 目睹

      二、精講訓練

      1、精講第一段

      ⑴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什么?

      (這一段課文主要寫地球的美麗、可愛。)

      ⑵ 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麗可愛?(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⑶ 課文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你是怎樣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地球,這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地球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系。)

      ⑷ 用贊美的語氣朗讀這一段課文。

      2、精講第二段

      ⑴ 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寫地球面積很小,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

      ⑵ 課文用什么方法說明的?

      (數(shù)字說明、比較說明)

      3、精講第三段

      ⑴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從三個方面:一是不加節(jié)制的開采礦產(chǎn)資源;二是隨意破壞自然資源;三是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藥品。)

      ⑵ 這樣做的后果如何?(這樣做不但使人類所需要的資源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如氣候惡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從而使土地荒漠、糧食減產(chǎn)、空氣污染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4、精講第四段

      ⑴ 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科學家已經(jīng)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僅僅是科學家的設想。所以說如果“只有一個”的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⑵ 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⑶ 指導朗讀第四段課文。

      5、精講第五段

      ⑴ 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這一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的是只有一個。如果它被破壞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資源,我們將無法生存;第二句講的是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⑵ 這兩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前一句是講原因,后一句是講結果,是因果關系。)

      ⑶ 這一段課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內(nèi)容,揭示課文中心。)

      三、滲透德育

      1、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說說應該怎樣做?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4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瑩、裹”等11個生字,會寫“晶瑩、搖籃、壯觀”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象形文字:母。

      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字嗎?(“母親”的“母”)看到這個字你們會想到什么?(媽媽)除了自己的媽媽,你們還會把什么也稱作母親呢?(祖國、地球)我們還可以把地球稱作什么?(水球、生命的搖籃、家園……)

      2、課件出示宇宙中美麗的地球圖片。

      這個在浩瀚宇宙中美麗的星球,就是地球。地球不僅是人類的母親,還是所有生物的母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地球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3、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預設:

      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宇宙那么大,地球真的只有一個嗎?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了解科學小品文。

      課件出示:

      科學小品文:用小品文的筆調(diào),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經(jīng)常運用一些說明方法,比如列數(shù)字、下定義、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

      2、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課件出示: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讀完課文,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我們的地球?

      3、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字詞。

      課件出示:

      晶瑩搖籃壯觀和藹資源有限礦產(chǎn)無私慷慨節(jié)制枯竭貢獻毀壞濫用生態(tài)設想例如基地目睹子孫

      多種形式讀記生詞,正音。

      (2)課件出示關鍵句子,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課件出示:

      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板書:美麗壯觀)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板書:渺小)

      3、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板書:資源有限)

      4、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四十萬億千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板書:無法移居)

      指名讀,正音。試著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

      2、小組討論:為什么文中說“只有一個地球”?

      3、指名交流。

      4、小結:課文到底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呢?等讀完全文,我們應該會找到答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能設計保護環(huán)境或節(jié)約資源的宣傳語。

      2、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學習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請同學們開火車讀一讀以下詞語。

      課件出示:

      第一組:遙望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第二組:渺小茫茫宇宙

      第三組:有限資源枯竭不加節(jié)制

      毀壞濫用威脅生態(tài)災難

      第四組:指望移居設想別無去處

      2、指名說說課文講了關于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二、深入解讀,明確中心

      同學們,文中提到在宇航員心中:“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為什么說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地球的半徑約為6400千米,為什么還說它是“渺小”的呢?說說你的理解。(它是與宇宙相比較而言的,而且它只有那么大,不會再長大。因此說它是渺小的'。)

      (3)課件出示練習,體會說明方法。

      課件出示:

      選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

      1、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

      (1)默讀第3、4自然段,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些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

      (2)指名說說什么是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

      課件出示:

      不可再生資源:在相當長時期內(nèi)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

      可再生資源:可保持增長率再生的資源。

      (3)請用文中的句子說明礦產(chǎn)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拿礦產(chǎn)資源來說,它不是誰的恩賜,而是經(jīng)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形成的。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chǎn)資源的枯竭。)

      (4)可再生資源是否就可以無條件再生呢?請用文中的例子說明。(從“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可以看出如果人類不節(jié)制使用、不保護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也會變成不可再生,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5)體會第4自然段中“本來”用詞的準確性。

      課件出示: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如果把這句話中的“本來”去掉,你認為可以嗎?說說你的理由。

      (6)設計保護環(huán)境或節(jié)約資源的宣傳語。

      課件出示:

      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①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地球?請展開想象說一說。

      預設一:我看到了地球到處都是汽車,尾氣讓天空布滿灰霾。

      預設二:我看到了地球許多河流的水污濁,上面漂浮著許多不同顏色的泡泡……

      ②課件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圖片。

      ③小組合作設計保護環(huán)境或節(jié)約資源的宣傳語。

      ④全班交流,小組展示。

      課件出示:

      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1)理解“至少”的意思和用詞的精確。

      這個詞說明了“40萬億千米”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最小的范圍,也告訴我們這個范圍以外的情況,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和嚴謹。

      (2)感悟“40萬億千米”有多遠,體會地球是目前唯一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的星球。

      (3)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第一句話。

      (4)了解“移民基地”的設想目前還不能實現(xiàn)的事實。

      學生交流火星和月球的相關知識,了解“移民基地”的設想是遙遠、難以實現(xiàn)的事情。

      (5)課件出示相關知識鏈接:

      課件出示:

      月球:月球沒有大氣,再小的塵埃也會直接轟擊月面。月面條件比地球條件惡劣得多,白天接近130攝氏度,晚上低于零下170攝氏度,而且是白天和晚上的時間各占半個月,交替進行。

      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與地球一樣,有四季分明的氣候,冬季最低溫度為零下125攝氏度,夏季最高22攝氏度。有稀薄的大氣,雖然沒有看到液態(tài)水,但有水流痕跡,兩極有大量的冰存在。盡管火星與地球最相似,但火星上晝夜溫差大、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碳和氮氣等這些可怕的問題,還是讓移居火星暫時只是夢想。

      4、小結:由此可見,宇航員的感嘆不無道理:地球的確是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6、小組交流討論: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一結論是怎樣一步步得出的。

      7、小組代表總結。

      三、課堂小結,感情升華

      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讓我們一起向全世界呼吁:精心保護地球!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四、作業(yè)

      設計環(huán)保宣傳廣告牌。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相關詞語。

      ⑵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懂得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

      ⑶、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diào)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具備查找資料補充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

      ⑴通過各種方式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宇航員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⑶是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以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并且懂得應該保護地球。

      【教材分析】

      本課從地球的資源狀況和在宇宙中的地位兩方面,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又被不加節(jié)制的開采或隨意損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自然資源的枯竭的威脅。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shù)厍蛸Y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本文語言樸實、流暢自然,清晰的說理,又飽含深情。尤其在表達方面,本文注意用詞的準確性,行文十分嚴謹,知識性較強。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具有基本的`能力和一定的小組自學能力,能按照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小組自學來解決。但在學習中容易分散精神,要在課堂上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現(xiàn)代教學技術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課所講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學生難以得到具體的感性認識,因此,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容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觀念,并付諸行動。

      【教學思路】

      1、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語,要讓學生很好領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自學理解術語與難理解的詞,教學時再適當檢查或指導理解。

      2、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qū)憽保虒W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是順序進行敘述的,從而掌握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資源,希望我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所寫內(nèi)容,結合課外了解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4、課文敘述的語言比較平白易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能力特點,這節(jié)課將運用創(chuàng)新性學習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進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思維,完成本課的學習。

      5、在課前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在課堂中集中學生的注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之一,因此,本課采用夢中遨游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并貫穿全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運用多媒體課件這種現(xiàn)代教學技術來保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注意,以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老師昨晚做了一個奇妙的夢。老師夢見同學們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飛船,邀請老師去參觀。老師坐在宇宙飛船的駕駛艙里,高興極了,忍不住這里看看,那里摸摸。忽然,飛船外面變得漆黑一片,只看見到處是閃閃的星星。壞了,飛船飛到宇宙中來了!可這時老師并不害怕,因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麗了,也太好客了!都說要請老師去它們家做客。忽然,老師看見一個晶瑩透亮,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的圓東西(課件出示地球的圖案)。這是什么東西,你們知道嗎?(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地球)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媽媽一樣,人類就生活在她的懷抱里。

      2、地球媽媽也很好客,于是老師就和她聊了起來。你們有什么問題要老師問問地球媽媽嗎?(學生自由發(fā)問,老師不作回答。)

      3、小結:同學們向地球媽媽提了許多問題,但地球媽媽并沒有告訴老師答案,她說你們的問題有些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從科普讀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們長大后去探索。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地球的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文段讀讀。(學生讀了后請幾個說說寫了什么。)

      三、學習第一部分

      現(xiàn)在,先讓我們來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媽媽的樣子吧!(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地球全貌圖。)

      1、誰能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地球?(要說出地球美。)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地球美的,找出來讀一讀。(這里要注意指導有感情朗讀并適當解釋重點詞語的意思。)

      2、除了講到地球的美,再好好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看看還從中知道什么?

      ⑴學生自由讀,自己想,然后再小組交流討論。

      ⑵學生匯報。(讓學生充分發(fā)言,再讓學生讀讀有關的語句,然后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以下練習:

      地球是一個半徑只有_____的星球,和_____宇宙相比,地球是_____的,就像一葉_____;地球表面積_____,人類生活的陸地只占其中的_____,所以說,人類活動的范圍是_____的。

      ⑶學生完成這個填空練習后要讓學生讀一讀,了解地球是渺小的,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更小。并體會文中運用了列舉數(shù)字、比較、比喻等說明方法。

      ⑷指導感情朗讀并質(zhì)疑。(朗讀上可以讀句子或文段,關鍵是要讀出感情。)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引入:

      看來同學們對地球媽媽的樣子還是比較了解的,地球媽媽知道了一定很高興。(故作停頓狀)哎,大家靜一靜,地球媽媽好像有話說。(故作傾聽狀,然后作嚴肅狀。)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媽媽說什么嗎?她說她頭昏腦脹,渾身難受。她生病了!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讓學生先討論,再指幾位同學說說。)

      2、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好嗎?

      3、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影象。

      4、通過朗讀課文和看影象,你們知道了什么?(討論,找句子或概括。)

      5、學生匯報:

      ⑴給予學生一定時間進行討論后,讓學生自由匯報,形式可以是朗讀句子或分析理解句子等。

      ⑵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人們對地球的兩方面的破壞,并要注意指導理解一些重點詞語,如:恩賜,慷慨、再生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

      ⑶在學生匯報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下面的句子: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以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①理解“貢獻”、“生態(tài)災難”等詞語意思。

      ②讓學生討論并舉例說說人們?nèi)绾坞S意毀壞自然資源和濫用化學品。

      ③問:你們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會給地球媽媽造成傷害呢?

      (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老師只要適當點撥即可,無需講解。)

      ④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探討

      1、引言: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就像是地球媽媽的血和肉,人類隨意的破壞和傷害,地球媽媽當然會生病了。地球媽媽生病了,我們?nèi)祟悤趺礃幽兀?/p>

      2、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人類破壞地球的影象。

      3、看了這些人類破壞地球的情況,你想對地球媽媽說些什么呢?說的時候可以用上一些關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或“如果……就……”等,也可以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先給學生一些時間思考,再讓學生自由說,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說,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4、同學們說得真好,地球媽媽知道她的孩子們那么愛她,想幫她把病治好,她肯定會重新露出笑容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大家知道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根據(jù)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每人寫一兩條保護地球的宣傳語,好嗎?好!開始動筆吧!

      ⑴學生寫,寫后可以相互交流。

      ⑵學生宣讀自己寫的宣傳語,可作適當?shù)狞c評。

      五、總結

      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jīng)了解了地球母親的苦難。作為一名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為保護地球母親做貢獻,讓我們的家園的天空更藍,空氣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魚蝦歡暢,處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

      六、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幾遍。

      2、思考: 有人說,當?shù)厍虻馁Y源用完了后,我們可以到其它星球上去呀!到底我們能否到其它星球上去居住呢?為什么?

      【板書設計】

      13.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易碎

      美麗壯觀資源有限

      無私奉獻無節(jié)制開采

      孕育萬物隨意破壞

      我們要精心保護地

      【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除了讓學生體驗用詞的恰當外,課堂中還可以適當?shù)臐B透有關說明方法。同時結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的材料,完成傾聽家園的呼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將課內(nèi)知識延伸到課外,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學過程按設計進行,抓住了重點,引導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地球的慷慨與無私,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學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將語文和相關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文和思想認識,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2、知識與技能

      ⑴ 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⑵ 領悟文章的思想進行小練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

      ⑶ 電腦網(wǎng)絡操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選擇、自我評價、協(xié)作參與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有多么脆弱。

      【教學內(nèi)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既是一篇很有科學性的說明文,又是一篇語言文字十分優(yōu)美的文章。一方面它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非常有限、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出路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另一方面文中描寫地球美麗的優(yōu)美詞句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語言,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1、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再破壞資源了;為什么破壞了地球?qū)e無去處。

      2、教學難點

      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認識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從思想深處接受愛護環(huán)境的教育。

      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最優(yōu)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許多真實的、具有震撼力的畫面擺在學生面前,不必教師多做分析,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安排在五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本領,如預習,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等。所以在課前可以安排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這樣便給課堂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能力訓練,比如本課的朗讀、說話、寫小練筆訓練。

      五年級學生也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在網(wǎng)絡教學中,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使他們在查找資料,學習課文中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品嘗探索的樂趣,收獲的快樂。

      新大綱要求我們: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更貼近生活實際,在生活實際中感悟。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利用cai的優(yōu)勢,讓學生通過生活實際中的各種現(xiàn)象來感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教學媒體設計】

      主題教學內(nèi)容媒體策略使用方式時間

      【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2分鐘,利用蘇亞星在網(wǎng)絡上打開教師課件,出示電子相冊。

      2、上課后:同學們一定還在回味剛才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所聽到的那活潑、愉快的旋律吧。這首歌的名字叫《熱愛地球媽媽》,它告訴我們要愛護美麗的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講述同樣內(nèi)容的.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

      3、齊讀課題

      問:在讀題時,我們應該怎么讀?

      為什么?

      4、再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部分

      1、過渡:同學們一定對地球的全貌充滿了好奇,今天,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回宇航員,一起來領會一下地球的風采。

      [學生操作網(wǎng)上瀏覽]

      2、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3、課文把地球描繪得如何呢?

      學生操作: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運用課件中的鉛筆工具,把課文中描寫地球美麗的語句畫出來,并反復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操作:教師網(wǎng)上瀏覽,相機指導。

      4、交流:

      利用蘇亞星把指名學生的操作結果調(diào)至全班學生的桌面上,全班學生共同參與交流,并進行品讀。

      5、交流地球的另一特點──渺小

      學生操作:利用課件中的計算器計算,同時利用課文中所給出的數(shù)字,“地球的面積有5.1億平方公里,而適合人類居住的陸地只占地球的五分之一”,現(xiàn)今全球人口有70億,算出每人占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6、通過計算,你認識到了什么?

      7、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它卻載著70億人類,人類的安危全系于這葉小舟。那么,我們?nèi)祟愑质侨绾螌Υ@生命之舟的呢?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學生自學3、4自然段:

      學生操作:

      ⑴ 自由讀3、4自然段

      思考:課文從哪兩方面介紹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⑵ 什么叫再生?

      ⑶ 提示:如文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點擊“再生”,上指定網(wǎng)站,并結合實際了解資源再生過程。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成果

      3、教師小結

      學生操作:

      ⑴ 學生登陸進入“救救地球”

      ⑵ 學生自主選擇觀看各種有關資源破壞的圖片、網(wǎng)站。

      ⑶ 選擇最令你觸目驚心的內(nèi)容,說說你的感受。

      4、網(wǎng)上交流

      網(wǎng)上展示指名學生的桌面,讓學生練說。

      四、學習第三部分

      1、你們說得這么可怕,然而“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指名說)

      2、做個假設

      在離地球40億公里處發(fā)現(xiàn)有一星球適合人類居住,利用四年級學過的課文《太陽》中學到的知識:太陽離地球1.5億公里。人類乘飛機到達太陽需二十年,那么,人類要飛到離地球40億公里處需要多長時間呢?

      學生操作:利用計算器計算。

      3、發(fā)現(xiàn)需要用三、四百年的時間,所以人類要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4、引導再讀課題: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五、如果我們?nèi)祟愒谶@唯一的地球上再任意破壞,后果則不堪設想。地球這個生命之舟將不復存在,而人類將無處容身。所以,請大家愛我們的地球吧!

      教師操作:網(wǎng)上放音樂《熱愛地球媽媽》。

      六、延伸課題,準備小練筆

      1、為了我們?nèi)祟悾瑢τ谶@唯一的地球,我們不得不保護。那么我們將如何以實際行動來做呢?(學生網(wǎng)上暢談)

      2、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金點子化成一篇篇富有號召力的文章。

      3、學生操作:網(wǎng)上搜查作文資料

      ⑴ 學生登陸進入資料庫

      ⑵ 搜查資料

      ⑶ 自由練寫

      (這一環(huán)節(jié)若課上時間不夠。可延續(xù)到課后進行。)

      附錄:⑴ 《假如我是環(huán)保局長》存有指定網(wǎng)站的各種文字資料、圖片資料,以及有關環(huán)保局長的職責,讓學生對其有大概的了解,并寫出符合實際的文章。

      中國潔凈煤技術網(wǎng)

      ⑵ 《我為母校設計綠化方案》設置了我校新校舍的平面圖,并結合一項電腦拼圖,以及相關網(wǎng)站,為學生提供寫作的各種資料。

      上海綠化網(wǎng)

      ⑵ 《五十年后的家鄉(xiāng)》存有各種有關家鄉(xiāng)——無錫的網(wǎng)站,對無錫的歷史和污染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無錫網(wǎng)

      ⑷ 自定,存有一篇有關《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的讀后感,供學生學習參考。

      【教學設計目的】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處理信息及運用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查尋資料,從而達到共享資源的目的。網(wǎng)上互相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選擇、協(xié)作參與、創(chuàng)造實踐的能力。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盤點“讀讀寫寫”中有關本課的詞語“遙望、晶瑩、資源、礦物、恩賜、破碎、目睹、和藹可親”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4、理解“本來、至少”等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地球的圖片及介紹性文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在上一組課文中,我們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真情。你可想過,人與自然的相處同樣需要我們付出真情。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課文,先讀讀本組課文的單元導語。誰來說說,學習本組課文我們要明確哪些任務?

      (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內(nèi)容,還要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二要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看圖引入,初讀全文

      看一組有關地球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不懂的字詞先自己想辦法試著解決。

      學生自由讀課文。

      出示要求讀寫的詞語,認讀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詞語意思。

      三、默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

      默讀課文,然后跟周圍的同學討論: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交流反饋:可以選擇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方面來向大家匯報,并朗讀相應的段落:

      地球的美麗壯觀與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第5至7自然段)。

      人類應保護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根據(jù)梳理的幾方面內(nèi)容,引導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大意。

      聯(lián)系主要內(nèi)容,討論交流: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樣子非常──(美麗壯觀),但同宇宙相比又是顯得非常──(渺小)。她所蘊含的──(自然資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壞,人類根本──(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正是基于這些認識,文章向人類發(fā)出了呼吁──(只有一個地球)。

      五、課后作業(yè),抄寫詞語

      抄寫“詞語盤點”中要求“讀讀寫寫”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聽寫本課要求讀寫的詞語。同桌相互檢查,改正錯字。

      指名學生說一說課文大意后引入新課: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邊讀邊問問自己:是否高興了、著急了、痛心了、氣憤了或是擔憂了?把觸動你心靈的詞句畫下來,讓我們一起交流交流吧!

      二、板塊研讀,深究題意

      不動筆墨不讀書,一條條顫抖的波浪線條記下了你們心靈震動的痕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感悟大家畫下的詞句。

      1、感悟地球的渺小:

      ⑴指名讀。

      ⑵渺小:地球的半徑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說地球“渺小”,你認為有道理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龐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顯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學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連一粒微塵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

      ⑴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礦物資源面臨的危機:

      ①明白礦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②從“幾百萬年、幾億年”感悟礦物資源形成時間的長及來之不易。

      ③從“不加節(jié)制”等詞感悟人類無知的破壞。

      ⑵學習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資源遭受的破壞:

      ①理解“本來”在句中的作用。

      (“本來”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性,它突出了這些資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點,強調(diào)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再生。)

      ②品讀句子: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A、舉例說說什么是“生態(tài)災害”?

      B、補充有關生態(tài)災害的資料,加深理解。

      ③指導朗讀這一段,讀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無法移居的事實:

      ⑴品讀句子: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別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了“40萬億公里”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最小的范圍,也告訴我們這個范圍以外的情況,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和嚴謹。

      ②感悟最小的范圍,即“40萬億公里”有多遠?

      (以前學過《太陽》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太陽離地球是1.5億公里,坐飛機去的話大約要二十幾年,這么一估計,40萬億公里坐飛機得五六百萬年才能到達。)

      ③指導朗讀。

      ⑵了解有關“移民基地”的設想:

      (教師可介紹有關火星和月球的知識,引導學生明白,這種設想是遙遠而困難的事情。)

      理解宇航員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員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她無私地奉獻資源,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保障;說地球容易破碎其實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壞,比如資源枯竭、生態(tài)災害等。這句話表現(xiàn)了宇航員對地球的贊美之情,同時更體現(xiàn)了宇航員對地球的擔憂之情。)

      結合課題小結,齊讀最后一段。

      三、讀寫結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人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里話寫下來吧!

      寫話舉例:

      地球媽媽謝謝您,因為您用寬大的胸懷養(yǎng)育了人類,養(yǎng)育了一切生命。地球媽媽對不起,我們不但沒有珍惜您,還無知無情地毀壞您,給您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人類啊,不要亂砍亂伐,不要隨意開采、隨意毀壞資源了,不要濫用化學品了,再這樣下去,世界的最后一滴水會變成人類的眼淚啊!

      我想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要讓水龍頭白白流水。不在房間里時,不要開著電燈、電視,不要把沒用完的筆記本扔進垃圾桶。因為地球媽媽的資源是有限的,這樣做不僅是為自己著想,也是為后代著想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8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板書:猜謎]想猜嗎?謎語是我國一種經(jīng)典的文字游戲,已經(jīng)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謎面和謎底組成,現(xiàn)在還有許多人用它來訓練思維。請讀謎面:“不用發(fā)動日夜轉(zhuǎn),春夏秋冬自己變,每天能行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評:一猜就準。)[學生板書:地球]

      2、投影出示地球: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關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怎么知道的?

      △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視、書籍、網(wǎng)絡等都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大家得多和它們交朋友。

      3、今天學的課文題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個地球”  [板書:只有一個],這是為什么呢?讀了課文,我們就能全面解開這個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并根據(jù)文章最后兩段填空(出示課件)

      因為:

      (1)這個地球太,同時又太;

      (2)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

      (3)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所以要精心保護地球。

      2、指名練習填空,并齊讀這段話。

      3、說說從課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人類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一、二自然段

      1、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跟隨費俊龍、聶海勝兩位宇航員叔叔去遨游太空了(播放課件),它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件內(nèi)容:宇宙空間畫面及配樂

      2、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畫出描寫地球“美麗、渺小”的句子。 (板書:美麗渺小)

      3、交流畫出的語句,課件出示以下重點句子。

      ①.......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xiàn)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搖籃”“母親”,說明了發(fā)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地方,說明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關系。)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解釋“扁舟”,這個詞讓你明白了什么?說明了地球中宇宙中的渺小。)

      4、指導朗讀交流的句子,讀出對地球母親的感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過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但它卻慷慨地為人類提供了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各種資源,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母親的.呢?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自悟三、四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交流。課件出示重點句段,加以點撥。

      ①、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chǎn)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chǎn)資源的枯竭。

      (你們注意了哪兩個詞語?無私、不加節(jié)制。從這兩個詞語中你看出了什么?)用氣憤的語氣讀。

      ②、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濫用化學藥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害,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出示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解釋“本來”。哪句好,為什么?詞語準確性高,突出了本來可以再生,強調(diào)了現(xiàn)在不能再生。)

      這一系列的嚴重后果罪魁禍首是誰?(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的濫用化學品。)

      3、讓我們親眼來目睹一下人類的愚蠢行為吧!(播放課件)說說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畫面。

      課件內(nèi)容:地球遭到破壞的情景。如森林被毀、大氣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灣戰(zhàn)爭的破壞以及沙塵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畫面。

      4、(出示課件)練習填空

      我是( )資源,( )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可是由于人類的破壞,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態(tài)災害,如( )。

      (任選一種資源來填空,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關聯(lián)詞語的用法,體會資源的有限、寶貴及其對人類的重要)

      5、指導朗讀三、四自然段,讀出對人們破壞環(huán)境的焦慮、痛心,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過渡:茫茫宇宙,星球無數(shù),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了,我們能否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呢?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1、自讀自悟這三個自然段,說說課文怎樣說明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為什么別地去處?

      2、展開小小的辯論(結合書本上的知識及課外收集到的資料):人類是否能移居別的星球?

      3、出示課件:

      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上去。

      (至少什么意思?是目前確定的最小范圍。舉例說明,以目前一般飛機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4、抓住關聯(lián)詞“……但是……即使……也是……再說……”領悟第七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小結:既然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那我們就更應該精心地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今天,就讓我們站在萬里之遙,再看一看地球母親吧!(播放課件)當你看到這位飽經(jīng)滄桑、傷痕累累的母親,作為她的孩子,你想對她說些什么,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動手寫下來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

      2、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7個生字和新詞;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用各種事理說明事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難點: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功能投影儀。

      收集有關地球知識、我國資源狀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新課

      自讀自悟

      1、自學生字、新詞,教師點撥、檢查。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3、感悟語言,體會課文內(nèi)容。

      三、小組合作學習

      1、把你讀懂和沒有讀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

      2、設計活動: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對課文的語言感悟,開展以“圖片展示”、“生態(tài)播報”、“數(shù)學神探”、“佳句點評”等小組活動,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方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情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吧!(播放錄像片)

      2、當宇航員目睹地球之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的“可愛”,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容易“破碎”?

      二、合作探究,體會深意

      1、自讀感悟,抓住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等,聯(lián)系全課,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xiàn)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xiàn)在哪里?

      2、小組討論交流。結合課文、收集的資料和第一課時的學習活動,深入討論。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匯報——圖片展示。讀了第一·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學生出示圖片:地球、清澈的小河……)圖下配有文字說明,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說明地球的這兩個特點。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2)學生匯報——生態(tài)播報。我們從課文和收集的資料知道,“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科學家把這些自然資源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并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學生結合課文和查閱的資料舉例說明)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3)學生匯報——數(shù)學神探。科學家們提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設想,經(jīng)過多方面的調(diào)查,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學生結合課文中的科學事實和自編的應用題來說明“不能移民”。)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學生匯報——佳句點評。“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全文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的?

      三、總結全文,朗讀感悟

      四、拓展

      1、說一說:對地球媽媽說說話。(怎樣幫助地球媽媽?)可以用上關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等

      2、寫一寫:寫一兩句宣傳保護地球的話。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課文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4個生字,會寫4個字。理解詩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

      2、過程與方法:

      詩歌韻律優(yōu)美,應以讀為主,通過讀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借助形象的圖片資料或錄像,感受地球的美好,激發(fā)學生熱愛地球、保護地球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地球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對地球的熱愛。

      教育學生保護地球,盡自己所能為保護地球做出貢獻。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小節(jié)。

      教學難點

      重點理解“我們放飛美的希望,我們栽下愛的花朵,我們放飛和平的白鴿,我們開辟友誼的長河”等詩句的意思,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愛中永生的觀念,并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具體做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配樂朗讀詩歌:

      2、這首詩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3、配樂朗讀詩歌:媽媽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是我們的好媽媽,我們該為她做些什么?

      1、這首詩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小結: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媽媽。它只有一個,我們都來好好地愛它。

      二、誦讀全詩,讀中感悟。

      1、自由讀。分小節(jié)朗讀。

      2、識字。朗讀表演。

      3、談對詩歌的感悟。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繼續(xù)學詩歌。

      1、讀詩歌第2—5節(jié),說一說:你覺得哪幾句事寫得特別有趣?為什么?你對哪句詩的意思不太理解?

      2、細讀第2節(jié),體味排比句。

      (1)默讀第2節(jié),在你覺得特別好的詞語下面加點,說說體會。這些詞有什么共同點?

      (2)再讀整節(jié)詩,每行詩有什么相似點?

      3、細讀第4、5節(jié)。

      (1)輕聲朗讀,說說讀著這兩節(jié)詩歌,有什么感覺?(極具號召力,在召喚我們?nèi)プ觥#?/p>

      (2)發(fā)散:動物王國的代表走上講壇,會講什么?

      (3)小結。

      4、齊讀第6節(jié)。

      5、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只有一個地球》03-01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8-24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1-09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3-20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5-24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6-23

    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4-10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通用]01-17

    《只有一個地球》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7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模板1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性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亚洲日韩五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