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3-03 13:30: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匯編7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匯編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 塘 報 落 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當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jiān)”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qū)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

      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鉤 豎 橫撇 捺

      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nóng)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脫殼后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著不讓找到的意思。

      催:急著、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6

      熟 塘 報 落 岸 藍 金 池 底 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的特點,知道是收獲的季節(jié),感受到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葉子發(fā)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的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藍天 池塘 岸邊 電報 運動場

      熟了 當作 底下 金子 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云。教師板書:天:藍 高 云: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怎么樣?

      ,稻谷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chǎn)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說明稻田所占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

      “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xiàn),說明了糧食的豐產(chǎn)。

      “鋪了一地金子”說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

      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么,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悅。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么?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著,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

      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 小螞蟻——運動場 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來了,自然界里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說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著一片往下落,陸陸續(xù)續(xù)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業(yè)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附: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生字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秋天是迷人的,秋天的顏色是絢麗繽紛的,秋天的氣息是清新濃郁的,在秋天更有許多奇特的自然現(xiàn)象,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植物媽媽在秋天怎么送出自己孩子的。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討論思考:

      1、植物媽媽有哪些辦法送出自己的孩子?思考討論后填表。

      植物媽媽

      有辦法

      2、同桌交流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教學方法同前略

      三、熟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認讀書寫課文生字詞。

      2、收集關于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的資料。

      (教給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查閱書籍工具書、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問懂得相關知識的人)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課文理解賞析誦讀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抽生讀或者背誦課文

      3、課文告訴了我們植物媽媽有哪些辦法?

      二、進行新課

      1、找一找詩歌的哪幾節(jié)為我們介紹了植物媽媽的辦法?

      2、齊讀第二節(jié)。讀懂了些什么?展示畫片,學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狀。指導學生朗讀。

      重點理解:降落傘在這里的意思?用只要就說一句話。

      3、自由讀課文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讀懂了些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來,全班交流議論。指導學生朗讀。

      4、課文第一節(jié)和第五節(jié)分別寫的是什么?這兩節(jié)后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拓展升華

      通過資料收集,你還知道其他植物是怎么送出自己的孩子的?四人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四、指導背誦課文。

      五、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

      2、舉辦一次以有趣的自然為主題的活動,學生作好資料的收集準備。

      附:板書設計

      植物媽媽

      有辦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鼓勵學生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 會寫生字,爭當人人夸的好孩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卡片 圖片 相關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都有溫暖的家。而且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那么在家中怎樣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

      2、有一位叔叔就為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3、揭題,學生齊讀

      二、新課教學, 生字教學

      (一)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師:讀課文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三字經(jīng))

      2、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 ,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4、師生正音

      (二) 生字教學

      1、 出示帶拼音詞語 ,識記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出示三字經(jīng)鞏固生字

      三、寫字教學

      1、教師范寫

      2、學生描紅 交流

      3、練寫

      四、課文教學

      1、出示一幅畫, 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情。這是一位怎么樣的好孩子?

      學習第一句話: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生字用紅字體標出。

      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2、學習二、三、四句:同上教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最后一句

      (一)讀全文

      1、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 自讀全文。

      2、 指名讀句子。

      (二)學習最后一句

      1、長輩們?yōu)槭裁磳δ阕鲥e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愛家呢?

      3、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三、寫字教學

      洗 掃 認真

      1、教師范寫

      2、生描紅 交流

      3、生練寫

      四、朗讀課文

      五、拓展

      念兒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時備課

      1、背誦古詩《夜書所見》,并在讀背中有所感悟。

      2、閱讀短文,明白其解釋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或想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學生收集健康小常識,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一、完成“讀讀背背”

      1、復習引入。

      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已經(jīng)儲存了許多古詩詞,現(xiàn)在請大家背誦自己讀過的故事,比一比誰背得多。教師對背得多的學生予以表揚。并提出希望;今后能背誦更多的古詩詞。

      下面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是“夜書所見”(板書)。這首詩的作者事葉紹翁。你們還會背誦他地那些詩作?(《游園不值》等)

      1、自讀古詩

      (1)輕聲讀幾遍,注意把自己讀準。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氣度。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練習背誦。

      (5)自由背誦。

      (6)指名背誦。

      (7)齊背。

      二、閱讀短文

      1、自讀短文。

      想一想這個古詩主要講了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

      (1)燕國的那個年輕人為什么學來學去,連路都不會走了呢?

      (2)作者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3、集體交流

      要點(1)這個青年丟掉了個人所長而盲目的模仿他人,對待學生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要結合實際,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做到學以致用。

      4、講述故事

      自己練習——指名講述

      三、布置作業(yè)

      1、背熟古詩。

      2、把《邯鄲學步》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激情引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出示氣球)我們做游戲時經(jīng)常用到它,小小的氣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它還是一劑治病的良藥呢!不信,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課題讀的這么好,老師相信你們課文一定會讀的更好)。

      2、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①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課文下面的大樹葉。

      ②讀不準的字音還可以問問老師或同桌。

      ③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用筆畫出來。聽清楚了嗎?(開始讀書吧)

      三、識字(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你們識字情況行嗎?)

      1、認真讀,爭取把他們記在心里。

      2、在讀這些字的時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哪個字的讀音?

      3、按照提醒再練習讀一讀。

      4、我們要舉行男女生賽讀,誰先讀?

      5、誰能用科、始這兩字多組幾個詞?

      6、這些字生活中在哪里見過呢?用什么辦法把它們記住呢?4人為一組把最巧妙的記憶方法介紹給伙伴。

      7、匯報記憶方法。

      8、誰愿意當小老師來考考大家?(手拿卡片)

      9、我把字寶寶放在兒歌里,你還能認出他們嗎?

      10、老師認為這幾個句子難讀,練習讀一讀。(愿意讀哪句就讀哪句)

      四、初讀課文(小朋友的生字識記的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好嗎?)

      1、齊讀第一自然段。

      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傳染病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邊讀邊體會科利亞看到氣球前后的心情變化。

      3、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誰愿意讀)

      4、第二自然段:

      ①誰愿意讀第二自然段?

      ②你認為這一段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傷心、難過、孤獨、寂寞)

      ③你試著讀一讀。

      ④誰還愿意把你體會到的心情再讀一讀。

      5、第三自然段:

      ①點擊出現(xiàn)畫面。

      ②再點擊出現(xiàn)閃動的氣球。

      6、第四自然段:

      ①為什么喜歡這一自然段呢?

      ②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科利亞,把科利亞換成第一人稱“我”,讀給同桌。

      ③指名讀。

      7、第五自然段:(齊讀)

      ①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科利亞為什么笑了?(展開討論)

      ②小結: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科利亞也許為米沙的這種創(chuàng)舉而笑,也許對同學們特殊問候方式而笑,也許是忘卻了病房里的孤獨和寂寞而笑。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五、實踐活動:

      這篇課文講述了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進了醫(yī)院,孤獨、寂寞伴隨著他,他的同學們用氣球來問候,讓他很受感動,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或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珍惜友情。

      六、指導書寫:

      課文我們就學到這,現(xiàn)在讓我們學寫幾個生字。

      周:里面的部分不能超過包圍圈。

      病:上橫要寫短,左撇要長,伸展開。

      句子:

      1、氣球開始一上一下地動了起來,科利亞猜出來了,準是米沙想的招兒。

      2、科利亞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

      3、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

      兒歌:

      病房有個科利亞,

      誰也不準來看他。

      靜靜躺,呆呆望,

      孤孤單單想回家。

      科利亞,別難過,

      你的同學有辦法。

      紅氣球,飄來啦,

      祝你康復早回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課件導入

      (點擊多媒體:出示孵化圖)雞媽媽蹲著孵小雞,蛋殼里的小雞慢慢醒來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他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多媒體映示這句話。再點擊映示:蛋晃動幾下,同時發(fā)出長而有力地啄蛋殼的聲音)

      【生動形象的畫面與聲音有機結合,既是對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再現(xiàn),又一下子把孩子們引入神奇的童話世界,誘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聽到了什么?(學生根據(jù)感知自由想像。)

      2、(多媒體飄出兩句話: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同時演示啄了一個洞眼。)

      (1)帶著你聽到的感覺,輕聲讀讀這句話。

      (2)指名讀。相機評價。

      (3)讓我們來給畫面配音,好嗎?(多媒體重播啄出洞眼的過程)

      過渡:小雞從這洞眼里又看見了什么?

      【這一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帶著這種體驗來接觸語言文字,朗讀感悟,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多媒體映示課文插圖)誰來說說?

      4、指名隨意說。(多媒體相機飄出: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飄出一句指導一句。

      (2)小雞看到的世界好美啊!()把它讀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喜歡怎么讀都行。

      【“喜歡怎么讀都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體驗。】

      (3)誰想來讀給大家聽聽?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看到這么美的世界,如果你是小雞,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1、指名說。

      2、書上的小雞是怎么想的呢?,快,把書翻到102頁,讀讀最后兩段。

      3、啊,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小雞可高興了。他怎么做?(多媒體映示:雞蛋碎了,小雞出來了,同時飄出: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

      指名讀,相機評價。

      4、(點擊多媒體:一邊引說一邊打出:它嘰嘰嘰地叫著,慢慢站了起來。)慢慢走了出去,他真想環(huán)游整個世界呢!走著走著,哇,世界好美呀!你猜,小雞會說什么呢?(點擊多媒體出示一幅大自然風景圖)你來做小雞,找你的好朋友說一說。(配樂《春天在哪里》)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轉變?yōu)槲闹械男‰u,用小雞的視角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以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1)指名說說,發(fā)展語言。

      (2)小朋友,你用最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你聽,(點擊多媒體發(fā)出小雞叫聲)小雞是在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紅艷艷的、黃燦燦的、黑壓壓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同時也是對課堂上學到的語言運用、規(guī)范、提高,內化為生活中的語言。這不正是“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生活”嗎?】

      (3)是呀,世界多美呀!(多媒體飄出課題)

      過渡:你想寫寫這個課題嗎?這里有三個字特別難寫(多媒體出示:世、界、美。字的背景是三座城堡)你有信心來攻破他們嗎?

      四、學習生字:世、界、美

      1、看筆順表描紅,邊描邊想:有什么成功經(jīng)驗想來告訴大家?

      2、交流成功經(jīng)驗。(多媒體隨機出示這三個字的筆順)

      3、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大家的成功經(jīng)驗吧!習字冊練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型】

      略讀。

      【教學目的和要求】

      1、快速閱讀課文,掌握內容要點,了解蟈蟈。

      2、學習用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外形、習性、動作的方法。

      3、激發(fā)對大自然昆蟲的研究興趣,培養(yǎng)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

      【教學難點】

      擬人對比手法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法。

      【教學手段】

      投影與實物。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講故事,投影卡通畫,引起學生興趣,引入課文。

      二、散讀,感受課文內容

      七嘴八舌讀課文,勾畫出重點字詞,解決。

      目的:使學生自主地熟悉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投影檢查字詞掌握情況:注音、寫字、理解詞語、連詞成句:

      1、積累詞語:

      喑啞 吮取 篡奪 狩獵 篝火 靜謐 喧囂 喙

      2、理解詞語涵義:

      喑啞 靜謐 懸殊 驚慌失措

      龐然大物 竊竊私語 弱肉強食

      學生自由選擇詞語進行解釋,并運用二至三個連詞成句。

      教師注意指示容易寫錯讀錯的字。

      三、討論閱讀,探究內容

      投影討論題:

      1、文中介紹了蟈蟈哪些知識?請概括一下。

      2、作者在不同的情況下,不斷變換對蟈蟈的稱呼,請找出來,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文中只寫了蟈蟈嗎?還有沒有別的動物?寫它們的目的是什么?

      4、每人找一句你認為精彩的句子,簡述你喜歡的理由。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班級交流,教師注意引導與歸納,板書。

      1、內容要點:外形漂亮、聲音動聽、喜食昆蟲、群居、和睦共處。(歸納為外形、食性與生活習性)

      2、設計表格,投影,學生填充。

      稱呼 情況 狂熱的狩獵者 夜晚捕蟬時 夜晚的藝術家 鳴叫時 更勝一籌的歌手 鳴叫時 昆蟲 在籠中 進攻者 捕蟬時 囚犯 在籠中 屠夫 捕蟬時

      小結:變換稱呼,使行文生動,給人以深刻印象。

      3、與蟬、鷹、螳螂等作對比,表現(xiàn)出蟈蟈的勇敢、機智、友善,體現(xiàn)出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4、總結學生所找多為擬人句,提問擬人修辭的好處。

      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使語句更加生動形象,使行文自然親切,并流露出作者的感情來。

      要求學生仿造擬人句,略評,使學生掌握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總結課文

      (指示板書)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

      問:作者怎么能將蟈蟈寫得如此生動逼真呢?源于觀察。

      簡介作者法布爾及其著作《昆蟲記》,鼓勵學生學習法布爾的科學探索精神。

      五、拓展練習

      為開頭故事改寫結尾,學習生動的描寫方法。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匯編7篇】相關文章: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0篇02-26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九篇02-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八篇02-15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九篇02-08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七篇01-11

    有關《觀潮》的教學設計方案10-31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5篇03-04

    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5篇)04-22

    有關設計方案匯編五篇05-07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編10篇03-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亚洲日本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