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19 19:22:2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范文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1

      一、備課

      首先認真研讀課本、教參,完成伴你學、配套練習冊、化學報紙和隨堂練習卷上的習題,查閱網上相關資料,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精心設計各個環節,想辦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寫出紙質版教案。最后仔細挑選隨堂習題,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二、組內說課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基準和計算公式。

      (四)說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難點是相對原子質量定義的生成過程、基準的選擇和會應用公式進行常見的計算。我說課時,將難點設為了相對原子質量定義、基準的理解,和教研組的相比,出現了偏差。我當時沒有意識到,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對初三學生是非常抽象非常難理解的,必須通過生動形象的類比,讓學生一步步接受,從而突破難點。

      (五)學情分析

      見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1、相對原子質量定義的生成

      (1)我的版本:先給出一組常見原子的質量,讓學生體會原子的實際質量非常小,計算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因此,要想辦法將其轉化為常規范圍內的數值。通過“采用米作為單位來計量星球間的距離,非常不方便”來引入“基準”。為了計算和使用方便,必須想辦法將大數值轉化為小數值,即選擇恰當的基準,從而引出計量原子質量的基準為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并解釋什么是碳12原子。最后根據基準,讓學生自己歸納出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

      (2)在此基礎上,教研組做了進一步修改:

      給出一組常見原子的質量,并給一分鐘時間讓學生記憶原子質量,學生會發現記憶起來非常困難,從而產生將其轉化為常規范圍內數值的迫切需求。雖然只是增加了一個小小的環節,但是通過讓學生親自體會原子實際質量記憶的不方便,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引入相對原子質量的必要性。

      分別設計兩個生活中常見的事例來引入計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第一個事例為 “古希臘人用一種植物的種子克拉來計量鉆石的質量,從而將小數值轉化為常規數值”, 第二個事例采用了我前面的設計。仔細分析第一個事例,發現它也是將小數值轉化為常規數值,用它來引出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非常貼切,并且更加全面。這樣設計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

      在介紹碳12原子時,我只是口述。教研組修改為:一邊描述,一邊給出碳12原子的微觀示意圖。從該圖中學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碳12原子中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這樣設計更加直觀生動,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介紹碳12原子質量的1/12時,我只是簡單的描述。教研組修改為:將一個碳12原子比喻為一個大西瓜,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就相當于是基準。這樣設計,接近學生生活和認知水平,利于學生理解。

      (3)這個環節我設計的是6分鐘左右,經過上述修改,該環節大約需要10分鐘。

      2、相對原子質量的公式

      (1)我的版本:根據定義,讓學生總結出公式,然后練習三道題。這三道題由易到難,第一題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第二題需要稍微轉一個彎,第三題將具體的數值變為抽象的字母。這樣設計,幫助學生一步步學會公式的應用,便于學生接受。

      (2)在此基礎上,教研組在第一道習題后,引出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而我則是根據公式直接推出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相比較而言,教研組這樣設計使知識點呈現的很自然。

      3、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實際質量之比

      (1)我的版本:通過習題總結出該規律,并通過習題鞏固。

      (2)在此基礎上,教研組增加一句話:我們可以用相對原子質量來代替實際質量比較大小。

      4、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1)我的版本:讓學生觀察表格,找規律。然后再從理論上幫助學生分析該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最后做練習鞏固。

      (2)教研組建議理論分析在新授課中可以不講。理由:該知識點不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而推導該公式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從而造成后面做習題時間緊迫該推導過程對本校初三學生來講,有較大難度,班級后20名學生可能聽不懂。因此,建議新授課中不去推導,可以放到下節習題課中。

      5、原子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和聯系

      6、課堂小結

      三、課后反思

      經過組內說課,改正了一些問題,在實際講課過程中,發現仍有不足之處。

      1、提到“克拉”時,雖然強調了“2克拉”不是實際質量,而是相對質量,但是未明確指出“克拉”是該種子的名字,而不是質量的單位。

      2、引出相對原子質量定義后,進行第一個計算題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一步步教學生列公式帶數據計算,而是直接讓學生計算。由于學生之前從未接觸過化學計算題,這是第一次,所以要告訴學生做題的步驟,并且強調化學上做計算題必須帶單位。

      3、在計算時,發現學生不會利用科學計數法計算,這是我之前沒有考慮到的。于是,我又講解了科學計數法的計算方法。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更加充分備課備學生,對重難點熟記于心,并采用最恰當的方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比喻的方法,理解微觀概念的含義;通過計算的練習,初步體會化學中的定量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計量的重要性;通過介紹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的卓越貢獻,進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難點】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提出疑問,引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原子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鋁原子的質量(科學計數法,單位:kg)。

      設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原子是質量、體積都很小的微粒,那原子的質量我們如何簡便的表示原子的質量?

      環節二:類比練習,學習新知

      學生以小數的形式寫出上述原子的質量,體會記憶、書寫和使用時的不便。

      宏觀類比,加深認識:生活中,我們用“千米”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離,用“光年”衡量宇宙中星球間的距離。若以“千克”為單位表示原子的質量,就好比用“光年”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離,也好比用“噸”來表示一個蘋果的體重。

      講授新知:國際上一般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

      學生自主閱讀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

      講述科學家確定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研究過程,進一步強調相對原子質量是為了計算簡便而人為規定的。

      介紹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的貢獻。

      過渡:原子的質量非常小,所以在化學中使用相對原子質量。那么在化學中如何表示分子的質量呢?

      講解:通常用相對分子質量表示分子質量的大小。

      設疑:如何由相對原子質量得出相對分子質量?

      教師啟發: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

      教師以水分子(H2O)為例講解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課堂練習:計算二氧化碳分子(CO2)的相對分子質量。

      環節三:加深理解,鞏固練習

      思考1.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是否有單位?

      思考2.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練習3.參考相對原子質量表,計算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環節四:課堂小結、課后作業

      小結: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對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理解。

      作業:課后練習與實踐題6、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三级a | 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观看区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日本大乳高潮专区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